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痛打英國落水狗

字數:8494   加入書籤

A+A-


    當荷蘭和大明簽訂《馬來條約》的事情經過歐洲歸國商人的傳播,這件事在歐洲引起了軒然大波
    一塊在遠東且已經破產的殖民地換來了大明真金白銀的兩千五百萬明元投資
    順帶說一下,現在的明元因為廣泛使用已經開始升值,但大明財政司那邊仍然在刻意壓低明元對其他貨幣的匯率
    在歐洲明元比英鎊好用
    唐寧街10號首相辦公室
    利物浦勳爵拿著一份泰晤士報風風火火的進入了斯潘賽的辦公室
    “首相先生,大明已經接手荷屬東印度殖民地還給尼德蘭投資了兩千五百萬明元”
    利物浦勳爵焦急的說道
    “嗯?”
    斯潘賽疑惑的抬起頭
    “荷蘭人賣了殖民地?”
    斯潘賽聽到這個消息大腦宕機了兩秒旋即反應過來
    在殖民時期,列強國家互相買賣殖民地是個很正常的事情,但現在荷蘭把荷屬東印度賣給大明就很不正常
    英國在讓尼德蘭“中立”的時候就明確說過尼德蘭全麵接手荷屬東印度公司的全部股份,且不允許買賣
    之前英國試探大明的態度讓威廉弗雷德裏克給荷屬東印度公司下令劫掠大明商船,結果斯坦福來了個全麵打劫
    大明反擊給法國出口火車蒸汽機給了英國議會一個響亮的耳光
    那件事是議會發起跟首相和內閣沒什麽關係的話,尼德蘭的中立就是首相和內閣全力推動的事情
    斯潘賽希望通過傀儡威廉弗雷德裏克而控製英國在歐洲的橋頭堡,沒想到威廉弗雷德裏克悄悄摸摸把荷屬東印度公司賣給了大明
    換來了尼德蘭最需要的經濟援助
    斯潘賽就是希望通過控製尼德蘭經濟讓尼德蘭保持在生死邊緣徘徊,加強對英國的依賴
    現在威廉弗雷德裏克換來了如同救命稻草一般的經濟援助,必然會反抗英國的控製
    杜伊勒裏宮裏,拿破侖拿著法蘭西日報看著上麵荷蘭和大明簽訂的《馬來條約》的部分內容
    “這下英國人要氣死在唐寧街了”
    拿破侖笑著說道
    拿破侖自從倫敦會議後將養成了看報紙的習慣,早中晚都喜歡看看報紙,現在不打仗了也有時間培養自己和約瑟芬的孩子
    “給荷蘭提供一點經濟援助,這個建議我覺得可以”
    拿破侖看著法蘭西日報上一條法國政治評論家的話說道
    原話是,法國應該向荷蘭提供一些幫助,以彰顯我們原“宗主國”的仁慈
    “去把奧爾尼斯叫來”
    拿破侖說幹就幹,立刻派人去叫奧爾尼斯去了
    沒一會奧爾尼斯就趕到了杜伊勒裏宮
    “陛下,您找我”
    奧爾尼斯走進來行禮道
    “沒錯,我決定向荷蘭提供一筆五百萬法郎的低息援助”
    拿破侖抬起頭,他正在寫援助的事情
    “陛下想幫英國人攪一攪渾水嗎?”
    奧爾尼斯作為法國外交部長肯定是收到了大明向荷蘭提供經濟援助的消息
    “沒錯,畢竟“英法百年世仇”嘛”
    拿破侖笑著說道
    “英國試探大明皇帝結果讓我們拿到了大明先進的火車蒸汽機,現在大明又選擇給荷蘭兩千五百萬明元作為投資,看來明英聯盟也不是很牢固”
    奧爾尼斯說道
    “你說錯了奧爾尼斯,和大明聯姻的是英國王室而不是英國政府,英國政府想做什麽王室可管不了,但是大明要反擊英國人必然是肉疼的,這次是火車蒸汽機下一次是什麽就不用想了,所以我們要摻和這件事”
    拿破侖說道
    “我明白了陛下,我這就回去準備”
    奧爾尼斯說道
    “讓英國人明白,會攪屎的不止他英國”
    拿破侖笑著說道
    奧爾尼斯明白拿破侖想說什麽,但就是覺得這句話聽著怪怪的
    很快法國向荷蘭提供低息貸款的消息登上了歐洲各國的報紙
    首相辦公室內,斯潘賽看著報紙那是氣不打一處來
    大明對英國的反擊英國吃癟是因為英國無法把手伸進東南亞,你法國跑來湊什麽熱鬧?
    報紙上法國外交部稱這是一場對朋友的無償幫助,幫助他解開身上掛著的鐐銬
    說的是誰結果就已經呼之欲出了
    普魯士報紙將這場援助稱為拿破侖的眼藥
    奧地利報紙稱其為攪局者被另一個攪局者攪局的局
    沙俄那邊倒是沒什麽反應,因為亞曆山大一世正在忙著鎮壓國內的大大小小農民起義
    因為拿破侖的統治在法國延續,亞曆山大一世並沒有如原本曆史一樣成為歐洲警察
    巴克萊德托利的軍前政變和自殺讓亞曆山大一世聲望受損,回國後的大清洗在沙俄內部造成了極大的動蕩
    最開始清洗後還相對安穩了一段時間,但是一直到倫敦會議開完,沙俄內部就開始不斷出現農民起義
    逼得亞曆山大一世開始起草農奴製改革的草案,但頻繁的農民起義讓他心力憔悴導致草案起草進度緩慢
    就在2月16號,法國宣布對荷蘭提供低息貸款後,2月20號普魯士和奧地利相繼宣布為荷蘭提供三百萬塔勒和三百萬奧地利先令的低息貸款
    普奧兩國的落井下石再次引爆了歐洲輿論,普魯士更是宣布普魯士軍隊在適當的時候會為尼德蘭的安全保駕護航
    一時之間歐洲掀起了一股對英落井下石的風潮
    斯潘塞得到消息後急得焦頭爛額,一個小小的荷蘭在歐洲各國接力的推波助瀾下直接引發了斯潘塞政府的動蕩和信任危機
    現在擺在斯潘賽麵前就兩個選擇,一是繼續對尼德蘭施壓保持對尼德蘭的控製,二是宣布放棄尼德蘭讓英國資本撤出尼德蘭
    前一個選項在法國提供貸款後斯潘賽就已經試過了結果換來了普奧兩國的下場
    第二個選項就已經變成當前及時止損的最好選擇
    “這群瘋子!”
    斯潘賽在辦公室裏大發雷霆
    現在的英國就好像那被拿槍指著的壞人一樣,第一把槍是法國,第二第三把槍則是普魯士和奧地利
    “現在怎麽辦,我們隻能選擇撤出了”
    巴瑟斯特說道
    “再不撤,議會就要對我們發起彈劾了”
    利物浦勳爵說道
    他可不想因為一個荷蘭而斷送自己的政治生涯
    斯潘賽坐在那裏臉色鐵青
    當初他把尼德蘭從法國手裏拿走,現在法國,普魯士,奧地利開始報複自己插手歐陸的事情
    英國開始陷入孤立主義危機
    普魯士和奧地利仿佛在說,誰搞英國我們一定幫幫場子
    此時新生的英國工黨開始活躍,他們在報紙上大肆批評斯潘賽對荷蘭的執政失誤
    說斯潘賽企圖給荷蘭套上枷鎖結果反被枷鎖鎖住了雙腳
    “撤出吧,現在還不晚”
    斯潘賽說道
    兩人見斯潘塞鬆口也是長舒了一口氣
    22號,英國政府宣布英國政府尊重尼德蘭的選擇交還尼德蘭的關稅權和稅收權,英國軍隊撤出尼德蘭
    尼德蘭隻需要還完英國為其提供的五百萬英鎊貸款就行了
    這五百萬還是英國強迫威廉弗雷德裏克接受的
    威廉弗雷德裏克看著報紙上英國政府的宣布,罵了一聲無恥後放下報紙
    “現在英國不得不選擇撤出荷蘭,尼德蘭終於自由了”
    威廉弗雷德裏克笑著說道
    但英國這個攪屎棍怎麽可能安心撤出尼德蘭
    同一天,英國政府再次宣布英國將尊重荷蘭和比利時人民的主權和意願
    意思就是比利時人想從尼德蘭獨立出來英國是支持的
    拿破侖看著報紙上英國政府說的尊重荷蘭和比利時人的意願的內容直接忍不住笑出了聲
    “斯潘賽在最後還要惡心一下威廉弗雷德裏克”
    拿破侖笑道
    “那我們還需要表態嗎?”
    奧爾尼斯說道
    “不需要了,錢已經給荷蘭人了,接下來的事情就不需要我們了”
    拿破侖說道
    戰略目的已經達到,再摻和可就真要陷裏麵了
    不止是法國的拿破侖做了這樣的選擇,普魯士和奧地利都是在此刻選擇了息事寧人
    報紙上關於這些消息的報道戛然而止就好像沒有發生過一樣消失的無影無蹤
    援助荷蘭是為了惡心英國,而不是讓自己陷入進去
    當斯潘賽知道後,大罵這些人無恥
    荷蘭成功用國際觀瞻解除了英國套在荷蘭身上的枷鎖,隻不過仍然有五百萬英鎊的高額貸款需要償還
    荷蘭民間對於這次的獨立博弈持樂觀態度,至少英國人撤走了不是嗎?
    至於比利時,要鬧就讓他們鬧去吧,反正他們跟我們信的不一樣
    威廉弗雷德裏克用一場荒唐的鬧劇結束了英國對於尼德蘭的掌控,但比利時問題仍然是威廉弗雷德裏克十分頭疼的問題
    荷蘭和比利時一個信天主教一個信新教,即使英國人走了兩個地區之間的宗教問題仍然是一個巨大的隱患
    不得不說,威廉弗雷德裏克通過荷屬東印度開始挑動大明和英國之間的矛盾再用輿論掀起歐洲的“援荷抗英”的浪潮
    現在自由有了,英國的債務問題仍然遺留,但是又加了法國的五百萬和普魯士奧地利的各三百萬,荷屬東印度公司的八百萬債務,荷蘭目前的總債務高達兩千四百萬
    這等於荷蘭好幾年的財政總收入,還是不算國內公共支出和債務支出的情況下若是將這些算進去每年荷蘭的財政收入連還這兩千四百萬債務的利息都不夠
    尼德蘭議會每天都在因為這些債務而不斷的爭論不休,一部分人認為就不應該接受法普奧三國的貸款,一部分人認為錢已經收了難不成現在還回去嗎?
    現在還回去尼德蘭怎麽辦?讓政府破產重組嗎?
    歐洲政治激蕩的同時,大明這邊正在忙活改國號的事情
    新華社將朱怡倫打算改國號的事情刊登了出去,在大明國內引起了激烈的討論
    兩院中的官員和軍官們為此不斷爭論
    一部分人認為改國號是對祖宗之法的違背認為大明雖然統一了南洋也不能隨意更改國號
    大明以明字在明州屹立,應當以明字回鄉
    另一部分則是和朱怡倫觀點相同,在滿清眼裏大明已經滅亡,若是突然出現在輿論上就自然矮滿清一頭,雖然滿清沒有傳國玉璽
    朱怡倫所說的新國新氣象一說得到了很多底層百姓的支持
    而那些傳統派則認為這樣不妥
    但以朝廷下發給國內各紡織工廠的神州旗幟訂單和服飾訂單來看,朝廷中同意改國號的應該是大多數
    五角大明樓的大會議室中,武陽等陸海軍高層軍官坐在椅子上
    會議室中充斥著同意改國號和不同意改國號的軍官們的爭吵聲
    若是現在改名,那軍隊是效忠大明還是神州?
    這個問題一直軍隊內部圍繞改國號一事爭論的焦點
    “好了!”
    武陽怒喝一聲
    頓時吵鬧的會議室變得鴉雀無聲
    “吵來吵去有意思嗎?你們能拿出解決方案嗎?”
    武陽環視周圍說道
    “無論國家是叫大明帝國還是神州帝國,軍隊仍然效忠的是國家!是所有百姓!是帝國憲法!更是皇帝陛下!”
    武陽說道
    “那我們的明字軍旗難道就丟棄了嗎?”
    一個軍官問道
    “不,明字軍旗永遠會握在陛下手中,陛下隻是改國號而不是竊國!”
    武陽說道
    此話一出,數個準備開口的高層軍官立刻閉嘴,這句話不是自己能去接的
    “我會向陛下提議保留明字軍旗,你們放心這點我跟你們一樣,陛下曾經說過我們不能忘了大明的根也不能頑固保守,現在的世界是充滿機遇和挑戰的世界,若是大明軍隊頑固保守那對於那些在戰爭中犧牲的將士們何嚐不是一種背叛.....”
    武陽緩緩說道
    此話一出讓在場眾人陷入沉思
    軍隊這邊爭論不休的同時,主理院也在為此不斷爭論
    秦賢雖然是傳統儒家保守派出身,但在朱怡倫手下當差,保守是最大的禁忌
    秦賢剛開始聽到朱怡倫說要國號為神州的時候也是一愣,作為傳統儒家的他,對於君君臣臣那套是很堅持的
    朱怡倫改國號這種明顯違背祖宗之法的事情他是不能接受的
    但轉念一想,宮裏那位皇帝陛下做的變祖宗之法的事情還少嗎?
    但他始終無法說服自己,也想不到理由去說服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