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終極三國:權力、愛情與榮耀之戰
字數:2853 加入書籤
東漢書院的競選氛圍愈發濃烈,呂布的“會長選呂布,貂蟬來服務”口號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滿是男生的校園裏掀起滔天巨浪。曹操辦公室的燈光徹夜未熄,他凝視著鋪滿桌麵的競選數據,眉頭緊鎖,身旁的荀彧、郭嘉等人也在緊張地商討對策。
“主公,呂布此舉實在狡猾,利用貂蟬的魅力拉攏人心,如今支持率節節攀升。”荀彧擔憂地說道。
曹操摩挲著下巴,眼神犀利:“無妨,我們也有自己的優勢。五虎將便是我們最強的後盾,傳令下去,全力籌備競選事宜,務必讓‘說曹操、曹操就到’的口號傳遍校園每個角落。”
另一邊,關羽從小喬口中得知貂蟬要為呂布準備競選慶功宴的菜肴,卻苦於廚藝不佳。關羽心中雖滿是苦澀,可一想到貂蟬為呂布忙碌的模樣,他還是決定偷偷下廚。他精心挑選食材,在廚房中反複試驗,每一道工序都力求完美,隻希望能讓貂蟬開心。
傍晚,張飛喬裝成送菜的夥計,將關羽準備的菜肴送到貂蟬住處。隨後,張飛與小喬躲在貂蟬家外的九人小巴上,興致勃勃地透過車窗觀察屋內的情況。關羽原本想盡快離開,不願麵對貂蟬與呂布相處的場景,可張飛卻死死拉住他:“二哥,來都來了,看看情況再走嘛!”
屋內,貂蟬正滿心歡喜地布置餐桌,呂布倚在門框上,嘴角掛著迷人的微笑。貂蟬轉身的瞬間,呂布突然上前,將她擁入懷中,深情一吻。窗外,關羽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身體微微顫抖,強撐著的笑容比哭還難看。張飛見狀,氣得握緊拳頭,就要衝進去,卻被關羽攔住:“三弟,罷了……”
與此同時,沉寂許久的黃巾高校突然向東漢書院下了戰帖。令人意外的是,比賽項目竟是五虎將並不擅長的曲棍球。戰帖中囂張地寫道:若東漢書院輸了,王允必須退位,交出全校盟盟主玉璽,由黃巾高校校長張角擔任。
王允接到戰帖後,麵色凝重:“曲棍球並非我五虎將所長,這一戰,怕是凶多吉少。”
曹操卻冷靜分析:“主公,黃巾高校羽翼已豐,若不應戰,他們極有可能直接發動進攻。況且以五虎將的實力,隻要製定合適的戰術,未必沒有勝算。我們必須讓少帝明白,這場戰役關乎東漢書院乃至全校盟的存亡。”
於是,王允與曹操一同前往少帝所在之處。宮殿內,少帝慵懶地倚在寶座上,把玩著手中的玉佩:“不過是一場曲棍球比賽,何必如此緊張?”
曹操向前一步,神色嚴肅:“陛下,黃巾高校野心勃勃,若此次得逞,全校盟必將陷入混亂。五虎將雖不擅長曲棍球,但他們勇猛無畏,隻要精心準備,定能扞衛東漢書院的榮耀。”
少帝沉思片刻,終於點頭:“好吧,朕準了。但若是輸了,你們可別讓朕失望。”
回到東漢書院,五虎將立即投入緊張的訓練。關羽強壓下心中的痛苦,全身心投入訓練;張飛揮舞著曲棍,大聲呼喊著鼓舞士氣;馬超身姿矯健,在訓練場上不斷奔跑;黃忠憑借精準的箭術,將曲棍球技巧融會貫通;趙雲則蒙眼練習,尋找獨特的進攻方式。
呂布得知此事後,帶著貂蟬來到訓練場,一臉嘲諷:“就憑你們,還想贏黃巾高校?別到時候輸得連褲子都不剩。”
張飛頓時火冒三丈,衝上前就要動手,卻被關羽攔住。關羽目光堅定地看著呂布:“此戰,我們不僅為東漢書院而戰,更為榮耀而戰。輸贏未定,何必過早下結論。”
比賽當日,整個東漢書院的師生傾巢而出,前往曲棍球場。黃巾高校的隊伍趾高氣揚地走進賽場,張角站在場邊,冷笑著看著五虎將:“今天,就是你們東漢書院的末日。”
隨著裁判一聲哨響,比賽正式開始。黃巾高校的隊員憑借嫻熟的技巧,迅速占據上風,連進兩球。五虎將卻並未慌亂,他們按照訓練時的戰術,相互配合。關羽憑借強壯的身體,在前方衝鋒陷陣;張飛在後方嚴防死守;馬超如閃電般穿插進攻;黃忠則在關鍵時刻射出精準的“箭矢”;趙雲蒙眼出擊,打亂對方陣型。
比賽進入白熱化階段,雙方你來我往,比分交替上升。就在比賽即將結束時,場上突然出現變故。一名黃巾高校的隊員故意衝撞關羽,關羽重重摔倒在地,膝蓋鮮血直流。
“二哥!”張飛等人紛紛圍過來。關羽咬著牙,掙紮著站起來:“我沒事,繼續比賽!”
此時,場邊的貂蟬再也看不下去,她焦急地望向關羽,眼中滿是擔憂。呂布察覺到貂蟬的異樣,臉色陰沉下來。
比賽進入最後一分鍾,比分依然膠著。關鍵時刻,趙雲蒙眼抓住機會,一記漂亮的射門,球直入球門死角!全場頓時沸騰起來,東漢書院的師生們歡呼雀躍。
然而,黃巾高校並不甘心失敗,他們發起最後的猛攻。張角暗中示意隊員使用卑鄙手段,一名隊員趁亂將曲棍揮向關羽的頭部。千鈞一發之際,貂蟬衝進場內,擋在關羽身前,曲棍重重打在她的肩膀上。
“貂蟬!”呂布和關羽同時驚呼。呂布憤怒地衝向那名隊員,方天畫戟直指對方咽喉;關羽則抱起貂蟬,衝向場外的醫護區。
比賽因這一意外中斷,裁判經過商議,判定東漢書院獲勝。黃巾高校雖心有不甘,卻也無話可說。
醫院內,貂蟬躺在病床上,緩緩睜開眼睛。呂布和關羽守在床邊,氣氛緊張。貂蟬看著關羽,虛弱地說:“謝謝你,雲長。”又轉頭看向呂布:“奉先,別再爭鬥了,這樣太累了。”
呂布沉默片刻,終於點頭。曹操得知此事後,也放下了對呂布的成見:“大敵當前,我們應一致對外。”
經過這場風波,東漢書院暫時恢複了平靜。但誰都知道,在這平靜之下,新的陰謀與挑戰正在暗處悄然醞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