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終極三國:簽落謎雲與消失的證人
字數:2986 加入書籤
東漢書院的廣場上,烈日將青石板曬得發燙。全校盟公證人舉著刻滿符文的青銅天平,在眾人矚目中將十二支竹簽逐一稱量校準。董卓斜倚在虎皮座椅上,指甲無意識地刮擦著扶手:“時辰已到,開始吧。”
簽筒在學生們手中傳遞時,空氣仿佛凝結。當趙雲的指尖觸到冰涼的檀木筒,黃忠突然按住他的手腕:“等等!”老將軍掏出銀針插入簽筒縫隙,針尖卻依舊雪亮——這是他連夜特製的測蠱針,可辨任何邪術痕跡。
“黃將軍這是信不過全校盟?”公證人沉下臉。董卓卻擺擺手示意無妨,眼中閃過不易察覺的陰鷙。簽筒繼續傳遞,直到劉備修握住的瞬間,孫尚香突然衝上台:“慢著!這簽筒...”她的短刃還未出鞘,蔣幹卻突然踉蹌兩步,簽箱“哐當”墜地,十二支竹簽如受驚的麻雀四散滾落。
廣場頓時炸開鍋。張飛扯著蔣幹的衣領怒吼:“你這混蛋是不是故意的!”蔣幹臉色煞白,豆大的汗珠順著下巴滴落:“我...我真的不是...”混亂中,曹操蹲下身,發現其中一支竹簽底部沾著可疑的朱砂碎屑。
重新裝箱後,剩餘抽簽草草結束。當最後一支簽顯示“平安”時,關羽的青龍偃月刀重重砸在地上,驚起一片塵埃——五虎之中,唯有趙雲與劉備修中簽。董卓起身時,權杖撞擊地麵發出悶響:“三日後寅時,校場點兵。”
當夜,蔣幹的宿舍被翻得一片狼藉。枕頭下藏著的賬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與校長室的銀錢往來;牆角的暗格裏,半瓶未用完的“粘符膠”還散發著刺鼻氣味——這種膠水能讓特定竹簽吸附在筒壁,正是破解“乾坤顛倒咒”的絕佳輔助。
“不好!”華佗突然衝進來說,“蔣幹不見了!他的床鋪還有餘溫,窗台上留著...”他舉起半截帶血的衣袖,布料邊緣繡著的校徽,赫然是西涼鐵騎的標記。
曹操展開連夜繪製的簽筒剖麵圖,燭光下,筒壁內側的機關結構逐漸清晰:“看到這些凹槽了嗎?配合粘符膠,完全可以控製特定竹簽的掉落順序。”他突然抓起案頭的放大鏡,在一張草圖邊緣發現了極小的刻痕——那是蔣幹獨有的記賬符號。
與此同時,孫尚香帶著江東密探潛入校長室。暗格裏的八卦陣圖還在運轉,牆上懸掛的“東漢書院勢力圖”中,趙雲與劉備修的名字被紅線圈住,旁邊用朱砂批注著:“龍紋關鍵,必先除之。”魅娘的笑聲突然從銅鏡中傳來:“小丫頭,太晚了哦。”
當五虎將趕到蔣幹最後出現的校醫室時,地上隻殘留著拖拽的血跡。黃忠順著血跡追蹤至後山,卻在懸崖邊失去了線索。月光下,一塊帶血的玉佩靜靜躺在草叢中——那是蔣幹從不離身的家傳之物。
張飛突然捶胸頓足:“都怪我!白天不該嚇他!”關羽按住他的肩膀,目光掃過懸崖下翻湧的霧氣:“蔣幹若真是幫凶,為何要故意打翻簽箱?”趙雲撿起玉佩,發現背麵刻著的“蔣”字被人刻意刮花,露出底下隱約的“董”字殘痕。
曹操連夜拜訪鳳雛,在竹林深處的密室裏,青銅羅盤瘋狂旋轉。“有意思。”龐統轉動著刻滿星象的竹簡,“抽簽當日,天樞星位出現異常紅光,正是有人強行改命的征兆。但...”他突然將竹簡摔在地上,“蔣幹不過是枚棄子,真正的後手還藏在...”
話音未落,校場方向傳來震天響的銅鑼聲。眾人趕到時,隻見校牆上懸掛著數十個燈籠,每個燈籠裏都蜷縮著昏迷的學生——正是抽簽當日在場的目擊者。董卓的聲音從校長室頂樓傳來:“想要解藥?明日辰時,帶著蔣幹的人頭來換!”
劉備修握緊佩劍,指節因用力而發白。他突然想起蔣幹失蹤前,曾偷偷塞給他一張字條,上麵歪歪扭扭寫著:“簽筒第七格...有...”此刻,趙雲已攀上校牆,銀槍挑破燈籠的瞬間,一個小紙團飄落——竟是蔣幹的求救信,信末用血畫著的,正是董卓書房的布局圖。
當五虎將潛入校長室時,暗格裏的情景令人毛骨悚然。蔣幹被鎖在巨大的煉丹爐中,周身纏滿刻著符文的鐵鏈,胸前貼著的符紙正在吸取他的生命力。魅娘揮舞著軟鞭阻攔:“你們來晚了!蔣幹已經把所有秘密...”她的話被關羽的刀鋒打斷,青龍偃月刀劈開符紙的刹那,蔣幹咳出一口黑血,艱難地指向牆角的機關。
曹操按下機關,牆壁緩緩打開,露出一個裝滿竹簽的暗格。每支竹簽上都刻著不同的名字,其中趙雲與劉備修的名字旁,畫著猙獰的骷髏標記。更令人震驚的是,角落裏擺著的《黯黑真經》殘頁,最新一頁赫然寫著:“龍紋宿主現世,借抽簽之名除之,血祭儀式方可啟動。”
蔣幹在華佗的救治下漸漸恢複意識,他顫抖著指向自己的舌根:“他們...割了我的舌頭...”但他用手指在地上畫出的圖案,正是董卓與南匈奴密會的場景。原來,蔣幹發現陰謀後,故意打翻簽箱想警示眾人,卻因此招來殺身之禍。
此時,天邊泛起魚肚白。校場上,董卓看著姍姍來遲的五虎將,眼中閃過詫異:“蔣幹果然沒死?不過沒關係...”他扯開衣襟,胸口的黯黑真經符文發出妖異的紅光,“血祭時辰已到,你們誰先來當祭品?”
混戰一觸即發。張飛的蛇矛挑飛校警,馬超的銀槍抵住魅娘咽喉,趙雲則衝向被重兵把守的解藥庫。關羽揮舞青龍偃月刀直取董卓,刀鋒卻在觸及對方的瞬間被一股無形力量彈開。千鈞一發之際,蔣幹突然撲向董卓,從懷中掏出一把淬毒的匕首...
當朝陽刺破雲層,董卓在慘叫聲中倒地,胸前插著的不僅是蔣幹的匕首,還有一支刻著“出征”的竹簽——正是當日抽簽用的那支。蔣幹望著目瞪口呆的眾人,艱難地扯動嘴角,在地上寫下最後一行字:“我...不是...壞人...”便永遠閉上了眼睛。
硝煙散盡,曹操捧著從暗格中找到的真簽,上麵“平安”二字被朱砂塗改成“出征”的痕跡清晰可見。劉備修將蔣幹的玉佩係在腰間,望著東方升起的太陽:“這一局,我們勝了,但...”他握緊拳頭,“董卓背後的勢力,絕不會善罷甘休。”
而在書院深處,某個神秘角落,一雙眼睛透過銅鏡注視著這一切。銅鏡表麵泛起漣漪,傳出陰冷的笑聲:“不過是跳梁小醜,真正的棋局,現在才開始...”銅鏡中浮現出的,赫然是失蹤已久的左賢王的臉,他手中把玩著的,正是從蔣幹身上奪走的半塊虎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