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洪荒終劫:三界崩碎,人道歸塵

字數:5172   加入書籤

A+A-


    西遊量劫落幕的第五百年,靈山的菩提樹第一次開花即謝,天庭的蟠桃在枝頭上化作飛灰,幽冥血海的浪濤拍碎了奈何橋的第九十九級石階。當鴻鈞老祖在紫霄宮閉上雙眼,座下六尊天道聖人同時起身——老子的太極圖泛起不祥的灰光,元始天尊的三寶玉如意凝結著雷霆,通天教主的誅仙四劍嗡嗡作響,接引的十二品蓮台滲出黑血,準提的七寶妙樹垂落枯葉,女媧的招妖幡上萬妖哀鳴。
    \"人道竊據氣運,地道侵蝕陰陽,當清三界,重定秩序。\"元始天尊的聲音穿透三十三天,南天門的天兵天將瞬間列陣,托塔李天王的玲瓏塔壓塌了東勝神洲的三座仙山;靈山雷音寺的諸佛齊誦佛號,十八羅漢的金身踏碎了西牛賀洲的千裏佛國,化作鎮壓地道的枷鎖。
    天道六聖:秩序之劍
    老子vs軒轅黃帝
    函穀關上空,老子的青牛昂首噴出先天紫氣,太極圖展開時,陰陽二魚吞噬了方圓萬裏的日光。人道六聖之首的軒轅黃帝踏龍而來,軒轅劍劈開的金光如銀河倒懸,與太極圖碰撞的刹那,函穀關的城牆化作齏粉,地下的青銅鼎被震得浮出地麵,刻滿的上古符文燃起血色火焰。
    \"師弟,你我同出盤古元神,何必為螻蟻爭命?\"老子的聲音帶著萬古不變的淡漠,青牛蹄下生出六十四卦陣,將黃帝困在其中。誰知黃帝袖口飛出河圖洛書,星辰軌跡瞬間逆轉,六十四卦陣崩裂時,無數星石砸向老子——那是當年黃帝戰蚩尤時,從九天引來的隕星,此刻竟帶著人道的執念,撞得老子的紫金冠歪斜。
    \"你視蒼生為螻蟻,我卻記得涿鹿戰場上,每一個戰死的族人姓名!\"黃帝的龍袍獵獵作響,軒轅劍突然暴漲萬丈,劍身上浮現出華夏五千年的炊煙、城郭、田畝。當劍鋒斬向太極圖的刹那,老子竟第一次後退——他在劍影中看到了自己騎牛出函穀關時,路邊孩童遞來的那碗清水。
    元始天尊vs大禹
    昆侖山下,元始天尊的三寶玉如意化作擎天巨柱,砸向手持定海神針的大禹。如意上的青雲翻滾,飛出無數黃巾力士,卻被大禹引來的黃河水凍成冰雕。\"治水之功,不過是天道恩賜,也敢妄稱聖人?\"元始天尊的盤古幡展開,混沌氣流割裂大地,露出底下奔騰的地脈之火。
    大禹將定海神針插入地脈,原本狂暴的岩漿突然溫順如溪流,順著他劃定的河道流轉,竟在昆侖山下衝出一片沃野。\"我治水時,見過太多因天道喜怒而流離的百姓。\"他從懷中取出治水玉簡,上麵記載的九河脈絡突然化作鎖鏈,纏住了三寶玉如意——玉簡上每一道刻痕,都是一個被洪水吞噬的村落名字。
    當盤古幡的混沌氣流即將觸到大禹眉心時,元始天尊突然停手。他看見大禹草鞋上沾著的泥土,竟與自己開天辟地時,第一縷清氣所化的塵埃同色。
    通天教主vs後土
    幽冥血海之上,通天教主的誅仙四劍布成絕殺陣,劍氣所過之處,輪回中的亡魂盡數魂飛魄散。地道之主後土娘娘踏血蓮而出,十二品血蓮綻放時,彼岸花鋪滿血海,奈何橋的碎片重組為盾,擋住了四劍的鋒芒。\"天道要斷輪回,是想讓三界淪為死寂之地嗎?\"後土的聲音帶著六道輪回的悲愴,輪回盤轉出三生石,照出通天教主當年在紫霄宮聽道時的青澀模樣。
    通天教主的臉色第一次動容。誅仙陣的劍氣稍緩,卻被後土抓住機會——她將無數枉死魂靈引入劍氣之中,那些魂靈生前皆是截教弟子,此刻在劍氣中哭嚎著\"師尊\",竟讓四劍的鋒芒漸漸黯淡。\"你護短,我亦護眾生輪回。\"後土的血蓮突然炸開,化作漫天血雨融入血海,原本被劍氣斬斷的輪回脈絡,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重生。
    接引vs酆都大帝
    靈山廢墟上,接引道人的十二品金蓮與酆都大帝的生死簿碰撞,金色佛光與黑色鬼火交織成扭曲的光帶。接引的佛號震碎了酆都的城門,大帝卻翻開生死簿,將佛號中蘊含的功德一筆勾銷:\"你渡人往西天,我判人入輪回,本是陰陽平衡,為何要趕盡殺絕?\"
    生死簿上突然浮現出無數名字——那是被佛門\"度化\"卻不甘入輪回的亡魂,此刻他們的怨念凝聚成鎖鏈,纏住了金蓮的花瓣。接引的蓮台劇烈搖晃,他看著簿子上\"金蟬子\"三個字,突然想起那個十世輪回的弟子,每次轉世時眼中都有的迷茫。
    準提vs刑天
    不周山遺跡,準提道人的七寶妙樹掃向無頭的刑天,樹枝所過之處,刑天的斧刃泛起腐朽之氣。\"放下執念,入我沙門,可免魂飛魄散。\"準提的法相高達萬丈,手中念珠化作十八座佛塔,卻被刑天脖頸噴出的精血染紅——那是蚩尤戰死後,殘留的不屈戰意,此刻竟腐蝕了佛塔的琉璃光。
    \"我無頭,卻識善惡;你有頭,卻辨不清公私!\"刑天的巨斧劈開佛塔,斧刃上的血痕化作無數戰魂,他們皆是被天道視為\"邪魔\"的部族亡魂,此刻竟將準提的法相撕出裂口。準提看著那些戰魂臉上的決絕,突然想起自己當年在菩提樹下,發誓要渡盡眾生的誓言。
    女媧vs商湯
    朝歌城頭,女媧的山河社稷圖鋪展開來,圖中的仙境化作牢籠,想要將商湯王困入其中。萬妖從圖中飛出,卻被商湯懸於空中的九鼎鎮壓——九鼎中飛出的八百諸侯魂魄,手持青銅劍組成人牆,將妖族砍得哀鳴不止。\"我捏土造人,爾等卻反噬天道,良心何在?\"女媧的招妖幡卷起狂風,吹得朝歌城搖搖欲墜。
    商湯指著城樓下的百姓:\"你造人時,可曾問過他們想不想成為神佛的棋子?\"他拔出青銅劍,劍身上刻著的\"民為貴\"三個字突然發光,竟將山河社稷圖的一角燒出破洞。女媧在破洞處看到了自己煉石補天時,救下的那個抱著母親屍體痛哭的孩童——此刻他已是白發老者,正舉著鋤頭,對抗從天而降的天兵。
    地道六聖:幽冥之怒
    共工vs李靖
    東海之濱,共工引海嘯漫過三千裏海岸線,托塔李天王的玲瓏塔被巨浪拍得傾斜,塔身的符文在鹹水中漸漸模糊。\"當年我撞斷不周山,是恨天道不公;今日我覆東海,是恨你們視眾生為芻狗!\"共工的玄水蛟龍撕開天庭的水軍陣,龍爪拍碎了哪吒的風火輪,逼得這位三壇海會大神連連後退。
    玲瓏塔突然炸裂時,李靖看到塔中浮現出無數水族的冤魂——那是被天庭以\"興風作浪\"為名鎮壓的魚蝦精怪,此刻他們的怨念凝成冰錐,刺穿了李靖的鎧甲。當共工的海嘯即將淹沒漁村時,李靖竟轉身擋在浪頭前——他想起自己鎮守陳塘關時,曾答應過海邊百姓,會護他們一世平安。
    閻羅王vs如來
    幽冥地府,閻羅王的判官筆劃過生死簿,如來佛祖的丈六金身突然出現裂痕。\"你說"眾生平等",卻將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五百年;你說"因果循環",卻讓唐僧憑金蟬子轉世就能取到真經!\"判官筆化作巨尺,丈量著如來的功德與罪孽,尺上的刻度顯示,這位佛祖的罪孽竟比功德多出三寸。
    如來的金身開始剝落,露出底下纏繞的因果線——那是被他\"度化\"卻失去自我的生靈怨念。當閻羅王的筆即將點向他眉心時,如來突然合掌:\"我錯了。\"地府的業火竟在這一刻熄滅,露出無數在火中掙紮的魂魄,他們中既有妖魔鬼怪,也有披著袈裟的僧人。
    人道六聖:凡塵之血
    神農氏vs靈山諸佛
    藥山之上,神農氏灑出的百草種子在佛光中瘋長,菟絲子纏住羅漢的金身,斷腸草腐蝕菩薩的蓮花座,最不起眼的狗尾草,竟從燃燈古佛的眉心鑽出。\"我嚐百草,是為救人命;你們立佛門,卻要斷人心。\"神農氏的藥鋤劈開迦葉尊者的金缽,鋤頭上沾染的七十二種劇毒,都是他當年為救人而親嚐的毒物。
    當諸佛的佛光凝成殺陣時,神農氏突然將所有草藥聚成一團,化作一顆綠色的丹丸。丹丸炸開時,佛光中的諸佛突然想起自己未出家時的模樣——有的是救過路人的樵夫,有的是贍養老人的孝子,有的是守護家園的士兵。殺陣瞬間潰散,藥山的土地上,竟長出了一片從未見過的金色麥穗。
    姬發vs玉皇大帝
    淩霄寶殿,姬發的青銅劍劈開玉帝的龍椅,天兵天將的屍體堆滿丹陛。\"你坐這寶座,可知人間有多少凍餓而死的百姓?\"姬發的戰袍染血,卻依舊挺直脊梁,他身後跟著的,是無數從封神榜中掙脫出來的亡魂——那是被天道視為\"棄子\"的忠臣良將,此刻正用血肉之軀撞向天庭的琉璃瓦。
    玉帝的昊天鏡射出金光,卻被姬發用自己的血擋住。金光中浮現出無數畫麵:大禹治水的背影,商湯滅夏的誓言,姬發自己在孟津會盟時,對八百諸侯許下的\"永不相負\"。當淩霄寶殿的梁柱崩塌時,玉帝看著姬發胸口的劍傷,突然想起自己當年還是凡人時,曾在田間救過一隻受傷的燕子。
    終局:三界崩碎
    當老子的太極圖與黃帝的軒轅劍同時碎裂,當元始天尊的三寶玉如意被大禹的玉簡劈開,當通天教主的誅仙四劍墜入幽冥血海,當接引的蓮台與酆都大帝的生死簿一起化為飛灰,林燁終於從泰山之巔走下。
    他看著天庭在混沌氣流中崩塌,靈山的金身碎成齏粉,地府的輪回盤裂成十二塊,人間的城池十去其九,幸存的百姓在廢墟中撿拾穀種。他左手握著從五行山撿來的一塊碎石,右手捏著唐僧師徒取來的、卻從未被翻閱過的真經——經書的紙頁間,還夾著孫悟空當年偷吃的桃核。
    \"所謂天道,不過是強者製定的規則;所謂地道,不過是弱者的無聲呐喊;而人道...\"林燁看著一個抱著死去母親哭泣的孩童,突然想起自己穿越前看過的曆史書——書上說,無論王朝如何更迭,無論神佛如何爭鬥,總會有人在廢墟上種下新的種子。
    十二位聖人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他們的聖位正在消散,本源之力回歸天地。老子的青牛啃食著地上的青草,後土的血蓮化作凡人田埂上的野花,黃帝的龍袍變成了百姓身上的粗布麻衣。
    林燁將桃核埋入土中,用碎石壓住真經的紙頁,當作給幼苗的肥料。\"你們爭了億萬年,爭的不過是"主宰"二字。\"他站起身,看著初升的朝陽越過廢墟,\"但真正的道,從來不在紫霄宮,不在幽冥血海,而在每一個想好好活著的人心裏。\"
    當第一縷陽光照在桃核上時,林燁的身影漸漸透明。他最後看到的,是那個哭泣的孩童,用小手挖開泥土,將一顆飽滿的穀種,小心翼翼地埋在了桃核旁邊。
    洪荒的故事結束了,但人間的故事,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