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另一種人生(89)
字數:4037 加入書籤
藍綾麵色一沉,冷冷道:“是什麽樣的老鼠?逃難來的災民,還是商人?”
楊勝男道:“商人!”
“果然如此!”
藍綾怒極反笑。
明末八大蝗商,不就是這樣嗎?
雖然清朝入關後,八大蝗商都獲得了賞賜,富甲天下,風光無兩,卻遭世人唾棄。
經商無國界,商人卻有國界。
身為大明人,為了賺取錢財,枉顧家國大義、天下萬民去資助異族,就是一群國賊。
這八家的富貴榮華、權勢地位,都是用無數犧牲在前線的大明將士和百姓的鮮血換來的。
藍綾作為後世之魂穿越而來,自然以史為鑒,政策提高商人待遇的同時,也時刻警惕防備著。
結果,還是被她料中了,真有不怕死的敢逾越雷池。
藍綾眸中充滿憤色:“查,給朕嚴查到底,一個都不放過。”
“是!”
藍綾以帝王的雷霆之勢而下,拔出蘿卜帶出泥,很快就將所有涉事人等都挖了出來。
原來與大明一戰結束後,大虞展現出來的強大軍火力量,震驚了整個大明。
朱元璋雖明麵認慫,卻始終不肯服輸。
在他看來,大虞隻是仗著火炮厲害。
若是論軍隊素質與戰力,大明絕不可能輸給大虞。
於是,朱元璋一麵示弱屈服,一麵暗中積極刺探大虞火炮的絕密。
商人的大量外逃,讓朱元璋頓時計上心來。
奸商,奸商,無奸不商。
商人為了利益,什麽樣缺德喪良心的事都做得出來。
既然商人如此利欲熏心,擅於鑽營,大虞又這般厚待商人,他為何不利用商人來竊取軍事絕密呢?
於是,就有幾隻老鼠混進了正經經商的隊伍中,一起來到了大虞。
朱元璋自以為算無遺策,做夢都沒想到,這幾隻老鼠一進入大虞,就被楊勝男給盯上了。
一開始,楊勝男隻是覺得這幾人很可疑,並沒有想到他們會打火炮的主意。
直到這幾人把手伸到大虞的鋼鐵行業。
大虞之所以能製造出超越這個時代上百年的先進火炮,很大一個原因就是鋼鐵冶煉技術。
這個時代火炮的威力遲遲提不上去,皆因炮身強度不夠大,很容易炸膛。
這幾人一涉及大虞的鋼鐵,楊勝男立刻想到他們是衝著火炮來的,並根據這條線,順藤摸瓜查下去。
此次涉及竊取火炮機密的商人一共有五個,都是朱元璋秘密安排的。
藍綾也不問這五個商人姓什麽,祖上有無命人,敢染指軍事機密,就一個字——斬!
她稱帝之後,雖廢掉了封建時代很多殘忍的酷刑,但依舊保留了幾種,用於叛國、拐賣婦女兒童、采生折割等令人發指的犯罪。
對於這五個商人,藍綾不僅要斬,還是滿門抄斬,一個不留。
五人服誅後,藍綾又命人將首級懸掛城樓,警惕所有商人,敢叛國、當間諜者,下場隻會是死無全屍。
朱元璋得知五人被殺的消息,又是震驚,又是恐懼。
大虞女帝好厲害的本事。
為了讓這五人順利竊取軍事絕密,他事先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沒想到一進大虞,竟被折梅軍給盯上了。
惶恐歸惶恐,眼下大明最大的麻煩還是北元。
朱元璋深呼吸一口氣,決定先集中力量,將這群元朝餘孽趕回漠北,再來慢慢盤算。
得益於抄家之後帶來的鈔能力,朱元璋重金狂砸,調派大量的兵馬前往北方邊境增援。
雖沒了藍玉和朱棣,但大明猛將還是有很多。
強大的資金支持,士兵們再無後顧之憂,奮勇殺敵,很快就把氣勢如虹的北元大軍打得節節敗退。
消息傳來,朱元璋大喜過望。
但還沒等他真正鬆了一口氣,江南士紳的反擊就來了。
江南士紳恨死了朱元璋,誓要借北元之手滅了大明,讓蒙古人繼續主導神州大地。
朱元璋本已經扳回優勢,被江南士紳又一使絆子,北元再次占了上風。
之後,朱元璋幾次交手,明明看著已經占了上風,結果北元冷不丁一記回馬槍殺來,又把明朝大軍搞得焦頭爛額的。
到了這一步,朱元璋不用想也知道大明有內鬼,秘密給北元通風報信。
大怒之下,朱元璋讓蔣瓛率領錦衣衛細查。
江南士大夫集團個個比鬼還精,錦衣衛雖厲害,卻鬥不過這群老狐狸。
藍綾可不想讓這群人太舒服,在折梅軍的幫助下,朱元璋查到了是江南這群人在搗鬼。
怒不可遏的朱元璋,直接發動終極血腥大招——瓜蔓抄!
封建時代的瓜蔓抄,乃是一種比誅九族、誅十族還要可怕的刑罰。
皇帝下旨誅九族,一般不會把九族全殺了,除了直係血脈和重要親屬,其他關係遠的,一般都是流放或者沒入教坊司為奴。
瓜蔓抄則不同,那是真的殺。
所謂的瓜蔓抄,顧名思義,就是如瓜蔓般連綿不絕,一人犯罪,親族不論遠近都被株連,甚至左鄰右舍,所在村莊都被趕盡殺絕。
更有甚者,哪怕是毫不相幹的路人,隻要在路上與凡人說過一句話,確認過眼神,都有可能被抓去處死。
人人都說誅九族、誅十族慘,但怎麽慘,至少還有人活著。
瓜蔓抄才是真正的慘無人道,恐怖得令人發指。
很多被瓜蔓抄的,到死都不明白自己為何而死。
朱元璋的瓜蔓抄一出,整個江南地區瞬間籠罩在恐怖的血腥煉獄之中。
與此同時,朝中來自江南地區或者有江南士紳背景的官員,盡數遭到了殺戮、
之後一段時間裏,朱元璋眼中除了‘殺殺殺’,再也看不到別的字眼。
江南的士紳集團勢力龐大,根基深厚,縱然朱元璋大權在握,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清除殆盡。
趁著朱元璋的精力被北元大軍牽製著,僥幸逃過大難的幾個老狐狸,立刻在民間煽動暴亂,各地燃起與元朝末年同款的農民起義。
朱元璋聽說各地農民起義不斷出現,氣得噴出一口老血,立刻讓藩王們帶兵前往鎮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