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入宮祭禱,秘密行事

字數:3488   加入書籤

A+A-


    興遠侯府芳華苑內,薛慧春正忙著將精心抄錄的往生經一一整理,慎重地放入精致的雕花漆盒中。
    宮中傳來消息,劉才人因難產不幸離世,連腹中的孩子也未能保住。
    太後、陛下為此深感悲痛,決定在安華殿舉行七日的誦經安魂儀式。
    京城裏流言蜚語,都說劉才人是因為藐視宮規、頂撞太後而失寵,然而真相卻鮮為人知。
    興遠侯府因與此事有所牽連,所以略知其中的隱秘。
    薛慧春如今還在白雲觀進行俗家修行,因此被太後特意點名,隨同白雲觀的師太一起入宮。
    臨行前,老夫人洪映蓉親臨芳華苑,看望即將入宮的女兒,並殷殷叮囑。
    “太後召你入宮,想必是要你在旁侍奉。這樣也好,你陪太後說說話,或許能稍解她的悲傷。”洪映蓉拉著女兒的手,眼中滿是不舍,“劉才人的事,你也有所耳聞,切記在宮中不要觸犯忌諱。”
    “女兒明白,宮中不比家裏,一言一行都要格外小心。”薛慧春雖為侯府千金,性格中偶有驕縱,但本質純善,明辨是非,從未讓洪映蓉過多擔憂。
    老夫人洪映蓉放心的點點頭,輕輕撫摸著女兒頭冠上的發帶,語氣認真地說道:“等你回來,春闈放榜的日子就該到了。我已和白雲觀的智心師太商量好,等安華殿的法事一結束,就結束你的俗家修行。總不能讓你薑家伯母來提親時,你還穿著一身道袍去見禮吧?”
    聽到母親提及自己的婚事,薛慧春的臉頰不禁飛起一抹羞澀的紅暈。
    洪映蓉見狀,笑著安慰道:“好了,這事等你回來,母親再與你細說。”
    這時,趙嬤嬤走上前來稟報:“車馬都已準備妥當。”
    薛慧春向母親行了一個叩拜大禮後,帶著一眾奴仆離開了侯府,前往宮中。
    劉才人一家事關春闈試題泄露一案,並未被陛下李隆澤公然挑明,雖然也有朝中重臣知曉一二,但也是諱莫如深,三緘其口,深怕卷入這潭渾水。
    縱然劉才人的位份不高,但因她懷有皇嗣且母子雙亡,太後為顧全皇家顏麵,特賜她死後哀榮,以昭儀之禮下葬。
    安華殿誦經以來,不少誥命、宗婦紛紛前往上香致祭,以示哀悼。
    皇城東安門外,鹹寧郡主李昀婷的奢華馬車在眾車之間昂首駛過,氣勢如虹,直抵宮門。
    她身著一襲月牙白雲錦鳳尾長裙,裙擺拖地,風采照人。盡管她穿著素色衣裙,但那精致的花樣與華貴的質地,引得宮門口等待入殿的官眷命婦紛紛側目,竊竊私語。
    郡馬爺張顯知緊隨其後,他臉上的傷痕已基本愈合,現在隻留下淡淡的印跡,與之前在酈泉山的落魄形象判若兩人,今日他身著寶藍色五品官袍,頭戴紗帽,氣宇軒昂,玉樹臨風。
    令人不得不讚歎,當年陛下李隆澤慧眼識珠,欽點他為郡馬,也不是沒有道理。
    李昀婷對於那些從四麵八方投射而來的注視,早已司空見慣,不以為意。
    她優雅地伸出纖纖玉指,輕輕整理著側邊稍顯淩亂的發髻,同時以餘光淡淡地掃過張顯知,帶著幾分不屑與傲慢。
    “你自行前往翰林院吧,”她聲音冷淡,仿佛在吩咐一件無足輕重的小事,“本宮還要陪太後說會兒話。”
    張顯知聞言,謙卑地垂下眼簾,應聲答道:“是,一切聽從殿下安排。”
    李昀婷輕哼一聲,顯露出她高高在上的態度,然後右手搭住上前恭迎的小太監的手臂,目光高傲,旁若無人地向著深宮之內走去。
    這一幕落在禦史大夫範階的夫人李氏眼中,她不禁氣得直跺腳,憤憤不平地嘟囔著:“回府後,我定要讓我家老爺上書陛下,參奏鹹寧郡主目無禮法,奢靡鋪張!”
    張顯知目送李昀婷離去,麵上依舊保持著平和的神態,他對著那些或好奇或同情地注視著自己的眾人,不卑不亢地拱手行禮,周全的禮數讓人挑不出一絲錯處。
    這下更加令人對他心生同情,倍感噓唏,剛才這一幕,無疑又將在京城的茶樓酒肆中,成為眾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翰林院坐落於皇城外苑,與六部議事堂、太醫院、司禮監等機要重地緊密相連。
    張顯知獨自步行其間,偶爾與同僚頷首致意,彼此客氣而又不失禮數。
    當他即將踏入翰林院所在的宮門時,眼見四周無人注意,便悄然轉向與太醫院相接的回廊,步履匆匆。
    一入太醫院,迎麵而來的便是陣陣沁人心脾的藥香。
    他目光搜尋,很快便發現了正在專心搗藥的醫士洪正軒,於是輕聲呼喚。
    洪正軒聞聲抬頭,視線透過窗欞看到張顯知,他環顧四周,確認無人注意後,迅速放下手中活計,跑了出來,與張顯知一同站在暗處交談。
    “張大人,這是我近日從《雜病痧脹源流》中尋得的珍貴記錄,”洪正軒低聲說道,語氣中透露出一絲難以掩飾的興奮,“書中所述絞腸痧之症與外麵醫典有所不同,說是絞腸痧,有心腹絞切大痛,如筋吊、錐刺或如刀刮,痛極難忍。”
    說著,他從懷中掏出一張折疊整齊的紙張,上麵密密麻麻寫滿了字跡。
    張顯知小心翼翼地接過,感激之情溢於言表:“洪醫士,多謝你出手相助,”他誠摯地說道。
    “張大人言重了,”洪正軒擺手笑道,“說起來,洪家與柳家也算是遠房親戚。倘若當年沒有發生那樁意外,按輩分來算,我還應該稱呼你一聲‘姐夫’呢。”
    話至此處,洪正軒怕提起張顯知的傷心事,忽然止住話頭,不再多言。
    此時,有太監前來詢問湯藥是否已準備好,他匆匆應了一聲,行了一禮後,就轉身回去繼續忙碌。
    此地也不宜久留,張顯知於是悄無聲息地離開了太醫院。
    在返回翰林院的途中,他的內心卻無法平靜,洪正軒所提及的“意外”二字,如同一塊沉重的石頭,壓在他的心頭。
    意外?
    他在心中冷笑,對於當年青梅的意外離世,他從始至終沒有認為那是一場意外!
    喜歡五旬老太守侯門,杖打糊塗忤逆兒請大家收藏:()五旬老太守侯門,杖打糊塗忤逆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