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格局太小

字數:4215   加入書籤

A+A-


    老朱被懟的滿臉通紅,想了半天,憋出一句:“他們可以選擇報官呀!”
    黃易不屑的反問道:“你當年為何不報官呢?”
    你……
    老朱:“哼!故元無道,官官相護,根本不會在乎百姓的死活。”
    黃易笑了,“鳳陽府的百姓也這麽看大明,要不然那首歌謠哪裏來的?記得我曾去走訪過,我問過那裏的百姓:當今洪武皇帝也是鳳陽出身,怎麽不去找皇帝申冤呢?都是他老家的鄉親,他不會不管的。”
    “您猜百姓們怎麽說?”
    老朱認真的聽著,並未開口。
    黃易:“嗬嗬,百姓們自嘲說道:我們不敢當皇帝的鄉親!如果沒有他在背後給那些貪官惡霸撐腰,鳳陽府百姓也不至於逃荒要飯。”
    老朱漲紅了臉:“可是……這些咱、咱們的皇帝壓根就不知道呀。”
    黃易雙手一攤,“沒錯,您跟著起兵的時候,元大都的那位元皇帝,估計也是這樣想法。”
    唉……
    老朱恨聲道:“都怪那群圈地的魂淡,他們圈地撈好處,卻敗壞了皇帝的名聲,當真該殺!”
    黃易拱火道:“要不,您把剛才這番話轉述給皇帝,讓他把那些圈地的權貴全都宰了?”
    你……
    老朱白了一眼,“怎麽?你跟他們有仇?”
    黃易嗬嗬笑了,“沒有。但是誰欺負百姓,我就跟誰有仇!皇帝念及舊情不舍得殺,我可跟他們沒有交情。”
    “那些讓百姓流離失所的罪魁禍首不該死嗎?朝廷憑什麽縱容?責任誰來承擔?”
    “既然朝廷選擇了縱容,那就別怪百姓罵娘!甚至別怪百姓揭竿而起,就這種事,打到金陵城都是應該的。”
    “皇帝如果真的愛民如子,那就應該原諒、認可百姓揭竿起事,而不是鎮壓殺戮。”
    說到這裏,黃易歎息一聲,“可惜了,雖然洪武皇帝恢複了漢家正統,功蓋千秋!但格局還是小了點。”
    老朱眉毛一挑,“小子,此話怎講?”
    黃易看著門外的天空,出神的說道:“倘若他能夠一紙詔令:承認zao反有理,那他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代大帝!”
    “可惜了,饒是他底層出身,最能體會民生疾苦,可也逃脫不了天下為私的小市民格局。”
    老朱不滿的訓斥道:“盡是些歪理!曆朝曆代,沒聽說過誰鼓勵百姓zao反的。連街頭巷尾的孩童都知道天下為公,你卻說天下為私!盡是些胡言亂語。”
    黃易白了一眼,心說沒文化真可怕,這都聽不懂。
    老朱哪裏受得了這種眼神?
    “混賬,你敢嘲笑老夫?今天如果不說清楚,老夫絕不饒你!”
    黃易無語的苦笑,“我豈敢給嶽父大人上課?”
    老朱:“哼,許你賣弄一次。”
    既掩飾自己的尷尬,同時又催促黃易快說。
    黃易看了一下門外,見沒有什麽行人,於是不再顧忌,“先說這個天下為公吧,這是句口號,讓天下人信以為真的口號,有了這句口號,朝廷才能獲得百姓的擁護。”
    “總不能皇帝和朝廷直白的告訴百姓:我們打了天下,就是為了坐地分錢吧?那樣百姓肯定不幹。”
    “所以就有了這句天下為公的口號,隻有讓百姓相信:皇帝和朝廷是在幫百姓治理天下,是為了結束亂世讓天下人過得更好,這樣天下人心才會安定。”
    老朱冷哼一聲:“歪理!”
    黃易也不在意,接著說道:“至於說天下為私?嗬嗬,曆朝曆代,不都是一家一姓之天下嗎?皇帝分封諸子為王,劃地食邑,一個國家就好似被皇室分吃的大餅一樣。”
    “漢朝是劉家的,唐朝是李家的,宋朝是趙家的,大明是朱家的。”
    “豈不都是喊著天下為公的口號,行著天下為私的實際?”
    “舉國之力供養皇室一家,不是天下為私,又是什麽?”
    你……
    老朱臉色漲紅,“洪武皇帝分封諸子為王,是為了讓他們鎮守四方。”
    黃易聳了聳肩,“鎮守四方隨便派出能臣強將即可,何必非要那些不通軍事的皇子呢?派出大將隻需要按時發放俸祿即可,分封了皇子就要在當地建王宮、食邑萬戶不止……”
    “以權謀私就謀私吧,這有什麽不敢承認的?曆朝曆代都這麽幹。”
    “父母之愛子,為之計深遠。百姓們也不是不明事理之人,可以理解。”
    老朱不滿道:“那你說怎麽辦?”
    黃易嗤笑道:“嶽父,我現在是在給您解釋天下為私呢。您又不是皇帝,操這個心做什麽?管人家怎麽幹呢,這種事您千萬別多嘴。”
    老朱哼了一聲,“老夫知道輕重。”
    黃易點了點頭,接著說道:“說完了天下為私,我們再來說說zao反有理這件事。”
    “任何君王恐怕都接受不了這句話,但幾乎所有的王朝都是這麽來的。劉邦斬白蛇起義才有了大漢劉家天下,隋末李淵太原起兵最終有了大唐李家天下……”
    “可這些君王都是一個模子:那就是我靠zao反起家,然後就不許別人zao反了。包括我們現在的洪武皇帝,這幫人的格局都太小了。”
    老朱不屑的冷哼一聲。
    黃易嗤笑道:“您不服氣嗎?難道因為朝廷一道禁令,百姓就聽話放棄嗎?”
    老朱自信道:“禁令在前,誰敢觸犯,國法難容!”
    黃易撫掌稱讚道:“您說的一點沒錯。正因如此,天下百姓誰也不願輕易zao反。”
    “先秦戰國時期,縱橫家蘇秦有句話:使我洛陽有兩畝薄田,焉能配六國相印?”
    “但凡是冒著殺頭的風險起事zao反的百姓,不都是被朝廷、被世道逼得沒了活路嗎?既然反也是死,不反也是死,為何不反呢?”
    “就像那些鳳陽百姓,您說那道禁令還有用嗎?能約束得了誰?”
    “若是這道禁令真有用,那現在就不是大明的天下,還是大元。”
    “這麽一個雞肋的禁令,還不如不要,說不定能在史書上換個好名聲。”
    這個……
    老朱愣住了,細細一想,還真是這個道理。
    “不對,倘若朝廷承認zao反有理,有心之人定然趁機作亂,鼓動百姓起來對抗朝廷。你小子這是餿主意!”
    黃易哈哈大笑道:“我隻是在說:如果洪武皇帝開古之先河,承認zao反有理,這樣就能超越曆代君王而青史留名,千古一帝都不足以評價他。”
    “可沒有說他真能這麽幹,依我看,他沒有這麽大的心胸。”
    “再說了,你我翁婿之間的閑聊私話,您不可能傻乎乎的去跟皇帝說吧?非議皇帝,咱們九族都不夠砍的。”
    呸……你小子還知道非議皇帝是死罪呀?當著老子的麵罵我小心眼兒?等著看,早晚收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