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風雲再起

字數:8438   加入書籤

A+A-


    時間流逝,時間來到1820年
    從146章開始就是第二卷,風起雲湧篇了)
    這五年時間神州的經濟和科技在主理院和皇室的大力推動和國家主導投資下發生了質的飛躍
    立法方麵,身份證和護照製度徹底落實成為神州公民的基礎身份證明,《神州商業法》再次得到完善確保了由國家主導的計劃經濟模式這也是為了預防商業的無序發展
    但保留了一部分市場自主權就等於在水池裏放了一個人工的活水泵,保證市場不會變成一潭死水
    《神州專利保護法》在1816年問世,這裏的專利保護法參考了後世專利保護法的完整製度,僅在1816年發布當年上報專利的項目就達上千個,通過的也高達八成
    其中不少人試圖以申請專利的方式竊取別人的果實,被太卜司警員突入家中當場抓獲
    1816年的《神州教育法》的出台標誌著在華夏大地上自隋唐時期興起的科舉製度的全麵廢除也標誌著神州式的近代教育製度在施行
    《神州教育法》從1816年公布到1820年曆經四年逐步廢除科舉,直到1820年完成徹底廢除
    最初公布的時候在神州國內引起了大股的抵製浪潮,抵製的主力多為1815年前的科舉秀才
    1816年前老式科舉和新式高考大學製度是雙軌並行的,1816年後才開始逐步廢除
    主理院和皇宮同時發文新式高考製度推行是大勢所趨,任何人都無法阻擋改革的腳步,國家要進步老式科舉就必須廢除
    再加上第一批高中畢業的學生進入社會引發了人才搶購潮,新式學校出來的學生都是接受的最新的知識教育,完美應對工業革命的發展
    同時技校的畢業生也成為了工廠技術崗位的主力
    主理院並未著急處理這批抗議的老秀才,而是大力推廣大學生就業,這些老秀才的後代大多數都是進入新學校後的畢業生
    正所謂用利益分化抗議人群是所有資本主義國家最常用的手段
    衛京城的1818年秀才張混元帶頭絕食抗議,但當他看著自己兒子帶回來的神州高等中學的畢業證書以及神州皇家理工學院的錄取通知書的時候
    當晚張家大擺宴席,主理院更是發文祝賀張家出了衛京城新式考試製度的第一個六百五十分的狀元,市長親自帶著人敲鑼打鼓到張家抬著狀元牌匾祝賀
    張混元的兒子張舉元因為有其父的教導有一定的基礎,1812年十二歲上初中,1818年高中畢業,以650分的優秀成績畢業得到神州皇家理工學院的錄取通知書
    可以說是非常厲害了
    軍隊方麵,五年的第二次軍事改革圓滿完成,大明軍隊經過重組和打亂,編製的重新規劃改編為神州軍隊
    軍武院大體不變,武陽仍然擔任軍武長
    神州軍隊從以前的冷兵器和熱武器混編在經過第二次軍事改革後,徹底成為近代軍隊的完美模板
    引得世界各國爭相模仿
    普魯士,法國,英國在1818年開始組建新陸軍,軍隊模板就是參考的神州軍隊的建製組成
    奧地利和沙俄起步較晚,1819年才開始組建新式陸軍
    神州軍隊的武器也是歐洲軍工們模仿的重災區,模仿出來的產品主打一個四不像,既不歐洲也不神州
    在1819年神州科學院成立後,之前由太子朱雲熙從歐洲挖來的科研人才全部轉入神州科學院進行進行研究
    特斯拉在皇室和主理院的雙重資助下,特斯拉線圈提前問世,這時他才不到三十歲,可以說是非常的意氣風發
    特斯拉在接受報社記者采訪時說來神州是一個非常正確的決定,這裏的科研環境非常好,專利也有專門的法律保護,不用受到教會的鉗製
    當特斯拉電圈提前問世的消息傳到朱怡倫耳朵裏時,朱怡倫正在抱著兩個虎頭虎腦的可愛小家夥在皇宮裏到處跑
    蘇青揚在1816年中旬為朱雲熙誕下一子,皇後取名為朱霞墨,就在蘇青揚生產時阿米莉亞也已經懷孕
    緊接著阿米莉亞在1817年下旬為朱雲熙誕下一個東西混血的公主,因為是女孩,皇後張氏便將她的名字改成了朱霞玲
    朱霞墨今年三歲半,朱霞玲兩歲半,朱霞墨此時已經能扶著牆慢慢走路,而朱霞玲還在嬰兒車裏
    “爺爺”
    朱霞墨喊一聲
    “哎!”
    朱怡倫回答一聲
    “爺爺”
    朱霞墨又喊一聲
    “哎!孫子,爺爺在呢”
    朱怡倫推著裝著朱霞玲的嬰兒車看著站在離自己四步遠的朱霞墨高興的眉毛都快笑成一條線了
    王伴伴則是站在朱霞墨旁邊護著他,生怕他摔倒
    平時冷清的皇宮自從有了這兩個小家夥也是熱鬧了起來
    自從兩院分家後,皇宮就變成了皇帝一家人的居所,所有政府機構都轉移到了皇宮外麵
    因為太閑了,皇宮還裁了一部分年齡大點的宮女太監和適齡的宮女放出去結婚
    此時一個禦林軍士兵走到王伴伴耳邊耳語了幾句後便離開了
    “陛下,神州科學院那邊來人了”
    王伴伴走到朱怡倫身邊說道
    “好,大伴你來推,小霞玲睡的正香呢”
    朱怡倫點點頭
    “是,陛下,兩個小皇孫就放心交給老奴吧”
    王伴伴說道
    此時的王伴伴頭上已經有了絲絲白發,朱怡倫倒是沒有,或許是穿越者身體好的原因這時候依然不顯老
    此時朱怡倫已經四十歲,太子朱雲熙二十五歲,蘇清楊二十六歲,阿米莉亞二十五歲,皇後張氏三十九歲,王貴妃三十八歲,李貴妃三十七歲
    來到禦書房,朱雲熙已經在了,正坐在禦書房的龍椅上聽著特斯拉的匯報
    “兒臣參見父皇”
    朱雲熙見朱怡倫大步流星的走進來站起來行禮
    “臣,特斯拉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
    特斯拉穿著神州官服行禮
    “坐坐坐,朕安朕安”
    朱怡倫見自己兒子坐龍椅並沒有多大的反應反而讓他繼續坐下,他則是坐到旁邊的軟榻上去了
    特斯拉自從研究出特斯拉線圈後被朱怡倫授予神州一等伯爵爵位
    不到三十歲的年輕一等伯爵這在神州是極其罕見的
    “重新給陛下說一遍吧,特斯拉愛卿”
    朱雲熙笑著說道
    “是,太子殿下”
    特斯拉答應一聲,重新走到旁邊一塊可以移動的白板旁邊,上麵是一張詳細的電動發電機的圖紙
    “陛下,臣不負眾望結合陛下給予臣的圖紙,研究出了專供大型發電站專用的大型發電機組,這便是詳細圖紙”
    特斯拉伸出手指著旁邊白板上的圖紙
    朱怡倫猛的站起來快步走到白板前,朱雲熙也連忙走過來,默默站在朱怡倫身旁
    白板上的圖紙跟他在係統那裏看到的發電站大型機組一模一樣,這還是特斯拉自己改進出來,朱怡倫給的並不是這一模一樣的圖紙,而是人類在第一次對於大型發電機組的最初型結構
    也就等於朱怡倫給了特斯拉一個白板裝備,而特斯拉還了一個滿改的裝備
    “好好好,這個是交流電發電吧?”
    朱怡倫說道
    “是的,陛下,我歐洲那邊的同事來信說歐洲人正在研究直流電科技,陛下知道交流電想必知道直流電的傳輸距離衰減”
    特斯拉直愣愣的問道
    “朕知道,直流電傳輸距離超過一公裏電壓將會驟降”
    朱怡倫回答道,絲毫不在乎特斯拉直愣愣的問
    曆史上的特斯拉也是說話直白,與自己的競爭對手辯論時他總是會直白的指出對方的發明不如自己的一根
    在講課時他將交流電形容為河流的波浪而不是用複雜的數學公式來形容,這樣直白的形容對於學生來說是簡單易懂,但對於其他科學家來說就經常批評他不嚴謹
    在研究上同樣特斯拉患有嚴重的“社交障礙”他不喜歡數步數,不喜歡圓柱體對於自己不感興趣的話題會直接保持沉默或直接離開,這種性格也招致了眾人的不滿
    在商業談判上,摩根財團要求獨占無線電技術,特斯拉則是直接回應,科學不應該被獨占導致合作破裂
    也是因為特斯拉這種性格,他在科研一道上處處遭受排擠,一直到晚年去世
    “特斯拉愛卿,你是不是說話有些過於直白”
    朱雲熙想了想還是開口說道
    “無妨,天才和怪人總是一牆之隔,朕就喜歡特斯拉這種說話直白不彎彎繞的說話方式,別人不理解,但是朕理解就夠了”
    朱怡倫替特斯拉解圍道
    “感謝陛下的理解”
    特斯拉感激的看向朱怡倫,沒想到有人如此理解自己
    “你想要什麽獎勵,朕都給你”
    朱怡倫說道
    “陛下,臣為科學事業獻身無榮華富貴之心,若是真要獎勵的話,臣希望陛下能再給臣撥點研究經費”
    特斯拉不好意思的說道
    “好,你要多少”
    朱怡倫想都沒想就直接答應了
    “父皇,特斯拉實驗室的經費兒臣上個月才給漲了兩百萬總研究經費已經來到一千二百萬了,現在神州處處都要用錢,不能再給了”
    朱雲熙阻止道
    “兒子長大了不給錢了,無妨,朕還有點私房錢朕都給你,朕隻要你安心研究”
    朱怡倫看著特斯拉笑著說道
    “感謝陛下”
    特斯拉一聽皇帝拿自己的私房錢給自己研究,頓時感動壞了
    交流電的突破,朱怡倫就可以開始著手準備發電站的建設了,至於用什麽方式,根據後世的驗證經驗,水利發電永遠是最便宜最廉價的發電方式,同時也是最需要技術的
    普通的攔水壩沒什麽難度,但是要配合發電,大壩的建設就要換個方案了
    待特斯拉離開後,朱怡倫走到禦書房裏那個巨大的神州地圖前
    “父皇,無限製給經費,會不會引起其他人的不滿”
    朱雲熙問道
    “不滿?要是他們也能給朕搞出發電機組朕也會不斷給他撥錢”
    朱怡倫哼了一聲
    “我想建設一批發電站,就采用特斯拉的發電機組,我初步想法是建設用於發電和蓄洪兩用的大型水壩”
    朱怡倫指著地圖上,位於明州東南方的流川省
    這裏有條墨累河,屬於大分水嶺的一部分,特別是雪山段海拔兩千米往上,自然落差在一千五百米左右
    十分適合建造大壩
    現實中澳大利亞在這個地方建設7座水電站,16座發電站,稱為雪山工程
    “就是父皇在折子裏寫的那個嗎?兒臣估算了一下,要是開始建造的話,國庫每年都要向工程投入超一千萬明元,那裏海拔太高,以現有技術難以實現,若父皇真的想在大明普及電力,兒臣建議先建造陸上發電站先積累經驗,不再重複五年前皇後火車站發電廠爆炸案的慘劇”
    朱雲熙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
    “嗯,我的好兒子終於是能獨立運作這個偌大的國家了”
    朱怡倫轉過身欣慰的拍了拍朱雲熙的肩膀
    最終在朱雲熙一通專用分析下,朱怡倫放棄了水電站的建設計劃,改為朱雲熙的陸上發電站方案
    當秦賢收到朱雲熙送來的神州陸上發電站建設規劃的時候頭都大了
    自己現在忙的要死,每天要處理的文件宛如大海星辰,多到數不清
    “陛下啊,您可真能給老臣整花活啊”
    秦賢心想道,這種話肯定是不能直說的
    “去叫段海慶過來”
    秦賢對著門外大喊道
    “是,大人”
    有人回應
    沒一會,段海慶便到了主理辦公室
    “主理大人,您找我”
    段海慶走進來行禮
    “這裏有一份發電站的建設計劃,我已經看過了,內容這些都很詳細,你把細節,工程規模,計劃規劃一下,然後寫個條子過來”
    秦賢將計劃書遞給段海慶
    段海慶接過計劃書打開看了看,內容依然很詳細,是宮裏那位萬能的陛下的傑作
    “一個大型發電站居然要兩百萬?之前建造的火力發電站都沒這麽貴吧”
    段海慶看著計劃書上內容說道
    這裏段海慶說的,是指專門給火車站供電的中小型火力發電站
    皇後火車站的發電廠爆炸案過後,重建的中型火力發電站才八十萬明元,這個一下子翻了一倍
    “還有這個特斯拉發電機組,單個造價,一百萬?都快趕上一半了,這這這,主理大人,確定沒搞錯?”
    段海慶疑惑
    “要不你自己進宮去問問?”
    秦賢對於這些也不知道
    “去就去”
    段海慶倒是要看看什麽發電站這麽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