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水土不服

字數:3068   加入書籤

A+A-


    依舊是在迷樓,看著麵前站著哈欠連連的楊廣,宇文鶴也是忍不住犯困。
    “朕聽董翁主說,你大哥要讓她把酒樓開到江都去,你可知為何?”
    宇文鶴連忙搖頭,這事兒他不想沾,不過對於董翁主的身世他還是很好奇的:“敢問陛下,這董翁主到底是何許人?”
    “不該問的別問,知道了對你沒好處!”
    什麽人嘛,有啥不能說的,你就說是你姘頭我都不吃驚!宇文鶴撇撇嘴。
    楊廣又打了一個哈欠道:“南詔當真有銅礦?產量大不大?”
    “這個還要現場勘察才能確定,至於說有沒有,我認為還是有的,因為古書上是這麽記載的。”
    “不管有沒有,都要去看看,我已經任命董翁主為尋礦大使,我準備任命你為嶺南道黜置使,提調嶺南一切軍政要務,當然,隻要能協助董翁主尋到銅礦,就是大功一件,你可願意?”
    我當然不願意,宇文鶴在心裏吐槽,這一去猴年馬月能回來,到那時候一旦天下大亂,北方勢力盡失,連個安身之地都會沒有,因為宇文鶴很清楚,現在的嶺南還是一盤散沙,朝廷的政令在這裏沒多大威懾力。
    看宇文鶴不做聲,楊廣冷哼一聲:“怎麽?你不願為國出力?”
    “小臣不敢,隻是馳道尚未完工,小臣分身乏術啊,而且以南詔如今的狀況,不派大軍前去,即使找到了銅礦也無法開采,還請陛下明察!”
    “嗯——你說的這也是實情,那朕允許斛律安率領兩萬左衛精銳隨你一起南下如何?”
    看來楊廣是真的想要銅礦,宇文鶴知道無法推脫便道:“如此倒可以一試,隻是馳道……”
    “當然是修完馳道再去!這之前,還需要董翁主按照你說的先將酒樓開過去,為你先打探一下消息!”
    “是!”
    翻過年,整個大隋各地兵馬都頻繁開始往涿郡方向調動、集結,各地調撥的軍糧也從四麵八方北運!馳道宇文鶴更是在三月初就全部完工!這為大軍調動提供了相當大的便利!
    楊廣在離開洛陽之前,下令改任宇文鶴做了嶺南道黜置使,並令斛律安親率兩萬左衛主力隨護!
    別人都很羨慕宇文鶴的皇恩之隆,隻有宇文鶴內心無比苦澀,若是能夠找到銅礦還好,一旦找不到,那時候楊廣又東征無功,他都不敢想想暴怒的皇帝會如何處置自己,都是董翁主這個女人害得,也不知道她南詔的分店開的如何了,那裏現如今可是還遠未被開發之地啊。
    雖然答應去給楊廣去找銅礦,但是為了完全,一些必要的準備還是要做的,畢竟這個時候的南詔還是土王當家,要想從他們手中奪礦,估計少不了一場戰鬥!
    一月之後,準備得差不多的宇文鶴才沿著運河朝嶺南進發。
    嶺南刺史現在的治所在蒼梧郡,因此宇文鶴也準備先到蒼梧之後,再伺機而動,董翁主來信說她的董家酒樓在江都的分店已經開業,蒼梧她也開了一家,生意不太好,不過可以做個很好的掩護,對於這女人的遠見卓識,宇文鶴深表佩服!
    他和斛律安所率領的大軍是坐著水師的船一路南下的,因為他不確定現在的基礎設施一旦遇到梅雨,大軍是否還能夠行進,為了確保萬一,他選擇走海路,在餘杭郡順長江出海後,緊靠著海岸線走,萬一遇到大風天氣,還能夠立馬登岸躲避。
    在海上兜兜轉轉兩個月,大軍才在南海郡登岸。
    宇文鶴對這裏的困難有心理準備,但是眼前的狀況依然讓他有些難以適應,南海郡城中人口竟然隻有四萬多人,他們二萬大軍到來,別說住宿了,吃飯都是問題。
    不得已,宇文鶴隻得放棄去蒼梧郡與董翁主匯合的打算,在南海郡就地駐紮了下來,同時為了讓這些北方的悍卒適應南方的氣候,他下令全軍脫掉鎧甲,換上棉麻短褲和無袖衫!
    就這兩萬人馬因水土不服,一月內,病倒了三成!
    “公子,這地方濕潮酷熱,不少弟兄實在適應不了,嚷嚷著要北返,最為要命的是,這裏一日三餐海魚、水果,實在是讓人無法忍受!”斛律安苦著臉向宇文鶴匯報。
    “這都是正常現象,你這樣,就這地方留三四萬人馬足矣,其他的人遣回去吧,讓他們去為我運一些東西來。”
    “這樣您的安全該如何保證?”斛律安有些擔心道。
    “這個你放心,你也看到了,這裏人口稀少,一個郡城才這麽點人口,兩千人都能給他滅城,有啥好擔心的。”
    斛律安一想也對,於是挑選出來四千人留給宇文鶴,其他人馬由他帶著北返,為宇文鶴運送物資,宇文鶴想要的物資很簡單,就是牧場那裏最新研製的第三代蒸汽機,那東西已經可以實用了。
    到了這裏,宇文鶴認為沒什麽其他方式比船更方便的了,因為這裏壓根就沒有什麽馳道,都是山間小道,還時常受泥石流襲擾,為了小命安全,他準備就地取材造船,因為這裏大河小溪交織,船絕對是這裏交通工具中的神器!鐵甲的蒸汽船造不出來,那木頭的蒸汽船問題不大。
    因此斛律安離開之後,宇文鶴在當地隨便找了一座舊宅作為自己的府衙,然後張貼告示,在當地尋找有經驗的老船工!
    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因此很快就招收到了十多個人,為了證實他們的手藝,宇文鶴還跟著他們去了各家造船作坊實地考察!最終留下真有本事的八個人!
    漁民碼頭用不成,因為港中水太淺,找了許久,才找到一個天然的優良深港,接著宇文鶴召集工匠,沒有其他要求,就是要造一艘明朝時候三寶太監鄭和坐的寶船,這東西他在博物館看過,記憶深刻,兩頭出梢、縱向通體龍骨、多層甲板的設計,十分適合遠洋航行!若想在內河航行,隻需要造小號的就行,動力嘛,就是蒸汽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