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分水定爭

字數:2974   加入書籤

A+A-


    翌日清晨,淡薄的晨曦剛剛驅散山間的霧氣,下塬裏的空氣中還帶著一絲清冷的濕意。
    阿瀅換上了一件漿洗得有些發白的麻布衣裳。在她身後,李斯依舊頭戴那頂遮掩短發的寬簷草笠。兩人一前一後,沉默地走向那座比周圍茅屋略顯齊整的院落:裏正趙平的家。
    秦時,“裏”是鄉以下的基本行政單位,設裏正,掌管戶籍、征發徭役、催繳賦稅、維持治安乃至教化等諸多事務。裏正趙平,不同於普通黔首。他是有爵位的人——憑借早年從軍斬首的功勞,獲得了二十等爵中的第二級“上造”。這爵位雖不算高,卻足以讓他免除部分賦稅徭役,擁有少量依附於他的“私屬”。
    阿瀅和李斯來到趙平家院外時,土坯院牆的木門正虛掩著,院內比一般農家整潔許多。趙平的妻子看到阿瀅和她身後那個打扮奇怪的“先生”,手上動作一停,隨即朝屋裏喊道:“當家的,阿瀅來了,還帶著她家那個先生。”
    片刻,一個身形硬朗的中年男子從屋內走出。他穿著一身細麻布衣,腰間係著一枚樸素的銅質帶鉤,頭發一絲不苟地束在頭頂。他便是趙平。他先是看向阿瀅,微微頷首,目光旋即如鷹隼般銳利地掃過低頭垂立的李斯,以及他手中那個奇怪的模型。
    “阿瀅,這麽早過來,有何事?”趙平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沉穩和威嚴。
    阿瀅顯然對這位裏正心存敬畏。她深吸一口氣,強自鎮定,按照昨晚李斯反複推敲、教給她的說法,上前一步,深深鞠了一躬:
    “趙伯,有件關乎全村生計的大事,想請您給拿個主意。”
    她開始講述村裏曆年來為爭水產生的矛盾,語氣雖然有些發顫,但條理清晰。她特意強調了這種無序爭搶不僅傷了鄰裏和氣,更可能引發更大的械鬥衝突,一旦耽誤了農時、影響了官府的稅收,恐怕全裏都要擔責——這是李斯特意囑咐她要點明的,目的是為了精準契合裏正作為基層官吏的核心職責考量。
    趙平靜靜地聽著,古井無波的臉上看不出任何情緒。他經曆過殘酷的戰爭,早已見慣生死,村裏這點爭水糾紛在他眼裏,確實算不上什麽大事。但他身為裏正,維持地方秩序、保證賦稅完成是他的天職。阿瀅的話,句句都說到了點子上。
    等阿瀅把爭水的弊端說完,話鋒一轉,小心翼翼地看向身後的李斯。
    李斯會意,上前一步,將手中那個簡陋的模型雙手奉上。
    這個模型用幾根粗細不一的樹枝搭建成一個“u”形的溝渠框架,中間用一片削平的木板做閘門,閘門兩側鑿了孔,用細麻繩穿過,連接到一根可以轉動的橫杆上。結構雖簡陋,卻將核心原理展示得一清二楚。
    李斯垂著頭,用一種謙卑而又努力咬字清晰的語調說道:“趙伯……此物,小子稱之為‘分水木閘’。一……個笨辦法,或許……能讓大家……不再爭吵,好好種地。”
    “分水木閘?”趙平的目光終於從李斯身上,轉移到了這個模型上。
    他伸出粗糙有力的大手,接過模型。憑借他早年隨軍參與修建軍用壁壘和溝渠的經驗,隻看了一眼,便瞬間理解了這東西的精妙之處:在水渠上設置可以升降調節的閘門,通過控製閘門開合的大小和時間,便能精準地控製水流大小和方向。理論上,確實能夠實現按需、按時、按畝分配水源。
    他眼中閃過一絲難以察覺的詫異。這東西結構簡單,取材方便,製作成本極低,卻恰恰抓住了問題的核心!
    他抬起頭,目光再次如利劍般落在李斯身上,審視的意味更濃了:“這個東西,真是你想出來的?”
    一直沉默得像個影子的李斯,此刻迎著趙平銳利的目光,再次微微點頭。
    趙平心中快速盤算著。他是擁有爵位的秦國基層官吏,維護秦律、保證轄區穩定是他的天職。阿武那些人的蠻橫行徑,他並非不知,隻是考慮到宗族勢力和避免激化矛盾,一直沒有強硬處理。但這絕不代表他認同這種混亂的弱肉強食。殘酷的戰爭經曆讓他比任何人都厭惡混亂和失序。如果這個“分水木閘”真能建立起一種新的、更公平也更穩定的用水秩序,那無疑是有利於他自身管理和考評的好事。
    李斯敏銳地捕捉到趙平眼神中那一閃而過的意動。他知道,自己這次運用後世企業管理思維進行的“價值輸出”初步起效了。對付趙平這樣的人,必須站在他的立場,用他能理解和接受的語言——秩序、穩定、效率、律法——來包裝自己的方案。公平固然重要,但對於一個從屍山血海中走出來的秦國爵吏而言,“可控的秩序”遠比空泛的“道德”更有說服力。
    這就是李斯基於前世商業底層邏輯的謀劃:識別關鍵人物,分析其核心需求與痛點,提供精準的價值主張,並以對方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現。他將自己定位為“解決方案提供商”,通過持續輸出價值,與趙平這樣的權力節點建立連接,逐步積累信任和資源。
    過了好一會兒,趙平將模型輕輕放在一旁的石磨上,沉聲說道:
    “這個‘分水木閘’,想法確實精妙。但是,祖宗之法不可輕改,村裏的事情更要考慮周全。”
    他看了一眼阿瀅,目光最終落在李斯身上,“此事關係重大,非我一人可決。我會召集村裏幾位有威望的老人,並且……也會通知阿武他們,眾人一起商議。若多數人都讚同,我們再細論如何製作、如何使用。”
    雖然沒有當場答應,但“一起商議”這幾個字,已經是巨大的進展。這意味著趙平認可了這個方案值得討論的價值,並願意動用他裏正的身份,將其提上議事日程。這其中固然有他行事謹慎的原因,但也未必沒有一絲想借此機會整頓村風、加強自己控製力的考量。
    阿瀅聽到這話,緊繃的臉上終於露出一絲難以抑製的喜悅,連忙彎腰行禮:“全憑裏正安排!多謝趙伯!”
    喜歡關於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請大家收藏:()關於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