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新主理

字數:6846   加入書籤

A+A-


    秦賢逝世的消息很快便登上了報紙了,報紙上對秦賢的主理執政生涯做了一個完美的總結,一時間引的一眾百姓扼腕歎息
    朱怡倫也在報紙上刊登了他對秦賢的評價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朱怡倫批準秦賢的遺體葬入神州國家陵園,神州國家陵園和神州皇家烈士陵園,一個埋葬為國有功的文管,一個埋葬為國捐軀的士兵,這兩個的共同點就是永遠享受國家香火,直到神州滅亡的那一天
    秦賢最初不顧儒派反對出任主理,這二十三年為了神州鞠躬盡瘁,值得葬入國家陵園享受國家香火
    現在主理的位置空了出來,皇帝也沒有宣布下一任主理的人選,所以目前十一司除監察司外的十個司司長都可能當上新一任主理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一直到1834年2月仍然沒有公布下一任主理是誰,一時間社會輿論開始向著離譜方向一路狂奔
    有人說皇帝想恢複獨裁但立刻被其他報紙重拳出擊說隻要是朱怡倫皇帝獨裁又如何
    有人說皇帝遲遲不宣布新主理人選是因為朝廷鬥爭太過激烈導致皇帝遲遲無法做出決定
    這種情況的出現已經證明朱怡倫的二元改製已經初具成效,皇帝仍然是國家至高無上擁有實權的統治者,而主理院和軍武院的二元形態,每一任主理和軍武長都關係著國家政策走向
    有人希望新主理可以延續秦賢的經濟民生路線即大力發展商業,外貿,製造業,這也是秦賢執政時期神州國民經濟直線上升的原因,在加上秦賢去世前留下的政治遺產,《神州社會福利保障製度》
    秦賢的社保製度領先世界數十年,比普魯士的疾病保險法早了五十年,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係統性全麵性覆蓋各行各業的社會保障製度
    截止1834年,神州工人數量突破了三千萬大關,社會識字率突破了百分之八十,這也是神州工業發展如此迅速的原因之一
    神州社會福利保障製度的受益者覆蓋了神州所有行業的生產者,不管是工廠還是商店,社保是老板必須要交也是不得不交的費用
    從去年神州社會福利保障製度施行以來,神州各行各業的發展又迎來了一次小高峰
    此時,禦書房內煙霧繚繞
    朱怡倫坐在龍椅上聽著十一司的司長們進行工作匯報
    “陛下,1833年神州財政總支出為一億兩千萬明元,其中民事支出占比百分之三十,多為新道路和新橋梁,城區規劃,鐵路建設的專項支出,貿易支出占比百分之二十,多為糧食的進口貿易,地方行政支出占比百分之二十,基礎設施建設占比百分之三十,1833年神州財政收入為一億六千萬明元,外貿收入占比百分之五十,國內商業,礦產等稅收占比百分之五十,總體來說是收入大於支出,但去年的銀行貪汙案讓國家損失了四億兩千萬明元,雖然通過後續追繳和查處贓款追回了三億八千萬明元,仍然有四千萬明元下落不明”
    財政司司長廖運周站起來手裏拿著一份數據報表匯報道
    ”嗯,總體來說是盈餘狀態“
    朱怡倫點點頭
    神州中央銀行貪汙案雖然造成了大規模的影響,但對神州總體的經濟情況影響不大,國民的整體生活並未受太大的衝擊顯示了神州經濟的抗風險衝擊能力,神州廢除了農業稅和人頭稅,主要稅收項目集中在商業稅,財產所得稅,礦產開采稅,進出口貿易稅等稅收,金融產業雖被貪汙案打擊但神州的整體金融環境尚未受到毀滅性打擊,明元仍然是世界上最保值最流通的貨幣之一
    明元在1830年前後神州中央銀行就完成了金銀複本位向金本位的轉變,明元的價值遠超英鎊和美元成為了世界上流通量最大的貨幣,明元和黃金等實體貴金屬掛鉤就保證了明元的穩定性
    這時期世界上施行金本位的國家有,神州,英國,葡萄牙,銀本位的國家有,中國清朝)印度,墨西哥,同時還存在著金銀複本位的國家,美國和法國
    英國在1816年時,英國議會通過《金本位製度法案》,從法律上正式確立了金本位製,規定1英鎊含金量為7.克純金,到1834年時,英國已經較為穩定地實行金本位製一段時間
    葡萄牙在1822 年宣布實行金本位製,是較早實行該製度的國家之一
    當時處於滿清統治之下的中國仍然堅持銀本位製,白銀是中國主要的貨幣形式,民間交易和官方財政收支大多以白銀為計算單位。中國擁有豐富的白銀資源,在對外貿易中長期處於出超地位,大量白銀流入中國,進一步鞏固了銀本位製在中國的地位
    印度在1835年之前實行的是銀本位製,1834年時自然也處於銀本位狀態。印度的貨幣體係以銀幣為主導,銀本位製在印度的經濟和貿易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墨西哥是當時重要的白銀生產國,長期實行銀本位製,其鑄造的銀幣在國際市場上廣泛流通,墨西哥鷹洋在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被接受和使用,在1834年,銀本位製是墨西哥貨幣製度的核心,對其國內經濟和國際貿易產生著重要影響
    1834年美國實行的是金銀複本位製,美國國會在1792年通過的《鑄幣法案》規定了金銀的固定比價,白銀和黃金都可以作為貨幣流通。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由於金銀市場價格波動,複本位製引發了一些問題,如“劣幣驅逐良幣”現象,不過在1834年,美國依然維持著金銀複本位製的框架,試圖通過調整金銀比價來維持兩種貨幣的穩定流通
    法國在19世紀前期實行金銀複本位製。法國政府規定了金銀的固定兌換比率,試圖讓金幣和銀幣同時在市場上流通,但在實際經濟運行中金銀比價的波動常常導致複本位製的不穩定,到1834年,法國仍在努力維持金銀複本位製,但該製度麵臨著諸多挑戰和問題
    ”1833年神州全國官員總數為四十二萬九千七百八十四人,全年考核合格者百分之九十八,不合格者百分之二,地方行政效率整體穩定尚未出現較大的人員缺口,在貪汙案中被抓官員一萬三千人,地方省市縣雖然有官員缺口但經過迅速的官員補位機製運行狀態良好,社保政策落實迅速“
    錄事司司長王明站起來匯報道
    王明的報告就相對簡短了許多,官員問題上因為有嚴格的考核製度和官員補位製度,整體上官僚體係運行良好
    ”嗯,這次的案子,地方上能不出亂子,王明功不可沒,這點你做的很好“
    朱怡倫笑著說道
    ”多謝陛下誇讚“
    王明彎腰行禮道
    ”好了,聽了你們的匯報,朕還是很滿意的,你們的所作所為朕都看在眼裏,你們現在最關心的莫過於新任主理的人選問題,這個將由太子來宣布“
    朱怡倫看向坐在旁邊的太子朱雲熙
    ”是,父皇“
    朱雲熙站起來看向眾人
    “經過孤和父皇幾個月的商議,新任主理的人選是.........”
    朱雲熙目光環視著眾人
    眾人除了莫無言一臉的風平浪靜外,每個人的心都是提到了嗓子眼仿佛禦書房中的空氣都凝固了一樣
    王明目光灼灼的看著朱雲熙,而廖運周則是不慌不忙的點上了一根內部特供的香煙
    朱怡倫開會是允許他們抽煙的,但也不要太過分
    在此之前,廖運周和王明在參加完秦賢的葬禮後就開始了激烈的內部鬥爭,朱怡倫遲遲不公布新主理人選也是在看這兩個人鬥法鬥的如何了
    廖運周為了爭取更多的內部支持,在財政審批上格外的寬容,當然他也不敢亂來讓皇帝對自己產生不好的印象,他知道自己和王明的鬥法皇帝也在關注著
    王明同時也在積極拉攏其它官員換取他們的支持,因為有朱怡倫在這樣的內部政治鬥爭還不敢越界,皇帝不關心你們的政治鬥爭如何,但要是誰過了不該過的線,那那個人的下場絕對是最慘的
    禦書房裏十分安靜,安靜的能清晰的聽見眾人的呼吸聲和煙草的燃燒聲
    廖運周點著香煙後就抽了一口,香煙在他手中燃燒,他手很穩煙草燃燒後的煙灰仍然固定在煙杆上沒有掉下來
    “新主理人選是......王明”
    朱雲熙說出王明的名字時,廖運周的手輕微的顫抖了一下煙灰落在桌麵上
    王明則是鬆了一口氣,心中的大石頭終於是落了地
    頓時禦書房內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而帶頭鼓掌的是廖運周
    他不是一個輸不起的人,他還年輕還有機會
    “感謝陛下和太子殿下的信任,也感謝諸位同僚的支持,我一定會認真履行主理職責,就像前任老主理秦賢一樣,我將繼承老主理的遺產繼續完善社保製度,後續將覆蓋醫療行業,讓神州的所有百姓能夠有錢看病,看得起病,同時我會著重在製造業和造船業上加大投入,將神州造船打造成世界標杆”
    王明先是感謝了一通在場人員,然後就發表了自己執政後的大政策方向
    “目前神州的各個造船廠正在開足馬力製造海軍的軍艦,臣覺得,我們既然能造軍艦我們就能造更先進的民用船隻,所以臣以為神州是個有大片領海的國家,船隻將成為重要的交通工具,發展軍用和民用船舶是大勢所趨”
    王明說道
    “嗯”
    朱怡倫點點頭
    王明的想法確實是比較貼合朱怡倫目前的想法,海權是一個靠海而且擁有大麵積海岸線的國家必需爭奪的東西,神州目前領海麵積就已經很大了,六年後統一後領海麵積將進一步增加
    神州目前的領海從北到南分別是,蘇錄海,西裏伯斯海,班達海,爪哇海,阿拉弗拉海,俾斯麥海,所羅門海,印度洋靠近明州(澳大利亞一側)太平洋以南靠近明州一側,後續統一後還要加上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這樣一來神州的領海總麵積就達到了約2672.7  2972.7萬平方千米
    龐大的領海麵積就讓神州的國家戰略天然上偏向海洋,這也是為什麽朱怡倫對造船業如此重視的原因,龐大的領海讓神州不得不保持一大批常備海軍艦艇以維護國家領土領海完整
    王明這麽說也算是中了朱怡倫的下懷
    朱怡倫作為穿越者,馬漢的《海權論》和後世中國因為領海原因不斷和周圍國家發生衝突對他的影響十分巨大
    所以穿越後對領海格外看重
    海上力量決定國家命運,馬漢認為,控製海洋是國家繁榮與安全的首要條件,而海上力量包括海軍艦隊、商船隊、港口設施等)是獲取製海權的核心工具,一個國家若能主導海洋航線,就能掌控全球貿易與資源流動,進而決定國家興衰
    製海權是核心目標,製海權並非單純占領海域,而是通過海軍優勢、戰略港口控製和海上力量投射,確保己方艦隊在關鍵海域的自由行動權,同時限製對手的海上活動,製海權的爭奪是海權戰略的終極目標
    海洋貿易與經濟依存:海洋是國家經濟生命線,商船隊是海上力量的經濟基礎,控製關鍵航道如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和資源產區如石油、漁業資源),能夠保障國家貿易安全、獲取海外資源,並通過海上貿易積累財富,反哺國家綜合實力
    這便是馬漢的海權論的三大核心論點
    在海權論提出前,多數國家的海權戰略以近海防禦為主,重點保護本土海岸線與港口安全,對遠洋海域的控製意願較弱。海權論顛覆了這一傳統觀念,強調國家需突破近海局限,將戰略視野延伸至全球關鍵海域如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通過控製重要海峽、運河與航道,建立全球性的海上影響力
    受海權論影響,近代強國如英國、美國)將建立全球製海權作為核心戰略目標,例如英國憑借強大的皇家海軍和遍布全球的殖民地港口如直布羅陀、新加坡、香港),在19世紀掌控了全球主要航道,成為日不落帝國,美國在20世紀通過兩洋戰略大西洋與太平洋),在關鍵節點如巴拿馬運河、夏威夷)部署軍事力量,確立了全球海洋霸權
    海權論將海軍視為海權戰略的矛,認為強大的海軍艦隊是奪取和維護製海權的根本,國家需優先發展海軍,包括建造主力戰艦如航空母艦、驅逐艦)、潛艇部隊及輔助艦艇,並通過現代化裝備與戰術訓練提升戰鬥力,例如,二戰後美國通過航母戰鬥群為核心的海軍體係,實現了全球快速反應與力量投射
    商船隊是海權戰略的盾,為海軍提供後勤保障與經濟基礎,海權論強調國家需建立規模龐大、技術先進的商船隊,確保海外貿易暢通,並在戰時轉化為軍事輔助力量如運輸艦、醫療船)例如,英國在19世紀依托龐大的商船隊,既維持了全球貿易優勢,又為海軍提供了物資與兵員運輸保障
    美國是海權論的堅實擁護者和執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