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英倫式的渾水摸魚
字數:8506 加入書籤
在蘭芳歸附後,軍武院召開了一次作戰大會
凡是在京的這些軍長全部到場
“我在來的路上聽說這次會議,陛下也會參加”
一個軍長說道
“我自從調任軍長後還沒見過陛下呢”
另一個和他一樣的軍長說道
“起立!”
兩個憲兵推開門大喊一聲站到門兩邊
隻見一身軍裝的朱怡倫從外麵走進來,武陽則是跟在他身後
“參見陛下”
眾人齊聲大喊同時敬禮道
“好!坐!”
朱怡倫回禮說道
朱怡倫走到給他準備的位置坐下,武陽陪同坐在旁邊
“今天,召集你們是為了應對接下來的南亞洲統一戰爭,如圖”
朱怡倫站起來走到旁邊的南亞洲大地圖前,拿起旁邊的指揮棒說道
“現在,呂宋已經是我們的領土,旁邊的馬六甲等地方有英國和荷蘭共管,英國以印度作為戰略支點,試圖南下擴張準備在最近的荷屬東印度的混亂局勢中渾水摸魚”
朱怡倫指向荷屬東印度所在的印尼群島
“現在,婆羅洲也就是蘭芳共和國所在的地方,現在已經是大明的附屬國,朕已經派人去接手了蘭芳的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麵職位,接下來就是以婆羅洲為跳板逐步蠶食整個荷屬東印度,打通呂宋和大明本土之間的土地”
朱怡倫說道
“荷蘭總督斯坦福最近恢複了對了大明等各國商船的劫掠行為,以錦衣衛對荷屬東印度的滲透,這個決策似乎不是他所為,朕有理由懷疑是英國人在背後搞鬼,斯坦福做了一個局,就是為了吸引幕後之人英國從幕後轉到台前”
朱怡倫說道
“報告!”
武陽站起來說道
“講”
朱怡倫說道
“英國不是還在美洲和美國作戰嗎?英國屬於我們的盟友為什麽還要插手亞洲”
武陽提出自己的疑問
“目前美國和英國已經停戰,於十月就要簽訂停戰協議,英國雖然是我們的盟友但人與人之間尚且有互相爭鬥,國家與國家之間也是如此,歐洲停戰,美洲停戰讓英國騰出手來經營印度,而經營印度就必然要和我們的利益相衝突”
朱怡倫說道
“英國人想要依靠印度和我們在亞洲博弈,以大明目前的軍事實力來說不是什麽問題,但在國家統一這件事上,有英國在背後搗亂就不行”
朱怡倫說道
其實在國家統一這件事情上,軍武院內部是分為兩派的,一派是溫和派代表人物是軍武院海軍總司令劉強,認為現在的大明已經在南洋徹底站住腳,軍事實力比英國更強,沒必要去想著擊敗滿清完成國家複仇和統一
另一派就是堅定的國家統一派代表人物是副軍武長武陽,認為有生之年必須重返故土擊敗滿清報1644年滅國之仇,統一南洋完成國家一統並為此奮鬥終生
目前朱怡倫是堅定的國家統一派,所以在軍中統一派的占比巨大,且武陽手握實權所以溫和派並未有多大話語權,反而在軍隊內部被人批評為不思進取偏安一隅
“荷蘭人在南洋的活動即將進入末期,而大明統一南洋是無法阻擋的事情就算是英國人也不行,接下來朕要開始大明的第二次軍事改革以應對接下來可能的的南洋統一戰爭”
朱怡倫說道
眾人一聽,為什麽是可能的南洋統一戰爭,難道皇帝想讓荷蘭人主動把荷屬東印度送給大明?
“朕知道,你們在想什麽”
朱怡倫緊接著將最近荷屬東印度的行為和英國人的動向結合起來分析了一遍
“根據歐洲船傳回來的情報,英國對尼德蘭王國進行施壓,要求奧蘭治親王對荷屬東印度下令恢複劫掠活動,而奧蘭治親王似乎是不願意做英國的鷹犬”
緊接著朱怡倫拿出一份歐洲錦衣衛送回來的情報
“尼德蘭王國目前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危機中,尼德蘭王國被英國強行中立,被迫接受英國的貿易援助和控製,荷蘭作為曾經的海上馬車夫怎麽可能甘心被英國控製,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讓英國人無法分心插手亞洲”
朱怡倫指向馬六甲海峽
“這裏,將是亞洲貿易航線的經濟命脈,誰能掌控這裏,誰就能掐住亞洲國家的命脈,之前朕就表達過要馬六甲的訴求,至於英國會不會給,就看我們開出的條件厚不厚”
朱怡倫又指向了美國
“我們要做的,就是把英國人的目光吸引到美洲去”
朱怡倫說道
英國人想抱有僥幸在亞洲渾水摸魚,朱怡倫是肯定不會答應的
就算你想和大明一起再來一次瓜分美國樣式的瓜分南亞利益,大明歡迎,但是你想渾水摸魚試探大明的態度,那大明必將給你迎頭痛擊
可不會是在報紙上譴責一下就完了那麽簡單的事情
“朕打算秘密向法國提供一批在大明來說不算先進但對於法國來說剛剛先進的技術並加大貿易力度,用法國牽製英國”
朱怡倫說道
英法世仇可不會因為英國主導了第六次拿破侖戰爭後的歐洲新秩序而結束,即使放到現在,英法同樣不對付
朱怡倫既不想太傷害明英聯盟的關係,又不想英國太過於插手亞洲,英國既然要試探大明的態度,那就給你大明的態度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就在軍事會議進行進行的時候,新華社那邊收到主理院命令,在報紙上刊登了大明準備加大對法貿易,並增加出口量,開放了一批原先限製出口的項目,同時推動明法關係正常化推動建立明法雙邊外交關係
新華社的報紙一發售,在明的法國商人圈子頓時就炸開了
同時英國商人圈子也炸了,但此炸非彼炸
因為大明開放了即使是英國都無法從大明購買的改良型蒸汽機
英國目前使用的蒸汽機車還是喬治斯蒂芬森所設計的布拉策號蒸汽機車,僅用於礦石運輸,而大明早已經應用於民用客運和工業運輸
英國方麵之前多次請求主理院開放楊氏蒸汽機進口,但都被主理院回絕,現在突然開放給法國,很明顯是對英國渾水摸魚行為的反擊
當這份加急報紙被送到英國駐英大使卡蘭托利的案桌上時,氣得卡蘭托利一把扔掉了手中的茶杯
“倫敦辦公室裏的蠢貨!非要在這樣的問題上來試探!”
卡蘭托利怒罵道
“巴瑟斯特先生為什麽不阻止一下”
卡蘭托利說道
卡蘭托利天天在大明,再加上他的情報收集,也明白了大明對於南洋霸權的絕對控製和宣稱,之前荷屬東印度的劫掠行為以卡蘭托利對自家政府的了解,這絕對是倫敦方麵下的命令
因為在倫敦會議中尼德蘭成為了永久中立國,但這個中立是英國一手造成的,說是中立更偏向於英國
尼德蘭在歐洲扮演的角色,所以人都懂但無法改變什麽
“大明不是大清,非要用這種拙劣的把戲來試探他們的態度,這下好了,法國獲得了出口改良蒸汽機的資格,等法國人的火車開始在英吉利海峽邊跑起來的時候,辦公室裏那群蠢貨才會幡然醒悟”
卡蘭托利氣憤的說道
英國的這招渾水摸魚的試探態度的行為不是第一次,屬於是又當又立那種
“太好了,我必須立刻前往楊氏鐵路,要不然我就擠不進去了”
一個人法國商人在路邊的報亭裏買了一份報紙後看到上麵的頭版頭條還特意詢問了這個消息是不是最新的
得到的回應是,剛剛印刷廠那邊加急送來的
衛京城,楊氏鐵路公司總部
門口擠滿了前來購買蒸汽機的法國商人和試圖冒充法國人的英國商人
“董事長,門口全是前來購買蒸汽機的法國商人,我記得蒸汽機不是不能出口嗎?”
楊青山的秘書走進來說道
“這,朝廷那邊剛剛來的通知”
楊青山舉起才剛剛送到的朝廷文件無奈的說道
“朝廷答應賣蒸汽機了,太好了”
秘書楊曼曼說道
楊晨自從火車成功生產後就把執行總裁的位置給了楊青山,最近楊晨徹底放手將董事長位置給了楊青山
“那,我們還賣嗎?”
楊曼曼說道
“賣啊,怎麽不賣,不賣哪裏來的錢研發下一代”
楊青山說道
“你這樣,你去門口喊一嗓子,今天隻接待三個客戶談判”
楊青山笑著說道
“三個?會不會太少了”
楊曼曼今年才剛剛成年,還是楊青山的親妹妹,自然是不懂楊青山話中的意思
“不會,隻會更多,你去辦吧”
楊青山笑著說道
“好”
楊曼曼說道
今天隻接待三個客戶,今天得到接待的法國商人,明天會拿出更多錢來,沒有得到接待的,明天隻會拿出比得到接待的人更多的錢
朝廷隻是說了可以賣,但怎麽賣可沒說
很快,門口的安保不小心放進來了三個法國商人,這三人手裏都拿著大明銀行的商用支票,準備購買蒸汽機
接待室裏,楊青山親自坐鎮,看著三個法國商人走進來
“請坐”
楊青山說道
“我們要購買蒸汽機,這是大明皇帝說的”
法國商人皮埃爾杜邦說道
“我知道,不知道你們能買多少”
楊青山笑著說道
好家夥,上來說的是你們能買多少而不是要買多少
“這樣的大事你真能做主嗎?還是請你的父親出來吧”
皮埃爾杜邦說道
皮埃爾杜邦認為麵前這個年輕人肯定是楊鐵老總的兒子,隻是負責公司的部分事情,決定權還在他父親手裏
“這位可是楊鐵的現任董事長....”
楊曼曼正要解釋就被楊青山製止
“這位先生,如果你不相信我,就請你離開吧,門口可還有很多人等著呢”
楊青山說道
“楊董事長,你好”
皮埃爾杜邦連忙換了一副嘴臉說道
態度前倨而後恭,實屬讓人發笑
“楊董事長,我要買二十台”
皮埃爾杜邦說道
“楊董事長您好,我叫艾德溫,我需要購買三十台”
坐在旁邊的艾德溫突然開口道
“楊董事長您好,我叫莫爾斯,我也要買三十台”
莫爾斯說道
皮埃爾杜邦看了看兩人,在心裏暗罵一句後也將數量提到了三十台
“十台”
楊青山伸出一根手指說道
“楊鐵致力於服務大明鐵路事業發展,對品質的追求從公司成立那天起就是楊鐵的信條,而且楊鐵致力於追求高質量穩定的蒸汽機供應,數量太多反而會拉低生產規格,請諸位見諒”
楊青山說道
不是不能多賣,而是楊青山不清楚朝廷能接受賣多少,所以給出了一個保守的數字,在加上最近荷屬東印度公司搞出的亂子,楊青山大致也能猜到朝廷此舉是為了反擊造成這一切的幕後之人
“楊董事長,我願意以每台七千明元的價格購買二十台”
艾德溫立刻說道
兩人立刻看向艾德溫,要是目光能殺人艾德溫此時已經被淩遲處死了
“我出八千”
皮埃爾杜邦說道
“我出一萬!”
莫爾斯說道
“三句話兩句話之間一台蒸汽機的價格就被抬到了一萬明元”
楊曼曼心想道
“抱歉三位先生,楊鐵對於蒸汽機的報價是一萬二一台”
楊青山笑著說道
三人剛剛想開口就被楊青山製止
“我知道三位先生現在很激動,也很想說為什麽賣這麽貴,就由我來給三位先生介紹一下,楊鐵目前的主推產品,晨乙一型火車站蒸汽機”
楊青山笑著齊聲
楊曼曼適時的將各種資料拿出來,配合楊青山在旁邊的大白板上講解,立刻就把三個人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綜上所述,晨乙一型火車蒸汽機比喬治斯蒂芬森先生所設計的布拉策號所使用的蒸汽機至少要先進一代,一萬二一台還是楊鐵在虧錢情況下相應朝廷號召才給出的報價”
楊青山說道
這三人那裏見過這麽正式的組合拳營銷一個二個頭點的跟搗蒜一樣
不得不說楊青山的商業頭腦是真的一點不遜色於其父楊晨,他想出的許多營銷手段跟後世的營銷手段都差不多
怪不得,老祖宗們要搞重農抑商,不限製商人,他們是真能搞出花活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