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進入英國

字數:7635   加入書籤

A+A-


    第二十八章 雷霆再擊:雙線並進的戰略豪賭
    第三節 鋼鐵西進:內陸突破的72小時絞殺戰
    1946年9月4日  9月6日,德國總積分結餘5556.54萬點持續消耗中)。當登陸場的硝煙尚未散盡,德軍已如離弦之箭向英國腹地突進。漢斯在前線指揮車中通過無線電嘶吼:"每一分鍾都是生命!必須在援軍抵達前撕開倫敦的喉嚨!"這場以小時為單位的閃電推進,徹底改寫了英國本土防禦的曆史。
    一、首日突進:交通樞紐的閃電戰9月4日)
    破曉時分,第12裝甲師與第20機械化步兵師組成"鷹擊"集群,沿20公路向坎特伯雷疾馳。"黑豹3"坦克的履帶碾碎殘留的路障,搭載stg44突擊步槍的半履帶車緊隨其後。英軍依托高速公路立交橋構築的防線,在德軍88毫米主炮的轟擊下瞬間瓦解。當先鋒部隊抵達阿什福德鎮時,工兵僅用20分鍾便使用預製鋼梁修複了被炸毀的橋梁,保障裝甲洪流暢通無阻。
    在梅德斯通,英軍第43步兵師發起逆襲。瓦倫丁坦克與布倫機槍車組成的戰鬥群從側方突襲,但德軍偵察營的sd.kfz.234裝甲車提前發現敵情。伴隨裝甲師行動的"犀牛"坦克殲擊車立即調轉炮口,105毫米火炮在1800米外精準命中英軍坦克,將其炮塔炸飛。這場短促的遭遇戰中,德軍以損失3輛裝甲車的代價,摧毀英軍17輛坦克和23輛車輛,徹底粉碎反擊企圖。
    夜幕降臨時,德軍已推進50公裏,占領包括湯布裏奇在內的7座城鎮,控製了連接倫敦的鐵路樞紐。後勤部隊連夜鋪設野戰輸油管道,每小時向一線輸送12噸燃油,確保裝甲部隊持續運轉。
    二、次日絞殺:城市巷戰的血腥拉鋸9月5日)
    進攻矛頭直指肯特郡首府梅德斯通。英軍在此構建了三層防禦體係:外圍是布滿地雷的開闊地,中間是由混凝土工事和鐵絲網組成的環形防線,核心區域則依托市政廳、教堂等建築進行巷戰準備。德軍改變戰術,先用he111轟炸機投擲燃燒彈製造混亂,再派遣裝備火焰噴射器的突擊小隊逐屋清剿。
    在梅德斯通火車站,德軍遭遇前所未有的抵抗。英軍利用鐵軌與車廂組成掩體,布倫機槍的彈雨封鎖了街道。德軍第1山地團士兵冒著槍林彈雨匍匐前進,將炸藥包塞進車廂底部。劇烈的爆炸掀翻鐵軌,碎片如同彈片般橫掃英軍陣地。經過6小時激戰,德軍付出陣亡800人的代價,終於控製這座交通重鎮。
    與此同時,第5裝甲師沿a249公路直插羅切斯特。當部隊逼近梅德韋河時,發現橋梁已被炸毀。但德軍工程兵迅速啟用積分兌換的折疊浮橋係統,30分鍾內搭建起可供重型坦克通行的臨時通道。此舉讓英軍措手不及,駐守北岸的部隊倉皇撤退時,遺留下大量武器彈藥。
    三、三日合圍:倫敦門戶的最後爭奪9月6日)
    德軍將進攻重點轉向達特福德,這裏是拱衛倫敦的最後屏障。英軍調集第56步兵師與皇家裝甲團殘部,依托泰晤士河支流構建防線。德軍則采取"鉗形攻勢",第3裝甲師從西側包抄,第20步兵師從東側迂回,試圖切斷守軍退路。
    在埃裏斯鎮,雙方爆發慘烈的坦克會戰。英軍丘吉爾重型坦克憑借厚重裝甲抵近射擊,但德軍"虎王2"坦克的128毫米主炮在2500米外就可擊穿其前裝甲。一輛編號103的"虎王2"連續摧毀6輛丘吉爾坦克,創造了單日擊殺紀錄。與此同時,德軍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對英軍炮兵陣地實施地毯式轟炸,炸得炮組成員血肉橫飛。
    當夜幕降臨時,德軍完成對達特福德的合圍。困守城內的英軍在突圍無望後,於次日淩晨投降。至此,德軍已推進至距倫敦僅20公裏的格林威治,大本鍾的輪廓已隱約可見。三天內,德軍縱深突破120公裏,殲滅英軍3.2萬人,繳獲火炮400餘門、坦克210輛,徹底撕開英國南部防線。
    四、積分消耗與戰局態勢
    72小時作戰累計消耗積分85萬點:
    裝甲部隊彈藥燃油:40萬積分消耗主炮彈藥12萬發、燃油8000噸)
    空中支援與轟炸:25萬積分出動戰機1200架次)
    工程保障與後勤:15萬積分修複橋梁9座、鋪設管道120公裏)
    裝備損耗補充:5萬積分替換損毀坦克57輛、車輛180台)
    此時的戰場呈現微妙態勢:德軍雖兵臨倫敦城下,但補給線已拉長至危險程度,且英國皇家空軍開始對其運輸車隊展開報複性空襲;而英軍在倫敦外圍重新集結了包括國民警衛隊在內的12萬兵力,準備進行最後的城市防禦戰。更遠處,美國援軍的先頭部隊已抵達愛爾蘭海岸,一場決定歐洲命運的終極對決,正在倫敦的陰影下悄然醞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第二十八章 雷霆再擊:雙線並進的戰略豪賭
    第四節 倫敦絞殺:鋼鐵洪流與血肉城牆的終極對決
    1946年9月7日清晨,德國總積分結餘5471.54萬點。當第一縷陽光穿透倫敦厚重的硝煙,德軍裝甲部隊的引擎轟鳴聲已響徹格林威治。漢斯通過無線電向全軍喊話:"今日踏破泰晤士河,明日飲馬白金漢宮!"而倫敦城內,英國首相在防空洞中向國民廣播:"我們將在街巷作戰,絕不後退半步!"
    一、外圍突破:泰晤士河防線的崩塌
    德軍第3、第12裝甲師組成的突擊集群,率先向倫敦東南的泰晤士河防線發起衝擊。英軍依托塔橋、倫敦橋等關鍵渡口,部署了密集的反坦克炮與混凝土工事。但德軍采用"火力碾壓"戰術,200門150毫米榴彈炮齊射,炮彈如雨點般砸向河岸陣地,將防禦工事炸成廢墟。
    在塔橋爭奪戰中,德軍"虎王2"重型坦克充當開路先鋒。其128毫米主炮精準摧毀英軍隱藏在建築中的反坦克炮位,履帶碾過燃燒的汽車殘骸,揚起漫天煙塵。英軍士兵冒死衝向坦克,試圖用粘性炸彈實施爆破,卻被伴隨步兵的g42機槍火力壓製。當第一輛德軍坦克衝上塔橋時,守橋英軍拉響了預埋的炸藥,但僅炸毀部分橋麵,德軍工程兵隨即用鋼梁搭建臨時通道,保障後續部隊通過。
    與此同時,德軍第20機械化步兵師從西側迂回,強渡基尤橋。英軍在河麵上布置的沉船與水雷給德軍造成一定阻礙,但德國海軍炮艇及時趕到,用艦炮轟擊對岸陣地,為步兵開辟登陸場。經過3小時激戰,德軍成功控製西岸,對倫敦形成鉗形包圍。
    二、巷戰煉獄:城市廢墟中的血腥搏殺
    隨著德軍突入倫敦市區,戰鬥進入殘酷的巷戰階段。狹窄的街道、高聳的建築,都成為絕佳的防禦工事。英軍利用地鐵站、下水道組成地下防線,從窗口、屋頂發動冷槍襲擊。在白教堂區,德軍裝甲部隊陷入街巷迷宮,不斷遭到英軍"piat"反坦克發射器的偷襲,多輛坦克被擊中履帶癱瘓。
    德軍迅速調整戰術,采用"步坦協同+火焰清剿"策略。步兵在坦克掩護下逐屋推進,裝備噴火器的突擊小組負責清掃地下室與閣樓。在利物浦街火車站,德軍遭遇英軍頑抗,雙方在月台、候車室展開白刃戰。一名德軍下士在肉搏中被刺刀刺穿腹部,卻仍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
    倫敦市民自發加入戰鬥,婦女兒童協助搬運彈藥,工人用起重機改造路障。但德軍的火力優勢逐漸顯現,stg45突擊步槍與p40衝鋒槍的密集掃射,配合88毫米高射炮的平射,將英軍防線逐一摧毀。到黃昏時分,德軍已控製倫敦東區60的區域。
    三、空中絞殺:轟炸與反轟炸的激烈對抗
    德國空軍對倫敦展開全麵空襲。he177重型轟炸機攜帶燃燒彈,對金融城、西區等核心區域實施地毯式轟炸。倫敦金融城的摩天大樓在烈焰中轟然倒塌,牛津街的繁華商圈化為一片火海。德軍還使用特製的延時炸彈,破壞地下交通係統,給英軍調動造成極大困難。
    英國皇家空軍發起絕地反擊。雖然戰機數量處於劣勢,但英軍利用夜間低空突襲戰術,對德軍占領區的加油站、彈藥庫發動襲擊。在伍爾維奇,一架英軍蚊式轟炸機低空掠過德軍臨時機場,投下的炸彈引爆儲油罐,衝天火光映紅了半邊天。德國防空部隊緊急調派88毫米高射炮加強防禦,雙方在倫敦上空展開激烈空戰。
    四、補給危機:漫長戰線的致命弱點
    隨著戰線深入倫敦,德軍的補給線麵臨巨大壓力。英國皇家空軍加大對運輸車隊的空襲力度,僅9月7日當天,就有12輛滿載燃油的卡車在倫敦郊外被炸毀。德軍後勤部隊不得不啟用積分兌換的夜間運輸模式,利用月光與紅外設備在隱蔽路線行駛,並加強防空火力掩護。
    為緩解補給壓力,德軍嚐試就地取材。占領區的加油站、倉庫被強製征用,甚至拆除民用建築獲取建材。但這些措施治標不治本,前線部隊的彈藥、燃油供應開始出現短缺,部分坦克因缺乏燃料被迫放棄。
    五、積分消耗與戰局僵持
    當日作戰消耗積分90萬點:
    裝甲部隊作戰損耗與補給:35萬積分
    空軍轟炸與防空作戰:30萬積分
    巷戰物資與裝備補充:20萬積分
    後勤運輸與防護:5萬積分
    截至9月7日晚,戰局陷入僵持:
    德軍控製倫敦東區與南岸,推進至距白金漢宮8公裏處
    英軍在西區、北區重新組織防線,依托海德公園、攝政公園構建陣地
    德軍傷亡1.2萬人,損失坦克180輛;英軍傷亡2.1萬人,丟失大量重裝備
    美國援軍先頭部隊已在樸茨茅斯登陸,正向倫敦方向急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夜幕下的倫敦,槍炮聲依舊此起彼伏。德軍雖占據上風,但麵對英軍的頑強抵抗與即將到來的援軍,能否一舉拿下倫敦,成為這場戰爭的關鍵轉折點。而每一發炮彈的發射、每一輛坦克的推進,都在消耗著德國寶貴的積分資源,一場關乎國運的豪賭,正走向最驚心動魄的時刻。第二十八章 雷霆再擊:雙線並進的戰略豪賭
    第五節 導彈威懾與鋼鐵狂潮:孤注一擲的終極攻勢
    1946年9月8日,德國總積分結餘4571.54萬點。麵對在樸茨茅斯登陸並快速北上的美軍先頭部隊,以及倫敦城內負隅頑抗的英軍,漢斯在指揮部中做出孤注一擲的決定:"啟動v3導彈攻擊,再兌換3000萬積分部隊,徹底終結英倫戰場!"紅色警報聲響徹德國全境,一場改寫戰爭規則的軍事行動轟然展開。
    一、死亡天降:v3導彈的恐怖突襲
    淩晨4時,位於法國北部的秘密導彈基地,12座v3重型導彈發射架緩緩升起。這種經過積分係統改良的地對地導彈,采用液體燃料推進,射程可達400公裏,戰鬥部搭載1.5噸高爆彈藥。隨著指揮官一聲令下,尖銳的呼嘯聲劃破夜空,導彈拖著尾焰直撲樸茨茅斯港。
    美軍剛建立的灘頭陣地陷入混亂。第一枚導彈精準命中臨時搭建的彈藥庫,劇烈的爆炸掀起數十米高的火柱,衝擊波將周邊三艘登陸艇掀翻。後續導彈如雨點般落下,港口設施、運輸車輛、臨時醫院接連被摧毀。美軍士兵驚恐地發現,這種從天而降的武器根本無法攔截,防空火力形同虛設。
    與此同時,德軍還向倫敦發射v2導彈,重點攻擊英軍指揮部與防空陣地。倫敦市政廳在導彈襲擊中被炸塌,周邊街區瞬間化為廢墟。英國首相被迫再次轉移指揮地點,整個城市籠罩在末日般的恐懼之中。
    二、積分狂潮:三千萬打造的終極兵團
    3000萬積分如流水般消耗,德國軍工體係進入超負荷運轉狀態。20個全新整編師迅速成型,其中包括8個裝甲師、10個機械化步兵師和2個空降師。這些部隊裝備著最新型號的"黑豹4"坦克、改良版的g4259通用機槍,以及大量突擊炮和自行火炮。
    為保障新部隊快速投入戰場,德國鐵路係統進行軍事化改造。特製的裝甲列車日夜穿梭,每列可運載一個裝甲營的裝備與人員。同時,積分兌換的巨型運輸機ju390投入使用,2個空降師被分批運往倫敦外圍,準備實施戰略包抄。
    新組建的部隊還配備了特殊編製:每個裝甲師增編一個裝備"獵虎"重型坦克殲擊車的獨立營,其128毫米主炮足以摧毀任何盟軍裝甲車輛;機械化步兵師則加強了火焰噴射器與火箭筒班組,專為巷戰而生。
    三、戰場絞殺:新兵團的雷霆攻勢
    9月8日正午,新投入的第55裝甲師與第77機械化步兵師組成"決死集群",從倫敦東南方向發起總攻。"黑豹4"坦克的長身管火炮率先開火,射程與精度遠超盟軍同類裝備。在泰晤士河南岸,美軍剛部署的4謝爾曼坦克群在1800米外就被接連擊毀,車體殘骸燃起熊熊大火。
    空降部隊在倫敦西郊實施傘降,目標直指希思羅機場與英軍後勤樞紐。德軍傘兵裝備折疊式g42機槍,落地後迅速集結,向機場控製塔發起突襲。英軍守備部隊雖進行頑強抵抗,但在德軍密集的自動火力下逐漸不支。當第一輛"獵虎"坦克殲擊車出現在機場跑道時,英軍防線徹底崩潰。
    倫敦城內的巷戰愈發慘烈。新投入的火焰噴射器部隊發揮巨大威力,將藏身地下室與建築內的英軍據點逐一拔除。在牛津廣場,德軍裝甲部隊與英軍展開近距離對射,街道上彈殼堆積如山,建築牆麵布滿彈孔。
    四、戰略威懾與資源消耗
    此次軍事行動引發連鎖反應:美軍暫緩北上步伐,緊急調配防空力量;英軍士氣遭受重創,部分防線出現動搖跡象。但德國也為此付出巨大代價,單日作戰及部隊兌換共消耗積分3090萬點:
    v3v2導彈生產與發射:200萬積分
    3000萬積分新部隊組建:3000萬積分
    作戰物資與彈藥補充:90萬積分
    截至9月8日晚,戰場態勢發生劇變:
    德軍占領倫敦65區域,將英軍壓縮至西北城區
    美軍在樸茨茅斯的灘頭陣地遭受重創,傷亡達3000人
    德軍新兵團推進迅猛,但後勤補給壓力達到極限
    德國總積分結餘降至1481.54萬點,戰略資源儲備告急
    夜幕下的倫敦,導彈的尾焰與城市的火光交相輝映。德國以近乎瘋狂的方式投入力量,試圖在最短時間內結束英倫戰事。然而,隨著積分快速消耗與美軍的逐步反擊,這場豪賭的最終結局,變得愈發撲朔迷離。
    喜歡1945德軍團長的係統逆襲請大家收藏:()1945德軍團長的係統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