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妙蛙底的鋼鐵經緯

字數:4314   加入書籤

A+A-


    妙潭底的晨霧,裹挾著如絲細雨,宛如一張潮濕而綿密的網,輕柔卻又無所不在地籠罩著山間。紮伊靜靜佇立在k83段的路基之上,安全帽帶緊緊地繃在下巴處,腕間的銀鐲不經意地碰撞著帽簷,發出細碎而清脆的聲響。這銀鐲,今早被瑪瑪依用銅鈴精心串成了“平安扣”,她還念叨著:“鐵軌邊的姑娘,得有聲響護著心。”
    “紮伊姐!駐站聯絡員呼叫!”對講機裏猝然炸開老周的聲音,伴隨著絲絲電流雜音,“k83至k85段今日封鎖,1030首趟跨境列車通過,各防護位注意!”
    紮伊聞聲抬頭,目光所及,整個防護體係正如同一張徐徐展開的大網:山頂之上,中間聯絡員岩溫手持望遠鏡,專注地俯瞰著四周。望遠鏡的鏡片反射出清冷的光,恰似一隻銳利的守山之鷹,時刻警惕著任何風吹草動;路基兩側,兩端防護員阿強和小楊穩穩地拉著紅白相間的警示帶,警示帶上的旗子在風中獵獵翻卷,紅底黃字的“前方施工”醒目異常,即使在這雨霧彌漫之中,依然清晰可見;現場之中,防護員阿林正貓著腰,全神貫注地檢查軌距,腰間懸掛的銅鈴隨著他的動作輕輕搖晃,發出悅耳的聲響——那銅鈴是瑪瑪依所贈,她曾說:“銅鈴一響,心就穩了。”
    駐站聯絡員:信息中樞的“定盤星”
    調度室的玻璃,不知何時蒙上了一層薄薄的白霧,仿佛給這空間增添了一絲朦朧的神秘感。老周端坐在工位前,手指如同靈動的蝴蝶,在控製台上快速翻飛。他的工位前方,掛著三塊至關重要的屏幕:左邊那塊,列車實時運行圖上,綠色的光點正沿著軌道緩緩向k83靠近,仿佛一隻謹慎前行的蝸牛;中間的氣象雲圖裏,雨雲猶如一團濃稠化不開的墨,沉甸甸地壓在天空之上;而最為顯眼的,當屬那塊紅色警示板,上麵用中緬雙語醒目地寫著:“k83段封鎖期間,禁止任何人員、機具侵入限界。”
    “1015,d327次列車接近,預計通過時間1028。”老周對著麥克風低聲卻有力地喊道,聲音雖壓低,卻帶著極強的穿透力,“現場防護員注意!現場防護員注意!”說罷,他轉頭看向一旁的實習生小吳,語重心長地說道:“記著,咱們駐站聯絡員的使命,全在一個‘準’字上。列車哪怕晚點一分鍾,封鎖時間就得相應延長;信息要是錯一個字,現場就極有可能釀成大禍。”
    小吳緊緊攥著筆的手已滿是汗水,本子上密密麻麻記滿了歪歪扭扭的專業術語。老周見狀,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而後指了指牆上的老照片,緩緩回憶道:“三十年前,我跟著華國鐵路兵學習防護知識,當時師父舉著旗子,在傾盆暴雨中大聲呼喊:‘信息錯了,人命就沒了!’如今,雖說有了衛星定位、智能調度這些先進技術,”說著,老周摸出一個略顯陳舊的懷表,“但這是師父傳給我的,秒針走得比電子表還準呢。”
    現場防護員:作業現場的“守夜人”
    阿林蹲守在道岔旁邊,正拿著遊標卡尺,細致地測量著剛剛更換的鋼軌接頭。他身旁的防護包裏,裝著堪稱“三件寶”的物件:對講機、信號旗以及響墩。“這響墩,可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寶貝。”他輕輕摩挲著鐵盒裏菱形的鐵塊,鏽跡之中,似乎還鑲嵌著五十年前的砂粒,“以前沒有對講機的時候,隻要放上倆響墩,十裏之外都能清楚地聽見聲響。如今雖說有了高科技,但這鐵疙瘩可還是得隨時帶著——萬一遇上斷電的情況呢?”
    “阿林!檢查軌距!”紮伊的聲音從前方清晰傳來。阿林立刻起身,扛起軌距尺,迅速朝著路堤方向跑去。細密的雨絲不斷打在他的安全帽上,此刻,他不禁想起上周安全員瑪依的培訓話語:“軌距偏差要是超過2,列車行駛起來就像在‘蹦迪’;要是超過5,鐵軌甚至可能直接‘翻跟頭’。”他快速蹲下身,將尺子準確地卡在鋼軌內側,而後大聲匯報:“1435,標準!”
    突然,阿林手中的尺子猛地頓住。他急忙湊近查看,隻見軌縫之中緩緩滲出黑褐色的水——那分明是暗河的水!“紮伊姐!”他趕忙對著對講機急切喊道,“k83 + 200軌縫滲水,可能有暗河!”
    兩端防護員:鋼鐵防線的“守門員”
    路基兩端的警示帶,在狂風的肆虐下劇烈翻卷,阿強和小楊正有條不紊地交替巡查著。阿強手中的防護牌上,“前方施工,禁止通行”幾個大字格外醒目;小楊手中的旗子紅底黃字,在雨中鮮豔奪目,恰似一團熱烈跳動的火焰。“咱們這份活計,就好比是看大門的。”阿強抬手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認真地說道,“大門敞開,列車就能順利通過;大門關嚴,人和機具才能安然無恙。”
    小楊手中的旗子忽然劇烈晃動起來。他眯起眼睛,仔細望去,隻見一列運料火車正緩緩從岔道駛來——這顯然是一列計劃外的工程車!“阿強!有車!”他立刻對著對講機大聲呼喊,“運料車闖入封鎖區!”
    阿強聽聞,迅速吹響手中的銅哨,尖銳的哨聲瞬間穿透雨幕。紮伊聽到聲響,立刻從現場飛奔而來,對著對講機急切喊道:“駐站聯絡員!k83段有工程車誤入,請求封鎖!”
    中間聯絡員:信息傳遞的“接力棒”
    山頂上,岩溫穩穩地舉著望遠鏡,鏡頭中清晰映出運料車的車號。“d8102,運軌料,從密支那來。”他一邊對著對講機快速報出坐標,“位置k84 + 300,速度20k\h,正向封鎖區移動!”
    老周在調度室裏,聽聞消息,猛地一拍桌子,大聲命令道:“岩溫!通知兩端防護員!放響墩!”
    “收到!”岩溫扯開嗓子,聲音在山間回蕩,“阿強!小楊!在k84 + 200和k84 + 400放響墩!”
    “哐當——哐當——”兩聲沉悶的巨響,響墩在雨中轟然炸開,驚得山雀撲棱棱亂飛。運料車司機聽到聲響,急忙猛踩刹車,車輪與鐵軌劇烈摩擦,瞬間擦出串串火星。阿強迅速衝上前去,高高舉起紅燈,穩穩攔在車前,嚴肅地說道:“師傅!封鎖區不能進!前麵正在搶修跨境鐵路!”
    司機緩緩搖下車窗,額頭上滿是細密的汗珠,焦急地說道:“兄弟,我是給中緬友誼橋送鋼軌的,這可耽誤不得啊!”
    “耽誤不得?”阿強指了指腳下的鐵軌,認真解釋道:“您瞧瞧這枕木,才剛換了三天;再看看這道岔,今早剛調過軌距。您要是就這麽闖進去,鋼軌非得被‘啃’出窟窿不可!”說著,他掏出手機,翻出昨天列車碾過新軌的照片,“您瞧瞧,這軌麵上還留著激光測距的印記呢——咱們幹的活,那是給火車鋪‘紅毯子’,可不是設‘絆馬索’啊。”
    司機沉默了片刻,最終熄了火,無奈地說道:“行,聽你的。我就在岔道口等著。”
    安全員:體係運轉的“定盤星”
    瑪依身著醒目的反光背心,正逐個細致地檢查著防護裝備。她手中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滿了各種信息:“阿林的響墩數量——10個標準)”“阿強的對講機電量——90需充電)”“小楊的旗子尺寸——符合gb標準”。
    “瑪依姐!”小陶舉著一個塑料盒,匆匆跑過來,“我在工具箱裏撿到的,這是什麽呀?”
    瑪依微笑著打開盒子,隻見裏麵是半塊巧克力。“準是哪個工人藏在這兒的。”她輕輕笑著,把巧克力重新塞回工具箱,“咱們安全員的工作,既要善於‘挑刺’,找出問題,也要懂得‘兜底’,關懷大家。你看這巧克力——甜,但不能多吃;防護體係——嚴,但也不能缺少人情味兒。”
    雨,不知何時悄然停歇。d327次列車鳴著悠揚的笛聲,緩緩駛過封鎖區,車頭那鮮豔的華國結在陽光的照耀下,泛著耀眼的紅色光芒。紮伊靜靜地站在路堤之上,看著兩端防護員有條不紊地收起警示帶,中間聯絡員緩緩放下望遠鏡,駐站聯絡員在調度表上認真地畫下最後一個勾。
    “體係算是真正建起來了。”不知何時,老覺長老悄然站在了她的身後,手中緊緊攥著一根竹片,感慨地說道,“當年修滇緬鐵路,我們靠的是大聲呼喊、靠的是眼睛觀察;如今有了先進的設備、完善的製度,但最為珍貴的,還是這些年輕人的責任心啊。”
    瑪依也輕輕走了過來,將響墩鐵盒遞給紮伊,認真地說道:“阿婆說過,防護體係並非鐵鑄而成,而是靠人心一點點壘起來的。”她抬手指了指遠處正在清理現場的工人們,“你瞧,阿強幫小楊係緊安全繩,岩溫耐心教實習生認識響墩,這就是咱們最好的防護網啊。”
    紮伊輕輕撫摸著腕間的銀鐲,心中豁然開朗:所謂的防護體係,其實就是無數雙手的緊密交疊——駐站聯絡員準確傳遞的信息、現場防護員堅定不移的堅守、兩端防護員勇於擔當的精神、中間聯絡員迅速高效的傳遞、安全員認真負責的監督,還有老一輩無私傳授的經驗、年輕人滿腔熱血的奉獻,共同編織成了這一張守護生命的堅實大網。
    山風輕輕掠過,遠處傳來列車悠長的汽笛聲。那聲音裏,既有鋼鐵碰撞的轟鳴,又有人心凝聚的溫度,更有中緬兩國人民用責任與信任,共同譜寫的——鋼鐵長龍的平安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