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出兵平陽

字數:3752   加入書籤

A+A-


    慕容垂率軍趕到絳邑的時候,晉軍早已逃得不見蹤影。
    慕容鳳請求率軍追擊,表示晉軍多為步卒,他率騎兵連夜追趕,肯定能追上。
    但慕容垂搖頭反對,“晉軍撤退得如此從容,不可能沒有防備,你現在追過去,不僅撈不到好處,反而會落入他們的陷阱。”
    “晉人在南邊的高台上築有多個塢堡,想必是撤到那裏去了,”慕容令分析道:“我們十萬大軍在此,正好趁這個機會過去奪取高地。”
    他們當初都沒發現在峨眉台地上築城的好處,可晉人的操作為他們打開了新世界,要是能奪取這些塢堡,或者築一座大城,那可比一馬平川的臨汾城好守得多。
    絳邑城已經報廢,燕人眼下是沒有能力組織災後重建的。
    慕容垂更擔心平陽城的安危,問道:“上次你不是說那塊台地三麵臨水,塢堡又是緊挨著黃土斷崖,所以易守難攻嗎?”
    “那回我就帶了兩萬人,自然是無計可施,”慕容令說道:“如今我們大軍壓境,未嚐不能一試,若是能占領這塊高地,平陽可保無虞。”
    慕容垂暗自思忖,此次傾城而出,雖然在翼城大敗晉軍的庾希部,又成功將晉軍主力逼退,但絳邑城卻淪為廢墟,很難說這一戰是他勝了。
    等洪水造成的泥濘幹涸後,晉軍肯定會卷土重來,到時臨汾孤城一座,拿什麽去守?
    “京中空虛,不可不防,”慕容垂說道:“晉軍既然退去,我意調兩萬人回京。”
    幾人齊聲稱是,並無異議,絳邑沒了,幸存的百姓都需要轉移到平陽去,前線隻剩臨汾一城,用不上那麽多守軍。
    慕容垂想了想,讓慕容令率軍回轉,他是太子,坐鎮都城更為合適。
    慕容令有些遺憾,但還是聽令而行,休息一晚後,點上兩萬人馬北上。
    慕容垂則帶著慕容鳳和慕容農,外加七萬人馬,向峨眉台地進發。
    謝玄這邊,因為時間緊急,撤退的晉軍幾乎沒有任何陣型可言,以一種潰散的姿態一路狂奔。
    逃到一半,大軍遇上謝朗埋伏的幾千後勤軍,也知道了燕軍沒有追上來,總算鬆了口氣。
    但謝玄仍不敢大意,在後麵督促大隊人馬繼續趕路,不可休息,一直趕到天亮,終於迂回到了峨眉台地之上。
    不少人累得癱倒在地,不想再動。
    謝玄雖是騎馬,這一夜也累得夠嗆。
    謝朗和早一步趕到的朱序過來迎接,看到渾身上下又是泥垢、又是黑灰的謝玄,忍俊不禁。
    謝玄這才有時間打量了下自己,苦笑道:“真是狼狽,讓你們見笑了。”
    謝朗笑道:“得勝而歸,如何能說狼狽。”
    謝玄搖搖頭,摘下頭盔,發梢沾上的泥漿已然幹涸,讓他忍不住皺了皺眉,說道:“此次僥幸破城,最大的功勞是庾始彥的,不知道他逃出去沒有。”
    慕容垂能夠率軍趕來,隻能說明庾希敗了,但生死不明。
    朱序黯然道:“恐怕凶多吉少,他沒有在大戰開始時便突圍,就是抱著必死的決心一戰。”
    如果庾希在慕容垂剛剛出現的時候,便立刻率軍撤往澮水,他大概率是能逃掉的,隻是兩萬多人的隊伍就散了。
    謝玄吩咐道:“派斥候前往山中和附近的城池查看,盡快確定庾希殘部的下落。”
    謝朗領命,又笑道:“我讓人準備清水,阿兄快去洗洗吧。”
    謝玄點點頭,他素來是個愛潔喜香之人,這會到了營地,身上髒不說,還有一股爛泥混雜著煙火的氣味,他是一刻都忍不了,邁步離開。
    謝朗和朱序在他身後,相視而笑。
    領軍出征,謝玄在這些方麵已經算克製的了,但自小養成的習慣,讓他還是不時流露出與軍旅格格不入的名士派頭。
    王凝之快馬從洛陽北上,經太行陘來到長子,會合了三萬冀州軍,奔赴上黨關。
    上黨關位於摩訶嶺,是上黨通往平陽的必經之道,鄭遇帶著數千人在此地駐守,不時派幾個小隊出山去襲擾下燕國百姓,給平陽城施壓。
    王凝之率軍趕到後,沒有在關內休整,帶上鄭遇直接西進,進入平陽境內。
    沿途燕人設置的關卡在大軍麵前毫無招架之力,隻能燃起一道道烽煙向平陽城示警。
    慕容垂率大軍離開前,從平陽以北的西河和太原調了五千人過來,交給兒子慕容隆,讓他守衛都城平陽。
    平陽郡因為南邊的戰事,正是空虛之時,所以王凝之的大軍沒遇到什麽像樣的抵抗,便直抵平陽城下。
    他一麵派人往南探查,一麵派軍劫掠周邊的村鎮,補充軍資。
    大軍翻山越嶺而來,帶不了多少糧草輜重,隻能靠就地補充。
    戰爭就是這麽殘酷,被搶了糧食的百姓蜂擁著逃向平陽城,王凝之並不阻攔。
    慕容垂之前將不少河東百姓遷了過來,平陽早就不堪重負,這些百姓入城後,隻會讓城內的形勢更加嚴峻。
    看到城頭嚴陣以待的守軍,王凝之大致估算了一下人數,就放棄了攻城。
    平陽城作為燕國都城,被多次加固,憑他這三萬人想破城,除非城內現在就暴動。
    大軍肆掠了兩日後,遊騎傳回消息,有一支燕國騎兵正在返回途中,約莫兩萬人。
    聽說隻有兩萬人,王凝之便不打算撤了,在平陽城以南、汾水以北列陣,等著對方過來。
    平陽城位於呂梁山東側,幾乎是依山而建,汾水從城池的東北方向流向西南。
    這也是為什麽平陽容易被水攻的原因,一麵臨山,兩麵鄰水,進攻方隻需攔截下遊,連接山體,再為繞城而過的汾水築壩,就可以將整個城池包在裏麵。
    慕容令從絳邑出發不久,就看了北麵不斷燃起的烽煙,心急火燎地往回趕。
    但在臨近汾水的時候,探路的先鋒傳回消息,有一支晉軍擋在了汾水北岸,人數不明,但看旗號,是王凝之親至。
    吃了一驚的慕容令趕緊放慢腳步,先派人通報慕容垂,然後才小心翼翼地來到汾水南岸,隔著汾水看向對岸。
    晉軍的營地看起來規模不大,人數應該不多,慕容令總算鬆了口氣。
    但王凝之在此安營不走,說明自己這兩萬人他根本不在乎。
    看著晉軍營地後麵聳立的平陽城,慕容令在心裏盤算著是繞道回城,還是先探探王凝之的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