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同治年間陝西人口減少的十項大屠殺

字數:4507   加入書籤

A+A-


    本文和主線沒有關係,沒有興趣的可以直接跳過。
    在茴民起義戰爭那會,因為同治以前積累的社會矛盾太多啦,而且這次戰爭參與的勢力也不少,還相互糾纏不清,所以大規模屠殺挺多的,場麵也很複雜呢。
    不過這曆史離我們比較近,大家知道得就多一些。
    其實這種戰爭在中國曆史上可不少見,但把這些屠殺說成是宗教或者種族的原因,那可就大錯特錯啦!
    第一是當地漢民地主團練對茴民村落的屠殺
    現在世界史學界都公認,起義的開始就是漢民團練趙權中聯合八女井村李老財指揮的對茴民村落秦家灘的大屠殺。
    緊接著,各地漢族團練以茴民作亂為理由,帶著團練武裝對渭南、長安附近的大小村落進行了慘不忍睹的大屠殺。
    戰爭開始後,漢民地主武裝的無差別屠殺在陝西各地到處都是,除了西安的茴民還活著,其他地方的茴民可就慘啦,五百萬到八百萬茴民幾乎死光了,戰後還被強行趕出家鄉,趕到偏遠荒涼的地方去了。
    第二個屠殺項目就是茴民報複。
    這事兒的起因啊,是八女井李老財和其家族要犒勞屠殺秦家灘的團眾,還準備來一場更大的“殺戮派對”。
    王閣村和秦家灘那可是“鐵哥們”,茴民為了“報仇雪恨”,就先下手為強對八女井發起了“襲擊”。
    這戰爭一開始啊,雙方就開始了“你來我往”的報複,有的是臨近村落之間“曆史矛盾”的大爆發,更多的是無辜的人被“卷”了進來,所以漢民也遭受了“重大損失”呢!
    第三就是太平軍對陝西漢民的屠殺。
    太平軍的主要目的呢,就是攻打官府,搶奪戰爭資源,發展自己的根據地,所以他們在剛進入陝西的時候,隻有過零星的“屠城”記錄。
    而且啊,太平軍在陝西停留的時間也不長,所以他們主要還是對清軍和地主團練進行了“打擊”,造成了不小的“殺傷”。
    鄉土誌兵事篇引《三續華州誌》說:同治元年四月己卯二十七日),太平軍扶王陳得才、枯王藍成春攻下了華州城,還“屠殺”了金城州西十七裏)、古城州城西南隅)、崖坡州西一裏)這三個村子,原因就是這三個村子的民團襲擊了太平軍。
    第四漢民地主武裝對漢民的屠殺。
    在戰前的眾多矛盾裏,漢民村落之間的矛盾那叫一個多啊,鄰裏間的怨隙更是多得數都數不過來。
    戰爭一爆發,好多地主團練就找各種借口,什麽肅奸啦,對自己的仇人下狠手,有時候糧食不夠吃了,對外地來避難的流民也毫不留情。
    有時候為了搶奪周圍村莊的土地,或者看上了某某家的妻女,借著這個機會就除掉了。
    董福祥武裝集團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喲。
    第五清軍多隆阿的大屠殺
    多隆阿到陝西後,麵對那複雜混亂的局麵,一開始的策略就是“不管茴漢,隻看善惡”,隻要不是官方組織的地方武裝,統統剿滅,隻要是抵抗清八旗軍的據點,就殺個精光。
    為了保護地方,茴民起義軍和漢民起義軍還曾經聯合起來對付官軍呢,不過因為漢民地主團練主動投靠,多隆阿後來主要作戰對象就變成了茴民起義軍,對茴民的無差別屠殺那叫一個殘酷啊。
    第六撚軍對當地漢民的屠殺。
    撚軍到陝西後,主要是打遊擊,他們的作戰對象是官軍和地主團練武裝。
    在圍困西安的時候,撚軍為了弄點軍資,就開始屠殺劫掠啦。
    《華陰縣誌》記載:“五年十月朔丙戍,撚匪張總愚張宗禹),自號小燕王,從閿鄉、潼關竄進來,知縣章桂芬跑到縣西的五方村躲起來了,賊軍就駐紮在華嶽廟東西幾十裏的地方,天天搶劫破寨,燒殺俘虜。
    碰到丁壯,基本上都被牽走了。在邑裏住了四十多天,才往西走。”
    這一時期撚軍和茴民軍配合作戰,茴民軍和撚軍共同圍困西安,茴民軍攻占綏德州後,為了保障撚軍的糧草供應,邀請撚軍共同據守綏德。
    第七川軍對當地百姓的屠殺。
    清廷派川軍到陝西去打各路起義軍,在激烈的戰鬥中,經常會出現補給跟不上、糧餉不夠的情況。
    為了能活下去,川軍有時候也會拔刀相向,跟老百姓搶吃的。
    比如說,城外有一千多個從四川趕來支援鳳翔的川勇,“不按規矩領簽牌,自己就爬上城牆了,其他的川勇也跟著起哄,一窩蜂地跑到官府,衝進衙門……直接進去搶劫”。
    第八李藍李永和和藍大順)起義軍在陝西的屠殺。
    李藍起義軍趁清廷官軍不注意,打進了陝西,結果遭到了官軍和地主團練武裝的強烈抵抗。
    在這種情況下,難免會有一些殺戮。
    多隆阿就是在和藍大順起義軍爭奪周至的戰鬥中,被槍打中死了,沒多久藍大順也被地主團練給殺了。
    第九左宗棠湘軍對茴民的屠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雖然左宗棠一直說自己很注意軍紀,但是老湘軍受哥老會的影響,而且軍隊裏還吸收了漢民地主武裝,所以在和茴民軍打仗的時候,也有很多無差別殺戮。
    很多地主團練趁著左宗棠西征甘肅、新疆的機會,對剩下的茴民村落進行了洗劫,把村裏的老弱婦孺基本上都殺光了。
    左宗棠知道了,也就是做做樣子譴責兩句,對屠殺的行為根本就是視而不見。
    第十,投降湘軍的茴民起義軍對殘留茴民軍的屠殺。
    到了戰爭中後期,茴民起義軍的一些頭領,有的是為了民族自保,有的是因為老教和新教有矛盾,還有的是考慮到自己的社會地位,就帶著人接受了清廷的招安,投降了左宗棠的湘軍。
    這部分茴民軍參加了對殘留起義軍的戰鬥,還把茴民裏有血案的茴、漢兩族人都給殺了。
    話說這整個戰爭期間啊,那屠殺可是跟各種勢力、各種社會矛盾如影隨形呢,時不時就冒出來一下。
    而且啊,在圍城和逃難的時候,被疾病、饑餓、瘟疫給幹掉的人,那真是數都數不過來。
    不過呢,這可不是一場種族戰爭哦,也不是西方勢力說的那種宗教戰爭啦。
    現在網絡上外國間諜為了挑撥離間說這是種族屠殺或者茴民有聯合沙俄或者英國的嫌疑,其實隻有最後白老虎沒辦法隻能逃到沙俄,其他的和外國勢力有個屁的聯係。)
    你看那茴民起義軍跟太平天國不犯,還和撚軍合作得好好的,這就是最好的證明啦!
    還有西安茴民的幸存、甘肅鎮番縣知縣哈國禮對城內漢民的保護,以及茴民起義軍中數萬漢民成員的現象,都說明這場戰爭的複雜程度遠超人們的想象呢!
    戰爭確實帶來了殺戮,但是戰爭的性質可不是用殺戮的多少來決定的喲!
    哎呀呀,真是讓人不禁感歎,人們得好好反思一下這段曆史,到底是誰造成了這場大浩劫呢?
    用曆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看呢,戰爭就是階級鬥爭的產物啦。
    鴉片戰爭之後,外國侵略越來越厲害,清朝統治階級對社會底層的剝削也越來越重,這連綿不絕的太平天國洪秀全起義、雲南杜文秀起義、撚子起義,更是讓各個地區的人民經濟負擔越來越重,原有的封建統治秩序也被打破了,所有的社會矛盾都集中爆發啦!
    這官逼民反,就是起義戰爭的明顯標誌嘛,至於戰爭的過程和影響,那可就不是誰能控製得住的咯!
    曆史啊!
    誰又說的清楚呢?
    你沒見過,我沒見過,隻能憑借史書寥寥幾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本文和劇情沒有毛線關係)
    喜歡太平天國之幼扶王兵起西北鬧革命請大家收藏:()太平天國之幼扶王兵起西北鬧革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