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章 北伐中原三十二
字數:6606 加入書籤
消息如同燎原的野火,乘著季風,沿著驛道,掠過被戰火反複犁過的山河,席卷了整個中原大地。起先是快馬背上的驛卒,帶著滿身塵土和嘶啞的喉嚨,在城門口聲嘶力竭地宣告;繼而化作街頭巷尾、田間地頭的低語,在茶肆酒坊的喧囂中沸騰,在深宅大院的靜默裏沉澱。每一個字都帶著劫後餘生的震顫
“鄴城……降了!”
“大將軍曹真……伏誅!”
“魏……亡了!”
持續了近百年、浸透了數代人血淚的滔天亂世,那台瘋狂吞噬生命的巨大絞盤,終於在鄴城衝天的煙柱散盡後,發出了最後一聲令人心悸的、金屬斷裂般的呻吟,徹底停滯。
長安。
這座飽經滄桑的帝都,在秋日高遠的晴空下,沉默地見證著曆史的終結。巍峨的城牆依舊矗立,磚石上密布著刀劈斧鑿、煙熏火燎的痕跡,如同老人臉上縱橫交錯的皺紋,無聲訴說著無盡的攻伐與堅守。朱雀大街上,往昔的繁華被一種奇異的、近乎凝固的肅穆所取代。沒有震天的歡呼,沒有鼎沸的人聲。百姓們自發地湧上街頭,扶老攜幼,默默地站立著,如同麥田裏等待收割的莊稼。他們的臉上交織著疲憊、茫然,以及一種更深沉的、不敢輕易釋放的期盼。百年的顛沛流離,早已教會他們,希望如同風中之燭,最是脆弱。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皇城正門——明德門的城樓之上。
那裏,曾經飄揚著象征魏室權柄的玄底金紋大纛,在無數個日夜的風吹雨打中睥睨著腳下的城池。此刻,那麵巨大的旗幟,正被兩名身披玄甲的漢軍力士緩緩降下。粗壯的旗杆發出不堪重負的“吱呀”聲,繩索摩擦著滑輪,聲音在寂靜的空氣中顯得格外刺耳。旗幟上那猙獰的魏字,在下降過程中扭曲、翻滾,如同一條垂死的巨蟒,最終不甘地垂落、委頓在冰冷的城垛之上。
一名漢軍校尉大步上前,麵容肅殺。他手中握著的,並非利刃,而是一柄沉重的、沾著新鮮桐油的火把。火焰在秋風中跳躍,發出劈啪的輕響,映照著下方無數雙屏息凝神的眼睛。
火把被猛地擲向那堆疊的、象征著舊日權威的織物!
“轟——!”
橘紅色的火焰如同壓抑了百年的怒火,瞬間騰起!貪婪地舔舐著絲帛,發出焦糊的氣味。濃烈的黑煙滾滾升騰,在長安澄澈的秋日晴空下,拉出一道刺目而決絕的傷痕。那玄色的底色迅速被烈焰吞噬,金色的紋路在火光中扭曲、熔化,最終化為飛灰,隨風四散。
最後一麵魏字大旗,在長安城頭,在萬民無聲的注視下,徹底化為灰燼。
一縷青煙扶搖直上,融入無垠的蒼穹。
洛陽。南宮正殿,德陽殿。
闊別經年的帝闕,在無數能工巧匠夜以繼日的修葺下,洗去了戰火的汙濁,重現了昔日的恢弘氣象。巨大的蟠龍金柱支撐著高聳的穹頂,每一根都需數人合抱,柱身纏繞的赤金盤龍在從高大窗欞透入的天光下,鱗甲森然,爪牙賁張,仿佛隨時要破柱而出,騰雲駕霧。殿頂藻井,以七彩琉璃鑲嵌成日月星辰、二十八宿的圖案,流光溢彩,深邃浩瀚。殿內地麵,巨大的金磚打磨得光可鑒人,倒映著殿宇的森嚴輪廓。空氣裏彌漫著名貴楠木的幽香、新漆的清冽,以及一種沉澱了數百年的、屬於皇權的、冰冷而沉重的威壓。
殿中,文武百官,冠冕如雲。文臣著深衣博帶,頭戴進賢冠,玉帶懸垂,手持玉笏,神情肅穆,垂首恭立。武將則披玄甲,按劍而立,雖卸去了戰場上的騰騰殺氣,但眉宇間的剛毅與曆經百戰磨礪出的鐵血氣質,依舊如山嶽般沉凝。所有人的目光,都匯聚在禦階盡頭,那方象征著至高無上的盤龍髹金寶座之上。
蔣毅端坐於龍椅之上。
他並未穿戴那繁複沉重、綴滿珠玉的十二章紋袞冕,隻著一身玄色深衣,以金線在領口、袖緣處勾勒出簡約而威嚴的龍紋。長發以一根古樸的墨玉簪束起,露出飽滿的額頭和深邃的眼眸。那雙眼,此刻沉靜如千年寒潭,倒映著殿宇的輝煌與群臣的身影,無悲無喜,唯有一種閱盡滄桑、執掌乾坤的絕對平靜。三日前的鄴城烈焰,仿佛隻是在他眉宇間刻下了更深沉的紋路,卻未能動搖其分毫。
禦階之下,丹陛中央。
侍中令雙手高擎一紫檀木托盤,其上覆蓋著明黃色的錦緞。他步履沉穩,如同丈量著曆史的刻度,一步,一步,踏上禦階。在距離龍椅九步之遙處,他停住,雙膝跪地,將托盤高舉過頂。
錦緞被輕輕揭開。
刹那間,仿佛殿內所有的光線都被吸引了過去。一方玉璽靜靜臥於盤內。
玉質溫潤,非和田羊脂白玉的極致純淨,而是呈現出一種更加內斂、更加厚重的青白色澤,如同凝結了千年風霜的昆侖雪魄。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五條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螭龍相互盤繞糾纏,龍睛以細微的墨玉點睛,雖小卻神光湛然,透著一股俯瞰蒼生的威嚴。璽身一側,一道觸目驚心的黃金鑲嵌痕跡蜿蜒如龍,那是昔日卞和泣血所獻和氏璧上那道著名的“瑕痕”,後世巧匠以黃金補之,名曰“金鑲玉”,非但不顯殘缺,反增其曆經劫難、終成大器的磅礴氣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璽底,用鳥蟲篆陽刻著八個大字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字跡古樸蒼勁,每一筆都仿佛蘊含著山河的脈動與天道的意誌。數百年的輾轉沉浮,無數帝王的掌溫與血汗浸染其上,賦予它一種難以言喻的、沉甸甸的曆史分量。它不僅僅是一方印璽,它是華夏正統的圖騰,是九州氣運的樞紐,是這分崩離析近百年的亂世,無數英雄豪傑夢寐以求、為之浴血搏殺的終極象征——傳國玉璽!
蔣毅緩緩起身。玄色深衣的衣擺垂落,紋絲不動。他走下龍椅,腳步沉穩,踏在金磚之上,發出清晰而孤寂的回響。偌大的德陽殿,此刻靜得落針可聞,唯有這腳步聲,如同曆史的鼓點,敲打在每一個人的心上。
他走到侍中令麵前,伸出右手。那是一隻骨節分明、修長有力的手,掌心和指腹間布滿了經年握劍磨礪出的厚繭。這隻手曾於萬軍之中執槊,曾於危難之際挽狂瀾,此刻,它帶著一種近乎虔誠的鄭重,緩緩落下,握住了那方溫潤而又沉重的玉璽。
入手微涼,隨即一股難以言喻的、仿佛與九州山河血脈相連的溫熱感,沿著掌心脈絡,直透心腑。百年的烽煙、千萬人的悲歡、無數次的合縱連橫與生死搏殺……無數破碎的圖景與沉重的呐喊,如同潮水般衝擊著他的心神。他仿佛握住了整個時代的重量。
蔣毅轉身,手持玉璽,重新步上禦階,回到龍椅之前。早有內侍將一份攤開的、以冰蠶絲織就、邊緣繡有玄龍雲紋的即位詔書,恭敬地置於禦案之上。詔書之上,墨跡淋漓,字字千鈞,宣告著一個舊時代的終結與一個嶄新紀元的開啟。
他深吸一口氣。殿內檀香的氣息,金磚冰冷的觸感,群臣屏息的凝重,手中玉璽那沉甸甸的質感與曆史的回響……一切感知都清晰到了極致。
手臂沉穩抬起,玉璽對準了詔書末尾那方預留的朱砂印記。
就在璽印即將觸及絲絹的刹那——
“嗚——————!”
一聲悠長、蒼勁、仿佛來自亙古洪荒的號角聲,毫無預兆地穿透了德陽殿厚重的殿門與森嚴的宮牆,清晰地傳入每一個人的耳中!
這聲號角,並非孤鳴!
緊隨其後,仿佛早有約定,從極其遙遠卻又無比清晰的方向,傳來了第二聲、第三聲……更多同樣蒼涼雄渾、卻又各具風骨的號角長鳴!
它們來自西方!越過玉門關的孤煙,穿透塔克拉瑪幹的風沙,帶著大漠落日熔金般的壯闊與悠遠,那是薑維麾下無當飛軍,在剛剛完成對最後一條司馬氏地下通道的封堵後,於敦煌城頭吹響的和平之音!
它們來自南中!越過瘴癘彌漫的叢林,穿透雲貴高原的層巒疊嶂,帶著百越銅鼓的渾厚與滇池煙波的浩渺,那是孟獲率領著臣服的南疆百族,在點蒼山下燃起象征和解的篝火時,吹響的歸化之音!
它們來自東海!越過波濤洶湧的萬裏海疆,穿透蓬萊仙島的雲霧,帶著海風的鹹澀與巨鯨躍水的磅礴,那是甘寧之後統領的大漢水師,在巨艦犁開碧波、宣告海疆寧靖時,吹響的揚威之音!
嗚咽蒼涼的西域號角,渾厚深沉的南中銅角,高亢清越的東海螺號……不同的音色,不同的韻律,卻在此刻,在這象征著九州重歸一統的洛陽皇宮正殿之外,在蔣毅手握傳國玉璽、即將鈐印定鼎的千鈞一刻,跨越了萬水千山的阻隔,完美地交織、共鳴!匯成一股無與倫比的、震撼天地的洪流!
這聲音,不再是戰爭的呐喊,不再是衝鋒的嘶吼。它是和平的宣告!是邊疆的寧定!是四海的歸心!是一個曆經百年血火淬煉、終於鳳凰涅盤的龐大帝國,向著寰宇發出的第一聲、渾厚而充滿生機的初啼!
“嗚——————!”
號角長鳴,聲震九霄,連綿不絕,回蕩在洛陽城的上空,回蕩在德陽殿的梁柱之間,更回蕩在殿內每一個人的靈魂深處!
群臣悚然動容!無數道目光帶著難以置信的震撼,投向那緊閉的、被號角聲撼動的殿門,仿佛要穿透厚重的朱漆與銅釘,望向那遼闊無垠的萬裏河山!
禦階之下,文官班列之首。
龐統靜靜地佇立著。這位一生以智謀攪動風雲、算盡機關的老軍師,此刻微微仰著頭,側耳傾聽著那來自四極八荒、象征著天下歸一的雄渾號角。他手中的鶴翎羽扇,那柄曾於赤壁借風、於祁山搖策、於無數驚濤駭浪中指引方向的羽扇,正舉在半空,似乎要習慣性地輕搖,分析這“天時”的異響。然而,那羽扇卻如同被無形的力量定住,凝滯在了半空之中。
一滴渾濁的淚,毫無征兆地,順著他布滿歲月溝壑、被地宮濕寒與鄴城煙火侵蝕得愈發深刻的眼角,緩緩滾落。淚珠滑過他枯槁的臉頰,砸落在腳下光潔如鏡的金磚之上,發出微不可聞的輕響,暈開一小片深色的痕跡。
他布滿血絲的雙眼,仿佛穿透了殿宇的穹頂,穿透了流轉的時光,望向了那片早已模糊在記憶深處、卻始終魂牽夢縈的南陽隴畝,望向了那間清風徐來、彌漫著茶香與棋枰落子聲的草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羽扇依舊凝滯。幹裂的嘴唇微微翕動,沒有發出任何聲音,隻有一句無聲的、飽含著畢生追憶、無盡滄桑與最終釋然的心語,在胸中轟然回蕩,震得他靈魂都在顫抖
“孔明……你看見了嗎……”
你看見這號角長鳴、四海歸一的太平了嗎?
你看見這金甌無缺、亂世終章的畫卷了嗎?
隆中對的雪,白帝城的雨,五丈原的風……你我半生心血,半生蹉跎,半生遙望而不可及的夢……它……成了啊!
蔣毅的手,穩穩落下。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鮮紅印文,如同八顆燃燒的星辰,深深地、永恒地烙印在了那承載著帝國新生的絲絹詔書之上!
幾乎在印文落定的同一瞬間——
“咚!咚!咚!咚!……”
洛陽城頭,象征著新朝開啟的景陽鍾被奮力撞響!鍾聲恢弘、莊嚴、磅礴,如同黃鍾大呂,瞬間壓過了四野的號角,卻又奇異地與之交融,響徹雲霄,震撼著整座洛陽城!緊接著,是長安、是鄴城、是襄陽、是建業……無數剛剛收複或重建的城池,無數的鍾樓鼓角,仿佛得到了冥冥中的號令,次第應和!鍾鼓之聲如同滾滾春雷,以洛陽為中心,向著大漢疆域的每一個角落奔湧而去!
德陽殿內,群臣終於從那天地共鳴的震撼中回過神來。以龐統、趙雲為首,所有文臣武將,齊刷刷地撩袍跪地!動作整齊劃一,衣袂摩擦之聲如同潮水退去後的細沙流動。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山呼海嘯般的朝賀聲,飽含著血火淬煉後的忠誠與對太平盛世的無限期許,匯聚成一股無堅不摧的洪流,衝出殿宇,直上九霄!與那回蕩在天地之間的鍾鼓號角之聲,交相應和,共同宣告著一個舊時代的徹底埋葬,和一個嶄新紀元——華夏天授元年——的磅礴開啟!
殿門被緩緩推開。
門外,新曆的第一縷曙光,正刺破黎明前最後的黑暗,如同熔化的金液,潑灑在洛陽宮闕巍峨的飛簷鬥拱之上,將蟠龍金柱映照得璀璨奪目,也溫柔地撫過殿前廣場上每一張飽經風霜卻充滿希冀的臉龐。那光,如此熾烈,如此純淨,仿佛要洗盡這百年亂世沉積的所有血色與塵埃。
盛世的光,終於穿透了漫長而黑暗的甬道,普照人間。
喜歡現代軍醫穿越東漢救世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現代軍醫穿越東漢救世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