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返回洛陽
字數:3495 加入書籤
翌日的朝會,在謝安的斡旋下,王凝之對世家做出了讓步。
他同意世家收回各自的莊園,但提出了兩個條件。
一是各家必須補上拖欠朝廷的稅收,二是各家必須拿出部分土地,安置參與反叛的樂屬。
在王凝之昨日的強硬表態之後,各大世家果然對最新的條件表示了接受。
他們既擔心王凝之動手,又擔心亂民再來一次,付出點代價買平安,還是值得的。
不過王凝之的計劃,本就是一點點削弱他們,經過土斷,稅改和部署兵力,讓揚州的世家慢慢喪失與他爭鬥的本錢。
劉牢之仍領晉陵太守,加都督揚州浙江東五郡諸軍事,繼續抓捕竄逃的孫恩,浙江即錢塘江,五郡分別是會稽、臨海、永嘉、東陽和新安。
郗超回朝後任侍中,與謝安、陸納一起,共理朝政。
桓衝交出了揚州後,仍領江州刺史,占據荊州、豫州和江州的桓家,仍是朝中僅次於王凝之的第二大勢力,但經此一事,所有人都看到了桓家的虛弱。
王凝之對郗超交代了一番,又讓他看著點劉牢之,便立即返回了洛陽。
他現在的麻煩,除了秦國的進攻,還有慕容德的事。
慕容臧進入平州勸降後,被慕容德扣下,再次住上了單間。
慕容紹和諸葛求的大軍則受困於道路,遲遲未能抵達平州。
從華北平原去往遼東,有三條道路可選,穿越燕山山脈的盧龍道和古北口道,還有靠山傍海的傍海道。
從描述就可以知道,都不是好走的,前者要翻山越嶺,大規模行軍對後勤的要求很高;後者則依賴天時,遼西走廊在夏秋兩季海傾嚴重,基本是一片沼澤。
曆史上曹操北征烏桓,等不及的他便是走的盧龍道,白狼山之戰結束後,已是初冬,返回時大軍走的傍海道,意氣風發的曹操還留下了名篇《觀滄海》。
慕容紹身為鮮卑人,對這三條道十分熟悉,當年還在遼東的前燕想要進攻後趙,彼時還叫慕容霸的慕容垂便提議走最快捷的傍海道,被他哥燕主慕容儁以時候未到拒絕,等到冬季,鮮卑人才三路並進,一舉拿下幽州。
大軍出發的時間,已是夏季,所以慕容紹直接排除了傍海道,率軍沿盧龍道北上。
不想大軍行至山中,遇上了連日的暴雨,道路泥濘,根本無法通行。
慕容紹與諸葛求商議,覺得不能冒險前行,於是率軍撤回,等待雨季過去。
在他們停滯不前的時候,朱序率領青州軍順利地在百濟登陸,聯手百濟軍,與高句麗人展開戰鬥。
高句麗人被牽製到平壤一帶,壓力頓減的慕容德緩過勁來,在遼東向高句麗發起進攻。
於是王凝之製定的作戰計劃,從進攻慕容德,變成了為慕容德解圍。
在建康之時,王凝之便已收到消息,但相隔數千裏,他隻能徒呼奈何,傳信慕容紹和朱序,讓他們不要冒進。
回洛陽後,王凝之收到了最新的戰報,慕容垂親自率軍北上,在漠南大敗劉衛辰,將他趕回了黃河以南。
“在建康捏完了軟柿子,回來一看,北方的對手都這麽強,”王凝之搖頭笑道“真是沒一個好相處的。”
謝道韞也笑道“我可收到阿羯的好幾封抱怨信了,說你將對抗秦軍的苦差事交給他,自己卻去揚州收拾一群烏合之眾。”
王凝之得意道“事實證明,這個分工很合理,阿羯在弘農做得不錯,我回建康也收獲不小。”
謝玄聯手桓石虔,以弘農和上洛為中心,盧氏為中轉站,頻繁與出關的秦軍交戰,互有勝負,但晉軍確保城池不失,其實已經是勝利的一方。
謝道韞點頭道“阿羯雖然訴苦,但字裏行間的成就感都要溢出來了,確實比之前在兗州混日子要好。”
“我去盧氏見見他們,就該北上了,”王凝之說道“洛陽的安危我很放心,可阿奴在幽州那邊,怕是有些坐不住了。”
王殊雖然不用拿主意,但慕容紹的進攻不順,沈勁又在上穀郡防備漠南的慕容垂,留守薊縣的他心中難免忐忑不安。
謝道韞沒好氣道“虧你還能想到他不容易,北方打成這樣,換成你都得緊張。”
“我才不會緊張,”王凝之笑道“那麽難我都過來了,這麽小風浪算什麽。”
他出兵慕容德,隻是想趁機收複遼東,但拿不下,對他來說也沒什麽,讓慕容德和朱序、百濟、高句麗繼續耗著就行。
謝道韞擔心兒子,說道“洛陽又沒什麽事,你何必去盧氏,不如直接北上。”
“我才在建康和桓幼子大鬧一場,他的揚州也落到了你叔父手裏,”王凝之說道“這會不去見見桓鎮惡,當麵解釋一下,他還怎麽和阿羯繼續合作。”
謝道韞知道是自己急了,搖頭道“大司馬去世後,感覺桓家四分五裂,根本不像一家了,我險些忘了這一茬。”
“領頭人不合格,是這樣的,”王凝之歎道“不過我們王家都沒有領頭人,也沒有資格說桓家,這方麵,隻有你們謝家做得最好。”
桓家現在實力最強的是占據大本營荊州的桓豁,他的兒子桓石民領豫州,桓石虔是當世虎將,但桓家的領頭人卻是桓衝,所以桓家總給人一種團結不起來的感覺。
王家的情況則不一樣,隻看強支,就有王導、王彪之和王羲之這三脈,論在朝中的地位和影響力,自然是王導這一支最高,但論資曆輩分和朝中位置,則王彪之算王家第一人,可要看眼下的實力,那王凝之當仁不讓。
所以王家沒有領頭人,大家各過各的。
謝家因為有謝安的存在,所以是高門裏最為團結的一家,真正能做到互相幫襯,有事一起上。
謝道韞聽他說了謝安要隱退的事,歎息道“等叔父歸隱,謝家也就散了。”
王凝之想到謝家下一輩中最出挑的人是謝玄,對此深以為然,說道“盛極必衰,古今亦然。”
謝家已經足夠鼎盛,到這就可以了。
喜歡穿越東晉,山河共挽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東晉,山河共挽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