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死戰到底
字數:3839 加入書籤
蕭無漾後背重重地撞在案幾上,案上的筆墨紙硯“嘩啦”一聲摔落在地,硯台碎裂的聲音在寂靜的屋內格外刺耳。
他眼神空洞,仿佛魂魄被抽走了一般,嘴裏
“姐姐……姐姐……”
他的聲音越來越低,帶著一絲壓抑不住的哽咽,淚水毫無預兆地湧出眼眶,順著臉頰滑落,砸在冰冷的青磚上。
突然,他雙膝一軟,“咚”地一聲跪倒在地,雙手死死抱住頭,發出一聲撕心裂肺的嘶吼:“為什麽……為什麽會這樣!”
那聲音裏飽含著無盡的痛苦、自責與絕望,仿佛要將五髒六腑都嘔出來一般。
在這世上,姐姐是他剩下的唯一的血脈至親,是他從年少時便發誓要守護的人。
如今聽聞姐姐一家蒙難,他隻覺得整個世界都崩塌了,胸口像是被生生剜去了一塊,疼得無法呼吸。
五夫人看著他如此模樣,心疼得淚水直流,趕忙蹲下身子,輕輕環住他的肩膀,哽咽道:“相公,你別這樣……也許姐姐隻是藏起來了,也許……也許還有希望……”
時光倒回幾日前,霧州城內。
趙烈將手中的帥旗重重摔在地上,旗竿撞擊地麵發出“哐當”巨響,他雙目赤紅,像是燃燒著兩團怒火,死死盯著帳外灰蒙蒙的天。
自那日從雲州城敗退,他一路領著殘兵逃回霧州,心中的不甘與憤懣幾乎要將他吞噬。
“廢物!都是廢物!”
他猛地一拳砸在案上,上好的梨花木桌瞬間裂開一道縫隙,“我帶了二十萬大軍出征,如今卻損兵折將。
此番失利,這該如何向陛下交代?我實在是辜負了陛下的信任啊!”
副將鄭德見狀,趕忙上前一步,躬身勸道:“將軍息怒,勝敗乃兵家常事。
此番失利,並非將軍之過,實在是朝中有人暗中掣肘,否則……”
“夠了!”
趙烈厲聲打斷他,眼中閃過一絲疲憊,“敗了就是敗了,哪來那麽多借口。
我身為征南將軍,食君之祿,就該擔君之憂,戰敗之責,我一力承擔。”
這時,周業走上前,拱手道:“將軍,如今不是自責的時候。
當務之急,是盡快籌集糧草,整編大軍,再攻雲州!”
趙烈沉默片刻,深吸一口氣,眼中重新燃起鬥誌:“周將軍說得對,傳我命令,命霧州城主韓嫣,三日內籌集十萬石糧草、十萬支箭矢,若有延誤,軍法從事!”
他身為朝廷欽差,手握生殺大權,韓嫣自然不敢怠慢。
三日後,霧州城外,大軍重新集結。
趙烈騎在高頭大馬上,看著眼前整肅的隊列,雖有不少是新招募的壯丁,但經過三日的緊急操練,倒也有了幾分軍人的模樣。
他拔出腰間長劍,直指南方:“將士們,隨我出征,拿下雲州,剿滅反賊,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
“剿滅反賊!建功立業!”
士兵們的呐喊聲震徹雲霄,大軍浩浩蕩蕩地朝著雲州城進發。
這一次,趙烈吸取了上次的教訓,不再分兵冒進。
大軍抵達雲州城下後,他並未急於攻城,而是先命人勘察地形,隨後利用兵力優勢,對雲州城展開了連綿不絕的猛攻。
雲州城下,戰鼓擂動,聲震四野。
趙烈親自擂鼓,鼓聲如驚雷般炸響,士兵們在他的號令下,如潮水般湧向城牆,雲梯一架架搭起,喊殺聲、兵器碰撞聲、箭矢破空聲交織在一起,匯成一曲慘烈的戰歌。
與此同時,趙烈暗中派出鄭德,率領三千精兵,沿著山間小路悄悄繞到雲州城後方。
這支隊伍借著夜色掩護,避開巡邏的守軍,於次日淩晨對北門發起突襲。
“殺啊!”
鄭德一馬當先,三千精兵如餓狼般湧入城中。
城內的曹壽正全力應對正麵攻城的敵軍,忽聞北門失守,頓時心頭一沉。
他知道,前後夾擊之下,雲州城已難守住。
“子光,王勇,你們先撤,我來斷後!”
“國公,您先走!末將斷後!”
劉子光揮舞著長刀,將衝上城樓的敵軍砍翻在地,鮮血濺了他一臉。
“廢話少說!”
曹壽怒喝一聲,“快撤!”
在孫子光和王勇的拚死掩護下,曹壽帶著殘部,且戰且退,一路朝著安陵城撤去。
可他們前腳剛到安陵城,還沒來得及喘口氣,趙烈的大軍便如影隨形般追了上來,迅速將安陵城包圍。
一場激戰在所難免。
安陵城城牆低矮,防守薄弱,曹壽的大軍本就疲憊不堪,麵對如狼似虎的敵軍,很快便支撐不住。
無奈之下,曹壽隻得再次下令撤退,一路且戰且走,最終退守至崇安城。
這一路的逃竄與廝殺,讓曹壽的大軍折損慘重,抵達崇安城時,原本七萬餘人的隊伍,隻剩下兩萬出頭,且大多帶傷,連兵器都折損了大半。
而趙烈的大軍,雖也有傷亡,但主力尚存,尤其是新招募的士兵,在連番激戰中褪去了青澀,漸漸染上了悍勇之氣,成了一支能戰之師。
十二萬大軍將崇安城圍得水泄不通,旌旗蔽日,刀槍如林,城牆上的守軍遠遠望去,隻覺得一股窒息的壓迫感撲麵而來。
崇安城內,人心惶惶。
百姓們扶老攜幼,聚集在街道上,看著匆匆而過的士兵,聽著城外震天的鼓聲,臉上滿是恐懼。
曹壽站在城樓上,望著城下黑壓壓的敵軍,身上的鎧甲染滿了血汙,戰袍被劃開了數道口子。
他深吸一口氣,轉身麵對身後的將士,聲音雖有些沙啞,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諸位,崇安城是我們最後的屏障,城破,則家亡!
今日,我曹壽與諸位共存亡,唯有死戰到底,才能有一線生機!”
“死戰到底!與崇安城共存亡!”
將士們呼天搶地的呐喊聲如山呼海嘯般響徹整個崇安城,一浪接著一浪,那聲音仿佛要衝破雲霄,讓天地都為之震顫。
每一個人的眼中都燃燒著決然的火焰,透著視死如歸的氣魄。
此時的崇安城,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