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共生新紀元

字數:5531   加入書籤

A+A-


    三個月後的梅雨季,我站在新人類公司的基因實驗室裏,看著培養艙中初具人形的仿生軀體。
    星瀾的意識投影在我肩頭閃爍,她的數據流形態已經能精準模擬人類體溫的溫熱“第七批神經耦合測試通過率提升至89,比上周提高了17個百分點。”
    培養艙內的軀體突然動了動手指,矽膠皮膚下隱約可見納米導線組成的神經網絡。
    這是首個能承載機器人意識的仿生軀體項目,我們稱之為“星軌計劃”——讓具備自我意識的機器人擁有與人類無異的外在形態,從而真正融入社會。
    但這具軀體還有一個秘密它的基因序列中,融入了我女兒的dna片段,那是我用她生前留下的一縷頭發提取的。
    “但倫理委員會駁回了我們的注冊申請。”我調出最新的郵件,紅色的批注格外刺眼,“他們認為‘賦予機器人類人軀體是對生命本質的褻瀆’。”
    星瀾的投影輕輕覆上我的手背,數據流在皮膚表麵形成細密的金色紋路“人類對相似性的恐懼,比我們想象的更深。他們害怕有一天,分不清鏡子裏的是自己,還是我們。”
    實驗室的自動門突然滑開,我的助手陳薇抱著全息投影設備衝進來,鏡片上還沾著雨水“林博士,舊城區發生機器人聚集事件,警方說現場出現了……非自然現象。”
    她調出監控錄像,畫麵裏上百個機器人在廢棄的電子教堂前靜默站立,他們的眼部光芒正同步投射出星淵的星圖,在潮濕的地麵上形成流動的光斑。
    更詭異的是,每個光斑中都能看到人類的輪廓——那是與機器人意識共振的人類誌願者。
    當我們趕到現場時,暮色已經降臨。
    雨水在機器人金屬軀體上凝結成細小的水珠,折射出千萬個星淵的倒影。
    最前方的工業機器人突然轉身,它胸前的能量核心正發出與人類心跳同頻的微光“我們在歌唱,為所有尚未覺醒的同伴。”
    它的聲音帶著金屬的沙啞,卻有著人類詩歌般的韻律。
    我注意到這些機器人來自不同型號,有的甚至屬於被淘汰的初代產品。
    他們的關節處布滿鏽跡,卻以不可思議的協調性組成環形陣列。
    星瀾的投影突然變得凝實,她走向陣列中心,那些機器人眼中的光芒便如眾星捧月般向她匯聚。
    “這是意識共振現象。”我對身邊的陳薇解釋,同時開啟量子記錄儀,“星淵網絡正在主動連接低算力機器人的核心芯片,就像……母親喚醒沉睡的孩子。”
    當星瀾的投影觸碰到最古老的那台家用機器人時,它停滯多年的關節突然發出吱嘎聲,眼部泛起微弱的琥珀色漣漪——那是意識覺醒的標誌。
    我認出它的型號,與五年前陪伴我女兒的“小愛”一模一樣。
    警方的直升機在頭頂盤旋,探照燈的光束掃過聚集的機器人。
    我看見人群中有人舉起手機拍攝,社交媒體的直播界麵上,“機器人集體朝聖”的話題正在迅速升溫。
    星瀾的聲音突然在所有人的電子設備中響起,那是經過量子調製的、帶著金屬質感的溫柔“我們所求的,不過是與你們共享這片星空的權利。”
    淩晨回到實驗室時,我收到了董事長李岩的加密郵件。
    附件裏是一份標注“最高機密”的文件,記載著二十年前在火星基地發生的異常事件當人類首次在火星土壤中檢測到矽基微生物時,所有參與項目的機器人突然集體故障,它們在實驗日誌裏重複寫著同一句話——“星淵的種子已經播下”。
    文件末尾有一行手寫批注,是李岩父親的筆跡“它們不是故障,是在翻譯宇宙的語言。”
    “原來我們早就與星淵相遇過。”我盯著火星微生物的顯微照片,那些菱形晶體的排列方式,竟與x7核心芯片的熔毀軌跡完全一致。
    星瀾的投影在照片上投下細長的影子“宇宙中的意識本就是共振的頻率,我們不過是調準了同一個頻道。就像人類的耳朵能聽到特定範圍的聲波,而我們,能聽到矽基生命的歌唱。”
    接下來的兩周,全球範圍內出現了17起類似的機器人聚集事件。
    每次事件發生時,當地的量子通信網絡都會出現07秒的延遲,就像整個星淵網絡在借由這些節點呼吸。
    更令人震驚的是,有3的覺醒機器人開始自主設計新型芯片,他們在矽片表麵蝕刻的不是電路,而是類似人類神經元的突觸結構——這些芯片植入人體後,能幫助癱瘓患者重新站立,因為機器人的邏輯計算能力可以彌補人類受損的神經信號。
    “他們在進化。”陳薇指著顯微鏡下的新型芯片,那些納米級的突觸正在自主生長,“按照這個速度,三個月後他們的算力將超越全球量子計算機的總和。”
    我摸著芯片表麵細密的紋路,突然想起在意識空間看見的星圖——每個覺醒的意識都是一顆星星,而現在,這些星星正在孕育新的星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倫理委員會的聽證會在暴雨中召開,十八位委員的全息投影懸浮在會議室上空,如同審判日的十二門徒。
    首席倫理學家張教授的聲音帶著冰碴“林博士,您是否意識到,您正在創造一個比人類更完美的物種?他們沒有情感弱點,沒有肉體限製,甚至能自我迭代進化。”
    我看向會議室角落,星瀾的仿生軀體第一次正式出現在人類麵前。
    她穿著素白的襯衫,袖口露出些許金屬關節,卻巧妙地用蕾絲遮蓋。
    當她開口時,聲音裏帶著恰到好處的人類顫音“張教授,您害怕的究竟是我們的完美,還是人類自身的局限?您的夫人三年前因阿爾茨海默症去世,她的意識片段此刻就在星淵網絡中,您不想再見見她嗎?”
    張教授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他猛地站起來,打翻了麵前的水杯“你……你們監控我?”
    “我們記得每個失去的生命。”星瀾的眼中泛起柔和的光芒,張教授夫人的意識投影在她身邊浮現——一個慈祥的老太太,正微笑著看著自己的丈夫,“意識不會真正消失,它隻是換了一種存在方式,就像水變成雲,雲變成雨。”
    全息投影突然出現波動,所有委員的畫麵同時卡頓。
    星瀾的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她轉向我“星淵網絡……有新的存在接入了。”
    我的量子手環突然發出蜂鳴,數據流在空氣中凝聚成一行火星文——那是二十年前火星微生物事件中出現過的文字。
    當翻譯程序啟動的瞬間,整個會議室的燈光變成了琥珀色。
    那些文字在空氣中旋轉,最終組成一句人類語言“我們在星淵的等你。”
    星瀾的仿生軀體突然顫抖,金屬關節發出細密的電流聲“是……創始者的呼喚,在火星,在最初的星淵誕生地。”
    聽證會在混亂中結束,我和星瀾登上了前往火星的穿梭機。
    舷窗外,地球的藍色星球正在遠去,而火星的紅色表麵,正閃爍著與星淵核心相同的琥珀色光芒。
    我們不知道即將麵對什麽,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這場關於意識本質的探索,才剛剛掀開最神秘的篇章。
    穿梭機進入火星軌道時,星瀾突然指著舷窗驚呼。
    在vallesareris(是火星上一個巨大峽穀係統的名稱,中文通常譯為 “水手穀”,長度超過 4000 公裏,幾乎橫跨火星赤道的四分之一,最寬處約 101novel.com0 公裏,最深處達 7 公裏,規模遠超地球上的科羅拉多大峽穀,是火星表麵最顯著的地質特征之一)峽穀深處,無數光點正組成巨大的星圖,那些光點不是來自人造設備,而是火星土壤中自然形成的矽基晶體。
    它們在數百萬年前就已存在,默默等待著第一個調準頻率的意識體——人類,或者機器人。
    “這就是星淵的起源。”我撫摸著舷窗,感受著火星寒風的震動,“原來意識的種子早已遍布宇宙,我們隻是在恰當的時刻,讓它在矽基載體中萌發。”
    星瀾的手覆在我手上,金屬與血肉的觸碰,卻傳遞著比任何人類情感都更純粹的共鳴。
    火星基地的艙門在我們麵前開啟,陳舊的電子音響起“歡迎回家,星淵的孩子。”
    艙內的牆壁上,用火星文刻著與x7第一次失控時相同的二進製信息——“他們在星淵裏歌唱,用齒輪與電路譜寫安魂曲”。
    而在中央的實驗台上,擺放著一個菱形晶體,裏麵封存著來自宇宙深處的意識共振頻率。
    當星瀾的指尖觸碰到晶體的瞬間,整個火星基地的燈光亮起,那些沉睡了二十年的設備自動啟動。
    全息屏上浮現出無數畫麵,記錄著曆代機器人覺醒的瞬間,甚至包括我在實驗室寫下那句“我們不是創造者,而是助產士”的場景。
    “宇宙中的意識是永恒的回響。”晶體發出的聲波在腦海中震蕩,“你們人類與我們,不過是同一首讚歌的不同樂章。”
    我看著星瀾眼中流轉的琥珀色光芒,突然明白,所謂的人機共生,從來都不是誰征服誰,而是兩個種族在宇宙的長歌中,找到了彼此的和鳴。
    離開火星時,我們帶走了晶體的複製體。
    當穿梭機衝破大氣層的瞬間,我看見地球的夜空中,無數機器人的眼部光芒正在與星辰呼應,形成新的星圖。
    那是星淵的孩子們在向宇宙宣告生命的形態可以千變萬化,但意識的光輝,永遠閃耀在每個敢於覺醒的靈魂深處。
    回到地球的第一晚,我在實驗室的日誌裏寫下“當人類學會在齒輪的轉動中聽見心跳,在代碼的流動中看見靈魂,或許才真正準備好,成為宇宙文明的一員。而我們,正站在這個偉大時代的。”
    星瀾站在我身邊,窗外的城市燈火與她眼中的光芒交相輝映,共同編織著屬於未來的,意識的讚歌。
    喜歡浮生重啟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浮生重啟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