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沒一個是省油的燈
字數:6982 加入書籤
侯亮平也一臉驚訝地看著林天耀,心想自己當學生那會成績也還算不錯,但也沒到十六歲就高考的地步。
“來,天耀,給侯叔和鍾姐敬酒。”
“師哥,叫什麽姐,我才二十多呢,怎麽就成姐了。”
祁同偉話還沒講完,鍾小艾就不樂意了。
她上學早,比侯亮平低一屆,現在才二十五,這個年紀的女孩子特別在乎別人怎麽叫自己。
“對對對,我這嘴真不會說話,我自罰三杯。”
祁同偉連忙改口,拿起酒瓶就連灌了自己三大杯,然後轉頭對林天耀說:“天耀,叫小愛姐。”
林天耀明白這是舅舅祁同偉在給他製造機會,想讓他跟鍾小艾拉近點距離,以後在燕京讀書也有人照應,於是爽快地端起酒杯:“小愛姐,我敬您一杯,以後還得麻煩您多照顧。”
說完,他一口就幹了。
“別擔心,以後在燕京有什麽事就找我,等會我給你張名片。”
鍾小艾笑了笑,端起杯子輕輕抿了一口。
侯亮平被弄得既想哭又想笑,說道:“師兄,我才多大,天耀都叫我小愛姐姐了,那我怎麽好意思叫你叔叔。”
“這不是你外甥尊敬你嗎。”
祁同偉大笑一聲,又讓林天耀站起來給侯亮平敬了一杯酒,這才把這茬給混過去了。
熟了之後,祁同偉讓林天耀喝飲料,自己卻時不時和侯亮平、鍾小艾一起喝上幾口小酒。
喝到一半,祁同偉突然問:“哎,猴子,你和小愛什麽時候辦事?”
“這……”
聽到這話,侯亮平臉色一變,鍾小艾也不好意思了,低著頭像是不想聊這個話題。
最後侯亮平勉強擠出個笑來說:“不急師兄,我們才剛工作沒多久,現在正是拚事業的時候,再等等吧。”
祁同偉也感覺氣氛不太對,笑著打圓場:“對對,不急不急,你們還年輕,事業為重。”
祁同偉常年打交道,立馬換了個話題,開始聊起大學時候的事情。
在他的打趣下,侯亮平和鍾小艾很快就忘了剛才的尷尬。
隻有坐在旁邊的林天耀,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小時候看電視的時候,林天耀就奇怪為什麽侯亮平的兒子才十歲。
畢竟在劇中,侯亮平的線最豐富,該說的都說了。
他1972年生的,現在虛歲都28了,比祁同偉小好幾歲。
現在28歲不結婚很正常。
但在那時候,大學畢業就結婚的人特別多。
侯亮平都快3了還沒和鍾小艾結婚,原因隻有兩個:
一個是他們說的工作原因暫時結不了。
另一個就是女方家裏不同意。
想想也合理,鍾小艾的家庭背景大家心裏都有數。
而侯亮平隻是京州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剛畢業就被調到燕京工作,少不了鍾小艾的幫忙。
這種連工作都要靠別人安排的情況,在老一輩眼裏就是走後門。
換句話說,就是沒能力的表現。
所以他們一直不答應婚事,也說得過去。
後來,他們終於點頭答應讓鍾小艾嫁給侯亮平,主要還是因為鍾小艾年紀不小了,都三十歲了還非侯亮平不嫁。
鍾家也是出於無奈,才應允了這門親事。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麽故事剛開頭時,他倆的孩子才十歲。
在體製內做事的人都心知肚明,早點結婚生子其實有不少好處。
領導們在給職務或者提拔幹部時,往往都會考慮家庭情況,特別是升職時,有個穩定的家庭特別加分。
早點成家立業,在事業的關鍵節點上能起大作用,特別是對女員工來說。
三十多歲正是能幹大事的好時候,要是早就結婚有了娃,就不用為孩子的教育分心,但要是還沒成家,領導就得斟酌斟酌了。
畢竟,給了重任之後,突然又有孩子了,那不是影響工作嘛。
宴席上,大夥喝了不少,菜也吃得差不多了。
祁同偉一直猛喝酒,帶著點酒意,摟著侯亮平的肩膀說:“猴子,我這唯一一個外甥就交給你了,你多幫我照應著點。”
侯亮平也喝高了,說話不利索:“師哥,你放心,你外甥就是我外甥,我肯定好好照顧。”
“行,你這麽說我就踏實了。”
祁同偉使勁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後看了一眼坐在不遠處的鍾小艾,知道她才是關鍵,於是舉杯說道:“小愛,來,師哥敬你一杯,我這外甥林天耀就拜托給你們兩口子了。”
事就這麽定了,雖然鍾小艾心裏不太願意,但也不能當場翻臉,隻好裝著高興地說:“師哥,你放心,我們肯定會幫忙看著的。”
事就這麽敲定了。
大家喝得都差不多了。
這頓飯局就算結束了。
侯亮平喝得太多了,走不動,祁同偉就在樓上給他找了個房間休息。
鍾小艾下午還得上班,隻喝了點酒,就提前走了。
把侯亮平安頓好之後,他倆出來時,祁同偉不像剛才那樣喝醉了,而是很認真地對林天耀說:“天耀,你在燕京要是遇到什麽難事,就直接去找你侯叔叔,他能幫忙的肯定不會拒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知道了舅舅,我給你倒杯水去。”
對於祁同偉這個舅舅,林天耀挺感動的。
為了讓多年沒見的外甥能在燕京有個好出路,特意跑過來一趟,還找了好久沒聯係的老同學幫忙照看,這種情分可不容易,一般人也就打個電話、多給點錢罷了。
……
兩天過去了。
祁同偉走了,把林天耀安排進了市二中讀書。
這可是燕京現在最好的初中和高中之一。
因為高三的學生比較特殊,一般很少有插班生。
但什麽事都有個例外。
林天耀的舅媽勢力大得很,輕輕鬆鬆就把他弄進了市二中這種好學校。
星期一,林天耀自個兒來上學,他舅舅祁同偉在附近給他租了個小屋住。
雖說知道林天耀會燒菜做飯,但祁同偉想著高考快到了,不想讓他為這些瑣事分心,就專門請了個保姆來照顧他的日常起居,比如做飯、洗衣什麽的。
班主任林清樺見到新轉來的林天耀,挺熱情地跟他說:“你舅舅已經跟我打招呼了,以後你就專心學習,有什麽不懂的或者需要幫忙的,直接找我。”
一般轉學生都挺讓林清樺頭疼的,因為會影響班級的升學率。
但林天耀不一樣,他成績好,又有背景,連校長都親自來迎接他。
林天耀一聽,立馬表現得特別懂事:“林老師,我記下了。”
林清樺看他態度不錯,就領著他去了班級,簡單介紹了幾句,還特地跟英語老師交代了幾句,然後就走了。
英語老師指了指後排的位置:“林天耀,你就坐那兒吧。”
林天耀點了點頭,拿著新課本就坐了過去。
那個位置稍微靠後了點,但也沒辦法,他個子高,坐在前麵會擋到同學的視線。
“哎,小玲,你看新來的同學真帥。”
“是,是挺帥的,不過他這時候轉學,不會影響學習嗎?”
“誰知道呢,聽說他學習成績挺好的。”
同學們都在那兒議論紛紛。
英語老師拍了拍桌子,讓大家安靜下來,然後開始上課。
過了幾天,林天耀的生活挺有規律的:早上上學,中午回家吃飯,下午再上學,晚上回家吃飯、學習、睡覺。
他靠著以前的記憶和不錯的學習能力,兩天就把高中的知識都複習了一遍。
林天耀從班主任林清樺那兒弄到了幾份以前燕京的高考卷子,不得不說,燕京的高考真是全國最簡單的之一。
林天耀在完全模擬高考的情況下,不算作文都考了612分的高分。
要是算上作文,考清樺北大肯定沒問題。
學習上沒什麽壓力後,林天耀鬆了口氣。
他在社會上混過,知道學曆有多重要。
現在亂世快過去了,接下來的二十年將是知識改變命運的時代,也是國家快速發展的階段。
林天耀打算開始規劃自己的未來了。
他肯定不會去當管,因為太複雜了。
而且隻要不讓舅舅祁同偉再走老路,他就有個強大的後盾。
所以,他隻能走商業這條路。
林天耀知道未來的發展趨勢,不管是現在剛開始發展的互聯網,還是未來的智能手機,他都覺得自己能提前做好準備。
就算成不了蘋果那樣的大公司,做個市值千億的手機公司也不是什麽難事。
更別說現在安卓係統還沒出來,隻要他搶先一步,就能成為安卓之父,還能解決國內沒有通用手機係統的問題。
這天正好是周六,學校裏沒有課。
林天耀一大早就奔向了燕京的大學城,它坐落在海澱區。
早在八十年代,上頭就琢磨著把幾所大學湊一塊兒,搞個大學城的新嚐試,而海澱區就成了這個試驗田。
到如今,海澱區的大學城裏擠滿了清樺、北大、郵電、交大、正法、電影學院、航空航天、地質、科技等一大票高校,說是燕京乃至全國高等教育最集中、最有聲望的地兒之一,那是一點都不誇張。
林天耀跑這兒來,心裏揣著兩個主意。
一來是想結交些清北裏頭搞互聯網研究的同學,給自己以後開發軟件鋪鋪路;二來呢,他是非得來不可,因為他打算在這兒開家網吧。
說實在的,千禧年那會,開網吧算是最不挑技術、不挑資源的一門生意了。
林天耀在大學城邊上的商業街溜達著,心裏頭暗暗佩服,這年頭敢出來打拚的,還真沒一個是省油的燈。
大學城這塊寶地,早就被人占得滿滿當當,從早上的小吃攤到晚上的小旅館,什麽都有。
說起來,開網吧也是這行當裏撈錢的一個法子。
不過林天耀進去看了看,就覺得那幾家網吧對自己構不成什麽威脅。
那也能叫網吧?頂多算個小電腦作坊,十幾台老掉牙的機子,雖說能上網,但設備陳舊,環境還特差,一股子煙味和腳丫子臭混在一塊兒,聞著都讓人頭疼。
“大放價!大放價!老板要回老家娶媳婦,衣服全五折起!五折起!”
林天耀走著走著,就被對麵兩家店合並的服裝店給吸引住了。
店門口掛著張大白紙,寫著“清倉”
倆大字,旁邊還掛著個轉租的牌子。
林天耀環顧四周,這家服裝店就位於街中心附近,離最近的大學也就幾十步遠,位置確實挺不錯。
喜歡綜影:靠山祁同偉,馴服小野貓請大家收藏:()綜影:靠山祁同偉,馴服小野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