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陷入僵局

字數:4272   加入書籤

A+A-


    商議結束,王凝之坐船返回南岸。
    雖說談判順利,但他覺察到呂護最後的小得意,心中有些忐忑。
    郭敬沒有看出端倪,正在為平安返航感到高興。
    薑順看著一臉沉思的主君,忍不住發問:“郎君看起來並不高興?”
    郭敬湊了過來,順著王凝之的目光看去,是一片沙洲,得意道:“我知道為什麽,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郎君這是在想夫人。”
    王凝之被他逗笑,“小孩子家家,知道什麽。”
    “我怎麽不知道,以前我阿耶出征,阿娘也會這樣發呆。”
    這話一出,幾人頓時收斂了笑容。
    王凝之摸了摸郭敬的頭,溫言問道:“你想阿娘了嗎,我可以差人送你回建康。”
    郭敬猛地一甩頭,“我沒有,阿娘讓我在郎君身邊學本事,將來才可以保護她和阿妹。”
    王凝之改為拍拍他的肩膀,“下次見到你阿娘,我會告訴她你做得很好。”
    這世道讓人灰心,但也總有讓人想要守護的東西。
    和沈勁匯合後,大家一起返回了金墉城,一路上王凝之都沒說什麽。
    沈勁見狀不敢多問,小心翼翼地跟在身邊,一直到進了府裏,王凝之仍然是一副沉思狀。
    不知過了多久,王凝之突然長歎一聲,“這次是我被算計了。”
    沈勁總算可以開口了,忙問道:“不是說談判順利,呂護願意和我們一起增援上黨嗎?”
    “是我們幫他,他自然願意。”王凝之有些挫敗,“我太心急了,這事就不該我們主動。”
    越界支援上黨,洛陽方麵本身就要承受更大的壓力,王凝之還自己送上門去,失去了談判的籌碼。
    “你是說就算我們不出兵,呂護也會支援上黨?”
    王凝之點點頭,“他沒得選,鮮卑人遷都鄴城,就決定了他們雙方連貌合神離都做不到了。”
    “那我們隨便找個什麽理由,拒絕出兵就是。”
    “不行了,他已經決定向建康上表請降,肯定會借機將此事敲定,我若反悔……”
    王凝之沒有接著說下去,朝廷未見得能拿他怎麽樣,但自己辛苦攢下的名聲可就臭了。
    “兵不厭詐,自古已然,叔平會不會想太多了?”沈勁有些不以為然。
    王凝之無奈道:“呂護一旦歸順,便是自己人,你說的兵不厭詐,就變成了言而不信,抗旨不遵。”
    而且這件事還有一個隱患,呂護會被算作是王凝之招降的,現在看是大功一件,以後可就不好說了。
    如此想來,最好的做法應該是以北境有變為由,陳兵黃河南岸,等著呂護主動聯係歸順的事。
    但眼下王凝之隻能吃下這個啞巴虧,在兵力本就捉襟見肘的情況下,還給別人送去一千人。
    接下來便是分兵的問題了,上黨和平陽兩個方向都需要人。
    王凝之的意思,是自己去平陽,沈勁去上黨。
    沈勁不同意王凝之帶兵,提議讓參將何午前往。
    王凝之知道自己的水平,但此次出兵,根本不是為了交戰。
    一千人加入戰場,根本幫不上多大忙,敵軍騎兵幾輪衝鋒就沒了,王凝之的主要目的是在山中迷惑對手。
    不管是前秦和前燕,一旦得知晉軍參與進來,都會心生忌憚,因為他們都還沒做好與江左朝廷大戰的準備。
    王凝之放心沈勁,但對何午有些沒把握,萬一操作不當,一千人就成了炮灰。
    不過何午聽了王凝之的計劃後,十分自信,“長史放心,這打法我熟,當年率流民在中原討食的時候,我便經常這樣東躲西藏,敵進我退,搶一圈換個地方。”
    王凝之一拍腦門,這還真是專業對口了。
    不過他還是慎重地又強調了一遍,“不要逞強,敵人逼狠了你們就退回來,拖一日,便是一日的勝利。”
    沈勁跟何午齊聲應了,下去準備不提。
    進入二月,慕容評接連攻打上黨不利,燕主慕容儁派領軍將軍慕輿根帶兵協助。
    收到情報的呂護率三千人北上,和沈勁的一千人同時進入太行山,也打著支援燕軍的旗號,然後趁慕輿根防備鬆懈,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
    城中的馮鴦知道有援軍到來,雖然不是自己請的,但也士氣大振,將慕容評死死地擋在城下。
    二月中,朝廷的詔令下來,接受呂護的歸順,封其為冀州刺史,又是一個有名無實的虛封。
    王羲之也兌現了對兒子的承諾,借著招降呂護一事,朝廷升王凝之為河南太守,駐守洛陽。
    被召回朝廷另作安排的戴施,最終沒有混到任何功勞,不知道此時是恨得牙癢癢,還是慶幸離開了這個爛攤子。
    令王凝之高興的是,桓溫選擇支持王凝之的北上計劃,從荊州調兵兩千支援洛陽,受王凝之節製。
    豫州的嶽父謝奕也沒有袖手旁觀,讓潁川軍東進,隨時準備支援。
    不過王凝之沒有高興太久。
    三月,苻堅率大軍來到前線,親自指揮作戰,張平仗著義子張蠔驍勇,選擇傾巢而出,與秦軍野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收到消息的王凝之大感不妙,不顧薑順等人的勸阻,帶上桓溫支援的兩千人,北上作戰。
    他的目標是張蠔,張平死不足惜,可張蠔不能被苻堅拿了去,他可是公認的萬人敵。
    山路崎嶇,王凝之一邊心急如焚地趕路,一邊祈禱何午能起到作用。
    苻堅手下猛將眾多,張蠔雖然厲害,但鄧羌、呂光等人都不是善茬,真不知道張平哪裏來的自信,居然選擇棄城不守。
    雙方接連幾日交手,在眾將的輪番衝擊下,張蠔後繼乏力,疲態盡顯。
    好在何午不負王凝之厚望,覓得良機,分兵兩隊偷襲得手,焚燒了秦軍的輜重,雖然未獲全功,但也讓秦軍稍微回收了下陣型,讓張平這邊得到喘息時間。
    等王凝之趕到時,秦軍已經重整陣型,加強了兩翼的防守,準備再次進攻張平,這讓在山中窺視的何午無計可施。
    兩人匯合後,王凝之派小股部隊下山誘敵,不過秦軍根本不為所動,隻讓騎兵追趕,並不貿然進山。
    王凝之一計不成,索性在山裏各處豎起晉軍旗號。
    這下效果立顯,秦軍不知虛實,暫時停止了進攻,後撤紮營。
    王凝之緊張的心情稍微緩解,雖然沒有直接上陣,但這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還是讓他心髒砰砰直跳,有些喘不過氣來。
    何午來了有段時間,對山裏的情況十分熟悉,選了個易於防守的山頭,分兵在幾個要處,防止敵人偷偷摸過來。
    清點了一下人數,兩人加起來還有兩千七百人,損失都是在那次偷襲輜重營的過程中,若不是何午見好就收,隻怕一千人全交代了。
    秦軍的戰鬥力比他當年作流民帥時的對手強悍太多。
    喜歡穿越東晉,山河共挽請大家收藏:()穿越東晉,山河共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