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注定又要一事無成

字數:5283   加入書籤

A+A-


    同時帶領四個小組開發新材料,沈薇已經化身為人形機器,每天都從天不亮忙到半夜。
    好在學校這邊的研發已經接近尾聲,超級電容器的原型機已經做出來了,馬上就要接受測試。
    雖然很多人都覺得這東西雖然技術含量高,可是因為實用性不強,所以一直都不怎麽看好。
    但不管怎麽說,學校為此投入了大量研發資金,而劉校長和侯書記也相信沈薇的眼光,所以組織了學校相關專業的所有人參與測試,一起見證全世界第一台超級電容的誕生。
    最激動的人就是司馬霆了。
    可以說沈薇這個項目,最初就是為他的研究量身定做的。
    而有了超級電容,他對無軸泵推係統的研發就能向前跨進一大步,甚至年前就能造出第一代原型機。
    為了見證今天這個時刻,昨天他難得沒有加班,一大早就等在實驗室門口。
    上午八點,沈薇在李滄和楊鳳的陪同下來到學校。為了今天的測試,杜小龍和黃芩帶著實驗室的成員,一整夜都沒合眼,反反複複檢查所有組件,架設檢測設備等。
    “沈教授,”劉校長道,“人都到齊了,要不現在就開始吧。”
    沈薇也很想知道這次測試結果,便帶著大家來到擺放電容器的房間。
    “這些是什麽東西?”進門口,餘娜忍不住問道,“電容器在哪兒?”
    其他人也是麵麵相覷。
    因為整個房間的地上、空中、牆上,甚至是天花板上,都放滿了豎著的片狀物,彼此之間牽著紅藍兩色的導線,看起來就像纏絲洞一般。
    誰也沒法將這些跟電容器聯想到一起。
    “沈教授,難道這就是你研發出來的超級電容?”一個教授問道,“學校給你調撥了那麽多研發資金,你就弄出這麽個四不像?”
    “劉校長,以前我老是反對沈教授的觀點,你們都覺得是我針對她,”餘娜道,“但這次可不是我說的啊,大家的眼睛可是雪亮的。”
    劉校長還沒來得及說話,就聽司馬霆兩眼放光地道:“你們懂什麽?你們什麽都不懂!不懂就不要亂發言!”
    餘娜和幾個不喜歡沈薇的教授,氣得鼻子都歪了。
    好歹大家都是博士,都是大學教授,而且還是相關領域的佼佼者,竟然說他們不懂?
    “司馬教授,其他的我不敢說,但電容器我還是懂一些的。”一個汪姓教授道,“我知道這些板子的作用,但他們相互之間的距離,不是應該隔得很近,或者在中間隔上一層絕緣紙,這樣才能儲電嗎?”
    司馬霆看了看他,絲毫沒有掩飾看傻子的眼神,道:“這不是一般的電容器,這是超級電容器!如果真的按照你說的那樣做,一旦通電,會出現什麽後果?”
    “什麽後果?”
    “整棟樓的電線都會在瞬間燒毀!”司馬霆道,“所以沈教授才把距離調得這麽遠,這樣存儲的電量就不會太大。而我們可以根據測試結果,推斷出最終成型的電容器的容量和充放電速度。”
    被司馬霆一通科普,汪教授不由一陣臉紅。
    其實他多少也猜到了是這個原因,但他就是因為沈薇占用了太多研發資金而不滿意,故意跟餘娜一樣質疑沈薇,結果沒想被現場打臉。
    “好了,技術上的問題就不用討論了。”見氣氛變得尷尬,劉校長趕緊問杜小龍,“準備工作都做好了嗎?”
    “都做好了。”杜小龍道,“隨時都可以開始。”
    “行,那你們開始測試吧。”
    杜小龍立即招呼學生們各就各位,而其他人被請到了房門外。
    這次測試是很危險的,因為整個屋子就是一個超級電容,而測試人員就在這個電容器內部,所以大家都穿上了絕緣服,看起來就像宇航員一樣。
    杜小龍確定所有人都到位後,便發出了開始測試的指令。
    隨著電閘的合攏,屋子裏傳來一陣隱隱的嗡鳴,站在外麵的所有人的頭發都被吸得漂浮起來。
    這時屋裏傳來了學生們匯報各項數值的聲音。
    “充電時間2.35秒,充電曲線正常。”
    “電壓12伏特,穩定。”
    “開始放電!”
    ……
    研發花了幾個月,資金耗費一百多萬,結果測試隻用了幾秒鍾,這就是高科技行業。
    杜小龍把所有數據匯總,然後喜滋滋地送了出來,正準備交給沈薇,不過卻被急不可待的司馬霆截了胡。他快速翻看了所有測試數據,然後眼睛亮得發光。
    “好,太好了!成功了!”
    聽到他這句話,劉校長懸著的心也終於放了下來。給沈薇了那麽多研發資金,導致很多人都不滿,覺得是他偏心沈薇,這讓他的壓力很大。
    一旦這個項目失敗,那他將麵對的是各種口誅筆伐。
    不過現在好了,第一次測試就取得了巨大成果,他現在可以名正言順地告訴所有人,他的眼光沒錯!
    而一些不喜歡沈薇的人,心裏卻是酸不溜秋的。
    他們不知道沈薇的本事為什麽會這麽大,從她開始上大學起算,到現在也不過一年多吧?
    結果人家已經完成了幾個重要項目,學校建的特種電機車間,還給了她5%的股份。
    說不眼紅,那絕對是騙人的。
    “不過就是個電容器而已。”餘娜在一旁酸溜溜地道,“這麽簡單的東西,隻要資金充足,在場的人誰弄不出來啊?”
    “你說的對。”沈薇道,“不過有句話叫科技以人為本,我們這些科研工作者,還是應該考慮一下我們的研究成果,要怎麽樣利國利民,而不是一味追求高端。我的這項研究確實沒有什麽了不起,但它能解決我們目前麵對的問題,我覺得這就是應用物理存在的意義。”
    “說得好啊,”李校長道,“我希望大家要以沈教授為榜樣,以後在挑選自己研究的項目時,多考慮一下實用性。好了,測試結果出來了,大家都各幹各的去吧。”
    第一次測試成功,但還遠遠不夠。
    接下來杜小龍和黃芩,將帶領組員們繼續不間斷測試,然後還要各種改進,一直到性能、壽命和穩定性都能達標後,才能轉入量產化。
    這可能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不過都可以讓學生們去完成,沈薇相信小問題肯定會有,但出現大問題的可能性不大,所以這個項目對她來說,基本上就算完成了。
    現在她可以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駐地實驗室那邊,杜小龍和黃芩也能抽出時間,去完成鋰電池的研發。
    於是她找到了劉校長,表示接下來的幾個月或者半年,她可能多數時間都要在駐地那邊,聽到這個消息的劉校長也是一臉無奈。
    “有一個大項目國家非常重視,安排了三所大學共同研發,其中就有我們。”劉校長道,“原本我是想讓你接手的,但現在你沒時間,我們也隻能放棄了。”
    “什麽項目?”沈薇問道,“安排學校其他教授不行嗎?”
    “是大功率激光。”劉校道,“學校沒有相關方麵的專家啊。”
    這一點沈薇倒是認同,畢竟研究的是激光,而且是大功率的。
    據她所知,國家從五十年代就開始立項研究激光了,那時候還被稱為死光。但前前後後研究了四五十年,一直到國家完成全門類工業化之後,才一鳴驚人地出現在世人麵前。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早期的工業水平不夠,連那種高純淨度、耐高溫的鏡頭都做不出來,更別提一整個激光係統了。
    關鍵是這個東西特別花錢。
    據她上一世知道的消息,這個項目到了九十年代,交由了盛海光機所在研發,每年消耗資金超過一個億,在當時都是天文數字了,更何況是現在。
    所以她覺得,這個項目就算要做,也不能由幾家一起來,這樣會浪費很多研發資金,短期內還不能出成果。
    於是她對劉校長道:“我想放棄是明智的,現在研究這個還為時過早。”
    “一點都不早!”劉校長還沒來得及說話,餘娜就從外麵走了進來,“劉校長,我覺得咱們必須要接下這個項目!”
    劉校長問:“餘娜教授,你說要接下,可我們沒有人……”
    “我不是人嗎?”餘娜看了看沈薇,道,“劉校長,這個學校恐怕不止沈薇一個人能搞研發吧?”
    餘娜頓了頓,又繼續道:“而且據我所知,美國和歐洲很多國家,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如果我們再拖拖拉拉,就會越來越落後。所以我覺得可以接下這個項目,由我來主持研發。”
    劉校長都愣住了,問道:“你不是側重研究理論物理嗎?怎麽突然對應用物理有了興趣?”
    沈薇心道這不是研究了這麽久,一點成就都沒有,知道自己不行,想要換賽道了嗎?
    隻是可惜啊,雖然她放下身段來搞應用物理,但還是改不了好高騖遠的個性,一來就選了個最難的課題。
    估計到最後,注定又是一事無成的命。
    這可能就叫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