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藥方應以溫補藥材為主,慢慢調理

字數:4709   加入書籤

A+A-


    落水著涼不稀奇,稀奇的是賈東旭為這點小病竟癱在床上起不來身。這就透著古怪了。
    那年頭雖說吃喝不如現在,可人們身子骨硬朗著呢。哪像現在的年輕人,整天熬夜點外賣,個個病懨懨的。那時候的孩子皮實,感冒發燒捂床被子發發汗,第二天照樣生龍活虎。
    偏巧賈東旭病倒在床,多虧何雨柱送來的葷菜才勉強能走動。本以為這次該痊愈了,誰知竟暈倒送醫。要說沒蹊蹺,誰信?
    風言風語一傳開就收不住了。不過賈張氏正在煎藥,鄰居們也不好當麵議論。
    約莫三刻鍾後,中院彌漫著苦澀的藥香。
    何雨水正捧著識字本專心學習,被這氣味熏得直捂鼻子,小手不停地在麵前扇動。
    \"哥哥,外頭的味道好難聞啊。\"
    煎煮的中藥本就氣味濃烈。
    雖說良藥苦口,但這苦味不光折磨舌頭,連鼻子也跟著受罪。
    小孩子自然最討厭這種味道。
    何雨柱見狀,輕輕關上了何雨水身旁的窗戶,暗自思忖。
    \"嗯……白芍、桂枝、炙甘草、炮薑……\"
    自從研習藥膳以來,何雨柱已熟悉了六七十味藥材的特性。
    千萬別小看這個數目。
    識得藥材與精通運用是兩碼事。
    在這幾十味藥材範圍內,何雨柱能準確把握配比,使藥效發揮到最佳。
    這般精妙的運用,即便是藥鋪裏學藝多年的學徒,也未必能做到。
    院中飄來的藥味,他稍加辨別,就道出了其中成分。
    賈東旭得的並非重病,衛生所開的都是普通藥材。
    因此何雨柱辨認起來並不困難。
    但很快,他發現了問題。
    賈東旭的情況他有所耳聞。
    落水後染上風寒,久病不愈,今日昏倒想必是風寒未清。按理說,藥方應以溫補藥材為主,慢慢調理。
    可他剛才聞到的幾味藥裏,卻混入了性寒之物。
    這方子似乎不太對勁。
    並非寒溫不能並用。
    巧妙搭配下,寒溫相濟反而能增強療效。
    但炙甘草氣味濃烈,炮薑氣息偏淡,開方的大夫可能意在調和,但劑量似乎有誤。
    盡管如此,何雨柱研習藥理時日尚短,不敢斷言自己的判斷一定準確。
    再加上他對賈張氏素無好感,索性閉口不言,省得惹麻煩。
    有這工夫,不如多鑽研藥膳。
    臨近傍晚。
    何雨柱看了看天色,該做晚飯了。
    他避開何雨水,從空間取出食材,隨後帶她去後院聾老太太家。
    今晚答應要給老太太做飯。
    畢竟要不是老太太指點,他也不會輕易打聽到藥膳的門路。
    他一手提著條兩斤重的鯽魚,另一手拎著塊肥瘦相間的五花肉,白菜和蘿卜則由何雨水抱著。
    兩人剛出門,就看見許大茂晃晃悠悠地走進院子。
    遠遠地,他哼著小曲,手裏晃著根糖人。
    那糖人用糖稀澆在木棍上,黃澄澄的,要一百塊一根。
    平日裏,哪個孩子要是買上一根,身後準跟著一群眼饞的小夥伴。
    此時細細品味,更是享受。
    許大茂正是這麽想的。
    今天他去放映師傅家。
    跟著學了段時間,正巧師傅接了個在城裏放映的活,就帶上了他。
    不得不說,這師傅真夠意思,也不知許伍德怎麽攀上這關係的。
    師傅帶著徒弟外出見世麵,外人都誇許大茂機靈。放映隊的人看他順眼,順手給了根糖人。
    這可把許大茂樂壞了,一路上饞得直咽口水,卻硬是忍著沒吃,就等著回院裏顯擺。
    剛踏進中院,迎麵就碰見了傻柱。
    嘿,這可真是巧了!
    許大茂心裏一樂,正想晃晃手裏的糖人逗他,突然目光一頓,死死盯著何雨柱手裏的東西——
    “大鯽魚?還有豬肉?!”
    他磕磕巴巴地問:“傻……柱子,你這是要去哪兒?”
    何雨柱瞟了他一眼:“許大茂?這還用問嗎,回家燒飯啊。”
    說完,他瞥了瞥許大茂手裏的糖人,心裏立刻明白了,嘴角一翹:“今晚吃頓好的,許大茂,你吃了沒?要是沒吃的話……”
    許大茂一聽,眼睛一亮,忍不住咽了咽口水。難不成傻柱要請他吃飯?要真是這樣,那可賺大了!
    就在他滿心期待時,何雨柱搖了搖頭:“沒吃還傻站著幹啥?你家不會連飯都吃不上了吧?”
    說完,他衝雨水招招手:“雨水,走,今晚哥給你做回鍋肉、紅燒鯽魚……”
    兄妹倆頭也不回地往後院走,留下許大茂在原地幹瞪眼。
    許大茂氣得直跺腳:“傻柱!你給我等著!不收拾你,我許大茂三個字倒過來寫!”
    他一激動,手裏的糖人“啪”的一聲掉在地上,摔成了幾段。
    “哎喲!我的糖人兒!”
    他手忙腳亂地撿起來,心疼得直哆嗦,也顧不上髒,隨手擦了擦就往嘴裏塞。
    一邊吃,一邊惡狠狠地瞪著何雨柱的背影,心裏又記下一筆仇。
    何雨柱帶著雨水來到後院,輕輕敲了敲聾老太的門。
    正好二大媽從屋裏出來,嘴裏念叨著賈張氏和藥罐子的事,看見何雨柱手裏的魚和肉,忍不住多瞄了兩眼。
    這年頭,誰家不過節就吃這麽好?二大媽心裏嘀咕,但惦記著藥鍋,也沒多問,匆匆往中院去了。
    “大孫子來啦!”
    聾老太開門見是兄妹倆,頓時眉開眼笑,再一看他們手裏的東西,連忙擺手:
    “哎喲,乖孫,你倆日子也不寬裕,買這些幹啥?快拿回去!”
    雨水手裏拎著好幾袋菜,又是魚又是肉。
    柱子說要來給她做飯,這份心意可真夠實在的。
    “這有啥,奶奶,您幫我打聽的事,我還沒謝您呢。”何雨柱擺擺手,不管聾老太平時怎麽樣,至少這回她幫了大忙。他學了點藥理,以後說不定能救師傅,這份情他得記著。
    聾老太聽了,輕輕歎了口氣。
    “中海,你們也過來,跟柱子說說話。”老太太側過身,招呼易中海和一大媽出來。
    原來他們倆早來了,一直在聾老太屋裏坐著。
    何雨柱愣了一下,抬眼便看見易中海和一大媽走了過來。
    “柱子,老太太今天喊咱們一塊兒吃頓飯,熱鬧熱鬧。”易中海看了看柱子手裏的東西,心裏暗暗感慨。
    他明白聾老太的用意——就是想讓他看看柱子的為人。
    柱子跟聾老太非親非故,卻懂得感恩,這份情義難得。旁人哪會舍得給一個老太太帶這麽多好東西?
    “一大爺,一大媽。”何雨柱回過神來,見聾老太也在示意,便點點頭。
    一起吃飯?
    還沒等他回應,一大媽趕緊說道:“柱子,你別擔心,我們也帶了東西來的,白麵已經蒸上了,今兒我還特意買了隻老母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