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廉頗將兵

字數:3786   加入書籤

A+A-


    大梁城外,魏軍校場。
    鼓點沉悶,旌旗半卷,數萬魏軍將士集結於此,卻大多麵帶菜色,眼神中滿是迷茫與麻木。昔日名震天下的魏武卒,早已不複當年在吳起麾下與秦軍鏖戰,奪取西河之地的赫赫雄風。
    近三十年來,魏國屢敗於秦,國力日衰,軍心渙散。三年前信陵君雖率聯軍大勝,但魏軍主力消耗亦大,之後魏王猜忌功臣,對軍隊的投入更是吝嗇,武卒的榮耀早已蒙塵。
    信陵君陪同廉頗來到點將台,望著台下這般軍容,心中憂慮。
    廉頗卻麵色如常。
    老將軍一身嶄新甲胄,那股久經沙場的鐵血煞氣,已讓台下不少老兵暗自心驚。
    “爾等可知,站在爾等麵前的是誰?”廉頗聲如洪鍾。
    台下士卒茫然抬頭,竊竊私語。
    “是……是趙將廉頗?”
    “廉頗?他不是趙國人嗎?聽說在趙國不得誌,才來的魏國……”議論聲漸起。
    “不錯!老夫乃趙將廉頗,今受公子信陵君舉薦,魏王之命,暫領爾等,以抗強秦!”廉頗目光銳利,毫不避諱,
    “老夫知道,爾等中有些人,或許對我這個趙國來的老家夥心存疑慮。但今日,秦寇凶殘,呂不韋弄權,遣使李斯逼迫韓國獻城,秦將蒙驁大軍壓境!韓若亡,下一個便是我大魏!唇亡齒寒,此理爾等可懂?”
    他掃視台下,繼續道:“昔日趙國長平四十萬將士被秦軍坑殺,血流漂杵!兩年前晉陽失陷,三萬趙人死於蒙驁刀下!爾等以為這隻是秦軍偶爾為之的暴行嗎?錯了!”
    廉頗的聲音陡然拔高,充滿了悲憤與厲色:
    “秦國虎狼之師,其軍製便是以殺戮為榮,以斬首記功!在秦軍眼中,我六國將士的頭顱,便是他們晉升的階梯!
    他們從不優待俘虜,因為活著的俘虜遠不如一顆顆頭顱有用!
    長平四十萬降卒,為何盡遭屠戮?
    華陽之戰,我魏軍將士戰敗被俘者,下場如何,爾等之中可有老兵記得?
    河東之地是如何被秦人奪走的?難道爾等以為,投降便能苟活嗎?在秦軍麵前,放下武器,便是引頸待戮!秦人欠我六國累累血債,今日,便是清算之時!”
    一番話,先是點明身份,再是痛陳秦國暴行,尤其是將秦軍“尚首功、屠俘虜”的殘忍軍製血淋淋地揭示出來,台下士卒無不色變!
    先前的疑慮與麻木被強烈的恐懼與憤怒所取代。他們想到了曆次戰爭中被秦軍屠戮的同袍,一股同仇敵愾的怒火在胸中燃燒,許多人不由自主地握緊了拳頭,指節發白。
    “老夫知道,軍中將士,多有家中牽掛。今日,老夫下一令!”他猛地提高聲音,所有人都屏息凝神。
    “凡軍中獨子者,出列!回家!去侍奉高堂,延續香火!”
    此令一出,台下嘩然!數千名士卒麵麵相覷,不敢置信。這位趙國老將,竟下達如此仁厚的軍令?
    “凡家中有兄弟二人同在軍中者,留一人,另一人,回家!去照顧妻兒,耕種田畝!”
    又是一陣更大的騷動!
    “將軍!我等願戰!”有血性漢子高呼。
    廉頗擺手,厲聲道:“此乃軍令!老夫要的,是了無牽掛,能與秦寇死戰到底的勇士!
    你們回家,是為了魏國留下種子,是為了將來能有人祭奠我們這些戰死沙場的袍澤!更是為了告訴後方父老,此戰,麵對毫無人性的秦軍,我等有死無生,不破秦寇,誓不回還!”
    數千名符合條件的士卒在軍官的組織下,含淚出列。他們對著點將台上的廉頗和信陵君重重叩首,哽咽道:“謝將軍!謝公子!”
    隨即轉身,奔赴回家。他們將把廉頗將軍的決心和軍令傳遍大梁,傳遍魏國鄉野!
    剩下的大軍,看著同袍離去,再無半分退縮之意。哀兵必勝!置之死地而後生!這位老將軍,其手段、其胸襟,令人折服!
    廉頗目光掃過留下來的將士,聲音愈發鏗鏘有力:
    “袍澤們!爾等既有死戰之心,老夫絕不讓爾等空耗血勇!正所謂‘兵甲不利,非勇者之過’!老夫已請信陵君全力協調,務必為爾等修繕盔甲,磨礪兵刃!
    雖國庫眼下緊張,但多一分保障,便多一分勝算!老夫與公子定會竭力確保糧草的及時供應,讓爾等吃飽肚子,才有力氣去與秦寇搏命!這一點,老夫向爾等保證!”
    此言一出,不少老兵眼中泛起了淚光,先前因裝備破舊、糧餉不足而積壓的怨氣消散大半。多少年了,他們未曾聽過如此體恤士卒之言,未曾見過如此真心為兵的將帥!連帶著對信陵君的感激也更深了一層。
    廉頗見軍心已動,士氣可用,再次厲聲喝道:“剩下的,便是要與老夫一同,去新鄭,去會會那秦國蒙驁,去告訴那狂悖的李斯和幕後的呂不韋,我大魏武卒,尚在!我大魏的脊梁,還沒斷!爾等,敢不敢隨老夫,與秦軍決一死戰!”
    “願隨將軍,死戰!死戰!死戰!”
    “驅逐秦寇,保家衛國!”
    山呼海嘯般的呐喊聲衝天而起,震得人耳膜發麻。先前還萎靡不振的士卒,此刻個個雙目赤紅,殺氣騰騰。尤其是魏武卒的將士,更是被激起了昔日的驕傲與血性,紛紛拔出腰間佩劍,指向天空,發出震天的怒吼!
    信陵君在旁看得分明,心中對廉頗的敬佩又深了一層。這位老將軍,不僅善戰,更善將兵!寥寥數語,幾條軍令,便將一群頹廢之師,變成了虎狼之兵!
    “將軍神威,三軍用命,韓國之圍可解矣!”信陵君激動道。
    他隨即道:“為確保大軍出征萬無一失,無忌特請摯友唐雎先生隨軍聽用。唐雎先生熟諳軍務協調,尤其將軍初掌魏軍,軍中或有磨合之處,唐雎先生可助將軍一臂之力,處理軍中各部將領之間的聯絡與調度,免去將軍後顧之憂。”
    一名身著儒衫,麵容堅毅,眼神銳利的中年文士從信陵君身後走出,對廉頗躬身一揖:“唐雎參見廉將軍。”
    廉頗打量著唐雎,此人雖是文士打扮,但目光沉穩,顯然不是尋常腐儒。他撫須點頭:“好!有唐雎先生相助,老夫如虎添翼!”
    唐雎不卑不亢道:“將軍臨危受命,以救亡圖存為己任,雎深感敬佩。能為將軍效力,共抗強秦,乃雎之榮幸。”
    大軍整頓完畢,士氣如虹,即刻便要開拔。
    入夜,廉頗帥帳之中,燈火通明。行軍地圖鋪在案上。
    “唐雎先生,請坐。”廉頗示意唐雎入座,開門見山,“對於此次援韓,先生有何高見?”
    唐雎微微一笑:“將軍胸中已有丘壑,雎不過拾遺補缺罷了。依雎之見,秦軍勢大,我軍首要之務,便是一個‘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