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今晚就能動手
字數:3582 加入書籤
回到黃芩家裏,杜小龍就開始跟老黃頭商量辦喜酒的事。
因為兩家人的距離太遙遠,所以兩邊都要辦喜酒,到時候黃芩這邊的親戚,就不用千裏迢迢趕去杜小龍的家裏了,隻需要黃芩的父母去就行。
在這個年代,像這種遠嫁的事情,在蜀省好像稍微多一點,黃芩老家這邊還很少,所以老兩口自然是萬分不舍。但為了黃芩的幸福,他們還是得點頭答應,並且要為兩人準備一場盛大的婚宴。
正在商量的時候,黃芩的大伯就趕著一頭大肥豬過來了,看樣子得有三四百斤。
這是隻吃青草、紅薯和玉米長大的豬,能養這麽肥,至少也要兩三年。而且喝也不是井水、山泉,而是山裏下雨時留存下來的雨水。
這些雨水一般儲存在屋後的水坑,裏麵會飄落許多的樹葉,慢慢在水裏腐爛,所以這種水的堿性特別高,養出來的豬肉質超級好。
瘦肉一點都不柴,做成臘肉之後,都是那種紅色的,吃起來入口化渣,而肥肉更是一點都吃不出膩人的感覺。上一世沈薇有幸吃過幾次這種山臘肉,那口感真叫一個絕,比什麽西班牙火腿好吃多了。
可惜後來各種豬飼料出來後,速成豬肉開始占領市場,而普通的養殖成本又太高,所以慢慢的就再也吃不到這種美味無比的豬肉了。
所以她覺得吧,這幾年趁還有人用這種原始的養殖方式,她得多收點這種豬肉,請黃芩的父母幫忙做成臘肉,放在空間裏,以便將來想吃的時候解解饞。
“沈教授想吃臘肉嗎?”聽到她的話,黃芩的大伯立即道,“我們家還有一些,我去給您拿過來!”
沒用多久,黃芩大伯兩口子,加上他們的兩個兒子,就背著四個大背簍趕了過來,每個背簍裏都裝滿了臘肉,估計也有兩百多斤。
但這些臘肉卻把杜小龍和楊鳳看傻眼了,因為看起來根本不像臘肉,而是一堆被熏了不知道幾年的幹柴,上麵那厚實的黑灰,估計都得有半公分厚。
“這種肉還能吃嗎?”楊鳳忍不住問。
“哈哈,小姑娘你就不懂了吧?”黃芩的大伯笑著道,“這是我們掛在灶頭上熏了三年的老臘肉,你別看外麵黑漆漆的,裏麵的肉可好了。”
楊鳳有點不信,她拿刀切開一塊肉,發現裏麵的肉竟然不是她想象中那種幹得起了蜂窩的樣子,而是一片粉嫩的鮮紅。
她是真的想不明白,熏了三年的肉,是怎麽保持這麽好的水分的。
“那是因為肉掛得高,”沈薇替黃芩大伯解釋道,“灶頭裏的煙上去後,溫度就已經降下去了,加上這裏常年空氣濕度大,煙裏麵也含有大量的水分,所以不會變成幹柴。”
“那既然溫度不高,為啥非要掛在灶頭上,熏得這麽黑?”楊鳳問,“不如直接掛別的地方,看著也好看一些啊。”
“是為了防腐、防蛀蟲。”沈薇道。
“肉還會長蛀蟲嗎?”
楊鳳是第一次聽說這事,感覺很是新奇。
沈薇讓老黃頭幫忙過了秤,把買肉的錢給了黃芩的大伯後,便拿了一條最大的豬腿出來,準備今晚就嚐一嚐,也讓楊鳳這姑娘見識一下什麽叫真正的山臘肉。
可惜李滄去縣裏買鞋子了,要明天才能回來,不然就他一個人,估計就能吃半條豬腿。
臘肉飄香中,杜小龍跟他未來的老丈人已經商量好了,婚禮定在後天。
而明天的事情也不少,首先要去請客。
桂省的風俗跟蜀省有點類似,但凡是娶媳婦兒或者嫁女兒,是必須由主家挨個兒去請的,不然即便是再親的、再近的人,隻要沒去請,人家都不回來。
但過生日、做壽就正好相反,主家不會去請任何客人,來多少人都是客人自發的。
而且這次的事情比較倉促,隻有一天時間,所以老黃頭兩口子明天的任務很重,天不亮就要出門請客人,估計要到半夜才能回來。
所以家裏的事情,就完全交給黃芩的大伯。
家裏的事也不少,要殺兩頭豬,要去縣城裏買菜、買調料、買酒。
最重要的是還要到左鄰右舍借二三十張方桌、板凳,要去做酒席的廚子家搬運廚具、餐具,廚師到了還要切肉、炸肉、殺雞、切菜、蒸菜等各種準備。
沈薇和楊鳳,則還要收木薯。
好在這次村民們都有了經驗,挖到木薯就自己在家裏做成了粉曬幹,不然一天時間肯定不夠用。
所以明天注定是非常繁忙的一天,一大清早黃芩家就來二三十個人幫忙,殺豬的殺豬,搬東西的搬東西,收木薯粉的收木薯粉。
盧建剛得知沈薇來了,也一大早就領著他們組的村民過來賣木薯粉,見黃芩家這麽忙,索性也讓自己家裏的人留下來幫忙。
就在大家夥都忙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幾個人影出現在了黃芩家後麵的山上,正是之前打聽沈薇的那些人。
“威爾遜教授,”一個二十多歲,看起來還是大學生的年輕人問道,“我們不是要去采集植物標本嗎,為什麽要在這裏停下來?”
被稱為威爾遜教授的人,看起來四十多歲,有著一頭金色的頭發,眼睛則是綠色的,聽到學生的問題,他不答反問:“這戶人家是不是在辦什麽喜事?”
“這個我知道,”學生趕緊回道,“這是我們國家特有的風俗,當人們結婚或者生日的時候,會在家裏宴請賓客。會做許多菜,有的還會連續吃三天。我個人很反對這種做法,實在太浪費了。有的人家為了一場婚禮,不但要殺幾頭豬,甚至還要借很多錢來操辦。”
對於他的評價,威爾遜不置可否,隻是道:“我還是第一次看到你們農村的婚禮,感覺有點意思,不如我們今天不進山了,就在這裏看看他們的婚禮儀式。”
“可是婚禮應該是在明天,今天隻是做準備。”
“那就再多停留一天,難得碰到這樣的機會,我們也不趕時間。”威爾遜道,“你們也可以在附近找一找稀有的植物或者昆蟲。”
他都這樣說了,幾個學生自然也不好反對。
於是一行人也不急著拆帳篷了,幾個學生也在附近的山坳裏收集各種標本材料。
等大家都散開後,威爾遜對唯一留下來的人道:“何先生,我們已經看到她了,就在這戶人家裏。明天的婚禮宴會他們一定會喝酒吧?我覺得這是個不錯的機會。”
何友誌點點頭,道:“我先去探探情況,今晚就能動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