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他就是故意的!
字數:3965 加入書籤
她在鑄劍閣孤苦無依的時候他們在哪兒?熬不住的時候,她一封又一封的信寄回去,全都石沉大海,那時她便看清了,哪有什麽親情,都是假的。
“父親費心遮掩這麽多年,真的是為了我嗎?”魏辭盈步步緊逼,聲音尖銳,“他是怕丟人!怕我流落青樓的事讓魏家的臉麵掛不住!一旦我丟了他的人,他就會毫不猶豫地把我拋棄掉!”
“不是這樣的,辭盈。”魏明楨聲音發顫。
他掩不住眼底的失望,也不明白從前乖巧聽話的妹妹為什麽變成了這樣。
屋外突然傳來侍衛的腳步聲。
魏明楨強壓下情緒,低聲道:“這件事到此為止。但辭盈,大皇子是嫡長子,是名正言順的儲君,父親輔佐他是為江山社稷。裴涇狼子野心,若有謀逆之舉是要牽連九族的死罪,你可不要再犯糊塗。”
“我的事不用你管!”魏辭盈轉身背對著他,“既然三哥覺得債已還清,那就請回吧。但我也提醒你們一句,你們都不是裴涇的對手。
她已經知道了結局,裴涇弑父殺兄稱帝,他孤獨地在那個位置上坐了十年,然後好似再也忍受不了孤獨,在那個位置上自吞毒藥而亡。
這一世,她怎能再走上輩子的老路?
她會和那個人一起坐上至高無上的位置,再將鑄劍閣夷為平地。
魏明楨站在原地,看著妹妹單薄的背影,終是歎了口氣轉身離去。
……
昭寧王府這兩日有點不太平,說不太平吧,又安靜得有點過分。
丫鬟們全都摘了環佩,換了軟底的鞋,進出擷鬆齋時大氣都不敢喘,輕手輕腳地放下托盤便退下了。
裴涇將手中的書冊重重合上,仰著頭閉了閉眼。
“王爺。”段酒小聲提醒,“薑——”
“本王讓你提她了?”裴涇睜開眼看著段酒。
段酒在心裏默默無語了片刻,指了指桌上的托盤,“薑湯已經煮好了。”
“……”裴涇:“帶薑的不吃。”
段酒心累,“可是您淋了雨,怕是要著風寒。”
“那也不碰薑。”
“但願您能一直這麽硬氣。”段酒嘴唇都沒動地嘟囔了一句。
裴涇抬起頭,“你嘟囔什麽?”
段酒立刻道:“屬下說方才聞竹回來拿換洗的衣服,說這兩日下雨,不方便出門,她便窩在家中打了兩日新學的稀奇古怪的牌,還幫著抄了一卷經。”
他暗暗自得,這總找不出錯處了吧?句句不提“薑”,句句不離“薑”,我真是人才。
果然,裴涇蹙眉思索。
聞竹沒出門,也就是薑翡沒出門,稀奇古怪的牌定是那丫頭教的,還幫著抄了一卷經,幫誰抄的不言而喻。
等等,誰敢讓她抄經?
裴涇看向段酒,等了半天也沒等到下文,終究是忍不住了,“她給誰抄經?”
段酒偷笑,還鬧別扭呢,這不就忍不住了?
“屬下不能說那個字。”
裴涇咬牙,“本王準你說了。”
“謝王爺。”段酒清了清嗓子,“薑老夫人身體不適,薑二小姐主動提出為老夫人抄經。”
裴涇嗤笑一聲,“就她那個狗爬字,獻給佛祖也不怕佛祖能不能看懂。”
“所以是聞竹抄的,”段酒又道:“然後老夫人一高興,賞了薑二小姐一隻手鐲。”
“就知道她不白做事。”裴涇笑了笑,那笑容轉瞬即逝,臉色又沉了下來。
半晌,段酒聽見裴涇幽幽道:“讓她走了就別回來,她還真不來了。”
段酒連忙道:“這兩日秋雨,薑二小姐沒出門。”
“下雨啊。”裴涇望著窗外,點了點頭說:“那確實不好出門,容易沾濕鞋和裙子。”
段酒說:“是這個道理。”
次日天色放晴,昭寧王府也無人上門,等到天色黑盡,王府的氣氛更壓抑了。
與此同時,一個消息已經在京城裏悄然傳開。
薑府西跨院。
薑翡聽完後用力一拍桌子,“好個裴涇!我前腳剛跟他說完我要撮合魏辭盈和江臨淵,後腳皇帝就要賜婚,這裏頭說沒他的手筆我絕對不信!”
聞竹雖然指望鬧得越大越好,這樣就有熱鬧看了,但是她拿著王府的月錢,還是得幫王爺說幾句話的。
“王爺應該不會娶魏辭盈,況且賜婚也是皇上賜,也不是王爺的意思。”
薑翡氣得在屋子裏來回踱步,裴涇這廝是想斷了她完成任務的路嗎?
絕對不允許!
“他就是故意的!”薑翡磨了磨牙。
聞竹不嫌事大,湊上去說:“那咱們要不要殺去王府!找王爺質問個清楚?”
“那當……”想起那日從王府離開時裴涇放下的狠話,薑翡話鋒立刻一轉,“當然不去。”
聞竹失望地跨下肩。
她原想著,按照話本裏的發展,不是應該找上門去一頓質問,對方一通解釋,然後小姐捂住耳朵說我不聽我聽,然後王爺再來個強吻,最終重歸於好嗎?
“那小姐就準備這樣放過王爺了?”
那自然不行,裴涇那廝的腦回路誰也猜不到,萬一他腦子一熱接了聖旨,豈不是要了她的命?
但是裴涇都放出那樣的話了,她還舔著臉上門,指不定他有多得意呢。
昭寧王府。
段酒將消息放出去的事匯報了一遍,裴涇點頭,“想必她已經開始急了吧?”
段酒道:“大皇子和定遠侯肯定著急。”
裴涇無言地看了他一眼,“本王說的是小翠,都要賜婚了,她還不急?”
“興許是急的,”段酒說:“可是王爺不是放話讓薑二小姐以後都別再來嗎?”
說起這事裴涇就後悔,平時讓她聽話一點她她是一個字聽不進去,不過一時氣話,那丫頭還當真了。
“是本王說讓她別來。”
“是。”
“那姑娘皮薄,本王也該給她個台階下是不是?”
“是。”
裴涇心裏舒坦了,“那你明日派人去傳個信,讓她來王府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