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兵臨城下

字數:3462   加入書籤

A+A-


    大軍開拔,塵土如龍。
    秦軍的行進隊列,與往日有了截然不同的風貌。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每個士卒小腿上都緊緊纏繞的布條:綁腿。
    起初,這道軍令引來了不少腹誹。雖然李斯強調,綁腿可以讓“步堅”,步堅則‘義兵’之鋒,無堅不摧,但是很多老兵還是覺得多此一舉。但僅僅行軍兩日,所有的怨言都煙消雲散。
    “怪哉!往日走上五十裏,這雙腿就跟灌了鉛似的。如今纏了這勞什子,跑了快七十裏,竟隻是微微發熱!”一名什長驚奇地對同袍說道。
    “何止!”旁邊的老兵咂咂嘴,“你沒發現麽?咱們隊伍裏,掉隊的人少了,連崴腳的都幾乎沒有了!”
    這源自後世的簡單軍事技巧,極大地提升了這支古代軍隊的行進耐力。
    而另一項軍令,則更讓他們覺得“繁瑣”又“古怪”:強製喝熱水。
    軍正處專門分撥出一支後勤隊,每逢宿營或大軍休整,第一要務便是架起陶釜燒水。無論兵卒口渴與否,都必須在軍官監督下喝完一整陶碗冒著熱氣的開水,嚴禁直接飲用生冷的溪水河水。
    “李軍正真是……比我老母還囉嗦。”一個年輕的銳士一邊吹著滾燙的碗沿,一邊小聲嘀咕。但他身邊的屯長卻一巴掌拍在他後腦勺上,低聲喝道:
    “蠢貨!你看看自出征以來,可曾聽聞有哪個弟兄鬧肚子,上吐下瀉,發起高燒的?
    往年出征,十亭人裏至少得倒下一亭!這熱水,是救命湯!”
    一語驚醒夢中人!眾人這才猛然發覺,此次出征,軍中竟無一例因水土不服而引發的“時疫”!往常行軍最大的非戰鬥減員因素,竟被這一碗平平無奇的熱水輕鬆化解。
    副軍正昌文君將這一切看在眼裏,心中震撼無以複加。他自詡熟讀兵書,卻從未在哪本竹簡上見過如此細致入微、又效用驚人的治軍之法。
    這李斯,不談兵法韜略,僅憑這兩項不起眼的變革,便讓大軍的戰備完好率憑空拔高了三成!這已經不是“術”,而是一種他無法理解,卻又不得不歎服的……體係!
    就這樣,在“綁腿”與“熱水”的雙重加持下,這支被注入了現代靈魂的秦軍,如同一柄燒紅的利刃,悄無聲息地撕開了魏國邊境的縱深。
    當斥候氣喘籲籲地帶回最終確認的情報時,連主帥蒙武都驚得站了起來。
    “什麽?!我軍已至畼城外十裏?”按照最樂觀的估計,他們也該在三日之後才能抵達!
    “正是!”斥候興奮地稟報,“將軍,畼城之內,毫無防備!城門大開,商旅百姓往來如常,城頭守軍懶散……”
    “天助我也!”蒙武一拳砸在案幾上,虎目放光,“傳我將令,全軍加速,今夜之前,兵臨城下!
    然而,當秦軍的黑色鐵流卷過最後一道山崗,畼城的輪廓出現在地平線上時,所有人都愣住了。
    預想中因秦軍驟至而起的驚慌失措、雞飛狗跳並未發生。
    恰恰相反,畼城的城門,非但沒有關閉,反而開得更大了。
    城門內外,並非手持兵戈的軍士,而是一群群穿著官服的魏吏和頭裹布巾的百姓。他們沒有驚恐,沒有慌亂,反而在不緊不慢地架設著一口口巨大的陶釜,釜下烈火熊熊,蒸騰的白氣中,竟飄來陣陣……米粥的香氣!
    數麵巨大的白色布幡被高高豎起,在風中獵獵作響,上麵用醒目的墨字寫著:
    “魏王仁德,開倉濟民!”
    “感佩秦師義舉,特備薄粥,以慰辛勞!”
    一排排長案沿路擺開,案上是堆積如山的麥餅和盛滿清水的陶罐。魏國官吏們麵帶微笑,彬彬有禮,甚至主動向秦軍的先鋒斥候遙遙拱手,高聲喊道:
    “秦國義師遠道而來,辛苦了!我王有令,凡入境之秦卒,皆可於此取食果腹!”
    “轟!”
    這詭異的一幕,如同一記重錘,狠狠砸在每一個秦軍將士的心頭,對方非但不抵抗,反而笑臉相迎,把“伐魏”之舉,直接定義成了“友軍前來送溫暖”!
    你若動武,就是對主人揮刀,瞬間從“義師”變成“禽獸之師”!你若不動武,就隻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軍隊,在敵人的“仁義”感召下,士氣一點點被瓦解!
    隨軍正處一同待命的鄧陵子三人麵麵相覷,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冰涼。他們選擇追隨李斯,是相信李斯能為墨家“兼愛非攻”的理想,在秦國這架龐大的戰爭機器中,開辟出一條全新的道路。
    可眼前的事情,讓他心中那座剛剛建立起來的信念,出現了一絲危險的裂痕。李斯會怎麽做呢?他的“義”,是否也隻是權謀的偽裝?自己是否……賭錯了?
    “豈有此理!妖言惑眾!此乃奸計!”主帥蒙武氣得臉色鐵青,鋼髯倒豎。
    所有人的目光,下意識地全部匯聚到了隊列中軍,那個騎在馬上,神色平靜的年輕軍正身上。
    李斯並未理會周遭的驚愕與憤怒。他眯著眼,目光越過那些嫋嫋升起的粥氣,細細審視著眼前的“不設防之城”。
    那些擺放粥案與陶釜的位置,看似隨意,實則暗合章法。它們恰好堵住了城門前最寬闊的道路,將原本可以容納數隊兵馬衝擊的正麵,分割成了數條狹窄曲折的通道。任何軍隊想要突進,都必須減速、變陣,陷入被動。
    再看城頭。守軍確實稀疏懶散,但城垛之後,卻異常幹淨整潔,看不到一絲雜物。角樓之上,幾名看似尋常的了望兵,站姿沉穩,目光銳利,正一瞬不瞬地盯著秦軍的陣列,其鎮定之態,絕非普通士卒可比。
    而城門下那些分發食物的“百姓”,雖衣著樸素,但隊列井然,行動間自有一股法度。其中不少男子,骨節粗大,眼神沉靜,站立時雙肩平穩,隱隱透著一股軍旅煞氣。
    昌文君順著李斯的目光望去,倒吸一口涼氣。
    李斯的臉上,非但沒有憤怒,反而嘴角微微上揚,勾起一抹饒有興致的弧度。
    那雙深邃的眼眸中,閃過一絲棋逢對手的興奮光芒。
    “有意思……”
    他低聲自語,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入身邊的蒙恬與蒙瑤耳中。
    “魏國,來了一位真正的高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