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632章 遇山開山,遇水搭橋!

字數:4233   加入書籤

A+A-


    盧東俊神情一愣,他想說為了利用氣壓差吸起上湧的水流,把人狠狠的拍在岩壁上。
    但他心裏清楚,要是這個原因的話,林斌就不會問他了。
    想到這,他微微搖了搖頭,沒有說話。
    林斌吐了口煙繼續道:“就是為了增加水壓!”
    “咱們被吸上來的時候,整個空間已經灌滿了水,然後主墓室的石門才打開。”
    “這種情況下,同樣深度,主墓室內的水壓和外麵的水壓,就一致了。”
    “水壓一致,意味著不會因為壓力差,破壞主墓室的布局。”
    “真正存在殺招的地方,恰恰就是被咱們忽視的水壓。”
    “整個主墓室空間,常年處於封閉狀態,裏麵水銀揮發出來的汞含量,已經遠超致命閾值了。”
    “我記得,有一年我去鎮上的診所打針,一個小孩不小心打碎了水銀的溫度計,結果一聲就把所有人都趕了出去,然後捂著口鼻處理水銀。”
    “後來我好奇問了一下,那名醫生告訴我,一旦人吸入每立方米零點一毫克的劑量,就會汞中毒死亡。”
    盧東俊抬手打斷道:“這個道理我懂,但咱們可都帶著呼吸麵罩。”
    “用的都是呼吸管,根本不存在與汞接觸的可能。”
    林斌笑了一聲道:“這就是水壓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正常情況下,咱們靠著氧氣管裏的氧氣呼吸,的確能起到隔離作用。”
    “但水裏的壓力,會讓水銀和汞更容易滲入膠衣,平常在空氣中,水銀是附著狀態,但在水下,水壓就會把水銀和汞,壓入膠衣紡織的縫隙之中。”
    “當然,這個過程用肉眼是看不見的。”
    “除此之外,水銀還具有一定的腐蝕性,能迅速腐化膠衣和橡膠製品,比如氧氣管連接處的橡膠,呼吸管所采用的橡膠。”
    “這部分的作用,跟高濃度煙霧差不多。”
    “水壓配合著水銀海,才是真正的殺招,想要靠近棺槨下麵的平台,就必須渡過水銀海。”
    “可羅叔是什麽下場,你也看到了。”
    “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咱們剛飄到水銀海的上空,用不了多久,就會汞中毒。”
    “一旦跌入水銀海之中,水銀就會像沼澤一樣,拖你向下沉澱。”
    “最終溺死在水銀海裏。”
    此話一出,船艙內的眾人紛紛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可比他們剛才聽說水銀海時,腦袋裏幻想出的畫麵,凶險多了!
    按照林斌的描述,水銀海無形之中形成了一個自下而上,直到頂部的汞氣保護罩,不論是想要靠近棺槨還是中間的平台,必須要突破這個無形的保護罩。
    偏偏這個汞氣保護罩還不是薄薄的一層,而是想赤水嶼外圍的暗礁區一樣,是一整個環形區域。
    目前來看,根本突破不了!
    辛衛民摸了摸下巴,皺眉道:“按照你這麽說,後續要是處理不掉水銀海,就無法靠近棺槨和中間的平台了。”
    “那麽多的水銀,每隔三天才有四十五分鍾左右的窗口期,想要處理完,不得花個十年,二十年?”
    “這工程量太龐大了不說,花費也得是個天文數字!”
    林斌微微點了點頭道:“按照你這個做法,怕是天文數字都擋不住。”
    他不禁想起了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很早就被發現了,可哪怕到了上一世的時候,考古技術高度發達的情況下,依舊無法進行挖掘。
    原因就是檢測到了,墓穴裏存在著大量的水銀。
    用水銀支撐的江海,不斷在秦皇的主墓室內流淌。
    水銀在常溫的狀態下,就會揮發出汞,一旦開采,很容易造成致命的危險。
    所以,秦始皇陵一直都沒被挖掘。
    相比之下,海渚王主墓室的水銀海,並不是那麽誇張。
    “既然處理不掉水銀海,那咱們就換個思路,或許就能渡過去。”
    盧東俊聞言神情一震,看向林斌的眼中透出幾分詫異。
    “林老弟,你已經想到辦法了?”
    此話一出,眾人目光紛紛落在了林斌身上。
    林斌深吸了一口氣,點了點頭道:“辦法倒是有,就是不知道效果怎麽樣。”
    盧東俊一把抓住了林斌的手腕。
    “什麽辦法?”
    “先不管效果,你說出來,大家再研究!”
    林斌扔掉了煙頭,沉聲道:“辦法就八個字。”
    “遇山開山,遇水搭橋!”
    “水銀海距離中間的平台,不過五米距離,隻要搭個橋,順利的話兩分鍾就能到中間的平台上。”
    “上了平台之後,隻要控製在三十分鍾之內,勘探好棺槨的情況後,立刻撤離,就不會有問題。”
    盧東俊緊緊皺起眉頭,看著林斌的眼中透出幾分茫然。
    他不明白,林斌所說的搭橋,是怎麽個搭法?
    運建材下去?
    怕是時間不夠,哪怕隻是分批轉移,如何運送過窄口甬道,都是個耗時耗力的工程。
    何況,窄口甬道還隻是入門,後麵的青銅水閘、圓形空間、聯通甬道、氣壓空間,再到最後的主墓室,這一趟下來的功夫,跟把水銀從主墓室裏運送出來,也差不多了。
    主要是窗口期,每隔三天才隻有四十五分鍾,根本不夠!
    辛衛民笑了一聲,拍了拍林斌的肩膀道:“林斌,你這個計劃,跟我剛才的計劃,也差不了多少。”
    “這麽一看,我還是覺得把水銀弄出來,比較靠譜。”
    林斌聞言笑了一聲道:“我所說的搭橋,可不是用鋼筋混凝土,建一座橋出來。”
    “而是利用水銀的特性,托起一座橋!”
    “運送建材肯定不現實,可要是運送竹竿呢?”
    盧東俊皺眉道:“竹竿?”
    “用那個東西搭橋?”
    林斌點了點頭道:“沒錯,就是用竹竿。”
    “咱們兩個原路返回的時候,我就在想這件事。”
    “當時,我仔細觀察過水銀海的情況。”
    “看樣子水銀應該要比水重不少,咱們活動的時候,水裏就會產生漣漪,可水銀的表麵卻沒有太多波動。”
    “所以我猜測水銀這種東西,就顯示液體融化的銀塊一樣,雖然不會凝固,但還是有著力點的。”
    “具體形容一下感覺,就是很像爛泥灘。”
    “也可以叫爛泥坑,人踩上去就會不斷下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