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樂極生悲?
字數:3884 加入書籤
接下來的幾天,黃易師徒偽裝成宰相兒子鄭楠的好友,在大明京城遊玩,同時暗中調查著一切有用的消息。
鄭沂則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每天照常上班。
這天他統計後勤賬目的時候,發現了問題,然後來找皇帝朱樉,“陛下,戰事開展半月有餘,我們的物資供應卻越來越少,這似乎不太對呀?”
朱樉卻擺手解釋道:“不,恰恰相反,這樣才對。”
哦?這是為何?
“前線捷報頻傳,太子百戰百勝,此戰不是什麽開疆拓土之戰,而是就食於敵的殺戮之戰,前線不停勝利,完全可以以戰養戰。”
“再加上中原逐漸接管了物資後援,我們這邊慢慢可以放手了。往後不用派物資船隊過去,隻派快船往來送信即可。”
原來如此。
“哦對了,還得派船隊去接收物資。一來是打下的戰利品要運回來,二來是中原給的物資裝備如果比我們的好,那就直接拉回來入庫,滅個倭國嘛,用我們的武器足夠了。這趟買賣怎麽做都劃算。”朱樉叮囑說。
置換武器?
鄭沂恍然大悟,“陛下,該不會是因為想置換武器,所以您才拒絕了逍遙侯親自出馬?”
咦?相國怎麽突然關心這個問題了?朱樉驚咦一聲。
鄭沂心頭一驚,暗道差點露餡,連忙陪笑著解釋道:“不是臣下關心,是滿朝文武都在關心。原本都跟對方約定好了,我們出五萬青壯,讓逍遙侯幫忙練出一支精兵的,怎麽突然變卦了?”
“實不相瞞,底下都在胡猜,猜什麽的都有,還說是不是逍遙侯在背後使了什麽手段?”
朱樉哈哈大笑起來,“讓他們猜去吧。這是筆穩賺不賠的買賣,朕當然要選最賺的那條路。”
最賺的?
難道還有比五萬精兵更賺的?
總不會是置換來的那些武器吧?
帶著這個疑問回家,鄭沂跟黃易說了這件事,黃易卻皺眉搖頭,表示這次行動,中原提供的都是老舊兵器,根本不比大明的先進多少,論價值是比不上五萬精兵的。
那到底還能有什麽收獲,讓朱樉如此賣力?
正說著呢,宰相府外有人急促叫門,很快衝進來幾個小黃門,“相國大人,不好了,太子殿下出事了,陛下急召您入宮!”
什麽?今天上朝的時候,陛下還跟我說百戰百勝的,怎麽突然就出事了?
鄭沂火速入宮,沒想到皇帝朱樉竟然不在奉天殿,而是在謹身殿病榻之上。
“出了什麽事?陛下怎麽會突然病倒的?”鄭沂喝問道。
貼身太監撲通跪倒,“相爺,倭國傳來急報,說太子殿下被人用火炮偷襲,當場身死!陛下急火攻心,一下就病倒了。”
什麽???
“怎麽會這樣?區區倭國,窮得褲子都沒得穿,哪裏來的火炮?”
病床上蒼老了十歲的朱樉掙紮著起身,咬牙切齒道:“是黃易,肯定是黃易!他要挑起我跟老四之間骨肉相殘,所以設計了這場悲劇!”
這不可能!鄭沂當場否決。
“陛下息怒,侯爺一生光明磊落,絕不會做此等齷齪之事的。再說了,中原何其強大,如果想吞並南北大明,直接動手即可,又何必挑撥呢?”
朱樉眼中泛著紅光,聲音沙啞道:“不,你不懂,是為了長生不老藥。上一封捷報,太子跟我說了,已經快要打到敵人核心之地,聽說他們把三件寶貝奉為護國神器,他很快就能拿到手了。”
“為了搶奪長生不老藥,黃易什麽幹不出來?”
等等……
長生不老藥?這都什麽跟什麽啊?哪裏冒出這種東西的?
示意鄭沂上前坐到床邊,朱樉拉著女婿的手說起了這個大秘密。
“賢婿,太子被害了,朕這副身體怕是也不行了。”
“不,陛下您一定會沒事的!”
朱樉緊緊抓住鄭沂,“聽我說!根據我們的調查,倭國是先秦遺民,當年始皇帝派方士徐福,攜帶三千童男童女出海,到海外仙山尋長生不老藥,自此以後徐福等人再未回來。然後就有了倭國。”
“逍遙侯之所以要以一人之力消滅倭國,就是為了尋覓徐福留下的長生不老藥。”
這、這怎麽可能?
“什麽借兵出征,什麽殺戮是髒活累活,全都是謊言,都是為了掩蓋他尋覓長生的借口!”
“可現在我們猜中了他的陰謀,臨時更改合作計劃,換成太子親自領兵去滅倭,斷了他尋覓長生的機緣,他惱羞成怒殺人報複,還想嫁禍給倭國身上,甚至嫁禍給東北的老四身上……”
“賢婿,把前方兵馬撤回來吧,我們不報仇了,但也絕不再跟逍遙侯合作。隻要讓他的長生大計落空,將來他終將死去。早晚有一天,我們南北大明合力可以重回中原。”
我這……
鄭沂的腦子都快不夠用了,心說到底誰說的是真的?長生不老藥?我怎麽從未聽過?
師父明明跟我說的是,預言之下,倭國將來會對中原發難呀?
“等等,陛下,您如何斷定侯爺是為了長生不老藥?可有證據?以他的本事,若真是為了尋寶探秘,又何必興兵滅國?直接一人潛入倭國不是更方便嗎?連皇宮大內他都來去自如,區區倭國更不在話下,而且還能保密。”
朱樉淒然一笑,“你呀,讀書讀傻了。到了他這種地步,除了長生,還有什麽值得他親自以身犯險的?若真想滅倭,一句話就有人替他赴湯蹈火,又何必親力親為?”
“怕是吸取了當年始皇帝的教訓,生怕派人去尋藥,來個一去不返。所以他才要親自出馬。”
這麽說,您沒有任何證據,完全是個人臆測?
鄭沂真想捂住眼睛,長歎一聲,他有些不忍心揭開真相了,“陛下,您就沒有懷疑過,是燕王派人幹的?倭國沒有火炮,但火炮可不止中原有,東北燕王也有。”
“而且燕王早就派人暗中侵占了倭國北方三成領土,太子殿下北上滅倭,燕王派人保護倭國,雙方正好是敵對關係。”
“如此推斷,燕王做的可能性更大才對。逍遙侯沒有下手的理由。”
聽到這裏,朱樉無奈的歎息道:“到底是逍遙侯的學生,你還是跟他走的更近。這麽說你不信朕的話,選擇相信敵人?你覺得燕王凶殘到能為了一群蠻夷,炸死自己的親侄子嗎?”
“等等……燕王派人暗中侵占了倭國北方三成領土的事,是他密信中跟我說的,這件事隻有我和太子清楚,你怎麽知道的?”
朱樉敏銳抓住了一個言語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