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烏雞冤魂,唐僧腹誹!

字數:5128   加入書籤

A+A-


    過了平頂山,一路無話。
    孫悟空沉默了許多,常常望著天空出神,思索著老君口中的“天意”和那些神出鬼沒的“巧合”。
    豬八戒則對老君收走寶貝耿耿於懷,時不時嘟囔幾句。
    唐僧經曆了變虎之劫,心緒也低沉了不少。
    這一日,行至烏雞國地界。
    隻見城池雄偉,人煙稠密,本應繁華,卻處處透著一種難以言喻的蕭瑟。
    街道上行人神色匆匆,麵帶憂色,商鋪也顯得沒什麽生氣。
    更奇怪的是,城中寺廟眾多,香火卻異常冷清,不少廟宇甚至牆垣傾頹,蛛網密布。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壓抑和不安的氣息。
    師徒幾人尋了間幹淨的寺院掛單。
    這寺院規模不小,喚作“敕建寶林寺”,但殿宇破敗,僧侶稀少,個個麵有菜色,神情惶恐。
    夜半時分,萬籟俱寂。
    唐僧正在禪房打坐誦經,忽覺陰風陣陣,燭火搖曳不定。
    一個身著龍袍、頭戴王冠,卻渾身濕透、麵色青白的身影,悄然出現在房中!
    他頭頂破了一個大洞,水草纏繞,眼中充滿了冤屈和不甘!
    “聖僧!救朕!救朕!”
    那身影聲音淒楚,如同鬼泣。
    唐僧嚇得魂不附體,強自鎮定“你……你是何人?”
    “朕乃烏雞國國王!”
    鬼魂悲聲道“五年前,國內大旱,朕虔誠祈雨。忽來一全真道人,神通廣大,呼風喚雨,解了旱情。朕感其恩德,與他結為兄弟,同寢同食!”
    “不想……不想那妖道狼子野心!一日,他假意邀朕至禦花園八角琉璃井邊賞寶,趁朕不備,將朕推入井中!又以石板蓋住井口,移來一株芭蕉樹栽於其上!他則變化成朕的模樣,篡了江山,占了龍位,禍亂朝綱!”
    鬼魂聲淚俱下“那妖道篡位後,崇道抑佛,拆毀寺廟,驅逐僧侶,致使冤魂不得超生,佛光不顯!朕的冤魂被困井底,日夜受那寒水浸蝕之苦!求聖僧為朕伸冤!救朕還陽!救烏雞國黎民於水火啊!”
    說著,將手中一柄白玉圭遞與唐僧“此乃信物!太子認得!”
    言罷,陰風再起,鬼魂消失不見。
    唐僧握著冰涼的白玉圭,驚出一身冷汗,久久不能平靜。
    翌日清晨,唐僧將昨夜遇鬼之事告知徒弟。
    孫悟空火眼金睛一閃“師父莫怕!是人是鬼,是妖是怪,俺老孫一看便知!待俺去那金鑾殿上,瞧瞧那假國王的成色!”
    他讓唐僧拿著白玉圭去見太子,自己則搖身一變,化作一隻小小的蜜蜂,嗡嗡飛入烏雞國王宮。
    金鑾殿上,那“國王”端坐龍椅,頭戴冕旒,身著龍袍,麵容威嚴。
    然而在孫悟空火眼金睛之下,這“國王”周身妖氣騰騰,頭頂隱隱浮現出一頭青毛獅子的虛影!
    哪裏是什麽全真道人?分明是個妖孽所變!
    孫悟空飛回寶林寺,對唐僧道“師父,那國王果然是妖怪變的!是個青毛獅子精!”
    就在這時,一個身著破舊道袍、麵容清臒、眼神卻異常明亮的老道士,不知何時出現在寺門外。
    他對著孫悟空稽首道“這位長老好眼力。那坐龍庭的,確是妖怪,乃文殊菩薩座下青獅所化。”
    孫悟空金睛一凝“哦?道長如何得知?”
    老道士乃青雲道君一縷神念所化,微微一笑,意味深長。
    “貧道雲遊四方,略知些因果。那文殊菩薩,曾化身凡僧,來此烏雞國度化國王,欲引其歸佛。”
    “不想那國王肉眼凡胎,不識真佛,反將菩薩用繩索捆了,浸在禦水河中三日三夜,百般折辱!若非六甲金身相救,菩薩幾乎喪命。”
    “此乃大因果!故菩薩遣此坐騎下界,推其下井,浸他三年,以報那三日水淹之仇!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此乃佛門……有仇必報之‘慈悲’也!”
    最後一句,語氣帶著一絲淡淡的譏誚。
    孫悟空聽得心頭震動!又是佛門因果!
    水淹三日,便要浸殺國王三年?還要篡位滅佛?
    這報複,何其酷烈!
    這與妖魔何異?
    他對佛門那層金光閃閃的“慈悲”外衣,又看透了幾分。
    “多謝道長指點!”
    孫悟空按下心中波瀾,抱拳道。
    他已有計較。
    他先設計讓太子見到白玉圭,信了唐僧之言。
    又潛入禦花園,找到那口被芭蕉樹掩蓋的八角琉璃井,下井撈出了國王屍身。
    最後,他上天庭,從太上老君處求來一粒還魂金丹!
    金丹化水,灌入國王口中。
    片刻,那國王幽幽轉醒,麵色恢複紅潤,對著唐僧師徒叩謝救命之恩!
    接下來,便是金鑾殿上當麵對質!
    真國王現身,手持白玉圭,痛斥假國王謀朝篡位!
    假國王見事敗露,凶相畢露,現出青毛獅子原形,張開血盆大口便朝真國王撲去!
    殿中大亂!
    “妖怪休得猖狂!”
    孫悟空厲喝一聲,金箍棒帶著風雷之聲迎上青獅精!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豬八戒、沙僧也各持兵器上前圍攻!
    青獅精不愧是菩薩坐騎,道行高深,力大無窮!
    它咆哮如雷,利爪撕裂空氣,鋼尾橫掃千軍!
    一時間,竟與孫悟空三人鬥得難解難分!
    殿中金階玉柱被打得粉碎!
    眼看久戰不下,青獅精猛地張口,噴出一股腥臭的妖風!
    妖風中無數冤魂厲嘯,惑人心神!豬八戒、沙僧抵擋不住,連連後退!
    就在青獅精欲下殺手之際,天空佛光普照!
    文殊菩薩手持慧劍,腳踏蓮台,周身籠罩在莊嚴佛光之中,飄然而至!
    “孽畜!還不伏法!”
    文殊菩薩聲音如同洪鍾大呂,帶著無上威嚴。
    那凶悍無比的青獅精一見文殊,頓時如同老鼠見了貓,渾身凶焰盡消,嗚咽一聲,匍匐在地,瑟瑟發抖!
    文殊菩薩目光掃過一片狼藉的金鑾殿,看向驚魂未定的真國王和唐僧師徒,聲音平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
    “此孽障乃貧僧坐騎。隻因烏雞國王不識真佛,昔年將貧僧所化凡僧浸水三日,種下因果。故遣此畜下界,推王下井,浸其三年,以消彼劫。今劫數已滿,孽畜罪責難逃,貧僧自當帶回靈山,嚴加懲戒。”
    他一番話說得冠冕堂皇,將一場血腥的報複,輕描淡寫地歸結為“因果報應”。
    說罷,文殊菩薩手中飛出一道金光,化作一個項圈套在青獅頸上,青獅哀鳴一聲,化作一道青光,沒入菩薩袖中。
    菩薩對著唐僧微微頷首,佛光一閃,便消失不見,仿佛從未出現過。
    金鑾殿內,死寂一片。
    真國王死裏逃生,對文殊菩薩敬畏莫名,卻也心有餘悸。
    文武百官更是噤若寒蟬。
    唐僧望著文殊菩薩消失的虛空,雙手合十,低誦佛號。
    然而,那低垂的眼簾下,卻翻湧著前所未有的困惑與疑慮。
    因果?報應?
    為了三日水淹之辱,便要浸殺一國之君三年?還要連累無數僧人遭殃?
    這……便是佛門的慈悲大道嗎?
    為何與心中所想的佛法,如此不同?
    他撚動著手中的佛珠,第一次覺得,這西天之路上的佛光,似乎並非全然純淨無垢。
    那光芒之下,仿佛也隱藏著一些他未曾看清、也……不願看清的陰影。
    喜歡截教覆滅?我帶頭加入天庭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截教覆滅?我帶頭加入天庭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