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除渤海國名!設渤海道!

字數:3926   加入書籤

A+A-


    “是的,他們似乎喜歡寒冷的環境!”
    李萬年說出了自己的推測,但是他不能十分確定的說這件事,不然就難以說清楚這其中發生了什麽。
    “這件事我可以讓黑水靺鞨的部落去北方調查一下!”
    大芳煙不知道為何會有這種怪物,但也知道李萬年特地提起,那就一定牽扯甚大!
    “嗯,所以渤海道的事情要重視起來,還是要從本地選選拔一位文官起來,畢竟他們更了解本地的情況!”
    本來李萬年打算從中原地區抽調人手到渤海國,但考慮到這裏天氣寒冷,地理位置也偏遠,從本地選擇官員是最合適的。
    “既如此,就選擇渤海國的左相張正!”
    “之前這人是禮部尚書吧?”
    李萬年問道。
    “嗯,在我上位之前是禮部侍郎,現在是左相兼禮部尚書了!”
    “好,他很熟悉的本地的情況,朝廷也會選派一些刺史等官員到渤海,也會將本地文職官員調往遼東、河東河北,確保大家相互熟悉!”
    李萬年是不會允許本地官宦自我繁殖的,不然後麵還是會想著獨立的,另外也不會直接將渤海官員調動到長江以南,因為到了南方可能會水土不服。
    而且渤海的大部分地區也是黑土地,十分適合耕種,尤其是現在有了高寒水稻,未來可期!
    “這個是自然,最好是將一些頑固派調動到別處,避免他們在此處鬧事!”
    大芳煙如此說道。
    “嗯,可以適當提高待遇調動離開,也算是提拔!”
    李萬年畢竟是前世過來的,自然會這些權術。
    “這樣最好,對了,你還沒見到李渤以及李海吧,我讓他們過來!”
    “好,我也好久沒看到他們了!”
    李萬年也想見見自己的孩子。
    不一會,宮女就抱著他的兩個孩子到了,放下來就會走路了,隻是步伐還不是很穩健。
    當然,也不認識李萬年。
    “渤、海,快喊你父王!”
    雖然有大芳煙的引導,但孩子還是很呆滯,因為確實不認識李萬年。
    ......
    第二天上午,渤海國的官員全部集中到渤海王宮的朝堂之上。
    等他們到的時候,看到主位置上坐著兩個人,大家都認識,一個是萬古聖王李萬年,一個是渤海女王大芳煙。
    而且李萬年坐的位置更核心!
    “參見夔王殿下,參見大王殿下!”
    群臣下跪磕頭,他們知道李萬年所為何事而來,隻是來的太悄無聲息了。
    “諸位愛卿,之前的事情已經說過了,今日夔王殿下前來,就是親自宣布除去渤海國號的旨意!高林你宣旨意吧!”
    大芳煙直接就進入正題。
    高林來到禦前,展開聖旨:“門下:
    昔靺鞨部族,遠居海東,太宗文皇帝時,慕我華風,率眾內附,乃冊其酋大祚榮為渤海郡王,賜姓李氏,建號渤海,俾世守藩服,屏衛東陲。百餘年來,或恭順效職,貢賦不絕;或攜貳生隙,邊圉屢驚。孤承宗廟之重,撫有萬方,惟念疆土無外,教化宜均!
    今據渤海女王奏報,渤海比之大唐日衰,需革故鼎新,統以王官,宣我唐化。特詔:
    一、廢渤海國國號,其原轄境(西至遼水,東至日本海,南至浿江,北至黑水靺鞨)置渤海道,其行政、軍事悉遵唐製。
    二、以原渤海國左相張正為渤海道觀察使,總領政務,彈壓奸宄,撫輯流亡。
    三、其原渤海國王室大氏宗室及貴族子弟、若能束身歸命,輸誠效順,量授勳官,俾保祿位;原渤海諸官屬,有才堪任使者,吏部考核,可留任渤海道屬官,或調赴內地敘用,既往之愆,悉皆赦免。
    四、其境內百姓,無論蕃漢,均為大唐赤子。自今以後,蠲免其當年租賦之半,次年起依唐律輸納;嚴禁官吏苛擾;州縣悉立六科學館,選明經之士教授生徒,使知禮義,漸革夷風。
    夫王者無外,以德服人,今設道置官,非為窮兵,實乃宣德化、安邊疆也。若有敢抗拒王命、扇動叛亂者,朝廷相機討除,罪無赦;有能擒斬逆首、獻城納款者,厚加賞賜,錄功授官。
    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天祐二十三年。”
    聖旨很長,宣讀完畢,渤海國大臣們隻能再次叩首。
    “臣等遵旨!大唐夔王千歲!”
    諸位大臣已經認命了,他們也早就得知李萬年西征西域,收複大片國土,如今的大唐蒸蒸日上,而且李萬年還說了,他們也可以去大唐內地做官,這是好事啊,起碼大部分人尤其是近些年通過科舉當官的官員喜歡這個安排。
    畢竟,渤海國的官場太小,猶如泥塘沼澤,而大唐的官場很大,宛如形成大海!
    ......
    會議很短暫,接下來就是討論一些安置的政策,目前來說,大家的心情還是穩定的, 起碼待遇還是保住了。
    離開渤海國朝堂之後,他們到了後宮。
    李萬年和自己的兩個孩子聊天,渤海道觀察使張正在一旁聽李萬年的吩咐。
    “你如今是渤海道的觀察使,但不會在這裏待多久,我也會派一個副手過來,兩到三年之後,直接入洛陽朝堂!當然,你要是覺得離家遠,我會讓你在遼東道或者新羅道任職!”
    李萬年說完,張正磕頭謝恩:“臣謝殿下隆恩,臣還是希望去洛陽朝堂!”
    “好!這些日子辛苦你了,沒事的話就去建立自己的衙門吧!”
    李萬年不參與具體的事情,那就讓張正去頭疼吧。
    “臣告退!”
    張正離開之後,李萬年和大芳煙說道:“我還是要去一趟極北之地,我也會盡快回來!”
    “必須要去嗎?”
    大芳煙有些擔心,如果不知道骷髏人的事情,她倒是無所謂,但現在確實擔心。
    “必須要去看看,我自己去一趟!高林,你護送女王和王子們先南下!”
    李萬年這次沒喊高林,因為帶上高林行進的速度會變慢,而他自己往返也許十天就夠了!
    “殿下, 這會不會很冒險?”
    高林有些擔憂。
    “無妨,安全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