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兩全其美?
字數:3923 加入書籤
老白吐了吐舌頭,訕訕笑道:“師父,我也就是隨口一說,再說了,外麵都是窮鄉僻壤,別說國王了,就算是一統西方,也不如在我華夏當個富家百姓自在。”
黃易笑罵了兩句,然後認真的說道:“小白說的不是沒有道理,如果我這個口子一開,將來是不是有其他人可以購買軍火,去外麵開疆拓土自立為王?”
“這對華夏來說不是什麽好事。”
大嘴撓頭道:“師父,去外麵開疆拓土不是好事?為什麽呀?這不省得華夏朝廷出手了嗎?”
秀才反問道:“大嘴,倘若老白在外麵當了國王,然後掉過頭來跟華夏作對呢?他可是我們自己人,而且是掌握了許多秘密的。”
啊?不會吧?老白他不會吧?
大嘴用審視的眼神打量老白。
秀才笑著說道:“我當然知道老白不會。可是這個口子一開,天下難免會冒出野心家。軍火到手之前,口口聲聲給華夏開疆拓土,軍火到手之後,轉眼就在外麵占山為王,這不是禍事嗎?”
“再說了,疆土不是越大越好的,華夏開疆拓土是基於人口需要。隻有當新增人口太多,我們本土的田畝不夠的時候,才會去外麵開疆拓土,擴大疆域,然後遷移百姓去生活發展。”
“在華夏不需要更多領土的時候,占下來就是負擔。甚至還會被好戰的野心家利用,滋生出禍亂。”
“要不然這些年我們也不會止步於西域,早就打到西方大食國去了。”
大嘴撓了撓頭,好像、好像是這個道理。
黃易沉聲說道:“所以打下地盤歸華夏之事,可以定成規矩,免得留下後患。”
秀才點了點頭:“有理!”
“照這麽算,華夏隻出了一批軍火和糧草,不用花費人力,不用犧牲士卒就能白得一塊海外土地,這個買賣怎麽算都是劃算的。”
“師父,此事百利無一害,一定能成!”
成什麽成啊?
老白提醒道:“師父,沒人怎麽打仗?總不能您花銀子從江湖雇傭吧?人多了雇不起,人少了又沒用。”
黃易笑而不語。
這時秀才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師父,莫非您準備從東北借兵?”
黃易哈哈大笑,“不錯,還是秀才機靈。為了此事,二十年前我就跟燕王約好了,將來屠滅倭國之時,有他一份。”
“他可是滿口答應的,隻要我一封書信,我們出軍火裝備,燕王出兵馬,雙方強強聯合,區區倭國而已,手到擒來。”
“哦對了,秀才,你準備軍火的時候,盡量挑老舊的出來,免得新武器被東北兵馬上手之後,再學了去仿製。”
秀才皺眉道:“師父,雖然這樣的確不壞規矩,但讓您跟東北借兵,傳出去會讓人說閑話的,說堂堂逍遙侯的事,華夏朝廷連兵都不出?”
老白連忙附和,“就是就是,要我說,幹脆咱們自己出兵得了,省得被人叫說咱們脫了褲子放屁,還得看別人臉色。”
啪!
黃易毫不客氣的一巴掌拍過去,你小子嘴裏幹淨點,說誰脫了褲子放屁?你小子懂個屁呀!
“我們自己兵馬去了,能聽令滅族嗎?那邊多少人你們知道嗎?留下一個都是後患!”
秀才趕忙給圓場,“師父,老白不是那個意思。”
“雖然是您跟燕王的約定,但咱們不出兵,隻提供軍火和後勤,的確有借兵之嫌。萬一燕王找您要好處呢?土地您可是已經許給華夏朝廷了,似乎沒有其他籌碼了。”
黃易嗤笑道:“他朱老四但凡懂點道義,就應該毫不猶豫的無償出兵。用他的人是給他麵子!還敢跟我提條件?”
幾個徒弟互相看了看,心說二十年過去了,人家也做了二十年的皇帝,不是當初的毛頭小子了。
沉默片刻,黃易也覺得沒有白使喚人的,於是改口說道:“這樣吧,土地我們是寸土不讓的。不過地上的財貨倒是可以許給他們。”
“雖然倭國是海外蠻夷,家底都是些華夏看不上的破爛,但爛船還有三斤鐵呢,好歹也是從東漢就跟中原有來往的地方,終歸是有點東西的,不如就許給東北算了。”
想了想,秀才點頭道:“也好,如此一來兩全其美,隻要東北出兵,並且保證零傷亡,那就是一趟淨賺不賠的買賣。”
“明日朝會上就不提地上財貨了,反正我們這邊不出兵,將來完工之日,讓燕王的人能帶走多少就帶走多少吧,都是些破爛,我們還真的看不上。”
計劃是美好的,但意外也是突然的。
朝會沒問題,秀才把前因後果說了一遍,滿朝文武無不大力支持,甚至紛紛上表,言稱無須麻煩,我們自請帶兵追隨侯爺前去報仇,指南打哪。
可黃易當然不會同意,華夏提供後援就行了,髒活還是讓外人做吧,別髒了手,讓史官罵我們這個朝廷是亡族滅種的劊子手。
東北方向,六十歲的永樂皇帝朱棣已然頭發花白,盡顯蒼老之相,好在精氣神健在,一身英武猶如一頭半醒的猛虎。
收到逍遙侯的書信,朱棣追憶良久,終於想起這是哪次的約定了。
唉……我怎麽把這件事忘記了?起初隻以為那廝在開玩笑,沒想到二十年了,他竟然一直念念不忘,這次是來真的?
老和尚姚廣孝已經是重病纏身了,平常不出門的,這次是聽說了逍遙侯來信,特意前來議事。
“咳咳,陛下,可是遇到了什麽難題?”
朱棣尷尬的把書信遞了過去,“我幾乎忘了有這個約定,他約我一起去屠滅倭國,條件都開好了。”
姚廣孝細細看完,皺眉說道:“依書信所言,這是合作,而且是穩賺不賠的買賣。但問題是如果真的要打下倭國,我們何須跟中原合作?咱們自己出動兵力,早就動手了。”
這時一直在旁聽政的太子朱高熾開口了,“父皇,姨夫為什麽突然要對倭國動手呢?哪裏都是窮鄉僻壤,又不是什麽適合耕種的膏腴之地……”
朱棣啞然失笑,“說出來恐怕你們不信,一切的來源都是他的一個夢,或者說是推算,他曾跟我講過,倭國在五百年後會是中原大患,所以想在有生之年將之亡族滅種,以絕後患。”
“這是一場造孽的殺戮髒事,所以他才不用華夏之兵。若是單純的滅國占地盤,這種好事他會給我們分一杯羹嗎?”
“可你們兩個是知道的,我們東北自從拿下了半島高句麗以後,不是沒想過對海外倭國動手,實則是……”
姚廣孝跟朱高熾對視一眼,大家心知肚明,現在倭國是東北的一個流放之地,而在那裏管理囚犯、稱王為禍的,不是旁人,正是被廢了的漢王朱高煦。
如今倭國有一半都是朱高煦的治下,所以這些年大家才視而不見,絕口不提開疆拓土。
可誰也沒想到,有這麽一天,逍遙侯會起意對小小倭國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