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字數:3985   加入書籤

A+A-


    睡夢中的陳平凡不會想到,曆史其實隻是書上的幾行字,贏家寫的幾行字。
    皇宮,龍光殿。
    此時的龍光殿燈火通明,偌大的殿宇裏隻能看到兩個人。梁元帝蕭繹手持一盞明燈,俯身看著一張巨大的軍事地圖,中書舍人高善寶在他身邊垂手而立。
    “善寶,今天還有消息嗎?”梁元帝看著自己的江山,手指觸及蜀地時停了很久。
    “回官家,最後的消息是午時傳來的,如今已經宵禁,不會有消息傳來了。”高善寶低頭回答。
    “善寶,我等這一天很久了。你說現在這江陵城裏有多少人睡不著?”獨眼的梁元帝看著陪著自己時間最多的高善寶,語氣不似一個帝王。
    “官家放心,還是能睡著的人多些。睡不著的那些人過幾天就能長眠了。”高善寶看出梁元帝有些累了,便走過去接過梁元帝手中的燈盞,扶他坐下。
    “你這胖子不用說這些好話哄我,我都睡不著,這江陵城能有多少人睡得著?把北邊這幾日收到的消息都說一遍吧。”梁元帝坐下後微閉雙眼,還想再聽一聽這幾日從北邊不斷傳來的密信。
    “諾。”高善寶站直身子,也不用多想,將北邊這幾日傳到江陵的消息依次複述。
    九月十四,魏國丞相宇文泰下令柱國大將軍於謹、中山公宇文護、大將軍楊忠、韋孝寬等率軍五萬,南下進軍江陵。
    九月二十八,中山公宇文護麾下萬餘鐵騎集結開拔不知所蹤。
    十月初九,魏國大軍集結完畢,從長安出發。四萬鐵騎未帶輜重輔兵,一騎雙馬。星夜南下。
    十月初十,武寧太守宗均上書示警。邊境發現大批斥候,疑似魏國有軍事行動。
    十月十一,襄陽城戒嚴,有大批人馬集結。
    十月十二日,魏國大軍前鋒已至襄陽。
    十月十三日,魏國大軍從襄陽休整一夜後前部已經開拔,軍中多了“蕭”字旗號,“長孫”旗號。襄陽城大批輜重調動。
    最後的消息是今天下午送到的,江陵往襄陽方向消息全無,最後傳信的是城北驛站,沒有等來兩個時辰一報的探馬,於是派人進城傳信。
    “傳信宗均,繼續示警,等魏軍全部進入江陵地域後進攻襄陽。”
    “傳信任約,派斥候向西三百裏查探,防止蜀地異動。收集船隻,準備大軍渡河。”
    “傳信王僧辯,按照計劃按兵不動,十日後出兵至江陵南岸等候時機。”
    “傳信陸法和,郢州戰船時刻準備向江陵靠攏,陸法和率領本部人馬,隱秘行跡,速入江陵。”
    “傳信齊國,再幫高洋小兒一次,告訴他長安已經是個空殼子了,他一統北方的時候到了。”
    “這一戰,我要讓天下人知道,我蕭繹能當這天下的王!”
    梁元帝睜開雙眼,雖然左眼黯淡,但右眼中射出了驚人的光芒。接連發布了數道命令,這天下的大勢就好像眼前突然出現的數道黑影,被他的每一句命令指揮調動。
    “諾。官家,明天還要開壇講道,早些休息吧。”高善寶雖然很激動,但也擔心梁元帝的身體,這位帝王已經三天沒怎麽睡了。
    “對了,陳昕的那個兒子怎麽樣了?”梁元帝想起了這個倒黴的小家夥。
    高善寶從陳平凡離開皇宮到今天晚間宵禁之前,說了哪些話,做了那些事,見了哪些人詳細稟告了梁元帝。
    “這陳公子的運道真是不一般,不僅喝了那忘憂散沒有失憶,反而像是變的足智多謀。莫先生最後傳來的消息說陳公子打算明日一早就離開江陵城。”高善寶最後補充了一句,想看看梁元帝對此事的看法。
    “莫先生應該是想放這孩子離開吧?”梁元帝對陳平凡這幾日的舉動不以為意,就連和魏國捉馬郎有聯係也毫不關心。
    “莫先生沒有明說,但臣看這陳公子有當年陳老將軍之風,有富國安邦之才,隻是如今還太年輕,讓他成長幾年,日後官家再用就是。”高善寶不知道莫先生的意思,隻是根據莫先生撤走了東跨院的監視人員,猜測莫先生是想放陳平凡一馬。
    “當年在那座建康城裏,隻有陳公真心願意教我下棋。我第一次騎馬,也是在陳公府上。那時陳昕才七歲,比我騎得好多了。明天讓他進宮來吧,我很久沒有見到健康的故人了。你親自去跑一趟,然後告訴莫先生,這個小子今晚那個計劃可以試試,讓他幫著補補窟窿。”
    梁元帝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時光,想找個人說說,陳平凡是個很好的選擇,他也想看看陳昕的兒子在這座江陵城裏能不能少年揚名。
    “諾。”高善寶領命退下,這座大殿在沒有了聲響。
    整座江陵城都安靜了,靜的沒有鳥獸蟬鳴。
    襄陽城,魏軍大營,中軍大帳。
    從日落時分開始柱國大將軍於謹、大將軍楊忠、韋孝寬等主要征南軍將領都齊聚帥帳,等待荊州太守長孫儉。這位長孫儉手裏有最新的江陵布防圖,正從邊境趕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星夜趕來的長孫儉一進大帳,也來不及寒暄,從懷中拿出得來不易的江陵布防圖。
    “諸位,這是江陵地區最新布防圖,目前江陵城還沒有任何動靜。前日蕭繹還在宮中設宴,梁朝上下對我軍尚無絲毫防備。”
    長孫儉打開布防圖掛在輿圖架上,向眾將通報自己得到的消息。
    “諸位,中山公宇文護所率先鋒已經埋伏石城附近。明日大軍開拔以後,梁朝就是再聾,也能聽到我大魏鐵騎的馬蹄聲了,消息最多四日就會傳到江陵。”大柱國於謹看著布防圖,向帳內諸將闡明情況。
    長孫儉向於謹問道:“思敬兄,依你看蕭繹會怎麽抵抗我軍呢?”於謹點指地圖娓娓道來:“如果蕭繹在漢水、沔水一帶炫耀兵威,帶領將士和財物渡江北上,占據丹陽,這是上策;把士兵和百姓轉移到內城,修繕城防,以待援軍,這是中策;如果按兵不動,固守外城,這是下策。”
    “哈哈,那你覺得蕭繹會選擇哪一計策?”長孫儉追問。
    “下策。”於謹毫不遲疑地答道。
    “哦?這是為何?”
    “蕭氏據守江南以自保,已經三四十年了,這段時間中原大地刀兵四起,蕭氏卻沒能力向北開疆拓土,這是他們能力不足;因為我國東邊有齊國為患,蕭氏認為我們必不可能分散兵力去進攻他們,這是他們智慧不足;蕭繹這個人懦弱而沒有謀略,多疑而少斷,況且那些世家大族在江陵的關係盤根錯節,都留戀自己的家園,這是他們遠見不足。能力、智慧、遠見都有缺陷,所以我相信蕭繹一定采用下策,坐以待斃。”
    長孫儉聽完,撫掌大笑,楊忠、韋孝寬等人也佩服得五體投地。
    “明日大軍開拔,令襄陽軍和楊忠將軍所部前突,與中山公宇文護先鋒軍匯合後拿下石城,襄陽軍留守石城固防。然後楊忠將軍率一軍直奔江津渡口,中山公宇文護所部直撲武寧。大軍緩行,養精蓄銳,隨時準備支援各處。待武寧和江津渡口拿下後,合圍江陵城。”
    於謹發出帥令,這場賭上國運的大戰拉開了序幕。
    喜歡南北無間請大家收藏:()南北無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