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停職
字數:3750 加入書籤
林恒坐在出租屋裏,麵前擺著一碗白粥和幾根鹹菜。昨晚的反思讓他內心平靜了許多,正準備好好規劃一下未來的路該怎麽走,手機卻不合時宜地響了起來。
“林醫生,你趕緊回來吧!”電話那頭傳來急促的聲音,是急診科護士長王姐。
林恒皺了皺眉:“我不是已經被停職了嗎?”
“別管那些了,現在有個病人情況危急,院長點名要你回來處理。這台手術除了你,沒人敢接。”
林恒放下筷子,心中有些無奈。醫院這群人倒是很現實,需要的時候就想起他來了。
“什麽病人?”
“車禍外傷,多發性骨折,還有內髒出血。家屬是本市有名的企業家,現在正鬧著要找最好的醫生。”
聽到這裏,林恒已經大概明白了情況。這種病人往往最麻煩,不是醫學上的麻煩,而是人情世故上的麻煩。
“我知道了,馬上過去。”
掛了電話,林恒換上那件有些褶皺的白大褂。鏡子裏的自己看起來確實年輕,怪不得總有人質疑他的能力。
二十分鍾後,林恒推開急診科的大門。熟悉的消毒水味道撲麵而來,讓他莫名有種回家的感覺。
“林醫生,你可算來了!”王護士長迎上來,臉上寫滿了焦急。
“病人呢?”林恒邊走邊問。
“在三號手術室外麵,家屬正在和院長談話。”
還沒走到手術室,林恒就聽到了爭吵聲。一個中年男子正紅著臉對院長吼道:“什麽?你們讓一個毛頭小子給我兒子做手術?他看起來連三十歲都不到!”
院長陪著笑臉:“林醫生雖然年輕,但技術確實…”
“我不管什麽技術不技術的!”中年男子打斷道:“我已經聯係了京城的專家,飛機馬上就到。在專家來之前,誰都不許碰我兒子!”
林恒站在走廊拐角處,靜靜地看著這一幕。他見過太多這樣的家屬了,錢能解決的問題在他們看來都不是問題,但偏偏生死麵前,錢有時候真的解決不了問題。
院長看到林恒,眼睛一亮:“林醫生,你來了。”
中年男子順著院長的視線看過來,看到林恒的樣子,臉上的不滿更加明顯了:“就是他?這麽年輕,能行嗎?”
林恒走過去,淡淡地說:“能不能行,不是看年齡。”
“那看什麽?看運氣嗎?”中年男子冷笑一聲:“我兒子的命可開不起玩笑。”
林恒沒有反駁,隻是看向院長:“病人現在什麽情況?”
院長連忙說:“多發性骨折,肋骨斷了四根,還有脾髒出血。現在生命體征還算穩定,但隨時可能惡化。”
林恒點點頭,轉身準備離開。
“林醫生,你去哪?”院長急了。
“既然家屬不信任,我留在這裏也沒意義。”林恒的聲音很平靜:“等京城的專家來了,你們再決定吧。”
“不行!”院長攔住他:“萬一出現緊急情況怎麽辦?你必須在這裏待命!”
林恒看了看院長,又看了看那個中年男子,最終還是點了點頭。他知道,有些責任不是他想推就能推掉的。
接下來的兩個小時,林恒就坐在走廊的椅子上等著。期間護士來找過他幾次,都是病人出現異常情況,但每次中年男子都堅決不讓林恒進去,隻讓值班醫生處理。
林恒也不著急,反正該做的提醒他都做了。有時候,讓這些人吃點苦頭,他們才知道什麽叫專業。
下午三點,走廊裏突然響起了急促的腳步聲。
“不好了!病人血壓下降,心率不齊!”一個護士跑出來喊道。
中年男子臉色瞬間煞白:“怎麽會這樣?不是說穩定了嗎?”
院長也慌了:“林醫生,快進去看看!”
林恒站起身,剛要往裏走,中年男子卻攔住了他:“等等!京城的專家馬上就到了,再等等!”
“等不了了。”林恒平靜地說:“再等下去,你兒子就真的沒救了。”
手術室裏的報警聲越來越急促,護士們進進出出,每個人臉上都寫著緊張。
中年男子在門外踱來踱去,汗珠不斷從額頭滑落。他的妻子坐在椅子上,雙手緊握,嘴唇已經被咬得發白。
“怎麽辦?專家還有多久到?”中年男子抓住院長的胳膊問道。
院長看了看手表:“最快還要一個小時。”
“一個小時?”中年男子差點跳起來:“你剛才不是說馬上就到嗎?”
就在這時,手術室的門被推開,值班醫生跑了出來,臉色蒼白:“患者出現失血性休克,血壓持續下降,我們控製不住了!”
中年男子的妻子聽到這話,直接暈了過去。
“現在怎麽辦?”中年男子看著林恒,眼中終於出現了哀求:“林醫生,你…你能救我兒子嗎?”
林恒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先進手術室看了看情況。病人臉色蒼白,各種監護儀器的數值都在下降。脾髒的出血比想象中嚴重,如果不立即手術,真的撐不到京城專家到達。
“現在隻有兩個選擇。”林恒走出來說道:“第一,立即手術止血,還有一線生機。第二,繼續等專家,但可能等不到了。”
中年男子握緊拳頭,額頭青筋暴起。作為一個生意人,他最不願意做沒有把握的選擇,但現在似乎沒有其他辦法。
“如果…如果手術失敗了怎麽辦?”他的聲音有些顫抖。
“那就是命。”林恒的回答很直接:“但如果不手術,連這個機會都沒有。”
中年男子看了看昏迷的妻子,又看了看手術室裏的兒子,最終咬牙說道:“好!我同意手術!但是…”他停頓了一下:“我隻允許你搶救,不允許你做複雜的手術。等專家來了再說!”
林恒點點頭:“可以。”
雖然有些限製,但至少能先保住病人的命。
手術進行了半個小時,林恒成功地控製住了脾髒的出血,病人的生命體征逐漸穩定下來。就在這時,走廊裏傳來了一陣腳步聲。
“專家來了!專家來了!”有人在喊。
一個五十多歲的男子走了過來,身後跟著幾個助手。他穿著筆挺的西裝,戴著金絲眼鏡,一看就是那種經常上電視的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