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最強老祖宗13
字數:3172 加入書籤
朱綾道:“具體是誰不好說,但看完你們世界一整個明朝的曆史,我心裏隱隱有一種感覺,很多朱家男人早逝的背後,原因都沒那麽簡單。”
“大膽!”
朱元璋怒不可遏,殺意直衝天際。
朱棣臉色難看得厲害:“不會吧?太子是一國儲君,誰吃了熊心豹子膽,敢對大哥下手?”
朱綾道:“別說是太子了,就連皇帝他們都敢動。”
說著,目光看向崇禎:“朱由檢,你是末代皇帝,你來說說,朱家皇帝有幾個短命鬼?”
眾人聞言,齊刷刷看向崇禎。
崇禎想了想,說道:“洪熙帝繼位十月駕崩,宣德帝比父親強一點,在位十年,但去世時也隻有三十八歲,算是英年早逝,正德帝正值壯年,武德充沛,卻兩次落水離奇死去,連個子嗣都沒留下,泰昌帝苦熬三十八年,好不容易坐上皇位,在位隻有一個月時間,卻因服用紅丸突然暴斃,最後是我的兄長天啟帝,受人蒙蔽,服用所謂的養生藥水,全身浮腫而亡,去世時年僅二十三歲。”
“這、這……”
眾人越聽越心驚,臉色陰沉得可怕。
朱元璋作為老祖宗,更是雙目血紅,咆哮出聲:“好啊,連我朱家子孫都敢謀害,真是好得很啊!”
一個兩個的也許是巧合。
那麽多位皇帝,接二連三暴斃早逝,就不能用‘巧合’來解釋了。
何況,朱元璋生性多疑,更不可能相信。
“查!咱回去之後,定要徹查到底,誰敢害咱的家人,咱就要他後悔來到這個世上。”
子孫是朱元璋的逆鱗。
如今知道了,他定要提前預防,運用最殘酷、最毒辣、最恐怖的手段,殺得血流成河,讓企圖謀害他兒孫之人,付出無比淒慘的代價。
朱棣一拳砸在空間牆壁上,恨恨道:“太醫!一定是那群該死的太醫,除了他們能近身靠近皇帝,並且在藥上動手腳,才會讓咱家子孫一個又一個離奇早逝。”
“對,都是那群天殺的太醫搞的鬼,咱回去之後,定要滅了他們九族,將他們一個個拉到土地廟剝皮!敢動咱兒孫,統統都得死!”
朱元璋憤怒到了極點,隻想‘殺殺殺’。
朱綾卻搖頭道:“太醫都是苦逼的打工人,全族的身家性命都捏在皇家手中,他們哪有這個膽子對皇帝和太子下手?”
朱棣聽得入耳,苦苦尋思:“也是,太醫吃的是皇家飯,他們沒理由冒著滅九族的風險去毒害皇帝,可若不是他們,又會是誰?”
朱綾道:“很多厲害的辦案高手,經常用‘誰獲得最大,誰就是幕後真凶’來破很多離奇的案子,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皇家。”
朱棣思量著:“你的意思是……”
“四叔,朱允炆繼位之後,除了對藩王痛下殺手,還做了什麽?頒布了哪些政策?”朱綾問。
朱元璋一聽到對‘藩王痛下殺手’,立刻急了,正要開口問,又怕打亂了思緒,影響找出未來謀害朱標的凶手,隻能死死忍著。
朱棣道:“朱允炆恢複了保舉製,大肆提高文官的品級。父皇在世時,曾在《大明律》裏明文規定,武官的最高品級是正一品,文官最高,哪怕是最高的六部尚書,也僅僅為正二品,武將可以封王拜侯,文官卻不得封侯,所以同樣是開國功臣的劉伯溫,最後也隻得了一個誠意伯的爵位。”
“朱允炆繼位之後,六部尚書由正二品變成正一品,又在各方麵增加了文官的待遇。”
他停了停,又道:“不止如此,他還下旨為很多科舉出身卻因貪汙被父皇處死的文官平反,大肆減免江南一帶的賦稅,美其名曰為老百姓減輕負擔,至於老百姓有沒有真的得到實惠,卻是誰也不知道。”
朱元璋震怒:“混賬!宋朝因重文輕武,才導致積貧積弱,飽受外族欺辱,他這樣做,是想將我大明變成第二個大宋慫)嗎?”
朱棣腦海一閃,拍腿叫道:“我明白了,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
朱元璋一怔:“你明白什麽了?”
朱棣太陽穴突突跳著,嘶啞道:“南北兩宋雖說極為屈辱,卻是文官的天堂,宋朝文官地位極高,不僅待遇豐厚,還有‘刑不上大夫’的祖訓,這樣的生活哪個文人士大夫不喜歡,所以他們也自然盼著大明如大宋那般厚待文官。但父皇以宋朝為鑒,嚴刑峻法,通過藩王和武將嚴厲約束文官的權力,他們豈能甘心?”
“父皇是開國之君,能力強,手腕高,又有一眾開國功臣輔佐,他們根本無法撼動,就隻能把希望放在下一代皇帝身上,大哥為人賢明寬厚,乍一看是如漢文帝劉恒那樣的賢君,想來他們也對大哥寄予厚望,就盼著父皇早點駕崩,大哥繼位為帝,他們的好日子就來了。”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群文官們漸漸發現,大哥並沒有他們想象中的那麽簡單,尤其是洪武四大案,太子就經手三個,處理得又快又狠,他們這才明白自己看錯了人,大哥所謂繼承了母親馬皇後的仁慈寬厚都是假的,他本質是個披著賢良外衣的洪武帝。”
“一個洪武帝就夠他們受的了,要是再來一個,那還得了?更要命的是,他這位翻版的洪武帝還是個有文化的,比起沒文化怕是要更厲害。”
“另外,大哥與父皇一樣,極為重視骨肉親情,我們這些做弟弟的,但凡犯了點什麽錯,都是他從中說情,若繼位之人是他,也絕不可能聽信文官讒言對藩王下狠手。”
“因此,無論是為了解除藩王威脅,還是為了提高文官群體的地位,都不能讓太子朱標活到繼位之時。”
朱元璋聽到這裏,雙眼早已被怒火和恨意燒得灼痛,切齒道:“若真是這樣,標兒真是被文官害死的,那麽早逝的太子妃常氏和咱的大孫子朱雄英,也很有可能是他們害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