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戰事擴大

字數:3589   加入書籤

A+A-


    長安皇宮,秦國雖然占據上風,但殿中君臣的臉上,並無多少歡快之意。
    戰事確實如苻堅所設想的那樣,秦軍奪取了武關,並連下荊州數郡。
    但接下來的發展也如秦國群臣所擔心的那樣,王凝之開始反擊了。
    秦軍攻其不備,取得了戰果,可能不能守住,還是未知之數。
    苻堅聽完匯報,沉聲道“北境那邊,隻靠匈奴人和鮮卑人是不夠的,必須調兵支援,加固城池,以為後盾。”
    侍中梁讜一臉為難,“陛下,如今上郡(今陝西榆林市)、馮翊郡、漢中郡和荊州都占用了大量兵力,長安不能再調兵了。”
    苻堅堅定地一揮手,“現在退縮,豈不是前功盡棄,怎麽對得起在前線浴血奮戰的將士們,先調兩萬京城禁軍北上,卿再在京畿之地募兵五萬,以充後備。”
    梁讜勸道“陛下,關中征戰不斷,軍民疲敝,又經曆了蝗蟲為患,此時征兵,恐怕不妥。”
    苻堅不滿道“難道晉國不是歲歲征戰,為何王凝之就可以多線作戰,卿這個理由未免牽強了些。”
    “晉國地廣人多,王凝之有江南、中原、關東和巴蜀多地兵馬可供調遣,”梁讜繼續勸說道“我國除了關中人口稠密外,餘下的西涼、北地和漢中等地,都征召不到多少兵力。”
    不等苻堅說話,秘書監朱肜大聲嗬斥道“正因如此,才需對外作戰,增強實力,難道要枯坐關中,等著晉人來犯嗎?”
    梁讜倒也不懼,不客氣地回道“那也該循序漸進,見好就收,盲目擴大戰事,隻會引來更多的晉軍。”
    朱肜冷笑道“現在是晉軍咄咄逼人,如何見好就收?”
    “放棄南下襄陽,先穩住占據的幾郡之地,”梁讜高聲道“抽調部分南征的兵馬北上,拱衛武關道和漢中,便足以解決兵員不足的問題。”
    朱肜對這套保守的說辭不屑一顧,“我看你根本不知兵,不拿下重鎮襄陽,魏興和順陽等地根本無可守,反而會陷入和晉軍的苦戰之中,消耗兵力更大。”
    梁讜說道“那就放棄城池,遷百姓北上,守住武關即可。”
    朱肜還要再爭,苻堅出言製止了二人。
    “別說了,朕意已決,眼下勢頭正好,斷無放棄的理由,卿等可以放心,隻要拿下襄陽,便達成了此次出征的目的,朕不是窮兵黷武之人,但也絕不會毫無作為地等著王凝之來進攻關中。”
    他都這麽說了,殿中群臣隻得俯身稱是。
    關中眼下處於弱勢地位,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苻堅雖然自信,但也沒想過要現在就和王凝之決一死戰。
    拿下襄陽,秦軍可進攻,退可守,再不濟也可以將戰場放在關中之外,這便是苻堅的想法。
    新年之後,被王凝之當麵或者寫信訓斥了一番的各州刺史,開始製定作戰計劃,對秦國進行反擊。
    尤其是巴蜀之地,毛穆之與王獻之在漢中的陽平關前寸步未進,而且是在秦國的漢中主將韋鍾出征的情況下。
    兩人帶著各自麾下將領,集結隊伍,齊聚梓潼。
    大廳之中,因為王凝之的嚴厲斥責,氣氛顯得有些凝重。
    王獻之還是了解兄長的,知道自己這次要是做不好,肯定會被奪職,但他確實不是領軍的料,於是率先說道“周王的意思,是至少要將秦將韋鍾給拖回來,但我不善軍事,所以此次進攻漢中,梁州軍上下願聽毛將軍的調遣。”
    毛穆之連稱不敢,說道“使君麾下猛將雲集,能征善戰,還是由使君發號施令吧。”
    他想得很清楚,有王獻之一起承擔,就算進攻漢中不利,王凝之的處罰也會有限,但若是他一人負責戰事,出了岔子,搞不好這條命都要交代。
    王獻之又不傻,立馬明白了他的顧慮,笑道“將軍放心,我並不是要推卸責任,而是實在不通軍事,你我合兵後,你下達的作戰命令,由我來轉達給梁州軍。”
    毛穆之見他言辭懇切,又有雙方的眾多部下在場作證,便勉為其難地答應下來,稱讚道“使君大度,令人佩服。”
    王獻之連鎧甲都沒穿,抖抖大袖,“人貴自知,我這也是為了戰事。”
    兩人達成一致後,毛穆之開始與何謙、楊佺期等人商議起進攻的事。
    由巴蜀進攻漢中,無非是自西向東的三條道,一是金牛道,走劍閣,進攻陽平關,二是米倉道,走漢昌(巴中),直奔南鄭,三是洋巴道(荔枝道),走西鄉,進攻成固。
    先前的進攻,晉軍是走的金牛道,這也是眼下最好走的一條路,不過秦軍在道上設有陽平關,派軍駐防,晉軍未能取得突破。
    何謙在巴蜀數年,對這幾條蜀道做過了解,提議道“強攻陽平關費時費力,難見成效,我看還是得分兵,走險道進攻。”
    毛穆之問道“你覺得從哪裏出奇兵為佳?”
    “中路可直奔南鄭,風險最大,但若是成功,收益也最大,”何謙分析道“東路進攻西鄉,可以截斷韋鍾的歸路,迫使他早日回轉。”
    “你支持哪一條?”
    “我支持中路,直奔南鄭,漢中眼下肯定空虛,隻要我們能奪取南鄭,就是拿下了整個漢中。”
    毛穆之又問眾人,“大家以為該作何選擇?”
    楊佺期說道“依我之見,最好是走東路進攻西鄉,中路孤軍深入,若是未能一舉拿下南鄭,豈不是進退失據,走東路則風險小得多,還能快速達成將韋鍾調回的目的。”
    毛穆之嗯了一聲,正準備說話,先轉頭看向王獻之。
    王獻之搖了搖頭,沒打算發表意見,用眼神示意毛穆之下決定。
    毛穆之這才道“我軍進攻不利,隻是因為陽平關易守難攻,並非兵力不足,若是分兵,最大的問題是蜀道難行,無法派大軍前往,所以我意走東路,進攻西鄉。”
    蜀道難,不支持大軍行進,在兵力有限的情況下,晉軍拿下漢中郡城南鄭的困難要遠大於南鄉縣城,所以毛穆之做此決定。
    他既下令,眾人無不允諾,依計而行。
    兩州的聯軍依舊每日強攻陽平關,但楊佺期帶著五千人,已經秘密南下,橫穿巴西郡後,沿山道北上,奔襲南鄉。
    喜歡穿越東晉,山河共挽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東晉,山河共挽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