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章 漢大幫

字數:5444   加入書籤

A+A-


    海濱酒店的走廊鋪著厚實的地毯,祁同偉輕快的腳步聲被完全吸收。
    他正哼著小曲掏出房卡,身後突然傳來一聲輕咳。
    "去哪了?"高育良的聲音不緊不慢,卻讓祁同偉的後背瞬間繃直。
    他猛地轉身,隻見高育良正站在套房門口,手中的紫砂茶杯冒著嫋嫋熱氣,讓人看不清他的神情。
    "老師..."祁同偉下意識站直,"我去梁家了解些案情..."
    "哦?"高育良抿了口茶,"那說說了解到什麽了?"
    祁同偉的喉結滾動了一下。他這才想起,自己在梁家光顧著鋤地、殺魚、套近乎,連基本的案情都沒過問。
    高育良看著學生窘迫的樣子,重重蓋上茶蓋:"我說過多少次了!"
    他突然提高音量,又立即壓低,"把你的那些小心思收一收!"
    "老師。"祁同偉忽然抬起原本底下的頭:
    "您知道我現在的情況,看似離入部隻差臨門一腳,實則...難如天譴。"
    "老領導要退了,如果再不搏一把,我的整個政治生涯怕是要永遠停留在這一刻了"
    他後退兩步,深深鞠躬:"老師,我...我太想進步了。"
    高育良望著這個自己最得意的學生,鏡片後的目光複雜難明。
    半晌,他輕歎一聲:"同偉啊...幹部要有風骨,不能總想著溜須拍馬走捷徑,有些路,走的太急反而到不了終點。"
    "老師,我記住了。"祁同偉抹了抹眼角,聲音裏滿帶著誠懇。
    高育良的臉色終於緩和,他指了指套房裏麵的真皮沙發:"進來吧,說說今天在梁家的見聞。"
    祁同偉如蒙大赦,快步跟了進去。
    他坐在沙發邊緣,雙手規整地放在膝上,將今日所見所聞娓娓道來。
    當提到梁家的那個紫檀茶筒比趙立春的茶筒規模還要高時,高育良隻是微微頷首。
    能讓趙立春如此大動幹戈,梁家背後的能量自然是不會比趙立春小的。
    但說到梁家的生活狀況時,高育良的眉頭漸漸蹙起。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高育良輕撫茶杯,望著窗外的萬家燈火,突然感慨道:"梁家這是給我們上了一課啊。"
    祁同偉深有同感地點頭:"最難得的是,他們從未因背景顯赫而自矜,我在那待了一整天,沒聽他們提過半句有關的事。"
    高育良緩步走向落地窗前,京海的萬家燈火在他腳下閃爍:
    "明天跟我再去一趟梁家,這案子基本塵埃落定了,沈浩雙規,無期徒刑跑不了,他那一係的人,樹倒猢猻散。"
    祁同偉手中的杯子一晃,眼中滿是震驚:"這麽快就..."
    高育良轉過身,輕抿了一口茶水:"你還想要多久?這次來京海,我們手上可有兩把劍。"
    他豎起一根手指,"一把來自趙立春書記,"又豎起第二根,"一把來自中紀委,你覺得,誰能扛得住這兩把劍?"
    祁同偉瞬間無言,是啊,一把是漢東最大老虎的利爪,一把是中紀委的雷霆之劍。
    雙劍合璧之下,京海這座看似堅固的堡壘,不過是兩夜之間就土崩瓦解。
    可惜的是,如果案子結束了,他們就該班師回京州了,跟梁家的關係可還沒打牢呢。
    清晨的陽光灑在梁家小院的門前,梁瑜正送母親出門上班,一抬眼就看見三輛黑色轎車緩緩停在院外。
    車門打開,高育良邁步而出的瞬間,梁瑜就認出了他,金句頻出的漢東第一辯手高植物。
    梁盼盼隻認出了祁同偉,但看到站在前麵的高育良,也意識到這是位大人物:"同偉啊,這兩位是..."
    祁同偉快步上前,笑著介紹道:"這是高育良書記,專案組組長,這位是反貪局副局長王亮。"
    "高書記好!王副局長好!"梁盼盼手足無措地攏了攏鬢角,"真不好意思,我得趕著去上工..."
    高育良溫和地擺手:"是我們冒昧打擾,案子基本查清了,特意來告知一聲。"
    "查清了?真是太感謝幾位領導了。"梁盼盼欣喜的拍了拍兒子的肩,"小瑜,要好好招待一下幾位領導!"
    梁瑜自然樂意跟高書記聊聊,推開院門側身道:"三位請進,我給你們泡茶。"
    "叨擾了。"高育良剛要邁步,突然又停下身子,看向梁盼盼離去的背影:"上班路遠嗎?我安排車送一程吧。"
    "不用不用!路不遠。"梁盼盼連連擺手,沒幾步就消失在巷口。
    堂屋裏,韓玉秀正從熱氣騰騰的大鍋裏舀粥, 從窗戶見到來了人,忙放下勺子迎了出來。
    在梁瑜介紹後,老人家的臉上綻開笑容:"幾位領導吃早飯了嗎?剛熬好的小米粥..."
    "您這一說,我還真餓了,就請大娘給我來一碗。"祁同偉摸著肚子笑道。
    高育良也露出溫和的笑容:"那我也厚著臉皮討一碗。"
    王亮見狀也趕緊舉手:"大娘,麻煩給我也來一碗!"
    "好嘞!幾位領導稍等一會,我和小瑜去給你們盛。"韓玉秀轉身招呼著梁瑜一起進入了堂屋。
    梁瑜麻利地擺好碗筷,又從菜櫃裏端出一碟梅幹菜和榨菜。
    高育良捧著粗瓷碗,夾了一筷子梅幹菜,鹹香中帶著微微的甜,滋味很是地道。
    "自家種的糧食,自己醃的菜..."高育良輕聲感歎,"比酒店的山珍海味更養人啊。"
    祁同偉也立即夾了一筷,細細品味了一會:"高書記說得是,這質樸的味道最是回味悠長。"
    王亮不甘落後,連忙也夾了一筷:"這味道,香的純粹。"
    梁瑜的目光在三人之間打了個轉,也伸筷嚐了一口。
    自家醃的梅幹菜——確實鹹淡適中,但也不至於讓他們表現得如此誇張吧?
    高育良喝完最後一口粥,將碗輕輕柔柔放到了桌麵。
    "關於強拆案,事件也水落石出了。"高育良用紙巾拭了拭嘴角,"背後的主導,京海市書記沈浩已經雙規,涉案人員最輕也是嚴重警告。"
    他鏡片後的目光沉了沉,"這次事件暴露出我們對基層的監管還存在盲區,往後必須引以為戒。"
    梁瑜立即接道:"多虧各位領導明察秋毫,才能這麽快就為民除害,我都想給專案組送麵錦旗表表心意。"
    "心意領了。"高育良擺擺手,忽然話鋒一轉:"你這個年紀,最重要的任務是好好讀書,這才是對漢東、對國家最好的報答。"
    梁瑜聞言一怔,再不愧是高書記啊,他下意識接道:"您的這話,真是讓人印象深刻啊。"
    “咳咳——”聽到梁瑜那老成的語氣,王亮一時被嘴裏的粥嗆到。
    韓玉秀見狀,笑著推過桌上的紙巾:“小亮啊,慢點吃,不夠鍋裏還有。”
    高育良輕輕瞪了王亮一眼,轉向梁瑜時又恢複了笑容:"你明白這些就好,聽說你現在讀高三?"
    他推了推眼鏡:"未來打算報考哪所大學?"
    "我想報考漢東大學政法係。"
    梁瑜不假思索地回答,畢竟這也沒什麽好隱瞞的,他確實也有心跟這位劇中的第一辯手學點東西。
    政法係三個字讓高育良眉梢微動,鏡片後的目光若有所思地打量著眼前的年輕人。
    選擇這個專業,意味著什麽他再清楚不過——這孩子怕是有從政的誌向。
    以梁家背後的關係,注定會讓這個年輕人的仕途比旁人走得更遠,甚至...超越自己,也不過是時間問題。
    他的視線不經意間掠過祁同偉和王亮,又想起那些在漢東場裏哪個飄渺的漢大幫。
    雖然從未有人承認過這個群體的存在,但這個群體到底存不存在,或許人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漢大啊..."高育良嘴角泛起溫和的笑意,"很不錯的選擇。"
    祁同偉聽到梁瑜對漢東大學有想法,自然也是無比的高興,他語氣熱絡的插話道:“小瑜想讀漢東大學?這看可真是天大的緣分!高書記以前可是政法係的主任,我和王亮也是漢大畢業的。”
    梁瑜適時露出驚喜的表情:“是麽?沒想到還能這麽巧,我還正愁政法專業怎麽選呢”
    "哪這樣吧。"高育良從西裝內袋掏出支派克金筆:"既然你有心漢大,哪不如我們留個聯係方式。
    關於政法專業的選擇,或者將來學業上的問題,都可以隨時交流。"
    韓玉秀一聽對孫子升學有幫助,也是站起身笑吟吟道:“這可是求之不得的好事,高書記您稍等,我去拿電話本。”
    當嶄新的電話本擺在桌上時,高育良抬筆在這一頁的最上頭,工整地寫下自己的私人號碼。
    祁同偉見狀連忙探過身子,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那我也得留一個!小瑜以後在漢東要是遇到什麽麻煩——比如食堂阿姨不給你雞腿,隨時可以找我!"
    王亮也不甘示弱地湊過來,一邊掏筆一邊笑道:"加我一個,加我一個!咱們漢大校友可得互相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