第240章 心理防線

字數:4903   加入書籤

A+A-


    此時,關友博的上司邵娜安正在警隊總部一樓大廳等候,看到律師走近時立刻起身。
    “情況如何?”
    邵娜安詢問,“能保釋嗎?”
    “暫時不行!”
    律師搖了搖頭回答,“案件剛進入初步調查階段,警方不會批準保釋,至少要等24小時以後。”
    “怎麽會這樣?”
    邵安娜不滿地說,“我們可以增加保釋金額,擔保人也沒問題。”
    律師歎了口氣,“這是林棟親自下的命令,你知道的,現場有警察受傷了,以他的性格,肯定會非常重視這個案子。”
    “情況就是這樣,不過不用太擔心,如果友博沒問題的話,很快就能放出來了。”
    “警方的目標是劫匪啊。”
    邵安娜無奈地點頭,“行吧,你守在這裏,時間一到就保釋友博出來。”
    關友博很厲害,居然有兩個女朋友,而且兩人都覺得他會選擇自己,不得不說他真是享盡齊人之福。
    林家棟沒讓林旭檢查關友博的車,這是給他設的一個陷阱,以免他得意忘形。
    但林旭已經來到停車場,現場的車輛都要拖回去,不過法證部門主要檢查的是運鈔車和劫匪的車。
    關友博的車沒被檢查,林旭隻是來看看情況,他一轉身就看見了那輛車。
    現場沒找到那些不記名債券,還逃了一個劫匪,大家自然認為債券被他帶走了。
    可林旭已經開始懷疑關友博了,看到他的車時,他想,關友博  後,最後一個劫匪慌忙逃走,會帶走債券嗎?
    如果不帶呢?
    “能先檢查下這輛車嗎?”
    林旭趕緊回頭對法證人員說。
    “檢查這輛?”
    法證的人愣住了。
    “對,就是這輛,我要全麵搜查。”
    林旭點點頭。
    “好。”
    法證的人沒有拒絕,轉向檢查關友博的跑車,很快在右側車門內找到了不記名債券。
    林旭笑了,但隨即收住笑容,看著證物袋裏的債券,他想了很多,關友博完全可以否認,畢竟可以用臨時起意的理由推脫。
    仍需獲取他與劫匪間的關係證明,調查不可中斷,他便未立即提審關友博。
    他先電話向林家棟報告最新進展,林家棟聽後表情微妙,稍作鼓勵。
    其實林家棟的擔憂多餘,林旭在其指導下成長,他做事極為謹慎,看似冒險之舉實則深思熟慮。
    他教導林旭時也將此謹慎融入。
    林旭留意到關友博的車,其敏銳的思維和觀察能力讓林家棟稍感欣慰。
    方誌和的背景較易查清,同時調出其財務狀況,關友博的資料則較為複雜,家人已移居海外,他在境外待的時間較長。
    然而,林旭更關注他在港的經曆,從幼至長深入調查,很快厘清兩人關係。
    他們曾為同學,方誌和還曾在關友博的投資公司任職,那名逃脫的劫匪呢?
    是否也與此二人有關?
    因調查耗時久,扣押時限已超二十四小時,關友博的律師再次申請保釋,卻被警方駁回。
    邵安娜不滿,至警隊總部要求見負責此案的警官,“為何超過二十四小時還不準保釋?”
    林旭接前台通知後下樓,在整頓後的警隊,進出變得嚴格,無關人士無法直接入內。
    林旭到前台後,安排邵安娜及律師至接待區落座。
    邵安娜問:“林警官,為何不準保釋?難道想一直扣留關友博?”
    林旭問對方:“你是關友博的老板?”
    對方回答:“不,我是他的女朋友,他的家人都在國外。”
    林旭點點頭說:“由於案件有新進展,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繼續拘留關友博,不允許保釋。
    但因案件暫未公開,無法告知具體細節。”
    邵安娜心裏一緊,轉向律師,律師表示:“警方會在結案後公布信息,若存在程序問題,我們可以申訴或采取其他措施。”
    律師接著說:“目前我們無能為力,但通常警方獲得新線索時,這些線索往往與嫌疑人有關。”
    邵安娜沉默片刻,然後看著林旭說:“林警官,難道友博……”
    林旭打斷她:“抱歉,我不能透露任何案件信息,但我們警隊嚴格遵循法律程序。”
    雖未明言,卻暗示了什麽。
    隨後起身,“你們可以先回去,消息公開後我們會第一時間通知你們。”
    “我即將開始對關友博的審訊,他的律師也在場,我可以先征詢他的意見。
    如果他要求律師陪同,我會派人帶他上去。”
    “明白了。”
    邵安娜不再追問,畢竟法律麵前她也無力改變現狀,“你等下看看友博需不需要律師。”
    “是的,邵女士。”
    律師隻管辦事,等一會兒無所謂。
    林旭上樓審問關友博,問他是否需要律師,關友博居然拒絕了。
    林旭笑了笑,讓關友博進入審訊室,還特意讓人準備了咖啡。
    林旭坐下後問:“昨晚睡得還好嗎?”
    關友博答:“怎麽可能好?我一閉眼就看到那個交警,他在向我求救……”
    關友博仍在表演,林旭則翻開已準備好的資料,問道:“關先生,你認識方誌嗎?”
    “方誌和?”
    關友博仿佛陷入沉思,隨後搖頭否認,“不認識。”
    “關先生再仔細想想,他曾是你們投資公司的員工。”
    林旭並未急於攤牌,而是逐步施壓。
    關友博的背景顯示,他先學心理學,後轉金融。
    “我們公司人數眾多,我不可能全認識。”
    關友博回應。
    盡管表現得輕鬆,但林旭清楚,對方的壓力正在累積,“你們曾是同學吧,怎麽忘了?”
    關友博注視著林旭,對方似笑非笑的表情帶著戲謔,“是嗎?真不記得了,出國多年,沒跟老朋友聯係…”
    額頭冒汗的關友博試圖維持鎮定,林旭依舊不疾不徐,“你們是同學,那另一個呢?”
    “我們正排查相關人員,相信不久就有結果。
    除去移民、出國及去世的,同年級剩不下幾個。”
    “再查查近期藏匿的,鎖定目標指日可待。
    抓到人後,關先生怎麽看?”
    關友博此時有了動作,這是典型的自我保護姿態,視線也從林旭身上移開,開始回避。
    “我不明白林先生在說什麽。”
    關友博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
    這時,林旭拿出一個證物袋放在他麵前,“看看這些不記名債券,熟悉嗎?”
    關友博愣住了,林旭接著說道:“在你的車裏發現的,右側車門內。
    當然,關先生也可以否認這是臨時起意。”
    “不過,你現在無法保釋,也沒有機會滅口。”
    “關先生槍法不錯,為何讓劫匪逃脫了?”
    “你們認識,你猶豫了,給了對方機會。
    我們很快會找到他,港島尋人並不難。”
    “關先生不妨一試,看他是否會開口!”
    關友博的心理防線徹底崩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