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繡衣使者
字數:3797 加入書籤
進入二月,王凝之帶著王殊返回鄴城。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他打算巡視冀州各郡,安撫民心、招攬人才之外,了解各地的治理情況也是重中之重,尤其是隱匿土地和人口的問題。
當年燕國悅綰沒做成的事,他要重新來過。
當然,這事尚需時日,因為冀州除了時下普遍的豪族問題,還有複雜的胡漢問題,鮮卑之外,還有丁零和烏桓等族。
其中丁零即是曾生活在貝加爾湖的敕勒人,南遷之後被稱為丁零,又因常年居於北地,冰雪覆蓋,需要使用高大車輪的車子,所以又被稱為高車;
白狼山一戰中,張遼陣斬烏桓的單於蹋頓,烏桓部眾四散,一部分融入鮮卑族,一部分融入漢族,但仍有一部分保持著烏桓的旗號,實力不容小覷;
最為強大的鮮卑,除了慕容氏之外,尚有宇文氏、段氏、乞伏氏和拓跋氏等分支,與地方郡縣的管理若即若離,保持著相當的獨立性。
至於人數最多的漢族,鮮卑慕容氏是胡人中比較重視漢族群體的,像封奕和陽騖等漢人,甚至做到國相和太尉的位置,進入了統治集團的核心圈子,這自然不是鮮卑貴族希望看到的。
所以在燕國境內,一直是民族矛盾和士庶矛盾並存的狀態,朝廷在壓製,但沒解決。
王凝之接手的,便是這樣一個要素複雜的河北。
他這次出行,帶上了長子王殊和皇甫真、封孚等人。
一路上還算順暢,不管是胡是漢,部族或者世家對自身利益的考慮,一般會優於國家,所以頭上頂的是燕國還是晉國的旗號,他們並不會過分在意。
王凝之一一接見各郡的官吏和部族的首領,臉都笑得僵硬了。
這樣的場合,王殊還沒有說話的份,與何無忌、劉裕老實地站在邊上,像幾個小書童。
一路北行至常山郡,太守申紹帶人在城外迎接,他是後趙司徒申鍾之子。
皇甫真代為介紹道:“申府君曾任尚書左丞,因為上書建議革新,被外放至此。”
王凝之稱讚道:“有膽識、有見識,當年鄴城若肯用你,恐怕我到不了此處。”
“王公言重了,”申紹謙虛道:“改革之事,尚書左仆射悅綰嚐試過,不過失敗了,我不敢說自己就比他高明。”
王凝之笑道:“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府君這麽輕易就放棄了嗎?”
申紹若有所指,“放不放棄,我說了不算,畢竟問題在那,解決之道也在那。”
王凝之點點頭,沒再說什麽,繼續接見其他官吏。
到了晚上,王凝之命人找出當年申紹的上書。
他出來前,就對這位敢於批評朝廷賄賂成風,致使民不聊生的申紹做過功課,一應卷宗都帶在身邊。
奏疏拿來後,王凝之讓王殊看了一遍。
內容其實很簡單,大部分都是批評朝廷所托非人,宰執不是出身行伍,就是皇親國戚,根本不知道民間疾苦,又賞罰不分、綱紀廢弛、競相奢靡之類。
解決之道,則是老生常談的精簡官員、節抑浮靡和賞功罰罪等等。
王凝之見兒子看完,問道:“你覺得這個人怎麽樣?”
“他敢在燕國太後擅權、太傅貪婪的背景下,上這樣一道奏疏,勇氣可嘉,”王殊簡單點評道:“但燕國不會用他,也在情理之中。”
王凝之怪道:“這是為何?”
王殊笑答:“燕國天子年幼,太後和太傅掌權,他這樣的上書,交上去不被砍頭就不錯了。”
王凝之點點頭,“但他身居高位,還能保持清醒,這已經是難能可貴了,所以我打算重用他,你覺得什麽差事合適?”
王殊沒想到父親會問這個問題,撓了撓頭,“調回鄴城,讓他出一份詳細的改革方略?”
“他出不了,”王凝之否定道:“他隻看到了朝中的問題,對民間的問題了解得還不夠。”
王殊想了想,又道:“那給他換個郡,讓他再多了解一些民間疾苦。”
王凝之搖搖頭,笑道:“你知道繡衣使者嗎?”
“知道,”王殊答道:“是漢武帝時期設置的一個官職,算是禦史的一種,但隻聽命於皇帝,負責督察官員,專治逾製不法之事。”
“你覺得安排這樣的暗探,來監察各級官吏合適嗎?”
王殊沉吟了好一陣,這才答道:“漢武帝晚年的巫蠱一事,罪魁禍首江充便是繡衣使者,所以我覺得此事還需要謹慎。”
王凝之笑道:“說得不錯,但沒有這樣的人,如何能徹查不法之事?靠官員的私德、還是禦史明麵上的巡查?恐怕都不行吧。”
王殊悶聲嗯了一下,知道父親的考慮是對的。
王凝之又道:“巫蠱之禍,首要是漢武帝的責任,而不是江充,是武帝的猜忌和輕信導致了後麵的悲劇,將罪責全部推到繡衣使者身上,是在為天子遮羞。”
教育完兒子,王凝之命人喊來陳特。
並州乞活當年的核心區是兗州的陳留和冀州的廣宗今邢台市廣宗縣),所以陳特在冀州還有些關係,正好派上用場。
人到了之後,王凝之交代道:“我會派太守申紹巡視各地,檢查不法之事,你帶人暗中隨行,一來保護他,二來用你的人另做一份調查。”
陳特問道:“需要調查哪些事情?”
“你們看到的所有事,”王凝之說道:“各級官員、高門大戶、尋常百姓的日常總總,照實匯報即可。”
陳特點頭,應聲下去了。
安排完這件事,王凝之又盤算了一下,喊來皇甫真,“如今慕容評占據幽州,我若繼續北上,你覺得他會作何選擇?”
皇甫真早就想過此事,“他應該會據城而守,向並州的慕容垂和平州的慕容德求救。”
王凝之接著問:“那你覺得他們會出兵相救嗎?”
“不好說,”皇甫真沉思道:“想要二人出兵,慕容評肯定需要放開邊塞,可他隻剩下幽州幾郡之地,此舉無異於引狼入室,結果很可能是一樣的。”
王凝之笑道:“那可不一樣,他們都姓慕容,而我不是。”
皇甫真麵露苦澀,“若是他能想到這個,燕國怎麽會亡?”
王凝之若有所思,常山郡以東就是中山了,與幽州的範陽相接,正好過去看看慕容評的反應。
喜歡穿越東晉,山河共挽請大家收藏:()穿越東晉,山河共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