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革命者,不看年歲
字數:4070 加入書籤
甫入廳堂,但見諸路首領已按序列坐,或披苗繡錦袍,或著侗紋短衣,刀槍森然列於案旁,各帶一方雄主之威。
陳玉成肅立主位旁,朗聲宣告“諸位義軍首領,我革命軍大帥陳扶昊親臨川東,共商反清大計,此乃天命所歸,群英聚首之機!”
話音落,傅昊緩步上前,目光如炬掃過堂下,拱手道“諸位兄弟舍生忘死,舉義旗以抗暴清,傅某雖遠在西北之地,亦感同身受。”
“今日會盟,非為論高下,乃為聚散沙成泰山,共圖光複華夏之業!”
下方的首領看著一個年輕人上台,一個個眉頭緊皺。
隨後眾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這麽年輕?”“是啊!我還以為革命軍大帥是個三頭六臂的厲害人物呢!”
“你特麽說的那是哪吒吧!再說了,僧格林沁手下那個叫陳國瑞的哪吒也沒長三頭六臂吧!”
“這也太不可思議了,這麽年輕就能當大帥?”
“他真的有能力領導革命軍嗎?”
“不會是靠關係上位的吧?”
“我看這大帥也不過如此,說不定隻是個繡花枕頭!”
“說不定他就是個徒有其表的家夥,根本沒什麽真本事!”
傅昊聽到這些話語,也不惱火。
他深知,有些人是純然嫉妒,有些人則是被節奏裹挾。
隨後深吸一口氣,目光如炬地掃過堂下,聲音鏗鏘有力,字字如釘。
“諸位兄弟,革命者,不在年齡,而在心誌!”
“諸位可曾聽聞,霍去病十八歲率八百鐵騎深入大漠,封狼居胥?”
“孫策十七歲繼承父業,橫掃江東,奠定東吳基業?”
“古往今來,英雄少年輩出,豈因年少而遜色?”
“我陳扶昊雖年少,但自金田起兵以來,曆經大小戰役數十場,所到之處,清軍望風而逃!”
“若論沙場拚殺,我傅昊不敢言勇冠三軍,卻也從未退縮半步;若論運籌帷幄,我傅昊雖無諸葛之才,卻也知‘聚義如聚星火,散則熄,聚則燎原’之理!”
“諸位今日所見,是傅昊之麵,而非傅昊之心。”
“若疑我年少,不妨觀我之行——看我如何以弱擊強,破清軍之精銳;看我如何布陣設伏,取敵首於千裏之外!”
“若我傅昊不能擔此大任,自當退位讓賢,絕不貪戀權位;但若諸位仍因我年少而輕我,輕我革命軍之誌,那便是輕了天下蒼生之盼,輕了華夏複興之望!”
他頓了頓,聲調陡然拔高,如驚雷炸響“諸位!清廷暴政,民不聊生,我等舉義,為的是天下黎庶,而非一己私名!”
“若今日因我年齡而疑我,他日若遇更強之敵,是否也要因他年老而懼之?”
“革命之道,在信念,在膽識,在智謀,在同心協力!”
“諸位可願隨我,以熱血鑄劍,以信念為旗,共赴這改天換地之業?”
“若願,請舉臂高呼,若不願,傅昊絕不強求!”
言罷,他猛然轉身,雙手撐於案前,脊梁如鬆,氣勢如山。
堂下諸首領麵麵相覷,議論之聲漸息。
有人眼中閃過驚詫,有人暗自點頭,更有人被這氣勢所懾,竟不自覺地握緊了拳。
忽有一苗疆首領騰地起身,高聲道“陳大帥所言,句句在理!我苗人最敬英雄,不看年歲!若能破清軍,複我漢家山河,我願追隨!”
話音落,侗族首領薑映芳亦拍案而起“說得好!我侗家兒郎,隻認本事不認歲數!大帥若有令,我侗紋刀下,絕不怯戰!”
霎時間,廳堂內呼應之聲此起彼伏,刀槍相擊,錚錚作響,如戰鼓擂動,震得梁塵簌簌而落。
傅昊嘴角微揚,朗聲道“好!既如此,傅某便鬥膽,與諸位共立此誓——”
他猛然抽出身側佩劍,寒光一閃,劍尖直指穹頂,“今日川東會盟,各路義軍同心同德,誓滅清妖,複我華夏!若有背盟者,天地共誅,人神共憤!”
言罷,劍鋒劃過掌心,鮮血滴落,濺於盟書之上,如紅梅綻開,灼灼其華。
堂下眾人見狀,再無遲疑,紛紛拔劍歃血,齊聲高呼“滅清妖!複華夏!”
聲浪滾滾,衝破廳堂,直上雲霄,仿佛要將這沉沉黑夜,撕開一道黎明之隙。
歃血為盟畢,眾人重新落座。
傅昊端起酒碗,起身道“今日得與諸位豪傑共飲此酒,實乃傅某之幸。這第一碗酒,敬天地,謝其庇佑我等舉義旗!”
言罷,將酒灑於地。眾人紛紛效仿,酒液浸濕地麵。
隨後,各路首領依次起身說辭敬酒。
那苗族首領率先站起,抱拳說道“陳大帥,我苗家願為先鋒,衝鋒陷陣,殺盡清妖!”
說罷,一飲而盡。
接著,侗族首領薑映芳起身,高聲道“我侗家兒郎定當緊隨大帥,披荊斬棘,光複華夏!”
也將酒碗中的酒喝幹。
其他首領也紛紛表達了自己的決心,或激昂,或沉穩,無一不是對反清大業充滿了信心。
傅昊一一回應,與眾人把酒言歡,廳堂內氣氛熱烈非凡。
酒盞交錯,笑語喧天。
諸路首領紛紛離座,端著粗陶碗或雕花銀壺,輪番向傅昊敬酒。
傅昊雖已醉意朦朧,雙頰染上酡紅,卻仍來者不拒,每每仰頭飲盡,豪邁笑道。
“好!此酒敬我革命軍兄弟,肝膽相照,生死與共!”
酒過三巡,他腳步微晃,卻仍穩住了身形,目光在人群中尋到了那抹苗繡錦袍的身影——正是方才率先響應的苗族女首領。
此女眉如遠山黛染,雙目銳利如鷹,瞳中燃著灼灼戰意,鼻梁高挺,唇色如朱砂點絳。
一頭青絲不束髻,而是以銀簪盤綰於頂,簪上嵌紅寶石,熠熠生輝。
額間綴一枚月牙形銀飾,銀飾邊緣雕苗家圖騰,隨她呼吸微微顫動,似有靈性。
身著苗家繡衣,衣襟繡滿五彩絲線織就的鸞鳳紋,腰間係銀鏈,鏈上懸十餘枚小銀鈴,行動間叮鈴作響,如戰鼓催征。
下著短打褲,褲腳以黑布裹緊,足蹬牛皮靴,靴尖嵌鐵釘。
左手按一柄苗刀,刀柄纏銀絲,右手負於身後,指間戴三枚嵌綠鬆石的指環。
立於眾人之中,恍若一株生於戰場的銀花樹,既嬌豔奪目,又凜然不可犯——其颯爽英姿,直教人想起三國南蠻祝融夫人,亦巾幗不讓須眉,驍勇更勝男兒。
喜歡太平天國之幼扶王兵起西北鬧革命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太平天國之幼扶王兵起西北鬧革命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