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最強老祖宗19
字數:3712 加入書籤
朱綾笑吟吟看著崇禎:“如何?現在還覺得朕這一萬人馬不行?”
崇禎趕忙賠笑,笑容中又帶著絲絲諂媚:“行,行,行,這太行了,世祖大帝果然名不虛傳,您帶出來的兵,真是太可以了。有您一萬人馬襄助,什麽李自成、皇太極,統統都得去找閻王報道。”
朱綾不置可否:“朕的一萬人馬,隻能解大明一時之困局,想要徹底改變,來得來一場從裏到外的刮骨療毒才行。大明滅亡的根本原因,不在李自成,不在百姓,也不在於關外的清狗韃子,而在大明的製度,大明的士紳,大明的地主,若是不把這些人給解決了,再過幾十年,大明還是會滅亡。”
朱元璋道:“朱綾這丫頭說得對,打仗隻能治標,不能治本,那群該死的文官集團敢糊弄咱,斷送大明將士,等咱去了崇禎朝,定要他們粉身碎骨、死無全屍。”
崇禎幽幽歎息道:“當年我初登大位,意氣風發,迫不及待地鏟除了魏忠賢,原以為這樣能換朝堂一片清明,直到魏忠賢死後,我才明白,皇兄之所以放任魏忠賢,是想借助他的能力製衡文官,那魏忠賢雖做了不少孽,但閹人殘軀,無兒無女,根本不可能像權臣那樣取而代之,相反為了自己的利益,他們還會拚命擁護皇權,可那是,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
朱綾道:“除了文官、士紳,還有一類人極其可恨,非殺不可。”
崇禎道:“什麽人?”
朱綾吐出兩個字:“商人?”
“商人?”
崇禎愣住了,朱元璋等人也是一臉懵逼。
朱綾道:“崇禎,你上吊煤山之前,可曾想過一個問題?”
“什麽問題?”
“東北乃是苦寒之地,清狗韃子在關外生活淒苦,為何能擁有這麽強大的戰鬥力來威脅大明?要知道,大明發展到你那個時代,各類火器都已經很成熟了,就算這些火器比不上朕手裏的玩意,但對於蠻荒之地的軍隊來說,依舊是降維打擊,為何皇太極也能拿出火炮、火銃與大明對抗?”
這話一出,眾人駭然變色。
朱棣渾身一激靈,顫聲道:“大侄女,你的意思是,有人背著朝廷走私大明火器給清狗?”
“沒錯!”
朱綾重重點頭:“東北那地兒地大物博,各類資源都不缺,但在沒有經過大規模開發之前,很多物資都是用不了的,尤其是製造各類火器的精煉鋼材鐵塊,隻有大明才能冶煉出來,若沒有人暗中出售給皇太極,他們哪來這些東西?”
她停了停,又說:“此外,糧食、衣服、兵器等軍需物資,也必然在商人們的走私物品名單裏,隻要買家出得起高價,他們什麽都敢賣。”
“這群該死的奸商!”
朱元璋氣得腦溢血都快翻了:“走私軍需物資給異族,乃是妥妥的叛國大罪,一旦被發現,便是誅九族之禍,他們都瘋了嗎?”
朱綾冷笑道:“曾有一位哲人說過,能讓資本害怕的,隻有失去利潤或者利潤太少,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挺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如果動亂和紛爭能帶來利潤,它就會鼓勵動亂和紛爭。”
明末的八大皇商,便是其中代表。
朱元璋怒罵:“該死,統統都該死!”
隨即問:“朱由檢,你準備得怎麽樣了,什麽時候讓我們過去,咱已經等不及了。”
崇禎道:“已經準備好了,等會兒晚輩就率領文武百官去太廟,恭迎幾位老祖宗顯靈。”
“快去!”朱元璋催促道。
“好!”
崇禎趕忙要下去。
“等等——”朱綾喊道。
崇禎頓住,回頭道:“大帝還有什麽要吩咐?”
朱綾眸中精光流轉:“新官上任三把火,朕這一去,打算第一個對文官開刀。”
“文官?”
崇禎瞠目道:“會不會太急了?”
朱綾嘴角抽了抽:“你這腦子,真是……打仗是需要砸錢的,現在大明的國庫有錢嗎?沒錢怎麽辦事?”
朱高熾一聽要搞錢,頓時來了精神。
他對於金錢尤為敏感,每次朱棣找他要錢打仗,他為了不搞崩財政,隻能哭窮。
朱棣也一樣。
五次遠征漠北,回回都被軍餉卡著。
他做夢都盼著國庫能夠充盈起來,讓他能痛痛快快打一場打勝仗。
有錢走遍天下,無錢寸步難行。
這個道理,古今中外皆適用。
治理國家也一樣。
崇禎問:“那要怎麽弄錢?”
說起搞錢這事兒,他也是一肚子辛酸來。
前世李自成一路勢如破竹打進京城,眼瞅著大明快完了,他求爺爺告奶奶,希望大臣們慷慨解囊,踴躍捐資,幫大明渡過難關。
結果,這群大臣一個比一個更能哭窮,來回折騰,連十萬兩白銀都湊不到。
朱綾莞爾一笑:“要錢還不簡單,直接抄家便是,控製京城,將官員的家裏挨個兒抄一遍。”
崇禎瞪大了眼睛:“直接抄家?這……這……”
“這什麽這?”
朱元璋最看不慣崇禎一副窩窩囊囊的死樣子,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臭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皇帝擁有整個天下,沒錢抄個家怎麽啦?”
他是家天下最傳統的貫徹者。
既然大明姓朱,那麽整個天下屬於他和他的兒孫。
官員也好,百姓也罷,都是他的牛馬。
主人肚子餓了,從牛馬身上割幾片肉吃怎麽啦?
朱棣附和道:“父皇說得對,這群文官沒幾個好東西,國難當前,也顧不得許多了,狠狠抄他一波。”
說起抄家,朱元璋格外有精神,笑道:“王朝末年,朝廷基本上是奸臣當道、貪官汙吏橫行,對付這群人,就該鐵腕鐵拳鐵石心腸。”
他對貪官一向零容忍,前往崇禎朝,最想做的就是收拾貪官奸臣,將他們的贓款統統充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