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收徒!超長)
字數:8139 加入書籤
周淼的身體狀況本就不佳,要想如此迅速地完全恢複過來,幾乎是天方夜譚。
然而,就在他這條線索被西夏之人拔除之後,那廣袤無垠的大漠便如同失去了方向一般,再也難以尋得半點關於他的消息。
加之根據周淼之前的口述來看,似乎有人早早地便將目光鎖定在了他身上。
麵對此種情形,趙辭修別無他法,最終隻得無奈地選擇前往大宋境內送信這般看似笨拙的方法。
不過轉念一想,利用這個機會順帶考驗一下蕭遠山倒也未嚐不可!
說起蕭炎,此人不僅出身於大遼的名門望族,更是一名技藝嫻熟、經驗老到的馴雕高手。
正因如此,趙辭修對他不禁產生了些許別樣的看法。
當回想到後續郭靖憑借著大雕來傳遞信件時所展現出的奇妙場景,趙辭修的內心深處不由自主地湧起了一絲期待之情。
就這樣,往返需要曆經十餘日之久的漫長行程匆匆而過。
在此期間,並未發生什麽格外引人注目的特殊事件。
隻不過偶爾會有一些好心人出於關懷之意向蕭遠山詢問相關情況,並主動表示願意在腳力方麵給予一定程度的協助支持罷了。
此時此刻,大宋王朝和大遼國都正處在它們曆史長河中的鼎盛時期。
兩國國力強盛,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
無論是大宋的禁軍還是大遼的鐵騎,其軍紀嚴明,訓練有素,成為了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堅強柱石。
而在民間,兩地的風俗習慣也得以良好地傳承和發展。
人們遵循著傳統的禮儀規範,尊老愛幼、鄰裏和睦。
在這樣一個秩序井然、道德風尚高尚的社會環境下,尚沒有出現那種禮崩樂壞、綱紀廢弛的亂象。
正因如此,趙辭修這一路走來可謂是順風順水。
他所經之處,皆是一片繁華祥和的景象。道路平坦寬闊,驛站設施完備,沿途的風景美不勝收。
這一切不僅令他心曠神怡,同時也勾起了他對自己所處時代的回憶。
在他記憶中的那個時代,社會安定和諧,治安狀況良好。
尤其是對於那些年幼無知的孩子們來說,隻要沒有可惡的人販子出沒,他們便能自由自在地玩耍嬉戲,不必擔心會突然失蹤或遭遇不幸。
人販子最可惡!!
……
經過漫長的路途奔波,蕭遠山終於風塵仆仆地趕了回來。
當他出現在眾人麵前時,滿臉倦容卻難掩眼中的興奮與期待。
看到蕭遠山歸來,趙辭修微笑著點了點頭,表示對他的認可。
毫無意外,趙辭修欣然同意收下蕭遠山為徒。
與此同時,蕭鳳兒也有幸拜入了李滄海的門下,成為她的弟子。
趙辭修神情嚴肅地看著眼前的蕭遠山,鄭重其事地說道:“遠山啊,為師所屬的門派乃是隱世門派,一直以來都隱匿於江湖之中,鮮為人知。
因此,你必須嚴守門派機密,切不可將門派相關信息泄露給外界任何人。
另外,為師要你在此立誓,今生今世絕不可傷害無辜之人,特別是大宋的百姓。而且,絕對不允許憑借自身武藝卷入宋遼兩國之間的紛爭糾葛!”
說完這番話後,趙辭修不禁微微皺眉,腦海中忽然閃過蕭遠山後世那悲慘的命運。
稍作思索,他緊接著又補充道:“咱們門派的宗旨便是追求逍遙自在、無拘無束。
故而,一旦遭遇危險情況,無需多想,隻需記住一個字——‘幹’!
要毫不留情地除掉那些對你構成威脅或不利的所有人和事!明白了嗎?”
蕭遠山聞言,毫不猶豫地點頭應道:“徒兒明白!”
見此情形,趙辭修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後示意蕭遠山跪地叩頭行禮。
按照傳統規矩,蕭遠山需恭恭敬敬地向師父連磕九個響頭,方可完成拜師之禮。
隨著最後一個頭重重地叩在地上,這莊重的儀式宣告結束,從此蕭遠山正式成為趙辭修的首徒。
而另一邊,蕭鳳兒也依葫蘆畫瓢,不過李滄海卻她沒有這麽多的要求,就這樣她開心快樂的成長。
這下子可把蕭炎,烏梅高興壞了!
又是殺羊,又是宰牛,這一個小部落難得這麽熱鬧,也讓蕭炎夫婦尤為開心。
……
經過長達十幾天的休養,周淼的身體狀況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精神狀態也好轉了許多。
這段時間裏,趙辭修一直在悉心教導蕭遠山武功絕學。
他毫無保留地將逍遙派的——逍遙遊和天山六陽掌傳授給了蕭遠山。
前者作為內功的基礎,後者作為攻擊能力。
令人驚喜的是,與蕭鳳兒不同,蕭遠山展現出了極高的天賦和悟性,這些複雜的招式對他而言似乎並不困難,往往一經點撥便能迅速領悟並掌握。
然而,相比之下,蕭鳳兒的學習進度就要慢一些了。
她雖然勤奮努力,但對於整套逍遙遊的記憶還稍顯吃力,僅僅是勉強能夠記住而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看到這樣的情況,趙辭修和李滄海私下商議了一番,決定先讓姐弟倆集中精力鞏固目前所學的內容,待時機成熟之後,再考慮傳授其他更為高深的功法。
除此之外,趙辭修自己也在不斷鑽研著訓雕之法,並最終將其完全掌握。
從此以後,傳遞消息便不再像以前那樣費時費力了,這無疑給他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時光匆匆流逝,又過去了幾日。
眼見一切都安排妥當,趙辭修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返回中原。
此時的蕭遠山已然能夠熟練地將所學功夫完整地演示出來,要知道他年紀尚幼,能取得如此成績實屬不易。
而周淼的身體也基本上恢複如初,騎馬趕路自然不在話下。
於是乎,這三個人便收拾行裝,踏上了南歸之路。
盡管蕭遠山和蕭鳳兒心中充滿了不舍之情,但他們明白此次分別隻是暫時的,日後定然還有重逢相聚之時。
帶著這份期待與牽掛,他們揮手作別,向著南方漸行漸遠……
……
三人匆匆地整理好行囊,周淼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他忠心耿耿的管家。
隻見趙辭修身著那套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行頭,手中輕搖一把折扇,扇麵上龍飛鳳舞地繪著山水墨畫,更顯其風流倜儻。
而腰間那塊溫潤通透的玉佩,則猶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般耀眼奪目。
李滄海則宛如出水芙蓉,亭亭玉立。
她那雙纖纖玉手柔若無骨,舉手投足間盡顯溫婉賢淑之氣。
當這二人並肩而立時,真可謂是金童玉女、珠聯璧合,仿佛天造地設一般。
他們一路向南而行,沿途風景如畫,美不勝收。
自宋遼簽訂澶淵之盟以來,兩國百姓終於迎來了久違的和平歲月,可以安心休養生息。
仁宗皇帝駕崩之際,就連遼國皇帝都不禁為之落淚感傷,並慨歎道:“五十年來,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不再興兵動武啊!”
與此同時,這個時期更是名臣如雲,人才濟濟。
包拯清正廉潔,剛正不阿;範仲淹心懷天下,憂國憂民……
這些賢臣良將們齊心協力,共同輔佐君王治理國家,使得大宋王朝呈現出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堪稱一時無二。
然而,當趙辭修遠遠望見那座巍峨高聳、氣勢磅礴的皇城時,心中卻不由自主地湧起一陣惋惜之情。
他輕輕歎息一聲,口中喃喃自語道:“真是可惜呀!”
身旁的李滄海聽聞此言,麵露疑惑之色,輕聲問道:“師哥,您為何這般感歎呢?究竟有何可惜之處?”
趙辭修轉頭看向師妹,緩緩說道:“如今我大宋國富兵強,百姓安居樂業,但竟然兩次敗給西夏那個彈丸小國,致使李元昊那賊子越發囂張跋扈。”
其實,在他心底深處還有另一層隱憂未曾言明——再過一百多年之後,那場慘絕人寰的靖康之恥即將降臨,屆時大宋江山又將陷入怎樣的風雨飄搖之中呢?
想到此處,趙辭修的眉頭緊緊皺起,臉上滿是憂慮之色。
“誰說不是呢?隻歎那西夏如豺狼虎豹一般凶猛殘暴,致使我大宋這大好河山白白丟失,真是令人痛心疾首啊!”
就在眾人皆沉浸於悲憤之中時,忽然間一個聲音從遠處悠悠地傳了過來。
趙辭修等人聽到這個聲音後,不禁紛紛回過頭去張望。
隻見不遠處正緩緩走來一人,此人身著一襲青色長衫,身姿挺拔如鬆,透著一股傲然之氣。
再看他那張臉龐,此刻已是微微泛紅,顯然是剛剛飲過美酒所致。
而在他身旁,還緊跟著一名眉清目秀的小書童,亦步亦趨地跟隨著主人前行。
待這人走近之後,他先是向著趙辭修等人拱手作揖,然後朗聲道:“在下蘇軾,今日飲酒過量,一時心中感慨萬千,便忍不住在此處胡言亂語起來,若有冒犯之處,還望諸位多多包涵呐!”
趙辭修聞聽此言,心頭猛地一震,刹那間渾身的雞皮疙瘩都冒了出來,仿佛被雷劈中一般呆立當場。
天嚕啦!!
這特麽是蘇東坡?!!
趙辭修內心澎湃不已,難以抑製自己激動的情緒,這股強烈的情感波動就連站在一旁的李滄海都敏銳地察覺到了一絲異樣。
隻見李滄海秀眉微蹙,關切地問道:“師哥,你怎麽了?”
趙辭修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著心中如波濤洶湧般的情緒。
稍稍調整了一下呼吸和神態後,故作鎮定地回應道:“無妨。”
說罷,他便將目光轉向了蘇東坡,拱手施禮道:“久聞蘇子大名,如雷貫耳,今日得見尊顏,果真不同凡響啊!”
蘇東坡聞言,先是微微一怔,隨即便露出一抹爽朗的笑容,饒有興致地反問道:“哦?沒想到這位兄弟竟知曉我蘇軾之名!”
趙辭修連忙笑著回答道:“天下間又有誰不知道蘇子您的才華橫溢呢?您的詩詞文章流傳甚廣,在下對您可是早有耳聞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聽到這裏,蘇東坡不禁仰頭哈哈大笑起來,那笑聲如同洪鍾一般響亮,回蕩在四周。
笑罷,他轉頭對著身旁一個年輕人說道:“哈哈哈,星河!你看到了沒?你族叔我的大名,還是有人聽說過的喲!”
趙辭修順著蘇東坡的視線望去,當他看清那個被喚作星河的年輕人時,心中猛地一驚!
星河?!
族叔?!
所以…
蘇星河?!!!
一時間,各種念頭在趙辭修腦海中飛速閃過……
媽了個巴子!
這一聲暗罵,屬實讓趙辭修腦子有點轉不過彎來。
蘇星河跟蘇東坡特麽是一個家族的?!!
“未請教兄台高姓大名!”
趙辭修聽到這聲詢問,思緒還有些飄忽不定,仿佛仍沉浸在方才的遐想之中。
然而,緊接著再次傳來的聲音將他的意識猛地拽回現實,他定睛一看,說話之人竟是大名鼎鼎的蘇東坡。
趙辭修連忙拱手作揖,恭恭敬敬地答道:“在下趙辭修,這位是我的師妹李滄海,而這邊這位則是我府上的管家。今日有幸得遇先生,實在是在下榮幸!”
蘇東坡饒有興致地上下打量著趙辭修,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意,開口問道:“原來是趙兄!觀兄台風姿颯爽、儀表堂堂,不知是否與皇室有所淵源呢?”
趙辭修聞言,趕忙連連擺手,謙遜地回應道:“蘇先生過獎了,在下自小便是無父無母的孤兒,全賴恩師收留教養才得以長大成人。像皇室那般高貴門第,在下可是萬萬不敢高攀!”
蘇東坡微微頷首,表示理解,隨即恍然大悟般說道:“哦!原來如此,那想必趙兄定是江湖中的俠義之士了!”
話音剛落,他不禁發出一聲驚歎,但臉上更多的卻是難掩的喜悅之色。
隻見蘇東坡緊緊拉住星河,興奮地對其說道:“星河!你可瞧見了沒有?之前我便跟你講,你族叔我人脈廣、見識多,這不,一出門就帶你見到了世外高人!還不趕緊拜見師傅,速速行拜師之禮!”
說著,他便迫不及待地催促起小書童來。
蘇東坡這番突如其來的舉動著實令趙辭修和他身邊的人都感到有些驚詫不已。
尤其是李滄海,她小嘴一撇,嬌嗔地喊道:“喂喂喂,你這人怎麽這樣啊?哪有一見麵就要人家拜師的道理,難道就不怕我們是騙子嘛?”
“不怕不怕,蘇某看人一向很準的。這位兄台儀表堂堂,氣宇軒昂,定是人中翹首。”
這會兒倒是讓趙辭修大笑起來。
“蘇子如此灑脫,讓人好生敬佩。我們今天到此,不是找一個酒樓暢飲一番?”
“妙哉!”
………
喜歡天龍:我成了逍遙派小師弟請大家收藏:()天龍:我成了逍遙派小師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