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在軍校的一個月
字數:3043 加入書籤
時光飛逝,轉眼間,梁瑜在軍校的第一個月便已悄然流過。
這三十個日夜,對梁瑜而言,是一場從身心到習慣的徹底重塑。
軍校的節奏如同精準的鍾擺,分秒不差。
最初的他,就像一枚精密齒輪裏壞掉的零件,處處顯得格格不入。
起初的混亂與脫節依然曆曆在目,早晨六點急促的集合哨響起後。
便要在十分鍾內完成洗漱、整理好堪稱苛刻的內務、準時衝下樓集合,對於他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他的被子疊得歪歪扭扭,隊列動作有些僵硬,五公裏跑下來也是氣喘籲籲。
與身邊那些仿佛為軍隊而生的同窗相比,差距顯而易見。
所幸,他並非孤身一人,袁朗、蔣小魚、周銳這三位室友,成了他這段新兵生涯最堅實的後盾。
袁朗說,他最喜歡的一句話叫:“不拋棄,也不放棄。
既然是一個寢室的戰友,那就是一個整體,絕不能讓任何一個人掉隊。”
於是,307室便開始了開小灶式的特訓,清晨,當別人還在最後整理著裝時。
袁朗已經帶著梁瑜在操場邊多練幾遍立正、稍息、轉法,用他那毒辣的眼光糾正他每一個細微的動作偏差。
蔣小魚則成了內務總監,不厭其煩地演示如何將鬆軟的棉被壓出棱角,分享著各種讓物品擺放符合規範的小竅門。
他還會傳授一些獨門秘籍,比如如何更省力地跑完五公裏,如何快速整理行裝。
用他的話說就是,當兵是苦,但也得會苦中作樂不是?
在三人的特訓下,汗水沒有白流,梁瑜的進步肉眼可見。
一個月後的今天,梁瑜已經能穿著筆挺的常服,融入四人的隊列中。
動作雖不及其他三人那般淩厲老辣,卻也中規中矩,不再顯得突兀。
早操的體能訓練和晚操的戰術基礎,他也能咬牙跟上大部隊的節奏。
這一個月,身體是痛苦的,肌肉的酸痛已成為常態,但這一個月,精神卻是前所未有的充實。
他不僅係統旁聽了之前未曾涉足的軍事理論課程,更在日複一日的操練中。
將隊列動作刻入肌肉記憶,讓體能極限一次次被突破,把內務標準變成習慣。
更重要的是,他真切地體會到了“戰友情誼”的厚重。
那是訓練場上無聲的扶持,是內務整理時不留情麵的挑剔與隨後手把手的教導。
是袁朗口中“不拋棄,不放棄”這六個字背後沉甸甸的責任與擔當。
一種強烈的集體榮譽感,也在這種同吃同住、同甘共苦的氛圍中油然而生。
當熄燈號如期響起,躺在堅硬的板床上。
盡管身體疲憊得仿佛散架,但梁瑜的眼神已悄然發生了變化。
初來時的陌生與不適已被掃除,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經曆錘煉後的堅定與沉穩。
寢室陷入黑暗不久,蔣小魚活潑的聲音便如往常一般第一個打破了寂靜:“哎,我說哥幾個,後天可是自由活動日,有什麽打算?總不能全在寢室裏孵豆芽吧?”
袁朗那標誌性的平淡聲線隨即響起,帶著點現實的提醒:“你還想去哪兒野?軍校就這麽大塊地方,條條框框可都寫著呢。”
蔣小魚立刻接話,語氣裏多了些感慨:“我是說申請外出,去京城裏轉轉啊!
想想看,咱們這期培訓就剩半個月了,到時候一拍兩散,天各一方,再想這麽聚齊可就難嘍……”
這話一出,寢室裏短暫地沉默了片刻 兩個月的培訓期雖短,但在共同拚搏中凝結的情誼,卻真實而深刻。
梁瑜沉吟了一下,開口提議,聲音在黑暗中清晰而溫和:“既然機會難得,那我們不如一起申請外出,去廣場看升旗儀式怎麽樣?感受一下那種氛圍。”
蔣小魚聞言,立刻表示讚同,語氣興奮起來:“嘿!梁瑜同誌這個提議正點!咱們就去看看升旗,一起感受感受國家的莊嚴!寢室長,老周,你倆覺得呢?”
一向沉穩的周銳也終於開口,聲音裏帶著一絲難得的鬆動:“確實很久沒出去走動了,一起聚聚也好。”
袁朗見三人都興致盎然,自然不願掃興,帶著笑意一錘定音:“行,那就這麽定了,去看升旗,接受一下愛國主義教育。要
是時間來得及,體力也夠,咱們還可以去爬爬長城,看看真正的鋼鐵長城是什麽樣的氣魄!”
蔣小魚輕輕一拍床沿:“好!那就說定了!對了,交通怎麽辦?我看看能不能找相熟的首長借輛車……”
梁瑜接過話頭,語氣平常道:“不用麻煩,我在京城有輛車,到時候我讓人幫忙開過來。”
提到這輛車,梁瑜心中不免泛起一絲微瀾,那輛停放在不知是防衛部還是其他地點的車,怕是已經落了薄薄的一層灰了吧,確實很久沒碰過了。
行程大致商定,袁朗作為寢室長做出了最後安排:“好,事情就這麽定下。現在,全體都有,安靜睡覺!
明天還有整天的課程,別到時候一個個無精打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