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永駐此間
字數:5525 加入書籤
第一場薄雪悄然而至,細碎的雪花如同鹽粒,輕輕灑落在小院的屋頂、籬笆和光禿禿的葡萄藤架上,很快便融化了,隻留下濕漉漉的痕跡,空氣裏彌漫著濕潤清冽的氣息。
周末,陳嵐一家回來了。陽陽穿著厚厚的羽絨服,臉頰被冷風吹得通紅,但眼神明亮,帶著住校生活帶來的獨立氣息。李明軒手裏提著大包小包的年貨,有糖果點心,也有給陳母和陳念恩的新圍巾手套。
小院因為他們的到來頓時熱鬧起來。陽陽興奮地跟舅舅陳默講著初中裏的新鮮事,什麽有趣的老師、新交的朋友、宿舍裏的趣聞。陳念恩則獻寶似的拿出她的炭筆畫給姑姑和姑父看,畫上虯勁的藤蔓在冬日的肅殺中透著一股不屈的力量。陳嵐圍著圍裙,和陳母在灶台邊忙碌,鍋碗瓢盆的碰撞聲、食物的香氣交織在一起,驅散了冬日的寒意。
“媽,您試試這個,”陳嵐拿出一條嶄新的、厚實柔軟的羊毛圍巾,仔細地給陳母圍上,又把一副同色的手套塞到她手裏,“天冷了,出門戴著暖和。” 她目光掃過母親被棉襖袖子遮住的手腕,心知那沉甸甸的金鐲正貼著母親的體溫。
陳母摸著柔軟暖和的圍巾手套,笑得合不攏嘴:“好,好!嵐兒費心了。” 她看向正在和陽陽說話的陳默,又看看依偎在陳嵐身邊的陳念恩,再看看一旁幫忙歸置東西的李明軒,眼裏是滿溢的欣慰。
晚飯格外豐盛。熱騰騰的燉菜,香氣四溢的餃子,還有李明軒特意買回來的鹵味。小小的堂屋裏擠滿了人,熱氣蒸騰,笑語喧嘩。陳母坐在主位,腕間的金鐲在燈光和熱氣中偶爾從袖口滑出,閃爍著溫潤的光。她看著滿堂的兒孫,看著李明軒給陳嵐夾菜,看著陽陽眉飛色舞地說話,看著陳默沉靜卻放鬆的側臉,看著陳念恩吃得小嘴油亮……一種飽脹的幸福感充盈著她的胸腔。
“都多吃點!”陳母的聲音帶著滿足的喟歎,“這天冷啊,人齊了,心在一塊兒,就比啥爐子都暖和!”
屋外,冬夜的寒風呼嘯著掠過光禿禿的藤架。屋內,燈火通明,飯菜飄香,人聲笑語交織成一片溫暖的海洋。這小小的陋室,在寒冷的冬日裏,如同一隻用愛編織的暖巢,牢牢地護佑著歸巢的鳥兒們,隔絕了所有的風雪與嚴寒。那份沉甸甸的溫暖,源自血脈相連的親情,也源自共同走過風雨後的彼此珍惜與守護。陳母腕間的金鐲,在暖融融的燈光下,也仿佛折射著這滿屋的溫情。
冬日白晝短暫。送走了陳嵐一家,小院重歸寧靜。雪沒有再下,空氣幹冷,光禿禿的葡萄藤蔓在清冷的月光下投下縱橫交錯的影子,如同大地的筋骨。
陳默收拾完碗筷,將堂屋的爐火燒得更旺了些。跳躍的火光映照著他沉靜的臉龐。陳念恩趴在爐邊的小桌上,借著火光翻看她收集的畫作,從春夏的絢爛到秋冬的深沉。陳母坐在藤椅裏,身上蓋著薄毯,新圍巾鬆鬆地搭在頸間,腕間的金鐲在爐火的映照下,流轉著溫暖的光暈。她手裏輕輕摩挲著孫女下午送給她的、用炭筆畫的一幅冬日葡萄藤簡圖,蒼勁的線條讓她想起了很多。
“這老藤啊,”陳母忽然開口,聲音在安靜的屋裏顯得格外清晰,帶著悠長的回憶,“還是你爺在的時候栽下的。那會兒日子也難,剛分到這地兒,啥都沒有。就指著它夏天能遮個陰,秋天能結幾串果子甜甜嘴。” 她渾濁的目光落在窗欞外月光下的虯枝上,“後來…遭過蟲,凍死過枝,最慘那年冬天,大雪差點把它壓垮了…可它命硬啊,根紮得深,第二年開春,嘿,又冒出芽來了,比往年還旺相!”
陳默添了塊煤,爐火“劈啪”輕響。他抬起頭,目光也投向窗外那些沉默的藤影。
“這人啊,跟這藤一樣。”陳母的聲音低緩而充滿力量,“遭多大的罪,受多大的難,不怕。隻要根沒斷,心裏那口氣沒散,總能熬過來,總能再抽出新枝,再結出果來。” 她低頭,布滿厚繭的手指緩緩撫過手腕上那圈沉甸甸的金光,又輕輕拍了拍膝上炭筆畫中蒼勁的藤蔓,“咱家…也熬過來了。根紮住了,枝蔓也穩了。往後啊,都是好日子。”
陳念恩似懂非懂地聽著,但奶奶語氣裏的那份篤定和希望,讓她覺得安心。她依偎到奶奶身邊。
陳默沒有說話,隻是看著爐火。火光在他深邃的眼眸裏跳躍。母親的話,像溫熱的泉水,緩緩注入他沉寂的心湖。那些過往的傾軋、背叛、屈辱、絕望……如同藤蔓經曆過的風雪蟲害,終究沒能摧毀深紮於泥土之下的根本。這份根本,是母親堅韌的生命力,是女兒純淨的成長,是姐姐不離不棄的扶持,是像張磊、老周這樣鄰居的溫暖,更是他自己沉默中從未放棄的、對這片家園的守護。這深紮的根,給了他熬過寒冬的力量,也必將支撐起未來每一個春天。他看著依偎在母親身邊的女兒,看著母親腕間那抹代表新生與守護的金光,心中一片澄澈安寧。根已深,何懼風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歲月流轉,四季更迭。當春風再次溫柔地拂過大地,小院角落那棵沉寂了一冬的葡萄老藤,虯結盤曲的深褐色枝幹上,悄然頂破了一層看似枯死的韌皮。一點針尖大小、近乎透明的嫩綠,正以一種不容置疑的倔強姿態,在微涼的晨風中,極其緩慢、卻又無比堅定地舒展開兩片米粒般的稚嫩葉芽!葉尖上,凝結著一顆晶瑩剔透的晨露,在初春的朝陽下,折射出七彩的光芒,宛如新生。
葡萄架下,陳念恩支著她的畫板。厚實的墊板穩穩地承托著畫紙。她正用一支蘸滿了嫩綠色的水彩筆,小心翼翼地點染著畫紙上藤蔓的根部——那裏,她剛剛用鉛筆勾勒出一抹極其微小卻生機勃發的綠意。她的眼神專注而明亮,捕捉著生命萌發的奇跡。
陳母坐在那張修補過的小凳上,沐浴在暖融融的春光裏。她脫去了厚重的棉襖,隻穿著夾衫,袖口微微挽起,露出了左手腕上那枚光麵素圈、沉甸甸的金鐲。初升的朝陽落在厚實的金圈上,折射出溫潤而內斂的光澤,與她布滿皺紋卻安寧祥和的臉龐相映生輝。膝頭的老蒲扇還未啟用,她雙手交疊放在腿上,那隻戴著金鐲的手覆在上麵。她的目光,柔和地流淌在孫女專注的側臉,落在畫紙上那一點象征新生的嫩綠,又望向院角老藤根部那真實的、微小卻震撼的生命奇跡……一種深沉的、如同腳下這片複蘇土地般充滿生機的滿足感,充盈著她的身心。
院門緊閉著。門外世界車水馬龍的喧囂,如同隔著一層無形的厚重帷幕,模糊而遙遠。曾經那些歇斯底裏的打砸、不堪入耳的汙言穢語,早已被浩蕩的時光之河衝刷得無影無蹤,沉入最深最暗的河床。那道由冰冷法理、無情歲月以及這個小院自身生長出的、沉默而磅礴的生命力共同構築的屏障,早已將過往所有汙濁與不堪,徹底隔絕、封存於永恒的彼岸。院牆肅立,高聳而沉默,是守護這方涅盤重生之地最堅實的界碑。
牆根下,陳默新翻的土地黝黑油亮,散發著蓬勃的生命氣息。幾行早春的菜籽已被小心地撒下,覆上薄土,等待著破土而出的那一刻。空氣裏彌漫著泥土解凍後的清新芬芳、草木萌發的微腥以及春日暖陽特有的、令人心曠神怡的氣息。這混合的味道,是家園最本真、最令人心神安穩的根基。
小屋的窗戶敞開著,爐灶暫時冰冷。然而無人覺得缺少了什麽。這滿院萌動的春意,葡萄老藤根部那點震撼人心的新綠,畫板上流淌的生機,老人腕間沉甸甸的溫潤金光,以及泥土與陽光散發的芬芳,早已交織成最豐盛、最圓滿的煙火人間,無聲地宣告著一種曆經劫波、浴火重生後的永恒富足與希望。
院門處傳來鑰匙轉動鎖芯的輕響,清脆而熟悉,如同歸家的永恒旋律。
陳念恩筆下未停,嘴角卻已漾開純淨的笑意:“爸爸回來了!”
陳母覆在金鐲上的手指輕輕一動,臉上的笑容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漾開層層溫柔而悠遠、直達眼底的漣漪。
陳默推門走了進來。初春微寒的空氣裹挾著工廠裏淡淡的生機氣息湧入,又被他反手沉穩地關在門外。他穿著洗得發白、沾染了些許油漬卻整潔的工裝,臉上帶著晨起勞作的淡淡朝氣。他的手裏,拎著一個用舊報紙簡單包著的、形狀圓潤的小包裹。初春明媚的光線透過報紙的縫隙,隱約勾勒出裏麵果實飽滿柔軟的輪廓。
他走到葡萄架下,脫下沾著晨露微塵的外套,仔細地搭在籬笆上。動作帶著歸家後卸下疲憊的鬆弛與從容。
“爸!”陳念恩這才放下畫筆,像隻迎接朝陽的小鹿般輕快地跑過去,接過那還帶著室外清冽氣息的小包裹,熟練而珍重地拆開——裏麵是幾個表皮粉紅、帶著細密絨毛、熟透了的軟桃!清甜的果香瞬間在春日暖陽裏彌漫開來,帶著大地複蘇的芬芳。
“嗯,”陳默的聲音低沉平緩,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暖意,“開春了,頭茬桃,看著水靈。”
陳念恩拿起一個最飽滿的桃子,在水盆裏洗了洗,清甜的香氣更加濃鬱醉人。她先遞給奶奶:“奶奶,吃桃!春天的桃!”
陳母笑著接過,捧在手心,感受著那熟透果實特有的、蘊含著春日暖陽的溫軟觸感和沁人心脾的甘甜。她沒有立刻吃,隻是放在鼻端,深深地、滿足地嗅了嗅,仿佛要將這春天的氣息和孫女的心意一同吸入肺腑。臉上每一道深刻的皺紋都舒展開,如同春風拂過的原野,寫滿了歲月沉澱後的極致安然與幸福。
陳念恩自己也拿起一個桃子,小口咬破薄皮,軟糯的果肉和甘冽的汁水瞬間充盈口腔,帶著陽光雨露最純淨的饋贈。她滿足地眯起眼,回到畫板前,一邊小口品嚐著這春日的清甜,一邊用畫筆繼續點染那象征新生與希望的嫩綠。
陳默沒有去坐凳子,而是習慣性地在葡萄架下那片被樹蔭籠罩、鋪著點點新綠的鬆軟土地上席地坐下。背靠著支撐葡萄老藤的粗壯竹竿,微微閉上了眼睛。斑駁溫暖的春陽透過稀疏的新葉,在他身上投下晃動的光斑。頭頂,是藤蔓織就的、正在蘇醒的穹頂;耳畔,是女兒小口吃桃的細微聲響、畫筆蘸水的清潤滴答、水彩暈染紙麵的微妙聲響……這一切聲音交織成一片生機盎然的寧靜海洋,溫柔地包裹著他,滌蕩盡塵世的風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陳母小口地吃著軟糯香甜的桃子,目光緩緩地、無比珍惜地掃過:兒子閉目養神卻舒展平和、眉宇間再無陰霾的臉龐,孫女畫筆下流淌的蓬勃春意與新生希望,腕間那沉甸甸的、凝聚著至深情意的溫潤金光,膝上交疊的、布滿歲月痕跡卻安穩有力的手,藤架根部那點微小卻震撼人心的真實綠意,籬笆邊掛著的、沾染晨露的工裝……這一切平凡得近乎神聖的景象,此刻在她眼中,都沐浴在永恒的金色晨曦裏,是生命在廢墟之上奏響的最壯美的凱歌。
楊花早已落盡,零落成塵。那些曾試圖摧毀一切的狂風驟雨,終究被這方寸小院裏深紮於苦難、向上攀援、在春天裏再次迸發出驚人生機的根與藤,徹底擋在了高牆之外,碾碎於時光之輪下,消散無蹤。唯有愛,如同這虯結盤曲卻生生不息的老藤,在經曆徹骨嚴寒的摧折與漫長歲月的磨礪後,於時光的灰燼之上,汲取苦難的養分,重新抽出更為堅韌蔥鬱的枝蔓,纏繞成蔭,結出名為“安寧”與“新生”的永恒果實,沉甸甸地掛在每一個晨昏的枝頭,散發著不朽的光芒。
朝陽的金輝為老藤的新芽和藤架鍍上神聖的金邊。小院裏,畫筆的沙沙聲,水彩的滴答聲,男人沉緩的呼吸,匯成一首無聲的永恒讚歌。爐灶尚無需煙火,但葡萄架下的這片新生綠意,這彌漫在空氣中的、清甜桃子的氣息,老人腕間沉靜的金光,還有那深紮於泥土、向上攀援、在春光中傲然宣示生命不朽的藤蔓,已然構築起一個比燈火更溫暖、比金石更堅固、比時光更悠長的世界。
歲月無聲,靜水深流。唯愛生根,永駐此間。
喜歡楊花燼請大家收藏:()楊花燼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