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新時代的貿易平台!

字數:4191   加入書籤

A+A-


    兩撥人馬合兵一處,直接奔向了附近一家小酒館。
    下人們在大廳裏圍著幾張矮桌坐下,自有酒菜招呼。
    邱世傑和鄭清泉,則被引進了裏麵一個單獨的雅間。
    進了雅間,兩人一看那布置就有點傻眼。
    地上鋪著榻榻米,中間一張矮桌,要入鄉隨俗,得跪坐!
    這姿勢對兩個習慣了椅子板凳的天朝大老爺們兒來說,簡直是要命!
    跪了沒兩分鍾,腿就麻得像有千萬隻螞蟻在啃。
    兩人對視一眼,心照不宣:“去他娘的規矩!”
    索性把腿一盤,直接來了個“天朝式盤坐”,怎麽舒服怎麽來!
    酒菜上齊,鄭清泉也不繞彎子,抿了口酒直接問道:
    “邱老板,這一路過來,街上那些找活兒的小鬼子,您都看見了吧?”
    “能看不見嗎?下午還讓那幫人纏了半天呢!”邱世傑點了點頭,語氣帶著點疑惑,
    “我就納了悶了,這小鬼子就算打了敗仗,也不至於冒出這麽多沒活路的流民吧?
    按說打仗死了那麽多青壯年,現在應該缺人才對啊?怎麽反倒人滿為患了?這不合理啊!”
    “嘿!老哥您這就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了!”鄭清泉擺出一副消息靈通的樣子,
    “我有個拐了七八道彎兒的遠房親戚,在咱們駐軍裏當個小頭目,知道點內幕。
    現在管著小鬼子本土這攤子爛事的,是明新路將軍!您還記得當初咱天朝給小鬼子定規矩吧?”
    邱世傑點了點頭:“記得,嚴懲戰犯,限製軍工嘛!”
    “對嘍!”鄭清泉一拍大腿,“明將軍可是個眼睛裏揉不得沙子的主兒!執行起來那叫一個雷厲風行!
    按那條款,但凡給鬼子軍隊出過力、供過貨的廠子、作坊,全得關!
    老板該槍斃槍斃,該坐牢坐牢,家產全沒收!
    您想想,打仗那會兒,小鬼子全國上下一條心,有幾個廠子能完全撇清?
    這不,廠子一關,工人全失業了,才搞成現在這德行!”
    “原來如此!”邱世傑恍然大悟,“我說呢,這鬼子首都,怎麽滿大街都是求口飯吃的人。
    不過鄭老弟,你剛才說的賺錢路子...具體是啥?說來聽聽!”
    “還能有啥?小鬼子這兒工錢便宜,又好招人唄!
    國內那些精明的商人聽到這消息,肯定得蜂擁過來!
    咱幹脆搞個中介平台,把這些小鬼子都攏一攏。
    他們有啥本事、多大歲數、啥文化程度,都給它登記造冊了。”
    鄭清泉越說越來勁:“然後呢?咱就去找那些想來這兒開廠子的老板推銷。
    他們人生地不熟的,肯定願意跟咱合作!
    再說了,敢跑這老遠來開廠的,估摸著都是剛入行的生瓜蛋子。”
    他壓低了點聲音:“他們在國內啊,多半沒啥礦產資源的門路。
    而且咱國內有規矩,礦產資源是‘許進不許出’!你想運回國內?門兒都沒有!但運進來沒問題。
    咱就去遠東那邊開幾個礦,把礦運到這裏賣給廠子。嘿,這買賣,穩賺!”
    鄭清泉分析著國內的情況:“這是其一,其二呢,國內那些開廠子的老板,都被工業部盯得死死的。
    因為工業上的事兒,動不動就沾著軍字兒!你像那些造飛機的民企,戰時圖紙都得交給他們生產。
    就衝這個,這些老板絕對不許在國外開廠子,怕泄密!”
    “所以啊,敢過來的老板,國內準保沒廠子。既然沒開過廠,那這裏頭的門道,他們懂個啥?”
    當然,鄭清泉自己其實懂得也不多,但他腦子活:
    “咱可以在這兒先下手為強,招攬一批人才啊!
    別看小鬼子打仗裝備差,那不是他們工程師不行,是窮得叮當響,沒資源鬧的!”
    “眼下大批工廠關停,頂尖人才咱是別想了,軍方肯定先挑走了。
    但軍方瞧不上的,咱可以撿漏嘛!邱兄,咱們算是來得早的,這先機,得占住!”
    邱世傑聽著,漸漸明白了鄭清泉的野心,他想搞一個包羅萬象的交易平台!
    人才買賣、礦產交易、食品流通……統統都能在這平台上搞定。
    礦產方麵,他們可以自己弄點,也可以拉攏西伯利亞甚至南洋的商人入夥。
    說白了,這就是個貿易平台,跟後世的“某寶”差不多。
    這種大平台,國內現在可沒有。
    鄭清泉本想單幹,但啟動資金實在是個大窟窿,他一個人填不滿。
    咋辦?找人合夥唄!他看著邱世傑,想起這人在生意場上信譽不錯,覺得是個靠譜的合作對象。
    ...............
    與此同時,小鬼子的首都,駐軍司令部。
    孫明禮、吳德水那幾個集團軍司令已經啟程回寧京了。
    現在倭國本土駐軍的最高頭頭,是明新路。
    別看他隻是第十六集團軍的司令,資曆老、威望高,當年可是從重炮師師長幹起的猛人。
    現在整個小鬼子本土的善後事宜,都由他拍板。
    這時,副司令方劍波拿著一份文件走了進來:“明大炮,小鬼子那邊又鬧騰了。
    東久那個傀儡剛發了電報,說工廠一關,首都、名古屋這些地方,失業工人鬧起了流民潮,滿大街找活路。”
    明新路頭都沒抬,他拿起了另一份文件遞給方劍波,“流民潮?頂多一陣風的事兒,你看看這個。”
    方劍波接過來一看,是海關的報告。
    “瞅瞅吧!”明新路往後一靠,“停戰個把月了,國內那些聞到錢味兒的商人,可勁兒往這兒跑。
    最近的數據顯示,這幫人就是衝著這兒便宜的勞力來的!
    我估摸著,用不了多久,他們就得在這邊開廠子。”
    他嘴角露出一絲笑意:“正好!那些關停的廠子,現成的廠房機器,空著也是空著。
    你替我向統帥部打個報告,請示總司令,看能不能把這些廠子拍賣了,賣給咱們的商人。
    收回來的錢,正好上交國庫。”
    拍賣工廠?這事兒明新路可做不了主。
    他可以下令關廠複工,但把這麽多廠子賣了,得上麵點頭。
    而且,這些工廠是小鬼子攢了大半個世紀的家底,價值驚人。
    少說二十億華元打底,實際數目恐怕還得往上躥!