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後勤大總管和軍部糧械司
字數:3892 加入書籤
話說傅昊要給石達開配後勤官,那眼光毒辣,直接盯上了禹家兄弟——禹祥、禹德彥、禹德興、禹老七這夥人。
別看這哥幾個打仗跟趕集似的,手忙腳亂,可人家是響當當的\"商業世家\",四川的鹽井、雲南的茶馬、貴州的銀礦、陝西的糧倉,哪處沒他們插一腳?
這地位啊,擱太平天國裏,就跟那韋家差不多——韋家管太平天國的錢袋子,禹家管革命軍的錢串子,都是財神爺的親兒子!
石達開一聽要跟禹家搭夥,眼睛都亮了:這哪是後勤官啊,這是請來了\"移動糧倉\"!
想當初傅昊剛在王閣村扯起義大旗,那糧草就跟寡婦的眼淚似的——少得可憐。
全靠禹家二話不說,搬出半座銀山,愣是把\"草台班子\"撐成了\"正規軍\"。
還有那曆史上的陝回十八營,沒禹德彥在背後當\"金主爸爸\",早餓得去啃樹皮了!
禹家兄弟打仗是外行,管錢可是祖宗傳的手藝。
禹祥算盤珠子撥得比馬蹄還快,禹德彥做生意能把閻王爺的賬簿都忽悠瘸了,禹德興搞運輸能比兔子竄得還利索,禹老七那嘴皮子,能把賒賬的說成白送。
不過說道禹德興還做了一回說服石達開的任務。
結果遭到石達開這老六的囚禁。
就是不知道禹德興會不會給石達開記上一筆。
石達開手下諸將一聽,又要配備一個總後勤官。
那麽曾士何手下的李德全這個糧草官是幹啥的!
說過來說過去還不是為了分權利!
曾士何低歎:“大帥之意,莫非要以分職製衡?”
曹臥虎卻哼聲道:“我等浴血廝殺,豈容他人掣肘?”
傅昊負手而立,目光掃過帳中諸將的疑慮神色,朗聲笑道:\"諸位且聽昊某一言!”
“這第四軍糧草官與全軍總後勤官,看似都是管糧草的,實則差著天與地哩!\"
他踱步至沙盤前,以馬鞭點畫:\"李德全兄弟作為第四軍糧草官,那是曾士何兄的‘左膀右臂’!”
“專管第四軍這棵‘獨苗’的吃喝拉撒——今日行軍要多少糧,明日作戰需多少彈,糧道走哪條路最穩妥,倉儲如何防敵軍偷襲,這都是他的‘分內事’。”
“打個比方,就像農夫照料自家一畝三分地,精耕細作,保證自家田裏不餓肚子!\"
隨後話鋒一轉:\"而禹德彥兄弟當這全軍總後勤官,那可要操‘全軍命根子’的心!”
“他得盯著的不是一軍一地的糧草,而是整個戰局的‘血脈’!”
“比如某某軍被困時,若按李德全的權限,隻能從第四軍糧庫裏‘挖牆腳’,可禹兄弟卻能調四川鹽井的銀錢買糧,走滇南茶馬古道偷運,連貴州的銀礦都能押出去換軍糧——這就是‘全局通盤’的本事!\"
傅昊揮馬鞭在沙盤上劃出縱橫脈絡:\"諸位想想,若隻靠各軍自己管糧,就像斷了藤的瓜,各顧各的遲早蔫!”
“總後勤官就是那根藤,把各軍的‘糧脈’連起來——禹家兄弟的商網鋪到哪,咱們的糧道就能通到哪!”
“他們算盤珠子一撥,雲南的茶、四川的鹽、陝西的糧,全變成咱們刀槍裏的火!”
“這叫‘借商道為戰道,化銀錢為殺氣’!\"
他看向曾士何,語氣放緩:\"曾兄莫憂心,李德全的差事半分不少,反而多了禹家這‘大樹乘涼’!”
“如果第四軍缺糧,李兄弟得急得跳腳;如今有總後勤統籌,他隻需報需求,自有禹家兄弟從‘天下糧倉’裏變出糧來!\"
又對曹臥虎抱拳:\"曹兄是沙場猛將,當知糧草如‘戰馬的命’!”
“若各軍糧官各管各的,今日你搶我糧,明日我斷你道,豈不亂了陣腳?”
“總後勤官就是那‘定秤星’——公平調撥,誰也別餓著肚子打仗!\"
最後,傅昊目光灼灼掃過諸將:\"這分職不是‘分權’,是‘添翼’!”
“李德全管好第四軍的‘眼前糧’,禹德彥籌謀全軍的‘未來糧’。”
“石帥帳下既有猛虎衝鋒,又有財神運糧,何愁大事不成?”
“諸位且看——這糧草官分職,正是咱們破局的關鍵一招!\"
石達開手下諸將相互對視了一眼,眉宇間閃過一絲無奈。
曹臥虎攥緊了腰間刀柄,指節發白,卻終究未發一言;曾士何低頭摩挲著甲胄上的銅扣,喉頭滾動,似有千言萬語噎在喉中。
他們如何不知傅昊此舉的深意?
這總後勤官的職位,看似添設幫手,實則將各軍糧脈攥入禹家之手——往後行軍打仗,哪支部隊敢不仰仗這\"財神爺\"的臉色?
糧草調度之權被這般拆解,分明是傅昊在石達開帳下埋下的又一顆棋子,將諸將的兵權一寸寸縛入他的棋局。
\"大帥英明!有此良策,我輩將士再無後顧之憂,必能橫掃千軍!\"
王應元率先拱手高呼,其餘將領隻得紛紛附和。
帳中響起一片恭賀之聲,卻似飄在油麵上的浮萍,底下暗流湧動。
石達開凝視傅昊的背影,眼神中露出複雜的神色。
此子無論是權謀,還是智謀,或者膽略都遠超常人。
他記得數年前陳扶昊,不過是個小屁孩,如今卻已能隻手攪動全軍命脈。
此人以禹家為刀,剖開將領間的糧權壁壘;又以分職為餌,將各軍胃口牢牢拴在總後勤的繩上。
這哪裏是添設官職?
分明是在自己帳下織就了一張縱橫交錯的網,而他石達開,既是被網護的蛟龍,亦是網中困獸。
\"大帥此策,確為破局良方。\"
石達開緩緩開口,聲音沉如潭水,\"隻是......糧權集中雖利全局,但若遇變故,全軍安危豈不係於禹家一脈?\"
“石軍長多慮!禹家兄弟既入我軍,便是同舟共濟的袍澤。昊怎會令全軍命脈懸於一線?這總後勤官之位,看似集權,實則暗藏‘三分策’——”
傅昊倏然轉身,眸中精光乍現,一指沙盤上的糧道脈絡:“第一分,禹家掌全局調度,卻無獨斷之權!每月糧草賬目需呈大帥親閱,調糧令必得帥印與總後勤印雙印合契,此謂‘權分陰陽,互相牽製’!”
他抽出腰間竹筒,展開一卷絹帛:“第二分,昊已命人暗訪川陝商賈,另籌‘備用糧網’——若禹家偶有遲滯,可啟關中糧商暗道,或調湘桂民運義倉。此乃‘狡兔三窟,糧不絕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