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終極三國:江東風雲起 忠義兩難全

字數:3528   加入書籤

A+A-


    建安年間的銀時空,風雲變幻莫測。周瑜站在江東的了望台上,望著滾滾長江水,眉頭緊鎖。他深知袁紹勢力如日中天,而劉備與曹操在東漢書院的聯盟日漸穩固,這對江東而言,既是潛在助力,也是巨大威脅。一番思索後,周瑜決定施展美人計,分化劉備與曹操之間的情誼,將劉備誘至江東。
    周瑜精心安排,讓孫尚香的貼身侍女向劉備修傳遞消息,稱孫尚香在江東病重,想見他最後一麵。劉備修聽聞此訊,心急如焚,未及與曹操等人商議,便獨自快馬加鞭趕往江東。一路上,他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孫尚香的音容笑貌,擔憂之情愈發濃烈。
    當劉備修抵達江東,被帶到周瑜麵前時,才發現自己受騙。周瑜手持羽扇,輕搖慢語:“玄德公,莫要動怒。此乃周某無奈之舉。如今天下局勢,袁紹興風作浪,各方勢力紛爭不斷。若玄德公能留在江東,我江東願與您共享榮華,您更可天天與阿香待在一起,逍遙自在,何必再回那危機四伏的東漢書院?”
    劉備修握緊雙拳,目光堅定:“公瑾,你我皆為銀時空大義奔走。東漢書院是培養英雄之地,如今正麵臨袁紹威脅,我怎能為了一己私欲,置書院存亡於不顧?阿香若在此,她也定不願我如此。”
    正說話間,孫尚香匆匆趕來。她眼神明亮,滿是欣喜與敬佩:“備哥哥,我就知道你不會被這些所迷惑。東漢書院是我們的根基,那裏還有眾多兄弟在為守護正義而戰,我們必須回去。”孫尚香轉向周瑜,語氣帶著一絲不滿:“公瑾大哥,你怎能用這種手段騙備哥哥來江東?”
    周瑜歎了口氣,收起羽扇:“阿香,我也是為江東考慮。如今袁紹勢大,劉備與曹操聯盟,若他們發展壯大,江東處境堪憂。我不過是想……”
    “想分化我們,讓江東坐收漁利?”孫尚香打斷道,“可這樣做,與袁紹的奸計又有何異?備哥哥心係天下,我願與他一同回東漢書院,共抗袁紹。”
    劉備修看著孫尚香,心中滿是感動,朝她微微點頭,又對周瑜說:“公瑾,若江東願與我們攜手對抗袁紹,那是銀時空之幸;若不能,也請不要成為阻礙。待擊退袁紹,我劉備定當再來拜訪,共商天下大事。”
    周瑜沉默片刻,拱手道:“既然玄德公心意已決,周某也不再強求。隻是前路凶險,還望多加小心。”
    然而,孫權得知劉備要回東漢書院的消息後,憂心忡忡。他急忙找到父親孫堅商議:“父親,劉備此人胸懷大誌,且與曹操聯盟,如今放他回去,無異於放虎歸山。日後若成氣候,恐對我江東不利,不如趁此機會斬草除根!”
    孫堅坐在主位上,神色凝重,沉思良久後說:“仲謀,此事不可莽撞。劉備在江湖上素有仁義之名,若我們貿然殺他,定會引起天下英雄不滿,屆時各路諸侯群起而攻之,江東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孫權急切道:“可是父親,機會難得。劉備一回去,必然會全力發展勢力對抗袁紹,待他羽翼豐滿,我們再想製衡就難了。”
    孫堅擺了擺手:“我們暫且按兵不動。派人密切監視劉備的一舉一動,若他真有威脅江東之意,我們再做打算。況且,阿香一心向著他,若殺了劉備,阿香也不會原諒我們。”
    孫權雖心有不甘,但也明白父親所言有理,隻好點頭應下,暗中安排人手跟蹤劉備,隨時準備應對突發情況。
    劉備修與孫尚香準備啟程回東漢書院,臨行前,孫尚香回府收拾行囊。在房間裏,她發現了一封周瑜留下的信。信中寫道:“阿香,我此次用計,實乃為江東安危著想。劉備雖有仁義之名,但亂世之中,人心難測。望你回書院後,多加小心。若有需要,江東永遠是你的後盾。”
    孫尚香看完信,心中五味雜陳。她深知周瑜對江東的忠誠,也明白他的擔憂並非全無道理,但她更相信劉備修的為人。將信收好後,她帶著簡單的行李,與劉備修踏上了歸途。
    另一邊,曹操得知劉備獨自前往江東的消息後,心急如焚,立刻召集趙雲、張飛等人商議。張飛暴跳如雷:“大哥獨自一人去江東,定是中了那周瑜的奸計!俺老張這就去把大哥救回來!”趙雲則冷靜分析:“翼德莫急,我們需先打探清楚情況,再做行動,以免中了埋伏。”
    曹操眉頭緊皺,目光堅定:“不管如何,我們不能坐以待斃。立刻派人前往江東,密切關注大哥的動向。同時,加強書院防禦,以防袁紹趁虛而入。”
    此時的東漢書院,氣氛緊張。學生們在曹操的指揮下,日夜操練,加固城牆,儲備糧草。馬超等人也四處奔走,聯絡周邊勢力,希望能為書院爭取更多支持。
    劉備修與孫尚香在回書院的路上,並非一帆風順。孫權派來的暗探一路尾隨,企圖尋找機會將劉備除去。一日,他們行至一處山林,突然從四周殺出一群蒙麵人,手持利刃,朝著劉備和孫尚香衝來。
    劉備修迅速拔出雙股劍,擋在孫尚香身前,大聲喊道:“阿香,躲在我身後!”孫尚香也毫不畏懼,抽出佩劍,與劉備並肩作戰。兩人配合默契,劍光閃爍間,將蒙麵人一一擊退。然而,蒙麵人越聚越多,劉備和孫尚香漸漸有些體力不支。
    就在這危急時刻,一陣馬蹄聲由遠及近,趙雲率領一隊騎兵趕到。趙雲手持銀槍,如同一道銀色閃電衝入敵陣,槍尖所指,所向披靡。蒙麵人見勢不妙,紛紛逃竄。
    趙雲收槍下馬,朝劉備修抱拳行禮:“大哥,孟德得知您前往江東,放心不下,派我前來接應。”劉備修看著趙雲,心中滿是感動:“子龍,多虧有你!”
    眾人稍作休整後,繼續趕路。回到東漢書院,曹操等人早已在門口等候。張飛一把抱住劉備修,聲音哽咽:“大哥,你可算回來了!俺還以為……”曹操走上前,拍了拍劉備修的肩膀:“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劉備修將在江東的經曆告知眾人,眾人聽後,紛紛對周瑜的做法表示不滿。但劉備修卻說道:“公瑾也是為江東考慮,隻是方式欠妥。如今大敵當前,我們還是應以對抗袁紹為重。”
    此時,諸葛亮搖著羽扇走過來:“玄德公所言極是。袁紹得知我們內部可能出現矛盾,必定會加快進攻步伐。我們需盡快製定應對之策。”
    眾人圍坐在一起,商議對策。曹操鋪開地圖,分析道:“袁紹大軍糧草補給需經官渡,若我們能切斷其糧草供應,定能大大削弱其戰鬥力。”諸葛亮點頭讚同:“孟德所言有理。隻是官渡防守嚴密,我們需想個萬全之策。”
    劉備修沉思片刻後說:“我們可兵分兩路,一路假意進攻袁紹正麵,吸引其注意力;另一路則暗中偷襲官渡,燒毀糧草。子龍、翼德,你們率領一隊人馬正麵佯攻;我與孟德、孔明帶領精銳,偷襲官渡。”
    眾人紛紛表示讚同,開始著手準備。而此時的袁紹,得知劉備從江東安全返回,且東漢書院眾人團結一心,大怒不已:“劉備小兒,三番五次壞我好事!傳令下去,全軍加速前進,務必一舉踏平東漢書院!”
    大戰一觸即發,銀時空的命運,即將在這場對決中揭曉。而在這亂世之中,劉備、曹操等人能否憑借智慧與勇氣,打破袁紹的陰謀?江東又是否會改變立場,加入對抗袁紹的陣營?關羽在尋找貂蟬的路上,又會有怎樣的奇遇?一切都還是未知之數,等待著眾人去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