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各方局勢,朝陽一號!
字數:4108 加入書籤
王勤念得口幹舌燥,總算把厚厚一摞世界大雜燴報完了。
張元初這才把快燒到手指頭的煙蒂,在煙灰缸裏摁滅,長長地籲出一口煙氣。
行,橫渡對馬海峽這第一步棋,算是走穩了,接下來看他們怎麽打吧。”
張元初頓了頓,語氣變得有些凝重,“不過,依我看,這場仗真正的難處,在那些小鬼子老百姓身上!”
“我收到的情報說,小鬼子的國民警備隊人數不少!
更要命的是,這幫人被他們的天皇和軍部洗了腦!
我就擔心,咱們的兵踏上他們那地界,容易被他們打黑槍、挨冷槍!”
“這有何難?”白建生接口道,語氣狠厲,“直接殺雞儆猴!逮著敢朝咱們打黑槍的,該斃的斃,該辦的辦!
狠狠殺上一批!殺到他們骨頭縫裏都冒寒氣兒!
剩下的,就算心裏頭再恨得牙癢癢,也得掂量掂量脖子上吃飯的家夥事還牢不牢靠!”
他頓了頓,眼中精光一閃,“不過嘛,要我說,最快結束的法子,還是讓神奈川外海那支部隊盡快拿下小鬼子的老巢。
把那膏藥旗從他們皇宮頂上扯下來,仗也就差不多了!”
“建生說得在理,殺伐果斷是必須的!”楊傑笑嗬嗬地接過話頭,但話裏藏著機鋒,“不過嘛,光靠殺,解決不了根子上的問題。
殺得狠了,反而容易激起更大的反彈,變成一鍋夾生飯。
咱們老祖宗有智慧,以夷製夷嘛!這招兒,當年小鬼子在咱們地盤上可沒少用!
咱們不如也在他們本土找些‘明白人’、‘識時務者’,讓他們自己管自己人。
省心,省力,效果可能還更好!”
張元初擺了擺手,臉上露出一絲笑意:“找代言人是後話,眼下關鍵還是得從北九州和下關撕開更大的口子。
林澤安的海軍陸戰一師那邊,你告訴他,神奈川登陸戰重要,但不能急。統帥部調他們回來,就是要保證登陸成功。”
說到這,他看轉頭看向王勤,“待會兒給王康打個電話,提醒他,注意力別光盯著北九州和下關,神奈川那邊也別落下。
咱們要的是兩麵開花,讓小鬼子顧頭不顧腚,徹底亂了陣腳!”
“是!”
話音未落,林澤安站起身,走到牆上的巨幅地圖前,接著分析道:““根據可靠情報,小鬼子在他們首都周圍擺了百萬大軍!
聽著唬人,其實沒多少幹貨!真正的精銳也就那個近衛師團。
其他新編的師團,都是些剛放下鋤頭的新兵蛋子,訓練營都沒待幾天。
咱們穩紮穩打,把小鬼子打趴下、逼他們投降,不過是時間問題。急不得,也慌不得!”
他特意強調了最後四個字,目光掃過在座的將領。
“嗯!小鬼子是翻不起大浪了!”楊傑讚同地點點頭,隨即話鋒一轉,聊起了北方的鄰居,
“倒是斯拉夫國那位大胡子,最近小動作不少!
情報顯示,他不顧東線跟日耳曼人打得熱火朝天,愣是從牙縫裏摳出三十來萬精銳部隊,一股腦兒堆到中亞去了!
難怪昨天斯拉夫軍在東線的反擊,打得跟泄了氣的皮球似的。”
楊傑說著,語氣裏帶著點玩味,“嘖嘖,咱們這小鬼子還沒打完呢,他就急著往中亞增兵,防咱們防得夠緊的啊!”
“大胡子確實有點未雨綢繆過頭了!”白建生看向張元初,補充道:“不過,日耳曼人現在也是秋後的螞蚱了。
最新的空戰情報顯示,歐洲上空的製空權,日耳曼人已經有點抓不住了。
花旗國和米字國的飛機,最近可是揚眉吐氣,壓著他們打。
照這架勢下去,最遲到今年年底,日耳曼人怕是連歐陸的天都守不住了。”
白建生說到這兒,目光轉向張元初,“上次四國會議,咱們站了米字國那邊!
老張,你是不是對歐陸戰局有啥想法?”
“沒想法也得有想法!”張元初語氣堅決,
“東西方文化差異大,理念也不同,戰後咱們跟西方,特別是跟斯拉夫國,肯定會有段矛盾期。
不說別的,就咱們之前要求的共管區,戰後斯拉夫國肯定想方設法要拿回去。”
他作為軍隊的最高負責人,戰略眼光必須超前,有些事不能等別人布局完了才後知後覺!
“嘭嘭”
正說著,房門被敲響了。
“進來!”張元初抬頭道。
走進來的是空軍部長王康。
“喲,老王!你來得正好!正說要找你呢!”
張元初笑道:“神奈川那邊,你得多盯緊點,多調些重型轟炸機過去支援。
要是數量不夠,就從本土抽!國內還有不少重型轟炸大隊閑著。”
“放心吧總司令!我來之前,剛從陝省調了兩個重型轟炸大隊去高麗半島。”
王康笑著應承完,遞上一份文件,“江漢飛機製造廠那邊,新式戰機下線了。
五天前,第一架新式噴氣式戰機走下生產線。
不過目前產量還不高,一天也就五架左右。溧水研究所那邊還在琢磨改進方案。”
“飛行員方麵,我調了一批王牌過去,準備讓他們飛這款新飛機。
隻是這飛機還沒名字呢,溧水研究所的科學家們,想請總司令您給賜個名兒。”
張元初有些意外,噴氣式戰機都能一天產五架了!
看來下麵的人是真重視這新玩意兒,這產量在他看來已經相當不錯了。
王康繼續道:“考慮到現在飛機更新換代快,加上研究所還在改進,新戰機的訂單我沒敢多下,目前就定了五百架。
另外,H3戰機的訂單也開始縮減了,預計總訂單量會控製在三千架左右。之後就準備停產H3了。”
飛機技術日新月異,新戰機已經問世,H3雖然是不錯的活塞式戰機,但王康覺得沒必要再大量生產。
看這形勢,小鬼子撐不了多久,對倭戰爭很可能今年就結束,得把空軍的軍費留給未來的戰機。
“嗯,你這計劃不錯!”張元初點頭讚同,
“飛機換代確實快,研究所其他幾個項目也引入了噴氣發動機,估計很快也會有新機型出來,訂單確實不宜太多。
至於新噴氣式戰機的命名嘛……”
他沉吟著,目光瞥向窗外的陽光,臉上露出淡淡的笑意,“過去咱們國家落後,如今就像那剛升起的太陽,充滿希望。
不如就叫‘朝陽一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