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最強老祖宗46

字數:3864   加入書籤

A+A-


    此時,獲悉瓦剌首領也先派兵追來消息的鄺埜,一再勸諫朱祁鎮先入居庸關,以保自身安全,同時安排精銳部隊斷後擋住敵人。
    王振置之不理,還想鄺埜訓了一頓。
    鄺埜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隻身闖入朱祁鎮大帳中,懇求皇帝趕緊離開。
    王振見此,怒不可遏,大罵鄺埜:“你這個腐儒,怎麽會知道用兵之事,再胡說八道,必死無疑!”
    說著,就讓士兵將鄺埜拖下去暴揍一頓。
    結果到了第二天,瓦剌軍隊將土木堡團團包圍。
    大明這邊雖有五十萬大軍,但又饑又渴,戰鬥力大減,人心潰散。
    反觀瓦剌,來勢洶洶,氣勢如虹。
    這一場仗打下來,幾十萬大軍慘遭殲滅。
    英國公張輔等五十多位勳貴大臣,死於亂軍之中。
    皇帝朱祁鎮更因此成了瓦剌人的俘虜。
    至此,幾代人積攢的盛世家底,被朱祁鎮揮霍殆盡,明朝由盛轉衰,開始走下坡路。
    看到這裏,朱元璋、朱棣等人氣得肺都快炸開了。
    奇恥大辱,真是奇恥大辱啊!
    幾十萬大軍,就這麽被瓦剌給滅了。
    即便是放幾十萬頭豬出來,抓它幾天也抓不完啊!
    宋有徽宗,明有英宗!
    造孽啊!
    朱元璋和朱棣怒火衝天,恨不得衝進光幕裏將朱祁鎮抓出來掐死。
    朱高熾和朱瞻基也痛得鑽心入骨,呼吸艱難。
    “蒼天啊,這居然是我的兒子?我上輩子造了什麽孽啊,怎麽就生出這樣蠢鈍如豬的廢物?”
    朱瞻基眼眶泛紅,差點沒厥過去。
    此時此刻,他心裏一千個、一萬個不願意承認朱祁鎮是他兒子。
    光幕紮心的畫麵還在放映。
    抓到朱祁鎮,瓦剌也先大喜過望,認為這廝是絕好的籌碼,由他在手,大明任他掌控。
    朱祁鎮成了俘虜後,非但沒有尋死覓活,反而對也先卑躬屈膝,低三下四,乞求苟活。
    朱元璋看到這裏,再次繃不住,臭罵道:“沒臉的王八蛋!好好的大明江山被你禍害成這樣,幾十萬大軍因你而死,你怎麽有臉活在這個世上?跟你這廝一比,崇禎煤山上吊都死得比你有尊嚴、有氣節!”
    朱棣也是血湧上頭,怒火蹭蹭直冒:“特娘的,這貨是我朱家子孫?為了活命,竟對異族卑躬屈膝、奴顏媚骨,你的骨氣呢?你的尊嚴呢?”
    就連好脾氣的朱高熾,也禁不住爆粗口:“原以為這廝隻是腦子不好,才被王振這閹豎忽悠得團團轉,沒想到還是個軟骨頭,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連這點覺悟都沒有,你有什麽資格當朱家子孫、有什麽資格成為我大明的皇帝?真是氣煞我也!”
    朱瞻基嘴唇發白,身子搖搖欲墜:“我怎麽會生出這樣的兒子?不,他不是我兒子,他不是……”
    朱祁鈺見父親深受打擊,連忙扶住他,心中暗喜,父親和幾位爺爺、太爺爺對朱祁鎮越是失望,越是不可能讓他上位。
    哼,重活一世,他要奪回自己失去的一切。
    朱祁鎮想再來一場奪門之變,門兒都沒有。
    在朱家幾個皇帝中,最破防的還不是朱瞻基,而是朱棣。
    他通過靖難之役奪位當皇帝,本身得位不正,遭人非議。
    成為皇帝這麽多年,勵精圖治,開創盛世,便是想在死後得到老爹朱元璋的認可,以及給自己留下一個好名聲。
    原以為有朱允炆‘珠玉在前’,憑著他暴力削藩、逼死親叔的光榮戰績,朱元璋再怎麽生氣,也不會太怪責於他。
    這下好了,出現一個比朱允炆更爛的皇帝,且這人還是他的曾孫。
    人性就是這樣,好與不好都是逼出來的。
    有朱祁鎮這樣的‘豐功偉績’擺在麵前,朱允炆幹的那點事兒,壓根兒不夠看。
    辛辛苦苦幾十年,因為一個朱祁鎮,瞬間回到解放前。
    朱棣雙眼黯淡,腳步虛浮,仿佛被蘭若寺的女鬼吸了精氣,不覺看了朱綾一眼。
    幸好大侄女之前一通吐槽,給老頭子扣了不少鍋,不然這會子看到朱祁鎮這熊樣兒,不活活抽死他才怪呢。
    這時,幾人看到進度條隻有一半,便知道後麵還有事發生。
    於是屏氣凝神,目不轉睛,都想看看,朱祁鎮被俘之後,還能整出什麽幺蛾子。
    光幕畫麵轉動。
    朱祁鎮被俘後,消息傳到京城,朝野上下一片震驚。
    滿朝文武亂成一鍋粥,便有大臣建議效仿南宋,主張南遷。
    時任兵部左侍郎的於謙當即否定這項提議,認為皇陵、宗廟、社稷都在京都,不可輕易遷移,且南宋偏安一隅,飽受詬病,大明鐵骨錚錚,豈能成為第二個南宋?
    這話一出,主張南遷的大臣便歇了心思。
    隻是國不可一日無君,皇帝被俘乃是國恥,要是讓朱祁鎮繼續當皇帝,瓦剌勢必以朱祁鎮做要挾,進而吞並大明。
    於是,重立新君就被提上了日程。
    孫太後見兒子被抓,就想著立孫子朱見深為皇帝,兒子當了皇帝,老子平安歸來,才能更好保全自身,頤養天年。
    更重要的是,孫子繼位,她是太皇太後。
    若是兄終弟及,讓先帝庶子繼承大統,其生母被奉為太後,豈不是要兩宮並尊,與自己這位先帝正宮平起平坐?
    這一點,孫太後萬萬接受不了。
    於謙、王直等大臣認為主少國疑,朱見深隻有兩歲,如何能當皇帝?
    眾人聯名上書,要求孫太後下旨,立先帝之子郕王朱祁鈺為帝。
    孫太後一己之私,卻拗不過眾人的聯手,隻得代行皇權,擁立朱祁鈺為皇帝,遙尊朱祁鎮為太上皇。
    看到畫麵中,孫太後痛哭流涕,尋死覓活的,控訴群臣欺負她們孤兒寡母,說什麽也不肯放手,最後實在拗不過才下旨。
    幾人眉頭一皺。
    朱元璋不滿道:“這個孫氏是怎麽回事?大明生死存亡之際,她這般矯情孟浪是做給誰看?老四,你這是什麽眼光,怎麽給朱瞻基選了這麽不識大體的糟心孫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